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0490U -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0490U
CN217420490U CN202220357894.XU CN202220357894U CN217420490U CN 217420490 U CN217420490 U CN 217420490U CN 202220357894 U CN202220357894 U CN 202220357894U CN 217420490 U CN217420490 U CN 217420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connecting rod
cave
rod
connectin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78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辉
何朝
刘金明
赵振中
魏占强
李彦海
徐勋
王文进
钱锐
丁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78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0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0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0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包括预埋杆、连接杆、底模板和对拉加固组件,预埋杆一一对应且成对布置在洞口侧壁的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壁上,连接杆连接一一对应的两根预埋杆且与同一对的两根预埋杆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对拉加固通道,底模板设置在洞口下方且与屋顶底面顶紧,对拉加固组件与对拉加固通道一一对应,用于紧固连接杆与底模板。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通过设置预埋杆与连接杆连接,使吊模结构的顶部支撑更加牢固,避免了顶部支撑和吊点位置变形的发生,提高了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屋顶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背景技术
预留洞如楼层结构板塔吊预留方形洞口、楼层结构板后浇带预留条形洞口和地下室预留的用于运输模板设备的天窗洞口等,后期浇筑封堵中混凝土结构较大,历来均是建筑后期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针对上述情况,申请公布号为CN10680151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大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超大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包括模板、分别位于模板上、下两侧的上部受力体系和下部受力体系,上部受力体系包括垂直布置的若干上部主龙骨和位于上部主龙骨下方的上部次龙骨,上部主龙骨的两端架在结构楼板上,支撑上部次龙骨;下部受力体系包括垂直布置的若干下部主龙骨和下部次龙骨,下部次龙骨固定在模板的底部,下部主龙骨位于下部次龙骨的底部,且其布置方向和位置与上部次龙骨相对应;上部受力体系与所述下部受力体系之间由若干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穿过所述模板,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部次龙骨和下部主龙骨,并由锁定件锁紧固定。
该发明的吊模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底部支撑结构,属于水平结构模板加固方式,由上部主次龙骨共同承担下部体系施工荷载,不依赖下部受力体系,且不同楼层能同时展开施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但该发明的上部受力体系中的上部主龙骨和上部次龙骨的两端均未进行固定,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时,顶部支撑结构存在变形隐患,吊点易发生变形,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屋顶结构之间未增加加强连接的结构,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无法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预留洞口的后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无法保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包括:
预埋杆,一一对应布置在预留洞口的相互平行的两对洞口侧壁中的其中一对洞口侧壁上,包括预埋杆段和伸出杆段,在同一洞口侧壁上的预埋杆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三对;
连接杆,设置在一一对应的两根预埋杆之间,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伸出杆段连接,与同一对的两根预埋杆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对拉加固通道;
底模板,设置在洞口下方且与屋顶底面顶紧,底模板的轮廓尺寸大于洞口的轮廓尺寸;
对拉加固组件,与对拉加固通道一一对应,包括沿对拉加固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对拉螺栓和设置在底模板的底部且成对布置的加固肋板,成对的两块加固肋板之间间隔布置,对拉螺栓包括螺纹杆、套设在螺纹杆上的两个山型卡和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的两个紧固螺母,螺纹杆自下至上穿过成对的两块加固肋板之间的间隔、底模板和对拉加固通道,两个山型卡分别位于加固肋板的下方和连接杆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通过设置预埋杆与连接杆并将预埋杆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为固定底模板提供上部支撑,通过紧固螺母和山型卡将穿过底对拉加固通道的螺纹杆、加固肋板、底模板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底模板与屋顶底面紧贴且密封洞口,在洞口内浇筑混凝土,施工完场后取下底模板。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通过设置设置预埋杆与连接杆连接,使吊模结构的顶部支撑更加牢固,避免了顶部支撑变形的发生,底模板下部的肋板有效避免了吊点位置的变形,预埋杆与连接杆的连接提高了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屋顶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进一步的,底模板包括至少两块沿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在一起的模板单元。
有益效果:将底模板分解为多个模板单元,在底模板施工完成后,便于运输存储。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块模板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模板单元上设置有沿该模板单元的上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一连接凸台,另一块模板单元上设置有沿该模板单元的下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凸台,第一连接凸台的长度与第二连接凸台的长度相等且两者的厚度之和等于底模板的厚度,第一连接凸台的底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第二连接凸台上对应设置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固定孔。
