CN217460888U - 一种钢结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0888U
CN217460888U CN202221451485.2U CN202221451485U CN217460888U CN 217460888 U CN217460888 U CN 217460888U CN 202221451485 U CN202221451485 U CN 202221451485U CN 217460888 U CN217460888 U CN 217460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stand
shaped base
ti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14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华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Qilong Steel Structure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Qilong Steel Structure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Qilong Steel Structure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dong Qilong Steel Structure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14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0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0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0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件,包括L型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夹具、X型桁架、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L型底座内设置有预埋件,预埋件用于将L型底座安装在地面上;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分别通过夹具竖直安装在L型底座横截面的三个端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一连接梁连接,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二连接梁连接,第二连接梁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梁中间通过X型钢架连接。本钢结构件为L型结构,在作为支撑时,其承载强度高,在支撑舞台或棚户状建筑是,在四个边界处分别设置四个即可,不需要过多安装。本支撑柱结构简单,便于安装,L型设置在支撑时更为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户外很多场所需要在搭建是需要钢结构支撑件,如车棚、工作台等,传统的钢结构件在支撑时,一般就是钢结构立柱,其支撑力不足,且不稳定,在面临较大承载时,需要设置多个钢结构立柱进行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结构件,包括L型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夹具、X型桁架、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所述L型底座内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用于将L型底座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分别通过夹具竖直安装在所述L型底座横截面的三个端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梁中间通过X型钢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为工型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梁设置有四个,第二连接梁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L型底座的长边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L行底座的短边平行。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筋,顶部的第一连接梁与所述顶部的第二连接梁通过加强筋连接。
有益效果:本钢结构件为L型结构,在作为支撑时,其承载强度高,在支撑舞台或棚户状建筑是,在四个边界处分别设置四个即可,不需要过多安装。本支撑柱结构简单,便于安装,L型设置在支撑时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L型底座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夹具4,X型桁架5,第一连接梁6,第二连接梁7,加强筋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部件或零件,但这些部件或零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别一个部件或零件与另一部件或零件。术语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值项在本文使用时不是暗示次序或顺序,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指出。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内部”、“外部”、“上端”、“下端”、“左侧”、“右侧”、“上部的”、“左”、“右”等,以描述本实施例中部件或零件的方位关系,但这些空间相对术语并不对技术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方位构成限制。
如图1-图2,一种钢结构件,包括L型底座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夹具4、X型桁架5、第一连接梁6、第二连接梁7;所述L型底座1内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用于将L型底座1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分别通过夹具4竖直安装在所述L型底座1横截面的三个端部;所述第一立柱2与所述第二立柱3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一连接梁6连接,所述第二立柱3与第三立柱4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二连接梁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7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梁7中间通过X型钢架连接。
本钢结构件具体结构为:L型底座1内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预埋件将L型底座1安装在地面上,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分别通过夹具4安装在L型底座1的三个端点部,其中,夹具4为工型钢安装夹具4,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在L型底座1的安装部分依次连线为L形。其中,第一立柱2安装在L型底座1短边的端点部,第二立柱3安装在L型底座1长边和短边交界处,第三立柱4安装在L型底座1长边的点处。所述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为工型钢。所述第一连接梁6设置有四个,第二连接梁7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梁6、第而连接梁均匀分布设置。第一连接梁6、第二连接梁7加强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梁7与所述L型底座1的长边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梁6与所述L行底座1的短边平行。本钢结构件还包括加强筋8,顶部的第一连接梁6与所述顶部的第二连接梁7通过加强筋8连接。加强筋8有利于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4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变形,加强筋8可以连接最顶部的第一连接梁6的中部和第二连接梁7的中部。
本钢结构件为L型结构,在作为支撑时,其承载强度高,在支撑舞台或棚户状建筑是,在四个边界处分别设置四个即可,不需要过多安装。本支撑柱结构简单,便于安装,L型设置在支撑时更为稳定。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夹具、X型桁架、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
所述L型底座内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用于将L型底座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分别通过夹具竖直安装在所述L型底座横截面的三个端部;
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通过分别与其垂直的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梁中间通过X型钢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为工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设置有四个,第二连接梁设置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梁与所述L型底座的长边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L型底座的短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顶部的第一连接梁与所述顶部的第二连接梁通过加强筋连接。
CN202221451485.2U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件 Active CN217460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1485.2U CN217460888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1485.2U CN217460888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0888U true CN21746088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1485.2U Active CN217460888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0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2929B2 (en) Large-angle sloping roof stee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17460888U (zh) 一种钢结构件
CN111877559A (zh) 一种钢木混合交叉张弦拱壳结构
CN213741599U (zh) 大跨度厂房钢框架
CN212670971U (zh) 一种四周支撑型弧形钢结构
CN109469257B (zh) 一种大跨度渐变多边形截面并联式桁架屋盖及施工方法
CN113585761A (zh) 超高穹顶结构的施工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297245U (zh) 一种预应力钢索加强横梁
CN112796453A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混凝土楼板组合施工方法
CN21400664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支撑梁
CN21457410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础用格构柱稳固结构
CN214658957U (zh) 场馆大跨度桁架分段安装中钢桁架用拼装平台
CN214498079U (zh) 一种格构柱
CN111270686A (zh) 正八字撑支撑桁架钢支撑
CN216616279U (zh) 带吊车梁的钢结构厂房上段柱柱间支撑结构
CN217300600U (zh) 钢网架首拼单元拼装定位固定体系
CN216840797U (zh) 一种支撑单体及可拆卸的支撑架
CN213329427U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
CN213014688U (zh) 一种高精度钢结构平台
CN219471585U (zh) 一种拼装支撑胎架装置
CN212561877U (zh) 一种桁架下弦支撑变截面连接节点
CN211395961U (zh) 一种单层多跨抗震钢支撑结构
CN213952913U (zh) 悬挑脚手架的支架
CN211172368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加工棚
CN214272393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建筑钢框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