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4508U -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4508U
CN217324508U CN202220110231.8U CN202220110231U CN217324508U CN 217324508 U CN217324508 U CN 217324508U CN 202220110231 U CN202220110231 U CN 202220110231U CN 217324508 U CN217324508 U CN 217324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eel
layer
path
moi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02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Jieyua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Jieyu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Jieyua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Jieyu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02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4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4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45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包括双面编织的表层与里层,表层为下针编织而成,里层为上针编织而成,下针与上针均为低踵针、高踵针一隔一间隔排列,下针中的低踵针与上针中的高踵针对应,下针中的高踵针与上针中的低踵针对应,表层与里层包括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四路循环编织而成:第一路为下针中的低踵针成圈、上针中的低踵针集圈;第二路为上针中的高踵针成圈;第三路为下针中的高踵针成圈、上针中的高踵针集圈;第四路为上针中的低踵针成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织物组织与竹纤维层配合,对汗液进行吸收、转移和散发,有效解决了面料吸湿排汗性能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天然纤维中,如棉纤维、竹纤维,其吸湿性良好,制成面料后贴肤穿着非常舒适;合成纤维中,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其强度较高,布面光洁清爽。但是,天然纤维的导水性较差,当人体出汗较多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过多而膨胀,并贴合在皮肤上,水分散发速度较慢,使得人体产生湿冷感;而合成纤维由于吸湿性较差,人体排出的汗液很难通过面料传递到空气中,容易产生闷热感。
为使人们在服装面料穿着过程中始终保持干爽、舒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通过设置双层织物组织与竹纤维层配合,对汗液进行吸收、转移和散发,有效解决了面料吸湿排汗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包括双面编织的表层与里层,所述表层为下针编织而成,所述里层为上针编织而成,所述下针与上针均为低踵针、高踵针一隔一间隔排列,所述下针中的低踵针与上针中的高踵针对应,所述下针中的高踵针与上针中的低踵针对应,所述表层与里层包括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四路循环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路为下针中的低踵针成圈、上针中的低踵针集圈;所述第二路为上针中的高踵针成圈;所述第三路为下针中的高踵针成圈、上针中的高踵针集圈;所述第四路为上针中的低踵针成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编织正反面效应不同的双面组织,同时两路成一横列,面料较为厚实保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上侧设有贴肤层,所述贴肤层均匀设有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气孔,既减少了面料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面积,不易产生闷热感,又及时将汗液等排出至里层,保持皮肤与面料接触部分干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肤层为针织网布层,所述贴肤层为锦纶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下侧设有散发层,所述散发层为凸起的弧形的竹纤维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为第一路、第三路编织而成,所述表层为多孔高吸湿涤纶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为第二路、第四路编织而成,所述里层为导湿涤纶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里层采用导湿涤纶纱进行编织,表层采用多孔高吸湿涤纶纱进行编织,导湿涤纶纱为异形纤维纱,在纤维纵向方向上设有沟槽,汗液、水分能够通过沟槽转移到表层,不会积留在里层上;多孔高吸湿涤纶纱为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的中空涤纶纤维纱,其上设有许多小孔,在接受到导湿涤纶纱导出的汗水后,通过纤维上的小孔将汗水吸纳至纤维内部,保持里层干燥。
表层与里层构成的双层织物组织,由于其两面由不同的性质的纱线编织而成,从而使得面料两面具有不同的性能:一面导流,一面吸收。
表层吸收汗液、水分后,散发层上均匀排列的凸起的弧状竹纤维条将表层中的水分迅速吸收,同时由于竹纤维具有良好的放湿性,且将该层设置为弧形截面,增加了竹纤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放湿过程更加迅速。
以上过程通过纱线与组织的合理设置,增加了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的编织图。
图中:第一路1、第二路2、第三路3、第四路4、下针5、表层51、上针6、里层61、低踵针7、高踵针8、贴肤层9、排气孔91、散发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包括双面编织的表层51与里层61,表层51与里层61构成双层织物组织,双层织物组织的两面可以由不同的性质的纱线编织而成,从而使得面料两面具有不同的性能。