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易于组装且保证了整个底模板顶面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螺纹杆在底模板上方的长度不大于洞口的高度。
有益效果:在后浇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不用再对顶部件进行处理,保证后浇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顶面平整性。
进一步的,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两相互平行的洞口侧壁上对应设置的两根伸出杆段的相近一端的之间的距离。
有益效果:增加连接杆与伸出杆段的连接长度,增强连接杆与伸出杆段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中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2-洞口侧壁、3-预埋杆、4-预埋杆段、5-伸出杆段、6-连接杆、7-底模板、8-加固肋板、9-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11-第三模板、12-第一连接凸台、13第二连接凸台、14-固定螺栓、15-固定螺母、16-对拉螺栓、17-山型卡、18-紧固螺母、19-螺纹杆、20-对拉加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包括预埋杆3、连接杆6、底模板7、紧固件和加固肋板8。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预埋杆3一一对应布置在预留洞口的相互平行的两对洞口侧壁2中的一对侧壁上,在同一侧壁上预埋杆3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四对。预埋杆3包括预埋杆段4和伸出杆段5。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连接杆6设置在相互平行的两洞口侧壁2上一一对应的两根预埋杆3之间,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伸出杆段5焊接。与同一对的两根预埋杆3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6之间形成对拉加固通道2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连接杆6与伸出杆段5的连接长度,增强连接杆6与伸出杆段5的连接强度,连接杆6的长度大于两相互平行的洞口侧壁2上对应设置的两根伸出杆段5的相近一端的之间的距离。为了使连接杆6的两端受力均衡,连接杆6的两端与对应的伸出杆段5的连接长度相等。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底模板7设置在洞口下方且与屋顶1法人底面顶紧,底模板7的轮廓尺寸大于洞口的轮廓尺寸。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底模板7便于运输存储,保证吊模结构的安装牢固性,底模板7分为沿对拉加固通道20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在一起的三块模板单元,包括第一模板9、第二模板10和第三模板11。如图5所示,任意相邻的两块模板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模板单元上设置有沿该模板单元的上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一连接凸台12,另一块模板单元上设置有沿该模板单元的下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凸台13,第一连接凸台12的长度与第二连接凸台13的长度相等且两者的厚度之和等于底模板的厚度,第一连接凸台12的底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14,第二连接凸台13上对应设置有供固定螺栓14穿过的固定孔。固定螺柱14上安装有用于将两个相邻模板单元固定的固定螺母15。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对拉加固组件与对拉加固通道20一一对应。对拉加固组件包括对拉螺栓16和加固肋板8,对拉螺栓16沿对拉加固通道2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对拉螺栓16包括螺纹杆19、套设在螺纹杆19上的两个山型卡17和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9上的两个紧固螺母18。加固肋板8设置在底模板7的底部且成对布置。成对的两块加固肋板8之间间隔布置,两块加固肋板8之间的间隔与螺纹杆19的直径相等。加固肋板8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与底模板7的其中一条边平行,加固肋板8的长度与底模板7上对应平行的边的长度一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对拉螺栓16将底模板7与连接杆6连接在一起。具体的,螺纹杆16自下至上穿过成对的两块加固肋板8之间的间隔、模板单元和对拉加固通道20。两个山型卡17中的一个山型卡17设置在连接杆6上方用于压紧连接杆6,另一个山型卡17设置在模板单元下方用于压紧加固肋板8且对模板单元进行支撑。为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后浇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不用再对顶部件进行处理,保证后浇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顶面平整性,螺纹杆19在底模板7上方的长度小于洞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将连接杆6与对应的两根预埋杆3焊接在一起,预埋杆3与连接杆6连接在一起为对模板固定提供上部支撑,通过固定螺栓14与固定螺母15将各个模板单元拼接在一起,通过紧固螺母18和山型卡17将穿过底对拉加固通道20的螺纹杆19、加固肋板8、底模板7和连接杆6连接在一起,一个山型卡17在连接杆6上方用于压紧连接杆6提供顶部支撑,另一个山型卡17设置在模板单元下方用于压紧加固肋板8且对模板单元进行支撑,底模板7与屋顶1底面紧贴且密封洞口,在洞口内浇筑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取下底模板7,对伸出后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底面的螺纹杆19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设置预埋杆与连接杆,使吊模结构的顶部支撑更加牢固,避免了顶部支撑变形的发生,底模板下部的加固肋板有效避免了吊点位置的变形,预埋杆与连接杆的连接提高了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屋顶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底模板包括至少两块沿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在一起的模板单元;在其他实施例中,满足底模板便于运输的要求下,底模板也可采用一整块模板。
