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7392U - 饮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饮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47392U CN217447392U CN202220412010.6U CN202220412010U CN217447392U CN 217447392 U CN217447392 U CN 217447392U CN 202220412010 U CN202220412010 U CN 202220412010U CN 217447392 U CN217447392 U CN 217447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eat exchange
- channel
- valve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饮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具有供应温开水功能的饮水机体积较大,安放位置受限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饮水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储水箱、加热装置、水泵以及设置在储水箱的侧部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分别与储水箱和加热装置的进口连接,加热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换热通道串联在第一支路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换热结构充分利用储水箱与壳体之间的空间,方便了壳体内零部件的排布,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饮水设备的体积,方便了饮水设备的安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水机、净水机等饮水设备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备电器。人们健康饮水的意识也不断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白开水的饮用需求不断增加。而烧开后的水温度较高而无法立即饮用,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温度下降至可饮用的温度之后用户才能饮用。
为了方便人们饮用白开水,出现了具有供应温开水功能的饮水机,在饮水机中设置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来降低开水的温度后供应至用户。不过,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占用空间较大,使得饮水设备的体积较大,安放位置受限,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具有供应温开水功能的饮水机体积较大,安放位置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所述饮水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储水箱、加热装置、水泵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水箱的侧部的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加热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串联在所述第一支路中。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结构为围设在所述储水箱四周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所述内管内的通道以及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或者所述内管内的通道以及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一换热通道。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箱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储水箱的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换热通道。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储水箱的内腔融为一体。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半管结构,所述半管结构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进口的上游,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设置有阀门。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共用出水口,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口,所述三通阀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共用出水口。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三通阀为比例调节阀。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
在上述饮水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共用出水口,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均连接至所述共用出水口。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饮水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储水箱、加热装置、水泵以及设置在储水箱的侧部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分别与储水箱和加热装置的进口连接,加热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换热通道串联在第一支路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换热结构充分利用储水箱与壳体之间的空间,方便了壳体内零部件的排布,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饮水设备的体积,方便了饮水设备的安放,便于饮水设备的使用,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换热结构为围设在储水箱四周的套管,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内管外部的外管,内管内的通道以及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或者内管内的通道以及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一换热通道。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方便换热结构的安装,提高饮水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饮水设备的生产成本,又能够尽量增大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优选地,水泵设置在加热装置的进口的上游,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设置有阀门,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为共用出水口,阀门为三通阀,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至三通阀的两个进口,三通阀的出口连接至共用出水口。通过这样的设置,饮水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三通阀为比例调节阀。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同时与共用出水口连通,第一换热通道内的常温水与第二换热通道内的开水换热,常温水温度升高后进入加热装置被加热成为开水,第二换热通道内的开水降温成为温开水,第一支路流出的开水与第二支路流出的温开水混合通过共用出水口流出。