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9485U -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9485U
CN217449485U CN202220664536.3U CN202220664536U CN217449485U CN 217449485 U CN217449485 U CN 217449485U CN 202220664536 U CN202220664536 U CN 202220664536U CN 217449485 U CN217449485 U CN 217449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og
shell
mis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45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卫芳
阳兆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ovo G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ovo G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ovo G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ovo G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45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9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9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9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至少一组雾气收集机构及焊接成型的除雾设备机壳,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内依次设有水雾捕集机构、抽风机构、循环换热机构及控制机构。采用了一拖二的模式,与对应设备一用一备的使用方式契合,大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利用温度提升去除空气中的小直径雾滴,水雾捕集系统捕集大直径雾滴,雾气经循环加热系统提升一定的温度后进入轴流风机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进入水雾捕集机构,再去除部分水雾后引入高空排放,达到工作场地雾气消除与减轻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气消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LNG站因空温式气化器降温作用,会令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析出,形成雾气,在阴雨天气,平常时段的夜间时段,每年的冬春季节犹为严重,能见度最低时不足1米,严重影响站内员工的巡检、日常操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天然气日使用量较大时,如日用气量5-10万标方以上的用户受雾气的干扰均较严重,非常有必要对雾气进行控制,在春冬二季或阴雨天气时,空气在LNG站内流动至空温式气化器周边时,温度急剧降低至0摄氏度左右,根据空气湿度表,气温从20摄氏度降至0摄氏度时每立方米空气中会析出12克左右水分,这些水分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雾滴的平均直径在 10 到 15 微米之间,然而最小的雾滴可以小至直径只有 1 微米,最大的则可达100 微米,雾滴如此之小,数量又庞大,以致于光在遇到它们时不仅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还会发生散射和衍射,使能见度下降。
市面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如使用电加热棒直接加热,无法达到站场的防爆要求,围蔽为固定模式,不使用时运行设备通风量不足;未设计可使用外部热源的接入口,无水雾去除装置,以致排放至高空的水雾重新下坠在工作场地内无法达到除雾效果。对此,提出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至少一组雾气收集机构及焊接成型的除雾设备机壳,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内依次设有水雾捕集机构、抽风机构、循环换热机构及控制机构;
所述雾气收集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和固定的框架及活动式屏蔽组件,所述活动式屏蔽组件包括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一封闭门及可左右活动的第二封闭门;
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包括内置有储水夹层的水箱及连接水箱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两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插板阀,且气流通道与抽风机构连接,所述抽风机构设于水雾捕集机构的上方,所述抽风机构包括防爆型的轴流风机;
所述水雾捕集机构包括水雾捕集外壳、设于水雾捕集外壳内的折流板除雾器及带有倾斜角度的水滴收集槽,所述水雾捕集外壳一侧还设有排污管;
所述循环换热机构包括电加热棒、循环水泵、控制阀门及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电加热棒穿设于水箱内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分别与水箱及循环水泵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设于水箱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用于检测水箱溶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加热棒、轴流风机的控制连接。
特别的,所述第一封闭门与第二封闭门由多个四扇长方形的片状结构组成。
特别的,所述除雾设备机壳设于雾气收集机构之间,通过插板阀与雾气收集机构密封连接。
特别的,所述电加热棒通过法兰与水箱内的储水夹层连接,且电加热器连接设有温度变送器。
特别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与循环水泵的连接处为三通结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弯折成环形结构,且翅片管换热器通过螺丝固定设于除雾设备机壳的内壁。
特别的,所述轴流风机竖直设于除雾设备机壳的上端,且轴流风机与除雾设备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垫片。
特别的,所述折流板除雾器由多个二层带反勾的除雾板组成,所述除雾板设于水滴收集槽的上方,所述水滴收集槽与排污管相通。