在本实施例中,底模板包括至少两块沿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在一起的模板单元;在其他实施例中,满足底模板工作平面的平整性和各个模板单元的连接强度的要求下,底模板也可沿垂直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有多个模板单元或者同时沿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和沿垂直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有多个模板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模板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凸台和第二连接凸台,第一连接凸台与第二连接凸台之间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螺母紧固;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模板之间也可插接,其中一块模板上设置插接凸台,其中另一块模板上与插接凸台对应的插接凹槽。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埋杆,一一对应布置在预留洞口的相互平行的两对洞口侧壁中的其中一对洞口侧壁上,包括预埋杆段和伸出杆段,在同一洞口侧壁上的预埋杆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三对;
连接杆,设置在一一对应的两根预埋杆之间,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伸出杆段连接,与同一对的两根预埋杆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对拉加固通道;
底模板,设置在洞口下方且与屋顶底面顶紧,底模板的轮廓尺寸大于洞口的轮廓尺寸;
对拉加固组件,与对拉加固通道一一对应,包括沿对拉加固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对拉螺栓和设置在底模板的底部且成对布置的加固肋板,成对的两块加固肋板之间间隔布置,对拉螺栓包括螺纹杆、套设在螺纹杆上的两个山型卡和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的两个紧固螺母,螺纹杆自下至上穿过成对的两块加固肋板之间的间隔、底模板和对拉加固通道,两个山型卡分别位于加固肋板的下方和连接杆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模板包括至少两块沿对拉加固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可拆拼接在一起的模板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块模板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模板单元上设置有沿该模板单元的上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一连接凸台,另一块模板单元上设置有沿该模板单元的下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凸台,第一连接凸台的长度与第二连接凸台的长度相等且两者的厚度之和等于底模板的厚度,第一连接凸台的底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第二连接凸台上对应设置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螺纹杆在底模板上方的长度不大于洞口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预留洞口吊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两相互平行的洞口侧壁上对应设置的两根伸出杆段的相近一端的之间的距离。
CN202220357894.X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Active CN217420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7894.XU CN21742049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7894.XU CN21742049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0490U true CN217420490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7894.XU Active CN217420490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04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933A (zh) * 2018-08-27 2018-11-20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2933A (zh) * 2018-08-27 2018-11-20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方法
CN108842933B (zh) * 2018-08-27 2023-08-08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洞口封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85187A1 (ko) 트러스거더 고정용 스페이서 및 이를 이용한 데크플레이트와 트러스거더 간의 결합구조
CN114427258B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混凝土构件免拆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7420490U (zh) 一种预留洞口吊模结构
CN212689564U (zh)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
CN111058555A (zh) 一种防风防火保温型快拆式装配建筑钢结构及其拼接方法
CN113737936B (zh) 一种预制组合式双联阳台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WO2019164077A1 (ko) 역t형 단면 혼합형 psc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래브 시공방법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CN219773324U (zh) 一种混凝土梁板结构
CN216616865U (zh) 一种超高层悬挑结构高效施工体系
CN206942138U (zh) 浇注模板拼接桥板
CN115637810A (zh) 一种大空间异型蜂窝铝板吊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088998B (zh) 组合宫格脚手架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
CN216949092U (zh) 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
CN111042519A (zh) 一种用于楼板模板含梁、板结构建筑的早拆体系
CN220666516U (zh) 一种装配式整体墙板与叠合板连接结构
CN21921953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墙板构造
CN210263677U (zh) 一种预制楼梯连接件
CN215860270U (zh) 一种装配式风道单元及轨顶风道
CN114197698B (zh) 预制自保温墙板无热桥拉索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7079807U (zh) 楼面洞口防护盖板
CN212773547U (zh) 一种可调节周转卸料平台
CN214497890U (zh) 挂架搁置式主、次梁连接节点
KR102014136B1 (ko) 조적식 블록과 이를 이용한 하부 트러스 구조체
CN220414608U (zh) 一种桁架拉索组合式玻璃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