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8486U -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 Google Patents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8486U
CN217408486U CN202220914151.8U CN202220914151U CN217408486U CN 217408486 U CN217408486 U CN 217408486U CN 202220914151 U CN202220914151 U CN 202220914151U CN 217408486 U CN217408486 U CN 21740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ltering
support
bracke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41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国华
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41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一种过滤装置和一种食物处理机,其中,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包括第一腔体,过滤件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第一支架,过滤件位于第一支架内,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排液窗组,第一腔体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与外界连通;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腔体连通。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第一支架,并将过滤件设置于第一支架内,第一方面能够通过过滤件对浆液进行过滤,使过滤组件具有过滤的功能;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支架对过滤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以避免过滤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影响过滤效果,提高了过滤组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滤组件、一种过滤装置和一种食物处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组件,过滤网上设有多个过滤孔,会导致过滤网强度较差,容易变形,进而导致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过滤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机。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包括第一腔体,过滤件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第一支架,过滤件位于第一支架内,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排液窗组,第一腔体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与外界连通;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腔体连通。
本申请提出的过滤组件,用于对浆液进行过滤。其中,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过滤件包括第一腔体,浆液可注入第一腔体内,为了对第一腔体内的浆液进行过滤,还在过滤件上设置了多个过滤孔,第一腔体内的浆液可通过过滤孔进行过滤后流出过滤件。可理解地,过滤件的过滤效果与过滤孔的密度相关,过滤孔的密度越高,过滤效果越高,但过高密度的过滤孔会导致浆液排出困难,为平衡过滤件的过滤效果与排液速度,可将过滤孔的密度设置在50目至600目范围内,优选为100目。
进一步地,过滤件包括过滤侧网和过滤底网,过滤侧网和过滤底网均设有过滤孔,从而使过滤件的侧壁以及底壁均能过滤浆液,避免浆液沉积在过滤件的底部无法排出。过滤侧网和过滤底网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过滤件位于第一支架内。可理解地,过滤件通常为薄壁结构,容易变形,若过滤件变形会降低过滤效果。为了避免过滤件变形,将过滤件设置在第一支架内,通过第一支架对过滤件进行防护,以降低过滤件变形的可能性。
可选地,第一支架的材料为塑料,从而使第一支架既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又能够降低第一支架的重量。可理解地,为提高第一支架的强度,第一支架的材料也可以为金属。
进一步地,为了使过滤件能够正常地对浆液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浆液排出,在第一支架上设置了第一排液窗组,从而使得第一支架形成镂空的结构。第一腔体能够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与外界连通,以使经过滤件过滤后的浆液能够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排出至过滤组件外。
进一步地,在过滤组件中还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浆液可通过第一进液口流入第一腔体中,然后通过过滤件对其进行过滤,完成过滤后的浆液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排出。
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第一支架,并将过滤件设置于第一支架内,第一方面能够通过过滤件对浆液进行过滤,使过滤组件具有过滤的功能;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支架对过滤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以避免过滤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影响过滤效果,提高了过滤组件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过滤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排液窗组包括:多个第一排液窗口,设于第一支架的侧壁;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筋,沿第一支架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二固定筋,沿第一支架的轴向设置,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合围成第一排液窗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排液窗组中包括多个第一排液窗口,第一排液窗口设于第一支架的侧壁,经过滤后的浆液可通过第一排液窗口从第一支架的侧壁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架的强度,在第一支架中设有多个第一固定筋和多个第二固定筋,其中,第一固定筋沿第一支架的周向设置,第二固定筋沿第一支架的轴向设置,多个第一固定筋和多个第二固定筋相互交错排布,从而通过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合围成第一排液窗口。可理解地,通过沿不同方向设置的筋条相交构成第一支架的侧壁,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支架的侧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一排液窗口,以保证经过滤的浆液能够正常排出;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一支架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一支架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排液窗组还包括:多个第二排液窗口,设于第一支架的底壁;第一支架还包括:多个第三固定筋,设于第一支架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之间构成第二排液窗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排液窗组中包括多个第二排液窗口,第二排液窗口设于第一支架的底壁,经过滤后的浆液可通过第二排液窗口从第一支架的底壁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架的强度,在第一支架中设有多个第三固定筋,其中,第三固定筋设置于第一支架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之间合围成第二排液窗口,从而使得经过滤后的浆液能够通过第二排液窗口从第一支架的底部排出。
通过在第一支架中设置多个第三固定筋,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之间构成第二排液窗口,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支架的底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二排液窗口,以保证经过滤的浆液能够正常排出,避免浆液囤积在过滤组件的底部;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一支架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一支架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位于过滤件内,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排液窗组,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二排液窗组、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与外界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过滤件的防护能力,在过滤组件中还设有第二支架。其中,第二支架位于过滤件内,也即,在过滤件的内部设置第二支架,在过滤件的外部设置第一支架,将过滤件设置于两个支架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对过滤件的防护能力。
进一步地,在第二支架中还设置了第二排液窗组,第二排液窗组、过滤孔以及第一排液窗组之间相互连通。浆液通过第一进液口流入过滤组件内之后,过滤组件对浆液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浆液通过第二排液窗组、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排出,从而完成过滤。
