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7393U -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 Google Patents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7393U
CN217447393U CN202221275431.5U CN202221275431U CN217447393U CN 217447393 U CN217447393 U CN 217447393U CN 202221275431 U CN202221275431 U CN 202221275431U CN 217447393 U CN217447393 U CN 217447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e
shell
coffee brewing
cover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754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754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7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7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7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咖啡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前者包括壳体、盖体和分流件;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底部具有滴漏流道;盖体可拆卸盖合于壳体的开口,且盖体中开设有进水流道;分流件设置于盖体盖合壳体的一侧;分流件和盖体共同形成与进水流道导通的分流腔,且分流件背对盖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流孔。后者包括前者。该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在盖体盖合壳体的一侧设置一个分流件,能够通过分流件将盖体中进水流道的单一水流分流形成多注水流,从而实现同时对壳体中咖啡粉的多个部位进行等温冲泡的功能,具有使冲泡出来的咖啡风味更浓郁的优点。

Description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咖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背景技术
咖啡机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厨用电器,以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滴漏式咖啡机为例,在使用时首先将研磨好的咖啡粉压装于其中的咖啡冲泡装置中,再通过机体中的出水管口将热水冲入咖啡冲泡装置中,最后便从咖啡冲泡装置下方的滴漏口流出,如此即可完成咖啡的冲泡。
但是,现有技术中咖啡机的咖啡冲泡装置内部结构比较单一,在冲泡咖啡时仅是通过一注单一的水流沿咖啡冲泡装置的中心部自上向下注入,通过水流的扩散来对咖啡冲泡装置边沿部位的咖啡粉进行冲泡,水流冲泡扩散过程会有一定的温度降低,这样也就导致对咖啡冲泡装置边沿部位的咖啡粉冲泡效果较差,导致整杯咖啡的口味没有那么浓郁。
因此,目前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对咖啡冲泡装置中各个部位咖啡粉进行同步等温冲泡的咖啡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本公开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其包括壳体、盖体和分流件;
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底部具有滴漏流道;
所述盖体可拆卸盖合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且所述盖体中开设有进水流道;
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分流件和所述盖体共同形成与所述进水流道导通的分流腔,且所述分流件背对所述盖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流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设置所述分流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的安装部;
所述分流件为对应安装盖合于所述安装部的分流板,且多个所述分流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分流板;
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分流板共同塞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还套设有分流密封筒;
所述分流板的边沿部朝向所述安装部弯折形成套装沿;
所述分流板以所述套装沿扣压所述分流密封筒的方式套装固定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流密封筒还包括背离所述安装部的周壁并向外凸起的凸起密封沿;