特别的,所述水雾捕集外壳顶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水雾捕集外壳底部的通风口处还设有接水器及防止水滴被气流吹风飞的遮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采用了一拖二的模式,与对应设备一用一备的使用方式契合,大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利用温度提升去除空气中的小直径雾滴,水雾捕集系统捕集大直径雾滴,使空气中的含水量下降,空气温度上升,排出气体与高空气体混合后不再下沉雾气,对工作场地除雾效果明显,在设备产生雾气时,通过雾气收集机构控制雾气的逸散,使雾气从雾气收集机构的下部开口处引入除雾设备机壳内,雾气经循环加热系统提升一定的温度后进入轴流风机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进入水雾捕集机构,再去除部分水雾后引入高空排放,达到工作场地雾气消除与减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雾装置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雾装置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雾捕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雾气收集机构;2、框架;3、除雾设备机壳;4、活动式屏蔽组件;5、第一封闭门;6、第二封闭门;7、水雾捕集机构;8、抽风机构;9、循环换热机构;10、控制机构;11、进气口;12、气流通道;13、插板阀;14、翅片管换热器;15、水箱;16、循环水泵;17、电加热棒;18、温度传感器;19、轴流风机;20、除雾板;21、折流板除雾器;22、法兰盘;23、遮挡板;24、水滴收集槽;25、减震橡胶垫片;26、排污管;27、接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至少一组雾气收集机构1及焊接成型的除雾设备机壳3,所述除雾设备机壳3内依次设有水雾捕集机构7、抽风机构8、循环换热机构9及控制机构10;雾气收集机构1是围绕在空温式气化器设备四周设立的可封闭可收拢的活动式围蔽装置,包括上下活动封闭及左右拉开封闭二种模式,在除雾设备的左右各设一套雾气收集机构1时,设置插板阀13,可使邻近的二台空温式气化器轮流切换使用除雾设备除雾功能的装置。所述除雾设备机壳3包括底部带有储水夹层的水箱15及气流通道12,进气通道可制成圆形或方形,出气口制成圆形,以对接后方的抽风机构8。
所述雾气收集机构1包括用于支撑和固定的框架2及活动式屏蔽组件4,所述活动式屏蔽组件4包括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一封闭门5及可左右活动的第二封闭门6;
所述除雾设备机壳3包括内置有储水夹层的水箱15及连接水箱15的气流通道12,所述气流通道12两侧设有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11上设有插板阀13,且气流通道12与抽风机构8连接,所述抽风机构8设于水雾捕集机构7的上方,所述抽风机构8包括防爆型的轴流风机19;除雾设备机壳3采用金属或塑料外壳制成,内置折流板除雾器21,底部在保障流通面积的条件下,部分空间设有捕获水滴收集槽24,并设有水排污管26引出排放。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检测设置在夹层水箱15中的温度传感器18温度,控制电加热器的通电与停电,并设有风机启停开关。
所述水雾捕集机构7包括水雾捕集外壳、设于水雾捕集外壳内的折流板除雾器21及带有倾斜角度的水滴收集槽24,所述水雾捕集外壳一侧还设有排污管26;
所述循环换热机构9包括电加热棒17、循环水泵16、控制阀门及翅片管换热器14,所述电加热棒17穿设于水箱15内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14分别与水箱15及循环水泵16连接;该翅片管换热器14由铜或铝材质制成,水箱15中的水经电加热或外部热水引入后由循环泵注入翅片管换热器14中,与设备内的雾气进行热交换后回流储水箱15中循环使用。
所述控制机构10设于水箱15内部,所述控制机构10包括有用于检测水箱15溶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8,所述控制机构10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加热棒17、轴流风机19的控制连接。
本实施例在设备产生雾气时,通过雾气收集机构1控制雾气的逸散,使雾气从收集机构的下部开口处引入设备本体,雾气经循环加热系统提升一定的温度后进入轴流风机19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进入水雾捕集机构7,再去除部分水雾后引入高空排放,达到工作场地雾气消除与减轻的目的。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封闭门5与第二封闭门6由多个四扇长方形的片状结构组成。雾气收集机构1为四扇长方形的片状结构,通过槽钢框架2提供支撑和固定力,可在在上部卷曲收拢,亦可设置成小片结构,利用活页在左右方向折叠收拢。在侧面位置根据设备进风口留出相应大小的出风口。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除雾设备机壳3设于雾气收集机构1之间,通过插板阀13与雾气收集机构1密封连接。左右进风口处各设置一道插板阀13,设备本体放置在二台雾气收集系统的中间,与雾气收集系统的出风口对应,通过白铁皮加铆钉密封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电加热棒17通过法兰与水箱15内的储水夹层连接,且电加热器连接设有温度变送器(图中未显示)。循环换热机构9中的电加热棒17通过法兰连接插入除雾设备机壳3下部的夹层水槽中。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翅片管换热器14与循环水泵16的连接处为三通结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14弯折成环形结构,且翅片管换热器14通过螺丝固定设于除雾设备机壳3的内壁。循环水泵16出口阀门后管路通过三通结构一分为二,一路进入翅片换热管,一路预留为外部热源入口,翅片换热管在设备本体内弯折成环形结构,总长度约为15米,通过螺丝卡扣固定在设备本体内壁。电缆、信号线通过防爆穿线管接入控制系统。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轴流风机19竖直设于除雾设备机壳3的上端,且轴流风机19与除雾设备机壳3的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垫片25。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折流板除雾器21由多个二层带反勾的除雾板20组成,所述除雾板20设于水滴收集槽24的上方,所述水滴收集槽24与排污管26相通。水雾捕集外壳直径较风道扩大1.4倍,以降低风速便于捕集,设备内部为二层带反勾的圆形折流板除雾板20,每层折流板厚度为25-30厘米,通过钢条架空固定,底部法兰处沿器壁焊接一圈高度为15厘米,倾角45度的收集槽。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水雾捕集外壳顶部设有法兰盘22,所述水雾捕集外壳底部的通风口处还设有接水器27及防止水滴被气流吹风飞的遮挡板23。通风口上部有锥形遮挡板23,避免水滴被气流吹走,当槽内存在积水时,可通过底部设置的排污管26流出。
