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1775U -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1775U
CN217451775U CN202221515021.3U CN202221515021U CN217451775U CN 217451775 U CN217451775 U CN 217451775U CN 202221515021 U CN202221515021 U CN 202221515021U CN 217451775 U CN217451775 U CN 217451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mping
die
air cushion
unbalance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50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冬
张鹏
刘秋瑾
罗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ngling Die Co ltd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ngling Die Co ltd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ngling Die Co ltd, Qingling Motor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ngling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50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1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1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1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本体,具有沿冲压方向设置的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气垫,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冲压方向上;其中,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均作用在气垫的支撑面上,顶料组件与气垫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一作用点平衡组件与气垫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二作用点,第一作用点及第二作用点分别位于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点的两侧,模具本体压合时,顶料组件作用在气垫上的作用力为第一作用力,平衡组件作用在气垫上的作用力为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关于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的力矩平衡。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气垫受力更加均衡,避免气垫单侧受力过大而翻转,防止压机、模具本体因气垫翻转、偏移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背景技术
多序冲压合模通常包含两道或以上的如成形、整形或修边冲孔等冲压工序。而与多序冲压合模配合的压机通常设置有气垫,成形工序设置有顶杆,顶杆作用在气垫上,在进行较深的拉伸工作时,气垫能够压边,防止工件起皱,还可在模具底部对工件局部成形或顶料时,调节冲压力。但是在多序冲压合模中,整形、修边冲孔等工序压力较小,无需采用顶杆与气垫配合。因此,当复合模具冲压时,气垫对应于成形工序的位置受到顶杆的作用力,而气垫的其余位置则未受力,导致气垫容易发生偏转,容易导致冲压设备及模具受力不均而损坏,降低常压设备及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中气垫容易偏转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包括:
模具本体,具有沿冲压方向设置的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
气垫,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冲压方向上;
其中,所述顶料组件及所述平衡组件均作用在所述气垫的支撑面上,所述顶料组件与所述气垫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一作用点,所述平衡组件与所述气垫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二作用点,所述第一作用点及所述第二作用点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点的两侧,所述模具本体压合时,所述顶料组件作用在所述气垫上的作用力为第一作用力,所述平衡组件作用在所述气垫上的作用力为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关于所述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的力矩平衡。
可选地,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所述下模、所述气垫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所述顶料组件及所述平衡组件分别穿过在所述下模后作用在所述气垫上,当所述模具本体压合时,所述上模沿冲压方向朝向所述下模运动。
可选地,所述平衡组件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当所述气垫加压时,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限位台阶配合,在冲压方向上对所述平衡组件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之间沿冲压方向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
可选地,所述压力调节弹簧为氮气弹簧。
可选地,所述模具本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区及第二冲压区,所述第一冲压区与所述第二冲压区之间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模具本体的冲压方向相交,所述顶料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压区内,所述平衡组件设置在第二冲压区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冲压区内设置有成形模具单元,所述第二冲压区内设置有修边冲孔模具单元。