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凸起密封沿对应密封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塞装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安装部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面中,一者设置有凸起的定位部,另一者对应设置有凹陷的配合部;
所述分流件安装盖合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定位部对应插装于所述配合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体的具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通过铰轴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滤件;
所述过滤件盖合设置于所述滴漏流道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滤网座;
所述过滤件通过所述滤网座可拆卸盖合于所述滴漏流道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滤密封圈;
所述过滤密封圈套设包裹于所述过滤件及所述滤网座的周部,并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密封抵接。
另外,本公开提供的咖啡机,其包括机体和上述的咖啡冲泡装置;
其中,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中可拆卸设置有滴液胶囊仓;
所述咖啡冲泡装置可替换所述滴液胶囊仓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机体中还设置有机头,且所述滴液胶囊仓或所述咖啡冲泡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机头对应与所述滴液胶囊仓或所述咖啡冲泡装置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滴液胶囊仓包括仓体、仓盖和咖啡囊体;
所述仓体具有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刺头;
所述仓盖铰接盖合于所述容腔,且所述仓盖朝向所述仓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刺头;
所述咖啡囊体用于密封盛装粉状咖啡,设置于所述容腔;
其中,所述仓盖固定盖合于所述容腔时,所述第二穿刺头对应将所述咖啡囊体的上方穿破;
所述咖啡囊体注水充盈时,所述第一穿刺头对应将所述咖啡囊体的下方穿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包括壳体、盖体和分流件;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底部具有滴漏流道;盖体可拆卸盖合于壳体的开口,且盖体中开设有进水流道;分流件设置于盖体盖合壳体的一侧;其中分流件和盖体共同形成与进水流道导通的分流腔,且分流件背对盖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流孔。由于其在盖体盖合壳体的一侧设置一个分流件,能够通过分流件将盖体中进水流道的单一水流分流形成多注水流,从而实现同时对壳体中咖啡粉的多个部位进行等温冲泡的功能,具有使冲泡出来的咖啡风味更浓郁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盖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盖合状态的竖向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打开状态的竖向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的立体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机中滴液胶囊仓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滴漏流道;12、过滤件;13、滤网座;14、过滤密封圈;2、盖体;21、进水流道;22、安装部;3、分流件;31、套装沿;32、定位部;4、分流密封筒;41、凸起密封沿;5、机体;51、安装部;52、滴液胶囊仓;521、仓体;522、仓盖;523、咖啡囊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包括壳体1、盖体2和分流件3;壳体1的顶部具有开口,底部具有滴漏流道11;盖体2可拆卸盖合于壳体1的开口,且盖体2中开设有进水流道21;分流件3设置于盖体2盖合壳体1的一侧;其中,分流件3和盖体2共同形成与进水流道21导通的分流腔,且分流件3背对盖体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流孔。