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第二支架,并将第二支架设于过滤件内,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同时对过滤件进行防护,将过滤件设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进一步提升了对过滤件的防护效果。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设置与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连通的第二排液窗组,可在对过滤件进行防护的同时,不影响过滤件的过滤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排液窗组包括:多个第三排液窗口,设于第二支架的侧壁;第二支架包括:多个第四固定筋,沿第二支架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五固定筋,沿第二支架的轴向设置,第四固定筋和第五固定筋合围成第三排液窗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排液窗组中包括多个第三排液窗口,第三排液窗口设于第二支架的侧壁,从第一进液口流入的浆液可通过第三排液窗口与过滤件侧壁上的过滤孔连通以进行过滤,并在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液窗组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架的强度,在第二支架中设有多个第四固定筋和多个第五固定筋,其中,第四固定筋沿第二支架的周向设置,第五固定筋沿第二支架的轴向设置,多个第四固定筋和多个第五固定筋相互交错排布,从而通过第四固定筋和第五固定筋合围成第三排液窗口。可理解地,通过沿不同方向设置的筋条相交构成第二支架的侧壁,一方面能够在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三排液窗口,以保证经流入过滤组件的浆液能够通过过滤件进行过滤并排出;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二支架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二支架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排液窗组还包括:多个第四排液窗口,设于第二支架的底壁;第二支架还包括:多个第六固定筋,设于第二支架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之间构成第四排液窗口。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二支架的强度,在第二支架中设有多个第六固定筋,其中,第六固定筋设置于第二支架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之间合围成第四排液窗口,从而使得流入过滤组件的浆液可通过第四排液窗口与过滤件底壁上的过滤孔连通以进行过滤,并在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液窗组排出。
通过在第二支架中设置多个第六固定筋,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之间构成第四排液窗口,一方面能够在第二支架的底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四排液窗口,以保证经过滤组件底部的浆液能够通过过滤件进行过滤并排出,避免浆液囤积在过滤组件的底部;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二支架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二支架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设于第一支架;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设于第二支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在过滤组件中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其中,第一定位件设于第一支架,第二定位件设于第二支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支架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支架、过滤件和第二之间三者能够构成一个整体,保持稳定的状态。而在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清理或更换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分离,从而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分离,此时可将过滤件取出。
可选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两者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一方面能够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提高对过滤件的防护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在需要更换或清理过滤件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离,便于将过滤件取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定位件被构造为凹槽,设于第三固定筋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第二定位件被构造为凸起,设于第六固定筋朝向第一支架的一侧;第二定位件能够插入第一定位件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件被构造为凹槽,第二定位件被构造为凸起,通过将凸起插入凹槽中,实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连接及定位。为了便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将第一定位件设置于第一支架的第三固定筋朝向第二支架的一侧,将第二定位件设置于第二支架的第六固定筋朝向第一支架的一侧,从而在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的过程中,将第二支架插入第一支架内即可,在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分离的过程中,将第二支架直接由第一支架内抽出即可,便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连接和拆卸。
通过将第一定位件设置为凹槽,将第二定位件设置为凸起,可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连接和拆卸,此种连接方式易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并且连接方式可靠,可保证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稳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进液口设于转动连接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组件,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架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支架、过滤件、第二支架与转动连接组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并且将过滤件和第二支架包围在第一支架内,防止第二支架和过滤组件与第一支架分离。可理解地,在完成过滤后,过滤组件内会留有一定的残渣,需要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此时可将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分离,以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第一进液口设置于转动连接组件,从而在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连接的状态下,可通过第一进液口将待过滤的浆液排入过滤组件内。
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能够与第一支架连接或分离的转动连接组件,一方面能够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的连接,将第一支架、过滤件、第二支架和转动连接组件构成为一个整体,将过滤件和第二支架包围在第一支架内,防止第二支架和过滤组件与第一支架分离。另一方面,在需要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时,便于将转动连接组件从第一支架上拆除,提升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第一安装件,设置于连接件,第一安装件能够与第一支架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连接组件中设有连接件和第一安装件。其中,连接件用于将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具体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件,第一安装件靠近第一支架设置,转动连接组件通过第一安装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
具体地,连接件可以为转动连接组件中靠近过滤件一侧的第一侧壁。当转动连接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时,第一支架的侧壁伸入第一侧壁所合围成的腔体内,第一侧壁位于第一支架的侧壁的外侧,第一安装件设于第一侧壁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连接件通过第一安装件与第一支架相连。连接件和第一安装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第一支架连接于转动连接组件上的功能即可。
通过在转动连接组件中设置连接件,并在连接件上设置第一安装件,从而通过第一安装件将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以及第一支架内的过滤件和第二支架连接为一体的过滤组件,便于对过滤组件整体进行取放。
进一步地,为了与连接件上的第一安装件相配合,在第一支架上还设置了第二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与第一安装件相适配,并能够与第一安装件可拆卸地连接,通过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可以将第一支架连接于连接件上,进而实现转动连接组件与过滤件的连接。由于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地连接,所以第一支架既可以连接于转动连接组件上,也可以从转动连接组件上拆除,使第一支架灵活设置于过滤组件中,提升了适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件还设置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自连接件的开口端向背离开口端的方向延伸;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连通,第二槽体相较于第一槽体远离连接件的开口端,沿连接件的周向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槽体在连接件的周向的延伸长度;第二安装件能够通过第一槽体进入或者移出第二槽体内,并能够卡设于第二槽体内,以使得过滤件与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设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安装件为凸起结构,当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时,第二安装件先插入第一槽体,随着转动连接组件与过滤件的相对转动,第一支架带动第二安装件进入第二槽体。在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引导下,第二安装件逐渐向远离连接件的开口端的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支架朝同一方向移动,使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连接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过滤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过滤装置,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过滤组件,因此具有过滤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过滤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二腔体和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排液口;过滤组件位于第二腔体,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排液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二腔体,过滤组件可分离地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二腔体内。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排液口,具体地,第一排液口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即第二腔体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排液口排出至第一壳体外。