通过控制比例调节阀的状态,能够调节第一支路流出的开水与第二支路流出的温开水的比例,从而调节共用出水口流出的温开水的温度,方便向用户供应所需温度的温开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饮水机内主要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饮水机内主要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饮水机内主要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11、控制面板;111、控制按钮;112、显示屏;12、接水槽腔;121、杯托;2、储水箱;3、套管;31、外管;4、加热装置;51、第一连接管;52、第二连接管;53、第三连接管;54、第四连接管;6、比例调节阀;7、共用出水口;8、水泵;81、第一水泵;82、第二水泵;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以下实施例中是结合饮水机来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饮水设备也可以是净水机或者其他合适的饮水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提到的现有具有供应温开水功能的饮水机体积较大,安放位置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储水箱、加热装置、水泵以及设置在储水箱的侧部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分别与储水箱和加热装置的进口连接,加热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换热通道串联在第一支路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减小了换热结构的体积,并且换热结构充分利用储水箱与壳体之间的空间,方便了壳体内零部件的排布,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饮水设备的体积,方便了饮水设备的安放,便于饮水设备的使用,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饮水机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进行介绍。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饮水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饮水机内主要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饮水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面板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设置有三个控制按钮111以及一个显示屏112。壳体1的前面板位于控制面板11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接水槽腔12,接水槽腔12的侧壁设置有共用出水口7,接水槽腔12的下部设置有杯托121。壳体1内设置有储水箱、加热装置、水泵以及设置在储水箱的侧部的换热结构(图中未示出)。
如图2所示,换热结构为围设在储水箱2四周的套管3,套管3套管包括内管(图中未示出)以及套设在内管外部的外管31,内管内的通道以及内管与外管31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内管的下端连接至储水箱2的内部,内管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51与加热装置4的进口连接,第一连接管51上串联有水泵8。加热装置4的出口分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具体地,加热装置4的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52和第三连接管53分别连接至外管31的上端和比例调节阀6的进口,外管31的下端通过第四连接管54连接至比例调节阀6的进口,比例调节阀6的出口连接至共用出水口7。第二连接管52、第二换热通道以及第四连接管54形成第一支路,第三接管53形成第二支路。
当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1输入供应高温开水的指令时,饮水机的控制器控制水泵8工作,控制比例调节阀6的状态,使得第三连接管53导通、第四连接管54断开。在水泵8的作用下,储水箱2内的常温水依次经过套管3的内管和第一连接管51进入加热装置4内,水在加热装置4内被烧开并经第三连接管53流向共用出水口7而排出。
当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1输入供应温开水以及温开水的温度的指令时,控制水泵8工作,控制比例调节阀6的状态,使得第三连接管53和第四连接管54均导通。在水泵8的作用下,储水箱2内的常温水依次经过套管3的内管和第一连接管51进入加热装置4内,水在加热装置4内被烧开形成高温开水,高温开水的一部分经第三连接管53流向共用出水口7,高温开水的另一部分依次流经第二连接管52、第二换热通道以及第四连接管54之后流向共用出水口7。在此过程中,流入第一换热通道(内管内的通道)的常温水与第二换热通道内的高温开水热交换,第一换热通道内的常温水温度升高后流入加热装置4,第二换热通道内高温开水降温后成为低温开水,流向共用出水口7的低温开水与高温开水混合后形成温开水。通过调节比例调节阀6的状态来调节第三连接管53和第四连接管54的流量比例,能够调节流向共用出水口7的低温开水与高温开水的比例,进而调节混合后形成的温开水的温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通过将换热结构设置在储水箱的侧部,换热结构充分利用储水箱与壳体之间的空间,方便了壳体内零部件的排布,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饮水设备的体积,方便了饮水设备的安放。换热结构设置成围设在储水箱四周的套管,能够方便换热结构的安装,提高饮水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饮水设备的生产成本,又能够尽量增大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参照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进行介绍。其中,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饮水机内主要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连接管51上不设置水泵,第三连接管53和第四连接管54不再连接至比例调节阀6,而是直接连接至共用出水口7。
当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1输入供应高温开水的指令时,饮水机的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81工作。在第一水泵8的作用下,储水箱2内的常温水依次经过套管3的内管和第一连接管51进入加热装置4内,水在加热装置4内被烧开并经第三连接管53流向共用出水口7而排出。
当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1输入供应温开水以及温开水的温度的指令时,控制第一水泵81和第二水泵82工作。在第一水泵81和第二水泵82的作用下,储水箱2内的常温水依次经过套管3的内管和第一连接管51进入加热装置4内,水在加热装置4内被烧开形成高温开水,高温开水的一部分经第三连接管53流向共用出水口7,高温开水的另一部分依次流经第二连接管52、第二换热通道以及第四连接管54之后流向共用出水口7。在此过程中,流入第一换热通道(内管内的通道)的常温水与第二换热通道内的高温开水热交换,第一换热通道内的常温水温度升高后流入加热装置4,第二换热通道内高温开水降温后成为低温开水,流向共用出水口7的低温开水与高温开水混合后形成温开水。通过调节第一水泵81和第二水泵82的转速的比例来调节第三连接管53和第四连接管54的流量比例,能够调节流向共用出水口7的低温开水与高温开水的比例,进而调节混合后形成的温开水的温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中内管和外管31与其他管路的连接位置进行对调。具体地,内管内的通道以及内管与外管31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第二换热通道和第一换热通道。外管31的下端连接至储水箱2的内部,外管31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51与加热装置4的进口连接,加热装置4的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52和第三连接管53分别连接至内管的上端和比例调节阀6的进口,内管的下端通过第四连接管54连接至比例调节阀6的进口。此外,也可以将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套管设置成在储水箱2内靠近四周的侧板围设。