该咖啡冲泡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适量的咖啡粉倒入壳体1的内腔中并适当的压平,然后再将盖体2对应盖合于壳体1顶部的开口,最后再将适当温度的热水通过盖体2中的进水流道21注入到壳体1中,热水对壳体1中的咖啡粉进行冲泡并从壳体1底部的滴漏流道11流出,如此便可得到冲泡完成的咖啡。而且由于该咖啡冲泡装置中的分流件3与盖体2的一侧共同形成与进水流道21导通的分流腔,这样从进水流道21注入的热水便会先流入分流腔,再通过分流件3中的多个分流孔形成多股冲泡水流,并且同时流向壳体1的内腔,从而使热水能够对壳体1中咖啡粉的多个部位同时进行等温冲泡,使咖啡粉冲泡出来的咖啡的口味更加的浓郁。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中咖啡机的咖啡冲泡装置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由于其在盖体2盖合壳体1的一侧设置一个分流件3,并能够通过分流件3将盖体2中进水流道21的单一水流分流形成多股水流,从而实现同时对壳体1中咖啡粉的多个部位进行等温冲泡的功能,具有使冲泡出来的咖啡风味更浓郁的有益效果。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咖啡冲泡装置不仅仅局限用于冲泡常规的热饮咖啡,也可以用于冲泡奶咖啡、茶咖啡甚至冰咖啡等一些其他种类的咖啡饮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盖体2设置分流件3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的安装部22;分流件3为对应安装盖合于安装部22的分流板,且多个分流孔均匀开设于分流板;盖体2盖合于壳体1时,安装部22及分流板共同塞装于壳体1的开口。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上述凸起的安装部22具体可以设置成圆筒状,而且圆筒状的安装部22可以具体位于盖体2的中心并与盖体2呈垂直状态,分流件3对应设置成与圆筒状的安装部22大小适配的圆形分流板,这样当分流件3安装于安装部22时,圆形状分流板便可对应盖合于圆筒状的安装部22的筒端,分流件3与安装部22便可以共同围成一个圆柱状的分流腔。
而且,在盖体2盖合于壳体1时,安装部22及分流板设置成能够共同塞装于壳体1的开口,这样安装部22及分流板整体能够起到“定位塞”、“密封塞”及“压平塞”的三重作用,安装部22及分流板盖合形成的柱状整体结构不仅能够使盖体2可以更稳定地盖合于壳体1,还能够减少冲泡咖啡粉过程的水量向外溅射和热量向外散热,而且更重要的是当用户将适量的咖啡粉倒入壳体1中以后,可以直接将盖体2盖合于壳体1,通过安装部22及分流板盖合形成的柱状整体结构直接对咖啡粉进行压平压实,无需在使用其他器具专门对咖啡粉进行压实。
上述盖体2及分流件3的具体结构及具体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还能够对壳体1中的咖啡粉额外起到压平压实、防止冲泡溅射以及提高保温的三重功能。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分流件3与盖体2中凸起的安装部22的具体安装盖合方式,可以但不限于选设为一体连接安装盖合、螺纹结构连接安装盖合、倒钩卡锁结构连接安装盖合、磁吸结构连接安装盖合等方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2的外周壁还套设有分流密封筒4;分流板的边沿部朝向安装部22弯折形成套装沿31;分流板以套装沿31扣压分流密封筒4的方式套装固定于安装部22的外周壁。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安装部22的外周壁还额外的套设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分流密封筒4,通过该分流密封筒4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流板与安装部22二者之间的密封性,也即提高二者形成的分流腔的防漏密封性能。
而且,为了提高分流密封筒4在安装部22外周壁处的套装稳定性,在盖体2与安装部22连接对应的部位可以额外的设置一圈环形凸沿,通过环形凸沿与安装部22形成一个用于塞装分流密封筒4的塞装空间,这样当分流密封筒4套设于安装部22的外周壁时,分流密封筒4的一端可以对应受挤压塞装于该塞装空间。
另外,将分流板的边沿周部一体弯折形成朝向安装部22的套装沿31,套装沿31具体可以仅设置成一个与分流板板面呈垂直状态的环形沿,也可以设置成多个相互间隔并分别与分流板板面呈垂直状态的弧形沿。
分流板通过上述一个环形的套装沿31或上述多个弧形的套装沿31来扣压分流密封筒4,以实现将分流板套装固定于安装部22的外周壁,这样能够通过分流密封筒4受挤压产生的形变弹力来进一步提高分流板与安装部22的安装稳定性。
而且,上述的分流密封筒4具体但不限于可以采用弹性较好的食品安全级别的硅胶或乳胶材料制作,而且分流密封筒4的圈体具体厚度可以根据分流板中套装沿31与安装部22形成的安装间隙来适应性调整设置,只需保证分流密封筒4的圈体厚度略大于套装沿31与安装部22形成安装间隙、且套装沿31能够挤压将分流密封筒4正常套接稳定安装于安装部22的外周壁即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分流密封筒4还包括背离安装部22的周壁并向外凸起的凸起密封沿41;盖体2盖合于壳体1时,凸起密封沿41对应密封壳体1与安装部22之间的塞装间隙。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上述的凸起密封沿41具体可以设置成与分流密封筒4外筒壁一体连接的环形圈状,而且凸起密封沿41的向外凸起方向与分流密封筒4的周向可以具体设置呈垂直状态。而且凸起密封沿41可以仅设置图3中的仅一圈,也可以设置多个彼此相邻或微小间距的多圈。
这样结构的分流密封筒4,当分流板自身中的套装沿31套装固定于安装部22的外周壁时,套装沿31便会朝向凸起密封沿41施加一个挤压应力,使凸起密封沿41能够背离安装部22进一步的形变并向外进一步地凸出,这样也就使得当盖体2盖合于壳体1时,也即安装部22及分流板共同塞装于壳体1的开口时,凸起密封沿41便会对应受压形变密封壳体1与安装部22之间的塞装间隙,在充分确保盖体2对壳体1密封性能的同时,还能够适当的增大盖体2与壳体1之间的盖合阻力,使盖体2对壳体1完成盖合后会具有一定的自锁阻力。