具体地,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过滤组件还设有第一进液口。具体地,浆液从第一进液口进入过滤组件,当浆液从过滤组件排出后,流入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的排液通道内,由于排液通道连通第一排液口,液体可通过排液通道流至第一排液口,进而通过第一排液口从过滤装置排出。
通过在过滤装置中设置第一壳体,并在第一壳体与过滤组件之间构成用于排液的排液通道,从而可通过第一壳体对过滤组件固定,并能够将过滤组件过滤后所得到的浆液通过第一壳体的第一排液口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组件的转动连接组件能够带动过滤组件的第一支架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转动连接组件还能够将过滤组件的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的转动连接组件能够带动过滤组件的第一支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在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架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支架、过滤件、第二支架和转动连接组件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使得转动连接组件在带动第一支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时,过滤组件整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
可以理解地,在静态的状态下,过滤组件内的液体靠自身液压排出过滤件以实现液体与杂质的分离,但是单纯通过液压作用,一方面液体排出速度较慢,并且当剩余液体较少时,液压较小,液体排出困难,会导致部分液体无法排出;另一方面当过滤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过滤组件所过滤的杂质在液压以及自身粘性的作用下贴合在过滤组件的内壁面上,并将液体从过滤组件内部向外排出的通道堵塞,导致液体无法持续排出。而当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相对转动时,过滤组件内的液体随过滤组件转动并在转动时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过滤组件内的液体被甩出过滤件,进而加速排出过滤组件,加快了液体与杂质分离的速度,并且减少了液体在过滤件内的残余量。
进一步地,转动连接组件能够将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通过转动连接组件可以将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上。在过滤装置工作的状态下,使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相连,在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清洗或更换等其他状态下,可通过将转动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分离的方式,将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分离,便于将过滤组件从过滤装置中取出,进而将过滤件从过滤组件中取出,便于用户对过滤件进行清理或更换。使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提升使用便利性。
通过驱动转动连接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过滤件转动,以使过滤组件在转动状态下产生离心力,提升了过滤效果。通过转动连接组件将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从而能够在需要过滤浆液的情况下将过滤组件安装于第一壳体上,在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清洗或更换等其他状态下,将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分离,进而将过滤件从过滤组件中取出,便于用户对其进行清理,使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提升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能够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基于第一壳体置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固定设置;驱动组件,设于第二壳体,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过滤组件相对第一壳体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连接组件中还设有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设置于连接件,通过第一传动件可实现过滤组件的转动。具体地,第一传动件设置有与外界所提供外力相适配的结构,并由外力驱动第一传动件,由于第一传动件设于转动连接组件的连接件件上,从而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转动连接组件转动,转动连接组件与过滤件相连,最终实现通过驱动第一传动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过滤件转动的技术效果。
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用于固定第一壳体。具体地,第一壳体可分离地设于第二壳体,当第一壳体设于第二壳体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中还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也设置于第二壳体。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件适配,能够通过第一传动件驱动过滤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其中,驱动组件与过滤组件相连接,从而能够驱动过滤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具体地,过滤组件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二腔体中,过滤组件与第一壳体之间可相对转动,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过滤组件以自身的中心为转轴,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
其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适配。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传动件转动,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配合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以实现驱动组件对过滤组件的驱动,过滤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
具体地,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壳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设有限位台。驱动组件还包括卡簧,卡簧设于相对限位台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第二传动件设于输出轴上,一端与限位台相抵,另一端通过卡簧对第二传动件进行限位,防止第二传动件从输出轴上脱落,从而实现第二传动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
可以理解地,驱动组件对过滤组件的驱动过程如下:驱动电机运行并带动输出轴转动,第二传动件与输出轴相连,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将驱动转矩传递至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适配,进而将驱动转矩传递至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随之转动,进而带动过滤组件转动,实现驱动组件对过滤组件的驱动。其中,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为齿轮。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可设置不同的转速。可以理解地,不同的浆液,过滤难度不同,所需要的离心力大小也不同。因此,对应于不同的待过滤液体,可将驱动电机设置为不同转速,以提高过滤效果。
通过在转动连接组件中设置第一传动件,并在驱动组件中设置与第一传动件适配的第二传动件,使第二传动件与过滤组件的第一传动件配合,实现了驱动组件对过滤组件的驱动作用,实现过滤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的转动,此种驱动方式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工作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卡接部,设于第一壳体;卡槽,设于第二壳体;卡接部能够分离地插入卡槽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第一壳体能够连接于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还设置了能够适配的连接结构。具体地,第一壳体设置有卡接部,第二壳体设置有卡槽,卡接部可分离地插入卡槽中。
具体地,在卡接部插入卡槽的状态下,卡槽能够对卡接部进行限位,从而使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二壳体上。此时第二壳体上的驱动组件与设置与第一壳体中的过滤组件上的转动连接组件相适配,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过滤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第一壳体稳固地连接于第二壳体上,从而保证过滤组件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而在用户需要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时,可将卡接部从卡槽中移出,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进而便于将过滤组件从第一壳体中取出进行清理。