表层51为下针5成圈编织而成,里层61为上针6成圈编织而成,表层51与里层61的通过集圈连接。下针5与上针6均为低踵针7、高踵针8一隔一间隔排列,其中下针5中的低踵针7与上针6中的高踵针8对应,下针5中的高踵针8与上针6中的低踵针7对应,以此实现错位对针,在编织时同一路上的纱线能够仅在低踵针7或高踵针8上成圈或集圈。
表层51与里层61包括第一路1、第二路2、第三路3、第四路4四路循环编织而成,从织物整体上看,第一路1与第三路3编织的成圈线圈显露在表层51,第二路2与第四路4编织的成圈线圈显露在里层61。具体编织方式如下:第一路1为下针5中的低踵针7成圈、上针6中的低踵针7集圈;第二路2为上针6中的高踵针8成圈;第三路3为下针5中的高踵针8成圈、上针6中的高踵针8集圈;第四路4为上针6中的低踵针7成圈。此编织方式不仅能够编织正反面效应不同的双面组织,而且每两路才成一横列,面料较为厚实保暖。
里层61采用导湿涤纶纱进行编织,导湿涤纶纱为异形纤维纱,其截面形状可以为Y型、X型或其他特殊形状,特点为纤维纵向方向含有沟槽,汗液、水分能够通过沟槽进行转移,不会积留在里层61上。
表层51采用多孔高吸湿涤纶纱进行编织,多孔高吸湿涤纶纱为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的中空涤纶纤维纱,其上还设有许多小孔,在接受到导湿涤纶纱导出的汗水后,通过纤维上的小孔将汗水吸纳至纤维内部,保持里层61干燥。
如图1所示,表层51下侧设有散发层10,散发层10为均匀排列的凸起的弧状竹纤维条,竹纤维条为平行排列的含有竹纤维的纱线,这些纱线通过编织、缝合或者粘结的方式连接到一起,中间纱线堆叠较多,两侧较少,形成凸起。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与放湿性,其截面呈凹凸形且高度中空,可以快速吸收大量水分并进行蒸发,设置弧形截面,能够增加竹纤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放湿过程更加迅速。因此散发层10从表层51中吸收水分并排到空气中,增加面料的吸湿排汗功能。同时竹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增加了面料的抗菌性。
里层61上侧设有贴肤层9,贴肤层9为针织网布层,贴肤层9均匀设有排气孔91,即网孔,设置排气孔91既能够减少面料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面积,不易产生闷热感,又能及时将汗液等排出,保持皮肤干爽。
贴肤层9采用锦纶纤维,锦纶纤维具有一定的弹性,贴肤舒适性较好,因此将它作为贴肤层9的材料。
贴肤层9与表层51、里层61与散发层10之间为后道缝合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编织的表层(51)与里层(61),所述表层(51)为下针(5)编织而成,所述里层(61)为上针(6)编织而成,所述下针(5)与上针(6)均为低踵针(7)、高踵针(8)一隔一间隔排列,所述下针(5)中的低踵针(7)与上针(6)中的高踵针(8)对应,所述下针(5)中的高踵针(8)与上针(6)中的低踵针(7)对应,所述表层(51)与里层(61)包括第一路(1)、第二路(2)、第三路(3)、第四路(4)四路循环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路(1)为下针(5)中的低踵针(7)成圈、上针(6)中的低踵针(7)集圈;所述第二路(2)为上针(6)中的高踵针(8)成圈;所述第三路(3)为下针(5)中的高踵针(8)成圈、上针(6)中的高踵针(8)集圈;所述第四路(4)为上针(6)中的低踵针(7)成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61)上侧设有贴肤层(9),所述贴肤层(9)均匀设有排气孔(9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层(9)为针织网布层,所述贴肤层(9)为锦纶纤维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51)下侧设有散发层(10),所述散发层(10)为凸起的弧形的竹纤维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51)为第一路(1)、第三路(3)编织而成,所述表层(51)为多孔高吸湿涤纶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61)为第二路(2)、第四路(4)编织而成,所述里层(61)为导湿涤纶纱。
CN202220110231.8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24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0231.8U CN217324508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0231.8U CN217324508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4508U true CN217324508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023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24508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4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4776A (zh) 一种对热湿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织物
CN109898211A (zh) 一种三层保暖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CN111648020A (zh) 一种水分在织物厚度方向的传导可调节的运动蕾丝织物
CN213167210U (zh) 一种保暖梭织面料
CN211730472U (zh) 一种透气型面料
CN217324508U (zh) 一种吸湿排汗双面布
CN208577825U (zh) 一种软席面料
CN212765090U (zh) 速干亲肤性改性印花面料
CN213549944U (zh)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CN214244762U (zh) 一种多组份纤维无缝针织内衣
CN219079763U (zh) 透湿凉感涤棉织物
CN214458625U (zh) 一种新型鸟眼布
CN220146896U (zh) 一种罗马布料
CN219845105U (zh) 一种透气t恤
CN215620521U (zh) 一种柔软发热保暖面料
CN219385504U (zh) 一种吸湿速干型面料
CN216885558U (zh) 一种舒适型针织面料
CN217455207U (zh) 耐磨抗静电针织面料
CN218985975U (zh) 轻柔保暖针织面料
CN220146901U (zh) 一种排汗导湿面料及服饰
CN217145229U (zh) 透气抗臭梭织涤纶面料
CN218453257U (zh) 一种兼具抗菌和冰感的功能面料及服饰
CN217197234U (zh) 一种高吸湿纺织品
CN221028937U (zh) 一种针织防晒方格面料
CN221117844U (zh) 一种定向导湿贾卡网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