上述凸起密封沿41的具体结构及具体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充分确保盖体2与壳体1之间密封性、提高盖体2对壳体1完成盖合后自锁阻力的有益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分流板与安装部22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面中,一者设置有凸起的定位部32,另一者对应设置有凹陷的配合部;分流件3安装盖合于安装部22时,定位部32对应插装于配合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此时是在分流板朝向安装部22的一侧设置凸起的定位部32、在安装部22朝向分流板的一侧设置凹陷的配合部,而且定位部32位于分流板的中心、配合部位于安装部22的中心。
这样在分流件3盖合安装于安装部22的过程中,上述的定位部32能够对应插装上述的配合部,起到将分流件3与安装部22预安装定位的作用,以使分流件3边缘处的套装沿31能够更好的套装于安装部22的周部。
当然,也可以在分流板朝向安装部22的一侧设置凹陷的配合部,在安装部22朝向分流板的一侧设置凸起的定位部32,同样也可以实现上述的定位预安装的功能。而且安装部22和配合部可以像图3中仅设置一组,也可以对应设置多组。
而且,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分流件3与安装部22之间的安装盖合牢固性,还可以在上述的定位部32及上述的配合部中对应的开设螺纹孔,再通过一个紧固螺钉将定位部32与配合部螺接固定,这样便可以使分流件3牢固压紧盖合于安装部22。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盖体2的具有连接部,且连接部通过铰轴活动安装于壳体1。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盖体2的一侧边可以设置一个连接部,在壳体1的顶部的一侧边可以对应设置一个对接部,将连接部与对接部通过一个铰轴连接,如此即可实现将盖体2与壳体1活动铰接的功能,而且为了方便加工制造盖体2,上述的连接部具体可以设置成与盖体2一体成型连接。
上述盖体2与壳体1具体的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开合方便的优点,而且还不易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将盖体2随手丢弃或者忘记盖合的问题。
另外,为了使盖体2在打开壳体1时能够稳定保持打开状态,还可以对应在铰轴上套接设置一个扭簧,扭簧在盖体2盖合于壳体1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在盖体2远离于壳体1打开的过程中释放弹性势能,通过扭簧释放的扭力来使盖体2保持稳定远离壳体1的打开状态。
另外,为了使盖体2在盖合壳体1时能够稳定保持盖合状态,还可以对应在壳体1的顶壁上端面中对应的增设按压卡锁结构。例如设置一个按压锁头,当使用者将盖体2初次按压盖合于壳体1后,按压锁头便将二者卡锁固定;当使用者再次将盖体2朝向按压壳体1后,按压锁头便将二者解锁释放。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滤件12;过滤件12盖合设置于滴漏流道11的上方。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的过滤件12具体可以设置成板片状,在板片状的过滤件12中开设足够数量的微小过滤孔,过滤件12材质具体可以但不限于选用耐高温的不锈钢。而且过滤件12可以具体设置成水平摆放盖合于滴漏流道11的上方。
通过在壳体1的底部内腔中设置盖合于滴漏流道11上方的过滤件12,这样在冲泡壳体1内腔中咖啡粉时,咖啡粉中大颗粒物质会被过滤件12过滤阻拦,能够避免咖啡粉中大颗粒物质通过滴漏流道11流出,从而提高该咖啡冲泡装置冲泡出来的咖啡品质。
另外值得说明是,上述过滤件12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层叠设置多个,而且过滤件12可以设置成可循环多次使用的滤片,也可以设置成仅单次使用的滤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滤网座13;过滤件12通过滤网座13可拆卸盖合于滴漏流道11的上方。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上述的滤网座13具体但不限于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倒钩卡锁的方式、磁力吸附的方式或其他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的底部内腔。
将过滤件12通过上述的滤网座13可拆卸盖合于滴漏流道11的上方,这样当该咖啡冲泡装置完成一次咖啡冲泡后,用户便可以将滤网座13及过滤件12及时的从壳体1的内腔,方便用户将过滤件12中过滤残留的大颗粒物倾倒,或者方便用户将过滤件12从滤网座13拆卸取出清洗或替换。
上述滤网座13的材质及形状在此不过多限定说明,只要滤网座13稳定安装支撑过滤件12以及不影响咖啡粉的正常冲泡即可。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滤密封圈14;过滤密封圈14套设包裹于过滤件12及滤网座13的周部,并分别与壳体1的内底壁、壳体1的内周壁密封抵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过滤密封圈14具体也可以采用上述食品安全级别的硅胶或乳胶材料,将过滤密封圈14套设包裹于过滤件12及滤网座13的周部,而且过滤密封圈14可以依次自身的弹性形变塞装固定于壳体1中,并分别与壳体1的内底壁、壳体1的内周壁密封抵接。如此便可使用过滤密封圈14来分别填充滤网座13与壳体1的内周壁、与壳体1的内底壁的安装间隙。