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卡接部,以及在第二壳体上设置与卡接部适配的卡槽,一方面能够将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二壳体上,以便于过滤组件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在需要对过滤组件清理的情况下方便地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以将过滤组件从第一壳体中取出,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刮擦件,设于过滤组件内,刮擦件与第一壳体相连,过滤组件能够相对于刮擦件转动,刮擦件的至少部分能够与过滤组件中的过滤件的壁面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中还设有刮擦件,刮擦件位于过滤组件内并与第一壳体相连。刮擦件相对于第一壳体固定,由于过滤组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在过滤组件转动的状态下,刮擦件与过滤组件之间为相对转动的状态。在过滤过程中,刮擦件与过滤组件也进行相对转动,而刮擦件的一部分与过滤组件中过滤件的内壁面接触,因此在两者相对转动过程中,刮擦件与过滤件的内壁面接触部分不停的对过滤件的内壁面进行刮擦,使得贴合在过滤件内壁面上的杂质被刮掉并混入待过滤液体中,避免了过滤件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使液体能够持续过滤并排出。
通过在过滤装置中设置与第一壳体连接的刮擦件,使得刮擦件和过滤组件相对转动时,刮擦件对过滤组件中过滤件的内壁面进行刮擦,刮擦件将由于离心力与自身粘性而贴合在过滤组件内壁面的过滤出的杂质刮落,防止杂质堵塞液体过滤通道,提高了过滤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支撑轴,设于第一壳体,刮擦件设于支撑轴;过滤组件还包括:定位孔,设于第一支架或过滤组件的第二支架;轴套,连接于定位孔并向过滤件的内部延伸,刮擦件套设于轴套,支撑轴穿过轴套并与刮擦件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还包括支撑轴,支撑轴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刮擦件设置于支撑轴上。
具体地,该支撑轴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刮擦件与第一壳体保持相对不动,过滤件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进而实现刮擦件与过滤件相对转动,从而实现良好的刮擦效果。
可选地,支撑轴也可以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刮擦件随支撑轴一同转动,过滤组件沿支撑轴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刮擦件与过滤组件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还包括定位孔,定位孔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用于穿过支撑轴,并使得过滤件在作相对刮擦件转动时围绕定位孔和穿过定位孔的支撑轴转动。在过滤件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孔连接的轴套,轴套穿过过滤件向过滤件的内部延伸一端长度,刮擦件本体能够安装在这段长度上,并使支撑轴能够通过定位孔贯穿轴套,将刮擦件本体安装在支撑轴穿过轴套的部分。具体地,刮擦件位于过滤组件的内部,因此在将过滤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时很容易出现刮擦件移动,无法被支撑轴安装的问题。将刮擦件安装在位于过滤件内的轴套上,能够使得刮擦件在过滤组件内部保持与定位孔之间的相对不动,由于轴套与定位孔连通,因此支撑轴穿过定位孔即可将连接在轴套上的刮擦件安装在支撑轴上。
通过将刮擦件安装在轴套上,可以先装配过滤组件与刮擦件,在将转动连接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架后,直接将过滤组件通过定位孔安装在第一壳体的支撑轴上,即可完成过滤装置的装配,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过滤组件,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食物处理机,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过滤组件,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过滤装置,因此具有过滤组件或过滤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一;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二;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三;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一;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二;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包含第二支架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三;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第一壳体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第一壳体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第一壳体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一;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第一壳体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二;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于第一壳体的过滤组件的爆炸图之三;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有刮擦件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有刮擦件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爆炸图之一;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爆炸图之二;
图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爆炸图之三;
图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8示出了图27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29示出了图28中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30示出了图29中的C-C截面的剖视图;
图31示出了图28中的I范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32示出了图30中的II范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3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刮擦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刮擦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刮擦件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36示出了图35中的D-D截面的剖视图;
图3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4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4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4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处理机结构示意图之七。
其中,图1至图4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过滤组件,110过滤件,111第一腔体,112过滤侧网,113过滤底网,114定位孔,115轴套,120第一支架,121第一排液窗组,122第一固定筋,123第二固定筋,124第一排液窗口,125第三固定筋,126第二排液窗口,127第一定位件,128第二安装件,130第二支架,131第二排液窗组,132第四固定筋,133第五固定筋,134第三排液窗口,135第六固定筋,136第四排液窗口,137第二定位件,140转动连接组件,141第一进液口,142第一传动件,143连接件,144第一安装件,145第一槽体,146第二槽体,200过滤装置,210第一壳体,211第二腔体,212第一排液口,213支撑轴,220第二壳体,230驱动组件,231驱动电机,232第二传动件,233卡簧,240卡接部,250卡槽,260刮擦件,300食物处理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组件100、过滤装置200和食物处理机3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过滤组件100,包括:过滤件110,包括第一腔体111,过滤件110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第一支架120,过滤件110位于第一支架120内,第一支架120包括第一排液窗组121,第一腔体111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与外界连通;第一进液口141,与第一腔体111连通。
本申请提出的过滤组件100,用于对浆液进行过滤。其中,过滤组件100包括过滤件110,过滤件110包括第一腔体111,浆液可注入第一腔体111内,为了对第一腔体111内的浆液进行过滤,还在过滤件110上设置了多个过滤孔,第一腔体111内的浆液可通过过滤孔进行过滤后流出过滤件110。可理解地,过滤件110的过滤效果与过滤孔的密度相关,过滤孔的密度越高,过滤效果越高,但过高密度的过滤孔会导致浆液排出困难,为平衡过滤件110的过滤效果与排液速度,可将过滤孔的密度设置在50目至600目范围内,优选为100目。
进一步地,过滤件110包括过滤侧网112和过滤底网113,过滤侧网112和过滤底网113均设有过滤孔,从而使过滤件110的侧壁以及底壁均能过滤浆液,避免浆液沉积在过滤件110的底部无法排出。过滤侧网112和过滤底网11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支架120,过滤件110位于第一支架120内。可理解地,过滤件110通常为薄壁结构,容易变形,若过滤件110变形会降低过滤效果。为了避免过滤件110变形,将过滤件110设置在第一支架120内,通过第一支架120对过滤件110进行防护,以降低过滤件110变形的可能性。
可选地,第一支架120的材料为塑料,从而使第一支架120既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又能够降低第一支架120的重量。可理解地,为提高第一支架120的强度,第一支架120的材料也可以为金属。
进一步地,为了使过滤件110能够正常地对浆液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浆液排出,在第一支架120上设置了第一排液窗组121,从而使得第一支架120形成镂空的结构。第一腔体111能够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与外界连通,以使经过滤件110过滤后的浆液能够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排出至过滤组件100外。
