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5219U -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5219U
CN217435219U CN202220117610.XU CN202220117610U CN217435219U CN 217435219 U CN217435219 U CN 217435219U CN 202220117610 U CN202220117610 U CN 202220117610U CN 217435219 U CN217435219 U CN 217435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pl
board
layer
bonding film
thermoplastic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76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小东
周英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olycor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Hangzhou Zhongji Automobile Co ltd
Zhejiang Huaju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olycor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Hangzhou Zhongji Automobile Co ltd
Zhejiang Huaju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olycor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Hangzhou Zhongji Automobile Co ltd, Zhejiang Huaju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olycor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76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5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5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5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HPL板面层、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芯板、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HPL板面层,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第一HPL板面层和第二HPL板面层的厚度为0.6‑2.0mm,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的厚度为0.02‑0.3mm;所述芯板的厚度为5‑150mm,芯板为铝蜂窝芯板、PP基蜂窝芯板、PA基蜂窝芯板、XPS泡沫芯板、PET泡沫芯板或EPP泡沫芯板,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本技术方案将HPL板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热复合在芯材的上下两侧,粘接强度高,形成的复合板具有轻质、高强、环保特性,复合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背景技术
HPL板,即(Decorative)High-pressure Laminate,又名(装饰)耐火板、防火板等,多由原纸、钛粉纸、牛皮纸等经过三聚氰胺、酚醛树脂等树脂的浸渍工艺,经高温高压环境制成,是一种表面装饰用耐火建材,有丰富的表面色彩,纹路以及特殊的物理性能。
目前,HPL板主要用在与木板或其它实心板材的复合上,如做成HPL板/粘接层/木板,以用作家具如桌板等的面皮,以起到耐磨、防火等优异的性能,具有丰富多彩的外观。但是大多数木板会有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的问题,整板不环保,刨花板、层压板等木质芯材存也在不耐腐蚀、不耐水泡等缺陷,且木板密度较大,整体很重。在现有技术中,HPL板与木板的复合通常以热固性胶水复合为主,复合工艺较为繁琐,复合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高强、环保的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可以通过连续热复合工艺进行制作,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HPL板面层、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芯板、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HPL板面层,第一HPL板面层、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芯板、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HPL板面层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所述第一HPL板面层和第二HPL板面层的厚度为0.6-2.0mm,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的厚度为0.02-0.3mm,所述芯板的厚度为5-150mm;所述芯板为铝蜂窝芯板、 PP基蜂窝芯板、PA基蜂窝芯板、XPS泡沫芯板、PET泡沫芯板或EPP泡沫芯板,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HPL板面层和第二HPL板面层的厚度为0.8-1.0mm,所述芯板的厚度为5-80mm,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的厚度为0.05-0.15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芯板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金属增强层和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所述第一HPL板面层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热压复合在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通过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的上表面;所述芯板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之间还依次设有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金属增强层,所述第二HPL板面层通过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热压复合在所述第二金属增强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增强层通过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下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和第二金属增强层采用铝、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和第二金属增强层的厚度为0.05-0.3mm,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的厚度为0.02-0.3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的厚度为0.05-0.15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HPL板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热复合在铝蜂窝芯板、PP基蜂窝芯板、PA基蜂窝芯板、XPS泡沫芯板、PET泡沫芯板或EPP泡沫芯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粘接强度高,能够形成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具有轻质、高强的结构特性,具有优异的耐水泡、耐腐蚀、耐酸碱油的特性,且不含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