设置上述的过滤密封圈14能够充分确保过滤件12与壳体1内周壁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冲泡咖啡的过程咖啡粉中大颗粒物不经过滤件12过滤阻挡直接从滴漏流道11流出。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咖啡机,该咖啡机包括机体和上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中,机体5中设置有安装部51,且安装部51中可拆卸设置有滴液胶囊仓52,咖啡冲泡装置可替换滴液胶囊仓52安装于安装部51;机体5中还设置有机头,且滴液胶囊仓52或咖啡冲泡装置安装于安装部51时,机头对应与滴液胶囊仓52或咖啡冲泡装置导通。
具体的,如图5所示,首先该咖啡机包括上述的咖啡冲泡装置,能够实现其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由于上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可以替换滴液胶囊仓52并安装于安装部51,这样当用户使用该咖啡机时,可以使用滴液胶囊仓52或上述的咖啡冲泡装置进来制作咖啡,使该咖啡机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咖啡冲泡。
上述的咖啡冲泡装置、滴液胶囊仓52与机体5中安装部51的具体可拆卸安装方式可以设置成卡槽工位塞装、卡孔工位压装等方式,在此不进一步详细说明,另外为了保证咖啡机中机体5的机头能够与该咖啡冲泡装置中的进水流道21稳定对接导通,可以在机头的接头处设置一个依靠弹力活动收缩的对接头,当上述咖啡冲泡装置安装于安装部51时,对接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回缩,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稳定的对接压紧盖体2中的进水流道2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滴液胶囊仓52包括仓体521、仓盖522和咖啡囊体523;仓体521具有容腔,且容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刺头;仓盖522铰接盖合于容腔,且仓盖522朝向仓体5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刺头;咖啡囊体523用于密封盛装粉状咖啡,设置于容腔;其中,仓盖522固定盖合于容腔时,第二穿刺头对应将咖啡囊体523的上方穿破;咖啡囊体523注水充盈时,第一穿刺头对应将咖啡囊体523的下方穿破。
具体的,如图6所示,该滴液胶囊仓52安装于咖啡机中的安装部51使用时,首先将咖啡囊体523放入仓体521的容腔,再将仓盖522铰接盖合于仓体521的容腔,而且此时仓盖522朝向仓体521的一侧第二穿刺头的便可将咖啡囊体523的上方戳破形成一个进液口;当机体5的机头向该滴液胶囊仓52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咖啡囊体523便会被注水充盈涨大,此时仓体521底部的第一穿刺头便对应将咖啡囊体523的下方穿破形成一个出液口,咖啡囊体523中最终冲泡完成的咖啡便可通过此出液口流出,用于便可对应盛接饮用。
上述滴液胶囊仓52的具体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用户可以将滴液胶囊仓52从机体5的安装部51中单独拆卸清洗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顶部具有开口,底部具有滴漏流道;
盖体,可拆卸盖合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且所述盖体中开设有进水流道;
分流件,设置于所述盖体盖合所述壳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分流件和所述盖体共同形成与所述进水流道导通的分流腔,且所述分流件背对所述盖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所述分流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的安装部;
所述分流件为对应安装盖合于所述安装部的分流板,且多个所述分流孔均匀开设于所述分流板;
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分流板共同塞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还套设有分流密封筒;
所述分流板的边沿部朝向所述安装部弯折形成套装沿;
所述分流板以所述套装沿扣压所述分流密封筒的方式套装固定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密封筒还包括背离所述安装部的周壁并向外凸起的凸起密封沿;
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壳体时,所述凸起密封沿对应密封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塞装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安装部相互面对的两个侧面中,一者设置有凸起的定位部,另一者对应设置有凹陷的配合部;
所述分流件安装盖合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定位部对应插装于所述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通过铰轴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滤件;