进一步地,在过滤组件100中还设有第一进液口141,第一进液口141与第一腔体111连通,浆液可通过第一进液口141流入第一腔体111中,然后通过过滤件110对其进行过滤,完成过滤后的浆液通过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排出。
通过在过滤组件100中设置第一支架120,并将过滤件110设置于第一支架120内,第一方面能够通过过滤件110对浆液进行过滤,使过滤组件100具有过滤的功能;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支架120对过滤件11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以避免过滤件110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影响过滤效果,提高了过滤组件100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排液窗组121包括:多个第一排液窗口124,设于第一支架120的侧壁;第一支架120包括:多个第一固定筋122,沿第一支架120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二固定筋123,沿第一支架120的轴向设置,第一固定筋122和第二固定筋123合围成第一排液窗口12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排液窗组121中包括多个第一排液窗口124,第一排液窗口124设于第一支架120的侧壁,经过滤后的浆液可通过第一排液窗口124从第一支架120的侧壁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架120的强度,在第一支架120中设有多个第一固定筋122和多个第二固定筋123,其中,第一固定筋122沿第一支架120的周向设置,第二固定筋123沿第一支架120的轴向设置,多个第一固定筋122和多个第二固定筋123相互交错排布,从而通过第一固定筋122和第二固定筋123合围成第一排液窗口124。可理解地,通过沿不同方向设置的筋条相交构成第一支架120的侧壁,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支架120的侧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一排液窗口124,以保证经过滤的浆液能够正常排出;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一支架120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一支架120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进一步地,第一排液窗组121还包括:多个第二排液窗口126,设于第一支架120的底壁;第一支架120还包括:多个第三固定筋125,设于第一支架120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125之间构成第二排液窗口126。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排液窗组121中包括多个第二排液窗口126,第二排液窗口126设于第一支架120的底壁,经过滤后的浆液可通过第二排液窗口126从第一支架120的底壁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架120的强度,在第一支架120中设有多个第三固定筋125,其中,第三固定筋125设置于第一支架120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125之间合围成第二排液窗口126,从而使得经过滤后的浆液能够通过第二排液窗口126从第一支架120的底部排出。
通过在第一支架120中设置多个第三固定筋125,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125之间构成第二排液窗口126,一方面能够在第一支架120的底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二排液窗口126,以保证经过滤的浆液能够正常排出,避免浆液囤积在过滤组件100的底部;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一支架120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一支架120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实施例三:
如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支架130,位于过滤件110内,第二支架130包括第二排液窗组131,第一进液口141通过第二排液窗组131、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与外界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过滤件110的防护能力,在过滤组件100中还设有第二支架130。其中,第二支架130位于过滤件110内,也即,在过滤件110的内部设置第二支架130,在过滤件110的外部设置第一支架120,将过滤件110设置于两个支架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对过滤件110的防护能力。
进一步地,在第二支架130中还设置了第二排液窗组131,第二排液窗组131、过滤孔以及第一排液窗组121之间相互连通。浆液通过第一进液口141流入过滤组件100内之后,过滤组件100对浆液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浆液通过第二排液窗组131、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排出,从而完成过滤。
通过在过滤组件100中设置第二支架130,并将第二支架130设于过滤件110内,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支架120和第二支架130同时对过滤件110进行防护,将过滤件110设置于第一支架120和第二支架130之间,进一步提升了对过滤件110的防护效果。并且,在第二支架130上设置与过滤孔和第一排液窗组121连通的第二排液窗组131,可在对过滤件110进行防护的同时,不影响过滤件110的过滤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排液窗组131包括:多个第三排液窗口134,设于第二支架130的侧壁;第二支架130包括:多个第四固定筋132,沿第二支架130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五固定筋133,沿第二支架130的轴向设置,第四固定筋132和第五固定筋133合围成第三排液窗口134。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排液窗组131中包括多个第三排液窗口134,第三排液窗口134设于第二支架130的侧壁,从第一进液口141流入的浆液可通过第三排液窗口134与过滤件110侧壁上的过滤孔连通以进行过滤,并在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液窗组121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支架120的强度,在第二支架130中设有多个第四固定筋132和多个第五固定筋133,其中,第四固定筋132沿第二支架130的周向设置,第五固定筋133沿第二支架130的轴向设置,多个第四固定筋132和多个第五固定筋133相互交错排布,从而通过第四固定筋132和第五固定筋133合围成第三排液窗口134。可理解地,通过沿不同方向设置的筋条相交构成第二支架130的侧壁,一方面能够在第二支架130的侧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三排液窗口134,以保证经流入过滤组件100的浆液能够通过过滤件110进行过滤并排出;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二支架130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二支架130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进一步地,第二排液窗组131还包括:多个第四排液窗口136,设于第二支架130的底壁;第二支架130还包括:多个第六固定筋135,设于第二支架130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135之间构成第四排液窗口136。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二支架130的强度,在第二支架130中设有多个第六固定筋135,其中,第六固定筋135设置于第二支架130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135之间合围成第四排液窗口136,从而使得流入过滤组件100的浆液可通过第四排液窗口136与过滤件110底壁上的过滤孔连通以进行过滤,并在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液窗组121排出。
通过在第二支架130中设置多个第六固定筋135,并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135之间构成第四排液窗口136,一方面能够在第二支架130的底壁上形成用于排液的第四排液窗口136,以保证经过滤组件100底部的浆液能够通过过滤件110进行过滤并排出,避免浆液囤积在过滤组件100的底部;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二支架130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第二支架130的重量,有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实施例五:
结合图8、图9和图2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127,设于第一支架120;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137,设于第二支架130;第一定位件127与第二定位件137可拆卸地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在过滤组件100中还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127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137。其中,第一定位件127设于第一支架120,第二定位件137设于第二支架130,第一定位件127与第二定位件137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定位件127与第二定位件137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支架120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130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支架120、过滤件110和第二之间三者能够构成一个整体,保持稳定的状态。而在需要对过滤件110进行清理或更换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定位件127与第二定位件137分离,从而使得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分离,此时可将过滤件110取出。