2、本实用新型通过HPL板和芯板之间设置金属增强层,增加了整个复合面板的结构强度,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更高,阻燃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板的粘接不使用现有的热固性胶水,而是使用聚烯烃基体的热塑性粘接膜进行连续热复合粘接,使得整板都具有优异的环保特性,粘接强度高,复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HPL板面层;2、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3、芯板;4、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5、第二HPL板面层;6、第一金属增强层;7、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8、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 9、第二金属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HPL板面层1、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芯板3、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和第二HPL板面层5,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 HPL板面层5通过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3的下表面,一般来说,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芯板3、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和第二HPL板面层5是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和第二HPL板面层5为HPL板;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和第二HPL板面层5的厚度为0.6-2.0mm,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 2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的厚度为0.02-0.3mm,所述芯板3的厚度为5-150mm,在一般生产中,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和第二HPL板面层5的厚度为0.8-1.0mm,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的厚度为0.05-0.15mm,所述芯板3的厚度优选为5-80mm;所述芯板3为铝蜂窝芯板、PP基蜂窝芯板、PA基蜂窝芯板、XPS泡沫芯板、PET泡沫芯板和EPP泡沫芯板中的一种,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粘接强度高,从而将HPL板通过热复合固定设置在芯板上,形成轻质复合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可以由纯聚烯烃树脂制成,也可以是由以聚烯烃树脂为主体的树脂制成。
在市面上,通常采用热固性胶水复合的方式复合在木板等实心板材上,造成HPL板贴面板材的整板密度大,整体很重,而且用于粘合的热固性胶水并不环保,涂覆胶水的生产方式较慢,生产效率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轻质复合板的密度低,复合板的整板重量小,具有轻质、高强的结构特性,能够耐水泡、耐腐蚀、耐酸碱油,而且本轻质复合板采用连续热复合的工艺生产,将HPL板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连续热压复合在塑料芯材的上下两侧,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本轻质复合板连续热复合的复合温度为120-200℃,复合速度为1-5m/min。
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连续热复合工艺,是指通过连续热压设备,使得板材可以在连续输送过程中受到连续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经热压、冷却等过程压成目标厚度尺寸的工艺。这里的热压设备,可以是滚筒式压机、钢带式压机,还可以是PTFE带压机等可以实现连续热复合工艺的复合设备。
为了增加轻质复合板的强度,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芯板3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热压复合在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通过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3的上表面;所述芯板3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之间还依次设有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所述第二HPL板面层5通过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热压复合在所述第二金属增强层9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增强层9通过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3下表面。
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从而使形成的金属增强的轻质复合板获得更高的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和更好的尺寸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由铝、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的厚度为0.05-0.3mm,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的厚度为0.02-0.3mm。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也是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在一般生产中,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的厚度为0.05-0.15mm。这样HPL板能够通过热复合固定设置在金属增强层上,金属增强层能够通过热复合固定设置在塑料芯板上,形成金属增强的轻质复合板。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增强的轻质复合板也采用连续热复合的工艺生产进行生产,相较于采用传统的热固性胶水胶粘,连续热复合的生产工艺中,金属增强的轻质复合板不需要反复涂多层胶水,通过连续热复合工艺一次性热压复合成型,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本金属增强的轻质复合板连续热复合的复合温度为120-200℃,复合速度为1-5m/min。
实施例1:
采用连续热复合工艺,在19mm厚的PP基蜂窝芯上下两面设置0.8mm的HPL板,PP 基蜂窝芯和HPL板之间设置0.1mm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在180℃下热压复合,复合速度为2m/min,冷却后获得20mm厚的层状结构为HPL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PP基蜂窝芯/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HPL板的复合板。
实施例2:
采用连续热复合工艺,在19mm厚的PP基蜂窝芯双面设置0.8mm的HPL板和0.2mm 的铝板,PP基蜂窝芯和铝板之间设置0.1mm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铝板和HPL板之间设置0.1mm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在180℃下热压复合,复合速度为2m/min,冷却后获得20mm厚的层状结构为HPL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铝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PP基蜂窝芯/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铝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HPL板的复合板。
实施例3:
采用连续热复合工艺,在24mm厚的PP基蜂窝芯双面设置0.8mm的HPL板和0.2mm 的铝板,PP基蜂窝芯和铝板之间设置0.1mm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铝板和HPL板之间设置0.1mm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在180℃下热压复合,复合速度为2m/min,冷却后获得25mm厚的层状结构为HPL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铝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PP基蜂窝芯/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铝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HPL板的复合板。
实施例4:
采用连续热复合工艺,在19mm厚的PET泡沫芯板双面设置0.8mm的HPL板,PP基蜂窝芯和HPL板之间设置0.15mm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在180℃下热压复合,复合速度为2m/min,冷却后获得20mm厚的层状结构为HPL板/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PET泡沫芯材 /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HPL板的复合板。
对比例1:
采用连续热复合工艺,在19mm厚的PP基蜂窝芯上下两面设置0.8mm的HPL板,PP 基蜂窝芯和HPL板之间设置0.1mm的热塑性聚氨酯粘接膜,在180℃下热压复合,复合速度为2m/min,冷却后获得20mm厚的层状结构为HPL板/热塑性聚氨酯粘接膜/PP基蜂窝芯/热塑性聚氨酯粘接膜/HPL板的复合板。
对比例2:
采用热固性胶粘剂复合工艺,在18mm厚的PP基蜂窝复合芯板,上下两面设置0.8mm的HPL板,PP基蜂窝芯和HPL板之间设置0.2mm的双组分无溶剂热固性胶粘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P基蜂窝复合芯板为使用连续热复合工艺热复合得到结构为PET无纺布/PP基蜂窝芯/PET无纺布的复合芯板,在0.05MPa压力下压合500min,获得20mm厚的层状结构为 HPL板/胶粘剂层/PP基蜂窝芯/胶粘剂层/HPL板的复合板。
