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5207U -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5207U
CN217455207U CN202220342475.9U CN202220342475U CN217455207U CN 217455207 U CN217455207 U CN 217455207U CN 202220342475 U CN202220342475 U CN 202220342475U CN 217455207 U CN217455207 U CN 217455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antistatic
floating
wea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24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24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5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5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5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面料在摩擦时容易磨破而且还会产生静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层和位于外层下方的里层,外层通过抗静电层与里层固定连接,抗静电层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其贯穿的通孔,里层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抗静电层下方的绒毛,绒毛的吸放湿性大于外层和抗静电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截面形状呈六叶形的锦纶纤维使得本面料较为耐磨,同时让锦纶纤维的回潮率增加,改善本面料的抗静电效果。

Description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穿着衣服活动时,衣服面料相互摩擦会产生静电,由此使得衣服缠结粘身,大量吸收灰尘,穿、脱衣服时发出放电火花,而且摩擦不仅会产生静电,还会导致面料表面磨损磨破,进而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能够减少面料摩擦产生的静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包括外层和位于外层下方的里层,所述外层通过抗静电层与里层固定连接,所述抗静电层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其贯穿的通孔,所述里层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抗静电层下方的绒毛,所述绒毛的吸放湿性大于外层和抗静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抗静电层来对外层上摩擦产生的静电进行导向,从而减少停留在外层上的静电,避免穿着者被静电电到,通过抗静电层上的通孔让外层具有起伏的视觉效果,增强外层的观感和质感,由于固定连接在里层上的绒毛具有优异的吸湿性,从而让与绒毛相抵的抗静电层具有一定的水分,来增强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静电层包括若干沿外层长度阵列分布的布条一和若干沿外层宽度阵列分布的布条二,相邻所述布条一之间和相邻布条二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通孔通过间隙形成且布条一与布条二的重叠处形成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布条一和布条二来制成抗静电层,使得抗静电层的用料较少,但是抗静电效果依旧良好,而且还能够让外层具有起伏的观感,视觉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条一和布条二的底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绒毛位于凹槽内,所述里层上开设有将其贯穿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位于凸起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里层上的绒毛位于布条一和布条二底面的凹槽内,使得绒毛与抗静电层的接触面积更大,来增强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效果,同时防止绒毛直接与外层接触,避免绒毛吸收穿着者汗液时外层被绒毛浸湿,里层上的通孔使得本面料内部较为透气,不会让穿着者感到闷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浮线;
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
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双罗纹结构;第二路和第四路的下针编织成横列正面线圈;第三路和第五路的上针编织成横列反面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采用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外层来能降低身体的热量和外界的冷空气交换的速度,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同时较多的浮线组织结构能使本面料具有蓬松柔软的质地,通过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的双罗纹结构使得外层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不易脱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路至第六路的纱线均采用复合纱线一,所述复合纱线一包括芯纱和外纱,所述外纱通过锦纶纤维、丙纶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锦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截面形状分别呈六叶形和三角形,所述芯纱通过维纶纤维和富强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锦纶纤维、丙纶纤维和涤纶纤维这三种耐磨性较好的纤维使得复合纱线一编织而成的外层具有较为优异的耐磨效果,不易被磨破,由于锦纶纤维的截面形状呈六叶形,使得锦纶纤维的回潮率增加,能够让外层的含水量提升,减少外层摩擦产生的静电,通过维纶纤维和富强纤维使得芯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够进一步减少外层上的静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静电层通过复合纱线二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二通过银纤维和铜氨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里层通过复合纱线三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三通过蚕丝纤维和彩棉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银纤维和铜氨纤维使得抗静电层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还能够防止穿着者汗湿衣物后细菌大量滋生,通过蚕丝纤维和彩棉纤维使得里层触感柔软亲肤,同时较为透气,不会让穿着者感觉闷热不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抗静电层来对外层上摩擦产生的静电进行导向,从而减少停留在外层上的静电,避免穿着者被静电电到,通过抗静电层上的通孔让外层具有起伏的视觉效果,增强外层的观感和质感,由于固定连接在里层上的绒毛具有优异的吸湿性,从而让与绒毛相抵的抗静电层具有一定的水分,来增强抗静电层的抗静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层的三角配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层的编织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纱线一的切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纱线二的切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纱线三的切面图。