可选地,所述模具本体还具有中间冲压区,所述中间冲压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压区及所述第二冲压区之间。
可选地,所述中间冲压区内设置有整形模具单元。
可选地,所述顶料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顶料器及第一顶杆,所述平衡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的平衡杆及第二顶杆。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模具本体与气垫之间设置有平衡组件,平衡组件能够在顶料组件作用在气垫上的同时也作用在气垫上,平衡组件的作用点及顶料组件的作用点在气垫几何中心点的两侧,因此平衡组件能够使气垫受力更加均衡,避免气垫单侧受力过大而翻转,防止压机、模具本体因气垫翻转、偏移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压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压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衡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衡杆、导向筒及限位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顶料器1、平衡杆2、第一顶杆3、第二顶杆4、上模5、下模6、上滑块7、下滑块8、气垫9、氮气弹簧10、上型嵌块11、下型嵌块12、导向筒13、限位挡块14、垫块15、限位台阶16、第一冲压区17、中间冲压区18、第二冲压区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及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包括模具本体及气垫9,气垫9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冲压方向上。模具本体具有沿冲压方向设置的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均作用在气垫9的支撑面上,顶料组件与气垫9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一作用点,平衡组件与气垫9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二作用点,第一作用点及第二作用点分别位于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点的两侧,模具本体压合时,顶料组件作用在气垫9上的作用力为第一作用力,平衡组件作用在气垫9上的作用力为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关于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的力矩平衡。
具体的,模具本体包括上模5及下模6,上模5、下模6、气垫9由上向下沿冲压方向依次设置,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分别穿过在下模6后作用在气垫9上,当模具本体压合时,上模5沿冲压方向朝向下模6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顶料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顶料器1及第一顶杆3,顶料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顶料器1及第一顶杆3,平衡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的平衡杆2及第二顶杆4。顶料器1直接与物料接触,平衡杆2与上模5接触,因此,顶料器1及平衡杆2耐磨性及强度要求较高,第一顶杆3与顶料器1分离设置,第二顶杆4与平衡杆2分离设置,可以减少顶料器1及平衡杆2的尺寸,减小优质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顶料器1及平衡杆2尺寸的缩小,也有利于顶料器1及平衡杆2的加工,有利于提高顶料器1及平衡杆2的加工精度。
上模5及下模6之间沿冲压方向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本实施例中,压力调节弹簧为氮气弹簧10。氮气弹簧10是将高压氮气密封在特定容器里,从而获得了一定的弹力。相较于传统弹簧,氮气弹簧10具有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制造精密,使用寿命长,弹力曲线平缓等优点。
一些实施例中,模具本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区17及第二冲压区19,第一冲压区17与第二冲压区19之间的连线方向与模具本体的冲压方向相交,顶料组件设置在第一冲压区17内,平衡组件设置在第二冲压区19内。
具体的,第一冲压区17内设置有成形模具单元,第二冲压区19内设置有修边冲孔模具单元。本实施例中,模具本体还具有中间冲压区18,中间冲压区18设置在第一冲压区17及第二冲压区19之间。中间冲压区18内设置有整形模具单元。本实施例中,中间冲压区18及第二冲压区19内均设置有氮气弹簧10。通过氮气弹簧10调整中间冲压区18及第二冲压区19内的冲压力。当模具本体压合后,氮气弹簧10压缩产生的弹力即为对应冲压区内的冲压力。模具本体压合后,氮气弹簧10压缩量为固定值,可以通过调整氮气弹簧10的气压等参数调整氮气弹簧10的模量,从而调整氮气弹簧10在模具本体压合后的弹力,即对应冲压区内的冲压力。
本实施例中,模具本体的上模5设置在压机的上滑块7上,模具本体的下模6设置在压机的下滑块8上,顶料组件、平衡组件穿过下模6及下滑块8后作用在气垫9上。顶料组件通常设置在零部件进行冲压成形时形变及冲压力较大的区域。因此,下模6上对应于顶料组件的位置上设置有下型嵌块12,上模5上对应于下型嵌块12设置有上型嵌块11。上型嵌块11及下型嵌块12可以采用硬度、强度较高的材质加工后安装在模具本体上。当模具本体压合时,上型嵌块11与下型嵌块12互相配合,能够增加模具本体的耐磨性及强度,同时无需整体提高上模5、下模6的硬度及强度,降低模具本体的加工成本。
如图3及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平衡组件上设置有限位台阶16,下模6上设置有限位挡块14,当气垫9加压时,限位挡块14与限位台阶16配合,在冲压方向上对平衡组件进行限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平衡杆2为圆柱形,限位台阶16通过铣削加工在平衡杆2上。下模6上设置有导向筒13,平衡杆2穿设在导向筒13内,当平衡杆2在导向筒13内滑动时,所述导向筒13对平衡杆2进行导向。上模5上对应于平衡杆2设置有垫块15,垫块15可以减小平衡杆2对上模5的冲击,减少上模5的磨损。