对比例3:
采用热固性胶粘剂复合工艺,在12mm厚的杨木层压板双面涂覆0.2mm的双组分无溶剂热固性胶粘剂后粘贴0.8mm的HPL板,在0.05MPa压力下压合500min,获得14mm厚的层状结构为HPL板/胶粘剂层/杨木层压板/胶粘剂层/HPL板的复合板。
对实施例1-4、对比例1-3制备的复合板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平拉强度按照GB/T1452-2005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进行裁切、测试;密度、曲载荷、弯曲应力和弹性模量按照 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35844090000061
根据表1中的测试结果显示:
1、随着复合板中PP基蜂窝芯厚度的提升,复合板整体的弯曲载荷也有相应的提升,如实施例2及实施例3所示,在整体板材厚度提升5mm(重量仅提升0.4kg左右)的条件下,整体板材的弯曲载荷有了将近40%的提升,而对比例3中复合板密度大,提升对比例3中复合板的厚度对复合板整体的重量影响较大;实施例2的复合板弯曲载荷接近对比例3的复合板弯曲载荷,实施例3的复合板弯曲载荷则相对于对比例3的复合板弯曲载荷有了将近40%的提升,而此时,实施例3的复合板重量只有对比例3中复合板重量的60%,远低于对比例3中复合板的重量;
2、在HPL板和PP基蜂窝芯之间加入铝板,使得整个复合面板的结构强度,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更高,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示,0.8mm铝板的加入使得复合板整体的弯曲载荷提升了将近20%,静曲强度提升了将近10%,弹性模量提升了42%;
3、泡沫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如对比例3、实施例1及实施例4所示,实施例4的泡沫芯材结构,在和实施例1同一水平的机械性能的条件下,导热系数仅有实施例1的43%,对比例3的34%,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4、当使用PP蜂窝芯时,若使用热固性胶粘剂复合工艺,则需要预先在蜂窝芯板上复合一层无纺布,以增加胶粘剂与蜂窝芯之间的复合力,例如对比例2,但该复合方式的复合力受限于无纺布与PP蜂窝芯之间的复合力,整体复合强度并不高,只在0.7MPa左右的平拉强度,不足连续热复合工艺得到产品平拉强度的50%,而且热固性胶粘剂复合工艺较为繁琐,生产效率低;
5、如对比例1所示,采用现有的热塑性聚氨酯粘接膜进行粘接复合时,生产得到的复合板的平拉强度只有0.53MPa,其产品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远不如实施例1中采用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粘接复合得到的复合板。
说明书、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所描述的所有特征,无论单独还是它们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上述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也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实用新型记载的技术方案也包括上述描述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以单独或者组合的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删除部分特征、增加特征或重新进行特征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HPL板面层(1)、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芯板(3)、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和第二HPL板面层(5),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芯板(3)、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和第二HPL板面层(5)通过热压复合一体成型;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和第二HPL板面层(5)的厚度为0.6-2.0mm,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的厚度为0.02-0.3mm,所述芯板(3)的厚度为5-150mm;所述芯板(3)为铝蜂窝芯板、PP基蜂窝芯板、PA基蜂窝芯板、XPS泡沫芯板、PET泡沫芯板或EPP泡沫芯板,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和第二HPL板面层(5)的厚度为0.8-1.0mm,所述芯板(3)的厚度为5-80mm,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的厚度为0.05-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和芯板(3)之间还依次设有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所述第一HPL板面层(1)通过第一热塑性粘接膜层(2)热压复合在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通过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3)的上表面;所述芯板(3)和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之间还依次设有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所述第二HPL板面层(5)通过第二热塑性粘接膜层(4)热压复合在所述第二金属增强层(9)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增强层(9)通过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热压复合在所述芯板(3)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采用铝、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增强层(6)和第二金属增强层(9)的厚度为0.05-0.3mm,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的厚度为0.02-0.3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为聚烯烃基热塑性粘接膜,所述第三热塑性粘接膜层(7)和第四热塑性粘接膜层(8)的厚度为0.05-0.1mm。
CN202220117610.X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Active CN217435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7610.XU CN217435219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7610.XU CN217435219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5219U true CN217435219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7610.XU Active CN217435219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5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3900A (zh) 一种柔性装饰木皮
CN103587159A (zh) 一种蜂窝夹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38312Y (zh) 复合阻燃密度板
CN217435219U (zh) 一种带hpl板面层的轻质复合板
CN2911071Y (zh) 蜂窝夹层超薄陶瓷复合板
CN217435208U (zh) 一种热塑性轻质复合板
KR101299156B1 (ko) 내구성 및 가공성이 우수한 화장실용 칸막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3141935U (zh) 一种铝塑复合板
CN205997448U (zh) 新型阻燃复合多层板
CN214294854U (zh)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覆膜胶合板
CN210211635U (zh) 一种用于墙面保温的胶合板
CN203666060U (zh) 一种柔性装饰木皮
CN210216987U (zh) 一种新型防火隔音式环保装饰用复合板
CN206796064U (zh) 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木工板
CN210828049U (zh) 泡沫夹心板
CN103251242B (zh) 户外桌用聚丙烯蜂窝复合板材及其制备工艺
CN214027570U (zh) 抗变形立芯板
CN202416597U (zh) 一种保温夹芯板
CN110561862A (zh) 一种新型环保阻燃木质型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17168867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胶合板
CN202611177U (zh) 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玻纤复合板
CN215360350U (zh) 一种新型混合纤维浸胶纸
CN215473503U (zh) 一种蜂窝板材结构的家具
CN217671531U (zh) 一种蜂窝铝复合木板
CN204431420U (zh) 一种胶合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