可选地,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37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37两者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在第一支架120和第二支架130上分别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37,可通过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37将第一支架120和第二支架13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一方面能够使第一支架120和第二支架130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提高对过滤件110的防护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在需要更换或清理过滤件110时将第一支架120和第二支架130分离,便于将过滤件110取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件127被构造为凹槽,设于第三固定筋125朝向第二支架130的一侧;第二定位件137被构造为凸起,设于第六固定筋135朝向第一支架120的一侧;第二定位件137能够插入第一定位件127中。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27被构造为凹槽,第二定位件137被构造为凸起,通过将凸起插入凹槽中,实现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的连接及定位。为了便于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将第一定位件127设置于第一支架120的第三固定筋125朝向第二支架130的一侧,将第二定位件137设置于第二支架130的第六固定筋135朝向第一支架120的一侧,从而在将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连接的过程中,将第二支架130插入第一支架120内即可,在将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分离的过程中,将第二支架130直接由第一支架120内抽出即可,便于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的连接和拆卸。
通过将第一定位件127设置为凹槽,将第二定位件137设置为凸起,可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的连接和拆卸,此种连接方式易于操作,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并且连接方式可靠,可保证第一支架120与第二支架130的稳定连接。
实施例六:
结合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00还包括: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进液口141设于转动连接组件140。
在该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00还包括转动连接组件140,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支架120与第一支架120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支架120、过滤件110、第二支架130与转动连接组件140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并且将过滤件110和第二支架130包围在第一支架120内,防止第二支架130和过滤组件100与第一支架120分离。可理解地,在完成过滤后,过滤组件100内会留有一定的残渣,需要对过滤组件100进行清理,此时可将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分离,以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第一进液口141设置于转动连接组件140,从而在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连接的状态下,可通过第一进液口141将待过滤的浆液排入过滤组件100内。
通过在过滤组件100中设置能够与第一支架120连接或分离的转动连接组件140,一方面能够通过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的连接,将第一支架120、过滤件110、第二支架130和转动连接组件140构成为一个整体,将过滤件110和第二支架130包围在第一支架120内,防止第二支架130和过滤组件100与第一支架120分离。另一方面,在需要对过滤组件100进行清理时,便于将转动连接组件140从第一支架120上拆除,提升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17、图18和图19进一步地,转动连接组件140包括:连接件143;第一安装件144,设置于连接件143,第一安装件144能够与第一支架120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组件140中设有连接件143和第一安装件144。其中,连接件143用于将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相连接。具体地,连接件14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件144,第一安装件144靠近第一支架120设置,转动连接组件140通过第一安装件144与第一支架120相连接。
具体地,连接件143可以为转动连接组件140中靠近过滤件110一侧的第一侧壁。当转动连接件143与第一支架120相连接时,第一支架120的侧壁伸入第一侧壁所合围成的腔体内,第一侧壁位于第一支架120的侧壁的外侧,第一安装件144设于第一侧壁靠近第一支架120的一侧,连接件143通过第一安装件144与第一支架120相连。连接件143和第一安装件144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第一支架120连接于转动连接组件140上的功能即可。
通过在转动连接组件140中设置连接件143,并在连接件143上设置第一安装件144,从而通过第一安装件144将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以及第一支架120内的过滤件110和第二支架130连接为一体的过滤组件100,便于对过滤组件100整体进行取放。
进一步地,为了与连接件143上的第一安装件144相配合,在第一支架120上还设置了第二安装件128。第二安装件128与第一安装件144相适配,并能够与第一安装件144可拆卸地连接,通过第一安装件144及第二安装件128,可以将第一支架120连接于连接件143上,进而实现转动连接组件140与过滤件110的连接。由于第一安装件144与第二安装件128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地连接,所以第一支架120既可以连接于转动连接组件140上,也可以从转动连接组件140上拆除,使第一支架120灵活设置于过滤组件100中,提升了适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件144还设置有第一槽体145和第二槽体146。第一槽体145自连接件143的开口端向背离开口端的方向延伸;第二槽体146,与第一槽体145连通,第二槽体146相较于第一槽体145远离连接件143的开口端,沿连接件143的周向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槽体145在连接件143的周向的延伸长度;第二安装件128能够通过第一槽体145进入或者移出第二槽体146内,并能够卡设于第二槽体146内,以使得过滤件110与连接件143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设于第一支架120上的第二安装件128为凸起结构,当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相连接时,第二安装件128先插入第一槽体145,随着转动连接组件140与过滤件110的相对转动,第一支架120带动第二安装件128进入第二槽体146。在第一槽体145和第二槽体146的引导下,第二安装件128逐渐向远离连接件143的开口端的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支架120朝同一方向移动,使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连接到位。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过滤装置200,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过滤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过滤装置200,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过滤组件100,因此具有过滤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28和图3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壳体210,包括第二腔体211和与第二腔体211连通的第一排液口212;过滤组件100位于第二腔体211,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之间形成排液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0内设有第二腔体211,过滤组件100可分离地设于第一壳体210的第二腔体211内。第一壳体210设有第一排液口212,具体地,第一排液口212与第二腔体211相连通,即第二腔体211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排液口212排出至第一壳体210外。
具体地,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与第一排液口212相连通,过滤组件100还设有第一进液口141。具体地,浆液从第一进液口141进入过滤组件100,当浆液从过滤组件100排出后,流入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之间的排液通道内,由于排液通道连通第一排液口212,液体可通过排液通道流至第一排液口212,进而通过第一排液口212从过滤装置200排出。
通过在过滤装置200中设置第一壳体210,并在第一壳体210与过滤组件100之间构成用于排液的排液通道,从而可通过第一壳体210对过滤组件100固定,并能够将过滤组件100过滤后所得到的浆液通过第一壳体210的第一排液口212排出。
实施例九:
如图27和图2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00的转动连接组件140能够带动过滤组件100的第一支架120相对第一壳体210转动,转动连接组件140还能够将过滤组件100的与第一壳体210可拆卸地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00的转动连接组件140能够带动过滤组件100的第一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在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支架120、过滤件110、第二支架130和转动连接组件140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从而使得转动连接组件140在带动第一支架12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时,过滤组件100整体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
可以理解地,在静态的状态下,过滤组件100内的液体靠自身液压排出过滤件110以实现液体与杂质的分离,但是单纯通过液压作用,一方面液体排出速度较慢,并且当剩余液体较少时,液压较小,液体排出困难,会导致部分液体无法排出;另一方面当过滤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过滤组件100所过滤的杂质在液压以及自身粘性的作用下贴合在过滤组件100的内壁面上,并将液体从过滤组件100内部向外排出的通道堵塞,导致液体无法持续排出。而当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相对转动时,过滤组件100内的液体随过滤组件100转动并在转动时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过滤组件100内的液体被甩出过滤件110,进而加速排出过滤组件100,加快了液体与杂质分离的速度,并且减少了液体在过滤件110内的残余量。