模具本体压合前,顶料器1凸出于下型嵌块12,平衡杆2凸出于下模6。当模具本体压合时,如图1所示,上型嵌块11与顶料器1接触(当冲压零部件时,上型嵌块11与顶料器1之间、平衡杆2与垫块15之间还存在零部件)的同时,垫块15与平衡杆2接触。第一顶杆3及第二顶杆4在压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作用在气垫9上,气垫9为第一顶杆3级第二顶杆4提供支撑,产生与压机的压力的作用力,直至上模5及下模6之间完全压合。如图2所示,当模具本体的上模5及下模6之间完全压合后,气垫9泄压,上型嵌块11与下型嵌块12接触到位,平衡杆2的压缩量与顶料器1的压缩量相同。
当冲压结束后,上模5及下模6分离时,气垫9加压,平衡杆2及顶料器1在气垫9的作用下复位。限位挡块14与平衡杆2上的限位台阶16配合,防止平衡杆2从下模6中飞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由于模具本体与气垫9之间设置有平衡组件,平衡组件能够在顶料组件作用在气垫9上的同时也作用在气垫9上,平衡组件的作用点及顶料组件的作用点在气垫9几何中心点的两侧,因此平衡组件能够使气垫9受力更加均衡,避免气垫9单侧受力过大而翻转,防止冲压机、模具本体因气垫9翻转、偏移而损坏。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本体,具有沿冲压方向设置的顶料组件及平衡组件,
气垫,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冲压方向上;
其中,所述顶料组件及所述平衡组件均作用在所述气垫的支撑面上,所述顶料组件与所述气垫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一作用点,所述平衡组件与所述气垫之间的作用点为第二作用点,所述第一作用点及所述第二作用点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点的两侧,所述模具本体压合时,所述顶料组件作用在所述气垫上的作用力为第一作用力,所述平衡组件作用在所述气垫上的作用力为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关于所述支撑面的几何中心的力矩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所述下模、所述气垫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所述顶料组件及所述平衡组件分别穿过在所述下模后作用在所述气垫上,当所述模具本体压合时,所述上模沿冲压方向朝向所述下模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当所述气垫加压时,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限位台阶配合,在冲压方向上对所述平衡组件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之间沿冲压方向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弹簧为氮气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压区及第二冲压区,所述第一冲压区与所述第二冲压区之间的连线方向与冲压方向相交,所述顶料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压区内,所述平衡组件设置在第二冲压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区内设置有成形模具单元,所述第二冲压区内设置有修边冲孔模具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还具有中间冲压区,所述中间冲压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压区及所述第二冲压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冲压区内设置有整形模具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顶料器及第一顶杆,所述平衡组件包括沿冲压方向设置的平衡杆及第二顶杆。
CN202221515021.3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Active CN217451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5021.3U CN217451775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5021.3U CN217451775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1775U true CN21745177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5021.3U Active CN217451775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1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5696U (zh) 一种一次成形钛合金板折弯机构
AU628456B2 (en) Device for pressing sheet material
CN208895017U (zh) 一种自动化冲压模具
CN205650710U (zh) 一种自动限位冲压模具
CN102013401A (zh) 集成电路引脚无损伤弧线成型机构及方法
CN201223902Y (zh) 一种弯曲冲压模具
CN217451775U (zh) 一种防偏载多序冲压合模
CN109719208B (zh) 一种用于冲压产品件的翻边、收边加工装置
CN110303093A (zh) 一种能够控制高强度钢回弹的折弯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30998U (zh) 一种防反弹的折弯结构
CN201871614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联板整形模具
KR20140094459A (ko) 열간성형 토션빔 성형기의 추출장치
CN201186321Y (zh) 一种抱紧式杯形件拉深模具
CN109692915B (zh) 有效控制梁类制件拉延回弹扭曲的拉延模具及成型方法
CN215314983U (zh) 一种效率高的金属垫片加工用冲压成型装置
CN211247916U (zh) 一种减少产品变形的冲压模具
CN209664046U (zh) 一种手机壳体冲压成型装置
CN107186077A (zh) 一种z形件弯曲模
CN209631941U (zh) 一种改良型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
CN207414167U (zh) 一种薄板件上的凸包收缩修整模具
CN208840326U (zh) 便于装卸的冲压模具机构
CN109967629A (zh) 一种分体式板块成型模具
CN208033430U (zh) 自定位雨刷器马达壳体连续模
CN215392288U (zh) 一种锻压固定装置
CN221018384U (zh) 一种一模两腔的拉伸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