本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将雾气收集机构1调至封闭状态,合上防爆轴流风机19的电路开关,并将电加热开关置于自动档,系统投入运行,切换左右雾气收集机构1时,应先将拟投用的雾气收集机构1手动调节至封闭状态,拉开插板阀13,将拟停用的雾气收集器调节至敞开状态,停用时,应先将雾气收集机构1手动调节至敞开状态,然后再关闭轴流风机19与电加热器电源,维修或故障时段,应将雾气收集机构1手动调节至敞开状态,以保持空温式气化设备的工艺参数良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至少一组雾气收集机构及焊接成型的除雾设备机壳,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内依次设有水雾捕集机构、抽风机构、循环换热机构及控制机构;
所述雾气收集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和固定的框架及活动式屏蔽组件,所述活动式屏蔽组件包括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一封闭门及可左右活动的第二封闭门;
所述除雾设备机壳包括内置有储水夹层的水箱及连接水箱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两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插板阀,且气流通道与抽风机构连接,所述抽风机构设于水雾捕集机构的上方,所述抽风机构包括防爆型的轴流风机;
所述水雾捕集机构包括水雾捕集外壳、设于水雾捕集外壳内的折流板除雾器及带有倾斜角度的水滴收集槽,所述水雾捕集外壳一侧还设有排污管;
所述循环换热机构包括电加热棒、循环水泵、控制阀门及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电加热棒穿设于水箱内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分别与水箱及循环水泵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设于水箱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用于检测水箱溶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加热棒、轴流风机的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门与第二封闭门由多个四扇长方形的片状结构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设备机壳设于雾气收集机构之间,通过插板阀与雾气收集机构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棒通过法兰与水箱内的储水夹层连接,且电加热器连接设有温度变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换热器与循环水泵的连接处为三通结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弯折成环形结构,且翅片管换热器通过螺丝固定设于除雾设备机壳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竖直设于除雾设备机壳的上端,且轴流风机与除雾设备机壳的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除雾器由多个二层带反勾的除雾板组成,所述除雾板设于水滴收集槽的上方,所述水滴收集槽与排污管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捕集外壳顶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水雾捕集外壳底部的通风口处还设有接水器及防止水滴被气流吹风飞的遮挡板。
CN202220664536.3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Active CN217449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4536.3U CN21744948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4536.3U CN21744948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9485U true CN21744948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4536.3U Active CN21744948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9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9765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3839768U (zh) 一种强力散热配电箱
CN107465136A (zh) 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10744569U (zh) 防水配电柜
CN114340356A (zh) 一种电子产品防尘变换盒及防尘工艺
CN217449485U (zh) 一种用于lng气化站的雾气消除装置
CN207124396U (zh) 箱式变电站的散热装置
CN203896654U (zh) 一种风水冷却装置
CN219779562U (zh) 一种自然强排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205663578U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549793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113113856B (zh) 一种电力设备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配电柜
CN212695074U (zh) 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
CN214379679U (zh) 一种高效节能预装式变电站
CN213212885U (zh) 一种紧凑型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并网柜
CN209993982U (zh) 一种煤矿施工用变电站防尘结构
CN103845994A (zh) 一种用于安检设备的除湿装置
CN210741159U (zh) 一种网带炉用冷却塔
CN102984927B (zh) 一种风水冷却装置
CN206353667U (zh) 一种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CN203896655U (zh) 一种背包式风水冷却装置
CN202599144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14842585U (zh) 一种高效冷凝塔装置
CN219678589U (zh) 一种球形摄像机
CN214775443U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