所述过滤件盖合设置于所述滴漏流道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滤网座;
所述过滤件通过所述滤网座可拆卸盖合于所述滴漏流道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腔中还设置有过滤密封圈;
所述过滤密封圈套设包裹于所述过滤件及所述滤网座的周部,并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密封抵接。
10.一种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咖啡冲泡装置;
其中,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中可拆卸设置有滴液胶囊仓;
所述咖啡冲泡装置可替换所述滴液胶囊仓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机体中还设置有机头,且所述滴液胶囊仓或所述咖啡冲泡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机头对应与所述滴液胶囊仓或所述咖啡冲泡装置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胶囊仓包括:
仓体,具有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穿刺头;
仓盖,铰接盖合于所述容腔,且所述仓盖朝向所述仓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刺头;
咖啡囊体,用于密封盛装粉状咖啡,设置于所述容腔;
其中,所述仓盖固定盖合于所述容腔时,所述第二穿刺头对应将所述咖啡囊体的上方穿破;
所述咖啡囊体注水充盈时,所述第一穿刺头对应将所述咖啡囊体的下方穿破。
CN202221275431.5U 2022-05-25 2022-05-25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Active CN217447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5431.5U CN217447393U (zh) 2022-05-25 2022-05-25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5431.5U CN217447393U (zh) 2022-05-25 2022-05-25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7393U true CN217447393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75431.5U Active CN217447393U (zh) 2022-05-25 2022-05-25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7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4198B2 (en) Beverage brewing device
CA2622933C (en) Integrated cartridge containing a substance for extracting a beverage
CA2776350C (en) Beverage brewing device
US7836819B2 (en) Beverage extraction assembly for extracting a beverage from a particulate substance contained in a cartridge
CN205203829U (zh) 咖啡胶囊
US20130233177A1 (en) Single Cup Coffee and Tea Brewing Mug
CN217447393U (zh) 咖啡冲泡装置及咖啡机
CN210185337U (zh) 一种压力咖啡机
CN213993167U (zh) 一种双饮杯及其杯盖
CN108158338A (zh) 一种杯底可拆卸的茶杯
CN209915618U (zh) 一种可旋转冷热两用多功能水杯
CN207561783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咖啡过滤杯
WO2005063090A1 (en) Coffee maker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ffee infusions
CN216090083U (zh) 一种咖啡机
CN212815714U (zh) 一种电热杯出水口结构
CN214856168U (zh) 一种保温壶
KR102221396B1 (ko) 드립핑 용기 및 휴대용 음용 용기
KR20190033942A (ko) 드립핑 용기 및 휴대용 커피 음용 용기
CN218651406U (zh) 一种可适用多规格的便携式咖啡机
CN220655308U (zh) 一种具有吸嘴的保温水杯
CN215190761U (zh) 一种茶水分离冷暖杯
CN204813419U (zh) 一种饮料机
CN211186733U (zh) 一种茶水分离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茶水分离杯
WO2011097831A1 (zh) 用于饮料制备机械的浸出式饮料冲煮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