图中:1、外层;2、里层;3、抗静电层;4、绒毛;5、凸起;6、透气孔;7、锦纶纤维;8、丙纶纤维;9、涤纶纤维;10、维纶纤维;11、富强纤维;12、银纤维;13、铜氨纤维;14、蚕丝纤维;15、彩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外层1和位于外层1下方的里层2,外层1通过抗静电层3与里层2固定连接,抗静电层3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其贯穿的通孔,里层2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抗静电层3下方的绒毛4,绒毛4的吸放湿性大于外层1和抗静电层3。
如图1至图3所示,抗静电层3包括若干沿外层1长度阵列分布的布条一和若干沿外层1宽度阵列分布的布条二,相邻布条一之间和相邻布条二之间均存在间隙,通孔通过间隙形成且布条一与布条二的重叠处形成凸起5,布条一和布条二的底面均开设有凹槽,绒毛4位于凹槽内,里层2上开设有将其贯穿的透气孔6,透气孔6位于凸起5下方。
如图4和图5所示,外层1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浮线;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双罗纹结构;第二路和第四路的下针编织成横列正面线圈;第三路和第五路的上针编织成横列反面线圈。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路至第六路的纱线均采用复合纱线一,复合纱线一包括芯纱和外纱,外纱通过锦纶纤维7、丙纶纤维8和涤纶纤维9加捻而成,锦纶纤维7和涤纶纤维9的截面形状分别呈六叶形和三角形,芯纱通过维纶纤维10和富强纤维11加捻而成,抗静电层3通过复合纱线二编织而成,复合纱线二通过银纤维12和铜氨纤维13加捻而成,里层2通过复合纱线三编织而成,复合纱线三通过蚕丝纤维14和彩棉纤维15加捻而成。
当人们穿着本面料制成的衣物时,能通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内形成的空气层,能降低身体的热量和外界的冷空气交换的速度,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而且双罗纹空气层组织还能够让外层1蓬松柔软,手感优秀,并且增强本面料的抗拉强度,防止外层1脱散,复合纱线一上的锦纶纤维7、丙纶纤维8和涤纶纤维9的耐磨性较为优异,能够防止外层1被摩擦破洞,并且三角形的涤纶纤维9能够加强外层1的光泽度,让本面料的视觉效果较好,同时由于锦纶纤维7的截面呈六叶形,使得锦纶纤维7的回潮率增大,能够让外层1的含水率更好,从而减少外层1上摩擦产生的静电。
外层1下方的抗静电层3通过银纤维12和铜氨纤维13对静电进行导向,从而减少外层1上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穿着者被电到,而且银纤维12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穿着者的衣物被汗湿时,银纤维12上的银离子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铜氨纤维13则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够进一步减少外层1上摩擦产生的静电,由于里层2上的绒毛4是里层2通过起绒处理产生的,使得绒毛4同样通过蚕丝纤维14和彩棉纤维15组成,让里层2具有优异的吸湿性,增大本面料的含水量,从而避免衣物摩擦产生静电,同时蚕丝纤维14触感柔顺滑腻,让里层2较为亲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包括外层(1)和位于外层(1)下方的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通过抗静电层(3)与里层(2)固定连接,所述抗静电层(3)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且将其贯穿的通孔,所述里层(2)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抗静电层(3)下方的绒毛(4),所述绒毛(4)的吸放湿性大于外层(1)和抗静电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3)包括若干沿外层(1)长度阵列分布的布条一和若干沿外层(1)宽度阵列分布的布条二,相邻所述布条一之间和相邻布条二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通孔通过间隙形成且布条一与布条二的重叠处形成凸起(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一和布条二的底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绒毛(4)位于凹槽内,所述里层(2)上开设有将其贯穿的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位于凸起(5)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浮线;
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
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双罗纹结构;第二路和第四路的下针编织成横列正面线圈;第三路和第五路的上针编织成横列反面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至第六路的纱线均采用复合纱线一,所述复合纱线一包括芯纱和外纱,所述外纱通过锦纶纤维(7)、丙纶纤维(8)和涤纶纤维(9)加捻而成,所述锦纶纤维(7)和涤纶纤维(9)的截面形状分别呈六叶形和三角形,所述芯纱通过维纶纤维(10)和富强纤维(11)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3)通过复合纱线二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二通过银纤维(12)和铜氨纤维(13)加捻而成,所述里层(2)通过复合纱线三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三通过蚕丝纤维(14)和彩棉纤维(15)加捻而成。
CN202220342475.9U 2022-02-18 2022-02-18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Active CN217455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2475.9U CN217455207U (zh) 2022-02-18 2022-02-18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2475.9U CN217455207U (zh) 2022-02-18 2022-02-18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5207U true CN217455207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2475.9U Active CN217455207U (zh) 2022-02-18 2022-02-18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5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46514U (zh) 一种舒适耐磨鸟眼布
CN213830633U (zh) 一种新型弹力衬衫面料
CN213167210U (zh) 一种保暖梭织面料
CN217455207U (zh)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CN217622615U (zh) 透气型复合坯布
CN210477971U (zh) 一种耐磨面料
CN216891443U (zh) 一种双面针织面料
CN213056269U (zh) 一种富有立体感的印花面料
CN216040069U (zh) 一种具有仿棉手感且吸湿速干的运动短t恤
CN219903632U (zh) 一种复合针织面料
CN216006204U (zh) 一种新型网眼针织面料
CN217917140U (zh) 一种人造丝加捻双面布
CN217149479U (zh) 凉感防粘面料
CN217124155U (zh) 防臭抑菌针织布
CN214164364U (zh) 一种抗静电的粘涤弹力针织染色布
CN214927837U (zh) 一种舒适保暖条子布
CN214655562U (zh) 一种新型针织面料
CN214056775U (zh) 一种混纺高弹针织面料
CN215628553U (zh) 一种舒适型弹力坯布
CN217324508U (zh)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CN213866694U (zh) 一种防污抑菌绣花面料
CN216885558U (zh) 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
CN217395859U (zh) 一种弹性效果好的针织面料
CN218577166U (zh) 一种新型复合坯布
CN217455213U (zh) 高强平整衬衫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