进一步地,转动连接组件140能够将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壳体210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连接结构,通过转动连接组件140可以将过滤组件1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210上。在过滤装置200工作的状态下,使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相连,在需要对过滤件110进行清洗或更换等其他状态下,可通过将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壳体210分离的方式,将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分离,便于将过滤组件100从过滤装置200中取出,进而将过滤件110从过滤组件100中取出,便于用户对过滤件110进行清理或更换。使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提升使用便利性。
如图3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过滤组件100安装于第一壳体210内的状态下,转动连接组件140的底壁与第一壳体210之间的距离a的尺寸范围在0.2mm至15mm,最佳为0.8mm;转动连接组件140的侧面与第一壳体21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c的尺寸范围在0.1mm至5mm,最佳为0.2mm。
通过驱动转动连接组件140转动进而带动过滤件110转动,以使过滤组件100在转动状态下产生离心力,提升了过滤效果。通过转动连接组件140将过滤组件1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210,从而能够在需要过滤浆液的情况下将过滤组件100安装于第一壳体210上,在需要对过滤件110进行清洗或更换等其他状态下,将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分离,进而将过滤件110从过滤组件100中取出,便于用户对其进行清理,使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提升使用便利性。
实施例十:
如图24、图25、图27和图2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组件140包括:第一传动件142;过滤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壳体220,第一壳体210能够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20,基于第一壳体210置于第二壳体220,第一壳体210相对第二壳体220固定设置;驱动组件230,设于第二壳体220,驱动组件230能够驱动过滤组件100相对第一壳体210转动,驱动组件230包括驱动电机231及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件232,第二传动件232与第一传动件142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组件140中还设有第一传动件142,第一传动件142设置于连接件143,通过第一传动件142可实现过滤组件100的转动。具体地,第一传动件142设置有与外界所提供外力相适配的结构,并由外力驱动第一传动件142,由于第一传动件142设于转动连接组件140的连接件143件上,从而通过第一传动件142带动转动连接组件140转动,转动连接组件140与过滤件110相连,最终实现通过驱动第一传动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过滤件110转动的技术效果。
过滤装置200包括第二壳体220,第二壳体220用于固定第一壳体210。具体地,第一壳体210可分离地设于第二壳体220,当第一壳体210设于第二壳体220时,第二壳体220与第一壳体210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200中还设有驱动组件230,驱动组件230也设置于第二壳体220。驱动组件230与第一传动件142适配,能够通过第一传动件142驱动过滤组件10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其中,驱动组件230与过滤组件100相连接,从而能够驱动过滤组件10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具体地,过滤组件100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第二腔体211中,过滤组件100与第一壳体210之间可相对转动,在驱动组件230的作用下,过滤组件100以自身的中心为转轴,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
如图26和图28所述,其中,驱动组件230包括驱动电机231及第二传动件232,第二传动件232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第二传动件232与第一传动件142适配。驱动电机231带动第二传动件232转动,第二传动件232与第一传动件142配合进而通过第二传动件232带动第一传动件142转动,以实现驱动组件230对过滤组件100的驱动,过滤组件10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
具体地,驱动电机231设置于第二壳体220,驱动电机231的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靠近驱动电机231的一侧设有限位台。驱动组件230还包括卡簧233,卡簧233设于相对限位台远离驱动电机231的一侧。第二传动件232设于输出轴上,一端与限位台相抵,另一端通过卡簧233对第二传动件232进行限位,防止第二传动件232从输出轴上脱落,从而实现第二传动件232与驱动电机231的连接。
可以理解地,驱动组件230对过滤组件100的驱动过程如下:驱动电机231运行并带动输出轴转动,第二传动件232与输出轴相连,驱动电机231通过输出轴将驱动转矩传递至第二传动件232,第二传动件232与第一传动件142适配,进而将驱动转矩传递至第一传动件142,第一传动件142随之转动,进而带动过滤组件100转动,实现驱动组件230对过滤组件100的驱动。其中,第一传动件142和第二传动件232均为齿轮。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231可设置不同的转速。可以理解地,不同的浆液,过滤难度不同,所需要的离心力大小也不同。因此,对应于不同的待过滤液体,可将驱动电机231设置为不同转速,以提高过滤效果。
通过在转动连接组件140中设置第一传动件142,并在驱动组件230中设置与第一传动件142适配的第二传动件232,使第二传动件232与过滤组件100的第一传动件142配合,实现了驱动组件230对过滤组件100的驱动作用,实现过滤组件10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的转动,此种驱动方式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工作效率高。
实施例十一:
如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和图2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0还包括:卡接部240,设于第一壳体210;卡槽250,设于第二壳体220;卡接部240能够分离地插入卡槽250中。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壳体210能够连接于第二壳体220,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上还设置了能够适配的连接结构。具体地,第一壳体210设置有卡接部240,第二壳体220设置有卡槽250,卡接部240可分离地插入卡槽250中。
具体地,在卡接部240插入卡槽250的状态下,卡槽250能够对卡接部240进行限位,从而使第一壳体210连接于第二壳体220上。此时第二壳体220上的驱动组件230与设置与第一壳体210中的过滤组件100上的转动连接组件140相适配,驱动组件230能够驱动过滤组件10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第一壳体210稳固地连接于第二壳体220上,从而保证过滤组件100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而在用户需要对过滤组件100进行清理时,可将卡接部240从卡槽250中移出,以使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分离,进而便于将过滤组件100从第一壳体210中取出进行清理。
通过在第一壳体210上设置卡接部240,以及在第二壳体220上设置与卡接部240适配的卡槽250,一方面能够将第一壳体210连接于第二壳体220上,以便于过滤组件100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在需要对过滤组件100清理的情况下方便地将第一壳体210与第二壳体220分离,以将过滤组件100从第一壳体210中取出,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实施例十二:
如图33、图34、图35和图3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0还包括:刮擦件260,设于过滤组件100内,刮擦件260与第一壳体210相连,过滤组件100能够相对于刮擦件260转动,刮擦件260的至少部分能够与过滤组件100中的过滤件110的壁面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0中还设有刮擦件260,刮擦件260位于过滤组件100内并与第一壳体210相连。刮擦件260相对于第一壳体210固定,由于过滤组件10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210转动,在过滤组件100转动的状态下,刮擦件260与过滤组件100之间为相对转动的状态。在过滤过程中,刮擦件260与过滤组件100也进行相对转动,而刮擦件260的一部分与过滤组件100中过滤件110的内壁面接触,因此在两者相对转动过程中,刮擦件260与过滤件110的内壁面接触部分不停的对过滤件110的内壁面进行刮擦,使得贴合在过滤件110内壁面上的杂质被刮掉并混入待过滤液体中,避免了过滤件110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使液体能够持续过滤并排出。
进一步地,在转动连接组件140与第一支架120连接到位之后,转动连接组件140与刮擦件260的上表面相抵,从而使得刮擦件260稳定地安装于第一腔体111中。
通过在过滤装置200中设置与第一壳体210连接的刮擦件260,使得刮擦件260和过滤组件100相对转动时,刮擦件260对过滤组件100中过滤件110的内壁面进行刮擦,刮擦件260将由于离心力与自身粘性而贴合在过滤组件100内壁面的过滤出的杂质刮落,防止杂质堵塞液体过滤通道,提高了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200还包括:支撑轴213,设于第一壳体210,刮擦件260设于支撑轴213;过滤组件100还包括:定位孔114,设于第一支架120或过滤组件100的第二支架130上;轴套115,连接于定位孔114并向过滤件110的内部延伸,刮擦件260套设于轴套115,支撑轴213穿过轴套115并与刮擦件260固定连接。
如图28和图3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0还包括支撑轴213,支撑轴213设置在第一壳体210上,刮擦件260设置于支撑轴213上。
具体地,该支撑轴213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210上,刮擦件260与第一壳体210保持相对不动,过滤件110相对第一壳体210转动进而实现刮擦件260与过滤件110相对转动,从而实现良好的刮擦效果。