参照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进行介绍。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饮水机内主要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换热结构不同。如图4所示,储水箱2的内侧设有环形的隔板9,隔板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储水箱2的顶板和底板连接,隔板9与储水箱2的侧板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与储水箱2内腔融为一体,加热装置4的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51与储水箱2的内腔连接,第一连接管51上串联有水泵8。加热装置4的出口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52和第三连接管53连接至第二换热通道的下部和比例调节阀6的进口,第二换热通道的上端通过第四连接管54连接至比例调节阀6的进口。在制备温开水时,储水箱2中部的腔体内的水通过隔板9与第二换热通道内的高温开水换热。
通过这样的设置,无需制造套管,只需在储水箱2内设置隔板9即可。不过,这种换热结构的换热面积不如套管的换热面积大。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与第三种实施例不同的是,可以参照第二种实施例的方式将水泵8和比例调节阀6替换成相应位置的第一水泵81和第二水泵82。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与第三种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换热通道不与储水箱2内腔融为一体,而是在隔板9远离储水箱2的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半管结构,半管结构与储水箱2的侧板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通道。
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的分别连接至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将具有比例调节阀的实施例中的比例调节阀去掉,并分别在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只不过,这样不能通过混水方式来调节出水温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是电磁阀,也可以是电机驱动开闭的电控阀等。
在另外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实施例中的比例调节阀6去掉,第三连接管53和第四连接管54的下游端直接连接至共用出水口7,第三连接管53和第四连接管54上分别设置开度可调节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通过调节第一阀门的开度与第二阀门的开度的比例来调节流向共用出水口7的低温开水与高温开水的比例,进而调节混合后形成的温开水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是电磁阀,也可以是电机驱动开闭的电控阀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储水箱、加热装置、水泵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水箱的侧部的换热结构,
所述换热结构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分别与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加热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串联在所述第一支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为围设在所述储水箱四周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内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的外管;
所述内管内的通道以及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
或者所述内管内的通道以及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通道分别形成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一换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储水箱的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换热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储水箱的内腔融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半管结构,所述半管结构与所述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进口的上游,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设置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共用出水口,所述阀门为三通阀,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口,所述三通阀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共用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为比例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共用出水口,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下游端均连接至所述共用出水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2010.6U CN217447392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饮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2010.6U CN217447392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饮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47392U true CN217447392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6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12010.6U Active CN217447392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饮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47392U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20412010.6U patent/CN2174473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447392U (zh) | 饮水设备 | |
CN217243806U (zh) | 饮水设备 | |
CN114294706A (zh) | 多机并联供暖供水系统 | |
CN216048319U (zh) | 热水器 | |
CN217243805U (zh) | 饮水设备 | |
CN217659295U (zh) | 饮水设备 | |
CN114145644A (zh) | 一种双加热体的饮水机 | |
CN217645006U (zh) | 饮水设备 | |
CN218419456U (zh) | 饮水机 | |
CN217243807U (zh) | 饮水设备 | |
CN220152928U (zh) | 一种饮水装置 | |
CN221397430U (zh) |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 |
CN216897449U (zh) | 多机并联供暖供水系统 | |
CN218821776U (zh) | 一种换热装置 | |
CN116687200A (zh) | 饮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6984542U (zh) | 一种具有辅助加热的饮水装置 | |
CN215110659U (zh) | 混水阀、热水器及用水设备 | |
CN216141276U (zh) | 净水系统及饮水设备 | |
CN219353620U (zh) | 饮水机 | |
CN218821777U (zh) | 一种换热装置 | |
CN221949654U (zh) | 水路机构以及饮水机 | |
CN215993640U (zh) | 一种富氢水即热饮水机 | |
CN217429778U (zh) | 一种通过流量阀实现混水调温功能的饮水设备 | |
CN112610778B (zh) | 水路板及净饮机 | |
CN216045618U (zh) | 恒温冷触淋浴龙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