可选地,支撑轴213也可以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壳体210上,刮擦件260随支撑轴213一同转动,过滤组件100沿支撑轴213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刮擦件260与过滤组件100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100还包括定位孔114,定位孔114设置在第一支架120或第二支架130上,用于穿过支撑轴213,并使得过滤件110在作相对刮擦件260转动时围绕定位孔114和穿过定位孔114的支撑轴213转动。在过滤件110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孔114连接的轴套115,轴套115穿过过滤件110向过滤件110的内部延伸一端长度,刮擦件260本体能够安装在这段长度上,并使支撑轴213能够通过定位孔114贯穿轴套115,将刮擦件260本体安装在支撑轴213穿过轴套115的部分。具体地,刮擦件260位于过滤组件100的内部,因此在将过滤组件100安装在第一壳体210时很容易出现刮擦件260移动,无法被支撑轴213安装的问题。将刮擦件260安装在位于过滤件110内的轴套115上,能够使得刮擦件260在过滤组件100内部保持与定位孔114之间的相对不动,由于轴套115与定位孔114连通,因此支撑轴213穿过定位孔114即可将连接在轴套115上的刮擦件260安装在支撑轴213上。
如图3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轴213与刮擦件260之间的距离d的尺寸范围在0.1mm至5mm,最佳为0.15mm;支撑轴213与轴套115之间的距离e的尺寸范围在0.08mm至5mm,最佳为0.1mm。
通过将刮擦件260安装在轴套115上,可以先装配过滤组件100与刮擦件260,在将转动连接组件140连接在第一支架120后,直接将过滤组件100通过定位孔114安装在第一壳体210的支撑轴213上,即可完成过滤装置200的装配,提高了过滤装置200的装配效率。
实施例十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机300,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过滤组件100,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过滤装置200。
如图37、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和图4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食物处理机300,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过滤组件100,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过滤装置200,因此具有过滤组件100或过滤装置200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件,包括第一腔体,所述过滤件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
第一支架,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排液窗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过滤孔和所述第一排液窗组与外界连通;
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窗组包括:
多个第一排液窗口,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多个第一固定筋,沿所述第一支架的周向设置;
多个第二固定筋,沿所述第一支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筋和所述第二固定筋合围成所述第一排液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窗组还包括:
多个第二排液窗口,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
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
多个第三固定筋,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固定筋之间构成所述第二排液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架,位于所述过滤件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排液窗组,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二排液窗组、所述过滤孔和所述第一排液窗组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液窗组包括:
多个第三排液窗口,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多个第四固定筋,沿所述第二支架的周向设置;
多个第五固定筋,沿所述第二支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四固定筋和所述第五固定筋合围成所述第三排液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液窗组还包括:
多个第四排液窗口,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壁;
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
多个第六固定筋,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固定筋之间构成所述第四排液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
至少一个第二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件被构造为凹槽,设于所述第三固定筋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
所述第二定位件被构造为凸起,设于所述第六固定筋朝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口设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
10.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第二腔体和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排液口;
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排液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的转动连接组件能够带动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支架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转动连接组件还能够将所述过滤组件的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件;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能够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基于所述第一壳体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设置;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过滤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卡接部能够分离地插入所述卡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刮擦件,设于所述过滤组件内,所述刮擦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过滤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刮擦件转动,所述刮擦件的至少部分能够与所述过滤组件中的过滤件的壁面相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刮擦件设于所述支撑轴;
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支架;
轴套,连接于所述定位孔并向所述过滤件的内部延伸,所述刮擦件套设于所述轴套,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轴套并与所述刮擦件固定连接。
17.一种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或
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
CN202220914151.8U 2022-04-20 2022-04-20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Active CN21740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4151.8U CN217408486U (zh) 2022-04-20 2022-04-20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4151.8U CN217408486U (zh) 2022-04-20 2022-04-20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8486U true CN217408486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4151.8U Active CN217408486U (zh) 2022-04-20 2022-04-20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8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3320U (zh) 一种篮式过滤器
EP2338400A1 (en) Rotating drum filter for a dishwashing machine
CN217408486U (zh) 过滤组件、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CN113402048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9549590A (zh) 一种喷淋系统及设置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
CN209155238U (zh) 一种化工生产过滤装置
CN214861470U (zh) 一种水池内循环过滤器
CN110882565B (zh)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CN213313731U (zh) 一种节能泵的供水管过滤装置
CN212881353U (zh) 过滤滚筒、转鼓过滤器
CN211142557U (zh) 一种洗衣机用离心式过滤器
CN116212494A (zh) 过滤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CN113499009B (zh) 一种洗碗机用的过滤装置及设置有该装置的洗碗机
CN220110508U (zh) 一种生产蜂蜜的除渣装置
CN218076677U (zh) 一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污水过滤器及污水过滤系统
CN215799004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废水清理装置
CN21604560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及用于食品加工机的排液阀
CN220867782U (zh) 排水泵组件及洗衣机
CN216343071U (zh) 一种新型可过滤潜水排水泵
CN220057385U (zh) 带有线屑过滤装置的滚筒洗衣机
CN220816089U (zh) 一种改进过滤结构的离心泵
CN215742078U (zh) 一种润滑油具有循环净化效果的过滤设备
CN214092492U (zh) 一种带有气泡分离装置的油箱
CN218684275U (zh) 一种渣篮结构及具有该渣篮结构的清洗机
CN220165858U (zh) 一种助吸式滤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