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6239U -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6239U
CN217406239U CN202220340713.2U CN202220340713U CN217406239U CN 217406239 U CN217406239 U CN 217406239U CN 202220340713 U CN202220340713 U CN 202220340713U CN 217406239 U CN217406239 U CN 217406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witching circuit
unit
switch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07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文平
赵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07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6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6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6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包括:第一开关电路,设置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在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时,接通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通路,以使第一电源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用于在第一输入端未连接第一电源时,断开第一通路;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受控端连接第一输入端,用于在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时,断开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第一输入端未连接第一电源且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时,接通第二通路,以使第二电源通过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从而提高了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多电源供电设备中,为了防止多个电源同时在线时不同电源之间发生电流倒灌现象,通常会在每个电源与供电设备的输出端之间设置二极管。如图1所示,以传统的双电源供电设备为例,电源1与供电设备的输出端Vout之间以及电源2与供电设备的输出端Vout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二极管,当电源1和电源2同时在线且两者的电压均高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供电设备会自动通过电压高的电源来供电,例如,当电源1的电压高于电源2的电压时,供电设备会自动通过电源1来供电,该情况下,当电源2的电压出现波动时,会对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造成干扰,导致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多电源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时,接通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第一通路,以使所述第一电源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断开所述第一通路;
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断开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且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时,接通所述第二通路,以使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分压单元,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对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第一分压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分压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通过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低电平信号;
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压电压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导通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
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导通控制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通路;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断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一通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
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受控端,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对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第二分压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分压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通过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二低电平信号;
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分压电压时断开所述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二通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切换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设备,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以及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切换电路,通过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电路,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二开关电路,且第二开关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一方面,使得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可以接通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通路,第二开关电路可以断开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二通路,这样,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的情况下,无论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是否连接第二电源,由于仅有第一通路导通,而第二通路是断开的,因此第二电源的接入不会对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还使得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未连接第一电源且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可以断开第一通路,第二开关电路可以接通第二通路,这样,在供电切换电路仅连接第二电源的情况下,由于仅有第二通路导通,而第一通路是断开的,因此该情况下供电切换电路始终输出第二电压信号,从而提高了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电源供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物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供电切换电路。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供电切换电路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Vin1、第二输入端Vin2及输出端Vout。其中,第一输入端Vin1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第二输入端Vin2用于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Vout用于输出电压信号。可选的,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可以用于连接负载,以输出电压信号至负载,进而实现对负载的供电。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和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对其不做特别限制。
具体地,该供电切换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电路21和第二开关电路22。
第一开关电路21设置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与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之间。第一开关电路21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时,接通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与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之间的第一通路,以使第一电源通过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用于在第一输入端Vin1未连接第一电源时,断开第一通路。
第二开关电路22设置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与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之间,且第二开关电路22的受控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时,断开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与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之间的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未连接第一电源且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连接第二电源时,接通第二通路,以使第二电源通过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第二电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未连接第二电源。
情况2、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且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连接第二电源。
即,在供电切换电路仅连接第一电源,或者供电切换电路同时连接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21均接通第一通路,第二开关电路22均断开第二通路,使得第一电源通过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第一电压信号。
在具体应用中,由于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与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以上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切换电路,通过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电路,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二开关电路,且第二开关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一方面,使得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可以接通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通路,第二开关电路可以断开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二通路,这样,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的情况下,无论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是否连接第二电源,由于仅有第一通路导通,而第二通路是断开的,因此第二电源的接入不会对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还使得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未连接第一电源且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可以断开第一通路,第二开关电路可以接通第二通路,这样,在供电切换电路仅连接第二电源的情况下,由于仅有第二通路导通,而第一通路是断开的,因此该情况下供电切换电路始终输出第二电压信号,从而提高了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相对于图2对应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电路21可以包括第一分压单元211、开关控制单元212及第一开关单元213。
第一分压单元211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第一分压单元21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分压单元211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时,对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第一分压电压,并通过第一分压单元211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分压电压;以及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未连接第一电源时,通过第一分压单元211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低电平信号。
开关控制单元2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分压单元211的输出端,开关控制单元212的第二端接地。开关控制单元21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分压电压时,通过开关控制单元212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导通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低电平信号时,通过开关控制单元212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
第一开关单元213的输入端连接开关控制单元212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213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第一开关单元213的第二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第一开关单元213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导通控制信号时,接通第一通路;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关断控制信号时断开第一通路。
第二开关电路22可以包括第二分压单元221和第二开关单元222。
第二分压单元221的第一端与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二分压单元221的第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222的受控端,第二分压单元22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分压单元221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时,对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第二分压电压,并通过第二分压单元221的输出端输出第二分压电压;以及用于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未连接第一电源时,通过第二分压单元221的输出端输出第二低电平信号。
第二开关单元22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分压单元221的输出端,第二开关单元222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第二开关单元222的第二端连接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第二开关单元222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分压电压时断开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低电平信号时,导通第二通路。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切换电路还可以包括滤波单元23。
滤波单元23用于对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滤除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中的杂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压单元211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作为第一分压单元21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作为第一分压单元211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作为第一分压单元211的第二端。
在具体应用中,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的阻值或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实现对第一分压单元211输出的第一分压电压的调节。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单元212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作为开关控制单元21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导通端作为开关控制单元212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导通端作为开关控制单元212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关管Q1可以为第一N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第一NMOS管的漏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导通端,第一NMOS管的源极作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导通端。
当然,在本实施例其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关管Q1还可以为NPN型三极管,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对第一开关管Q1的类型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213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二开关管Q2。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213的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导通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213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导通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213的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开关管Q2可以为第一PNP型三极管。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作为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导通端,第一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导通端。
当然,在本实施例其他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开关管Q2还可以为PMOS管,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对第二开关管Q2的类型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分压单元221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作为第二分压单元221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作为第二分压单元221的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作为第二分压单元221的第二端。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222包括第三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222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导通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222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导通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222的第二端。
在具体应用中,通过改变第四电阻R4的阻值或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实现对第二分压单元211输出的第二分压电压的调节。第二分压电压与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的差值小于第三开关管Q3的导通电压。
在本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开关管Q3可以为第二PNP型三极管。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作为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第二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极作为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导通端,第二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导通端。该实现方式中,示例性的,第二分压电压与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的差值可以小于0.7伏特。
当然,在本实施例其他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开关管Q2还可以为PMOS管,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对第二开关管Q2的类型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滤波单元23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于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类型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对其不做特别限制。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电路采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来进行通路的通断控制,第二开关电路采用第三开关管来进行通路的通断控制,相对于传统的(即图1对应的)供电设备采用二极管进行通路的通断控制而言,由于开关管的饱和导通压降小于二极管的压降,因此可以降低供电切换电路的损耗。
下面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的供电切换电路做进一步说明:
当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时,无论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是否连接第二电源,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均会对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并输出第一分压电压至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使得第一开关管Q1导通,从而将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拉向地,使得第二开关管Q2也导通,此时,第一电源通过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第一电压信号。同时,由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对第一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并输出第二分压电压至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且第二分压电压与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的差值小于第三开关管Q3的导通电压,因此使得第三开关管Q3关断,此时,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无法到达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即,在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第一电源的情况下,只有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可以到达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从而可以避免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连接第二电源时,第二电源对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稳定性。
当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in1未连接第一电源,且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Vin2连接第二电源时,第二分压单元221输出第二低电平信号至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使得第三开关管Q3导通,此时,第二电源通过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输出第二电压信号。此外,第一分压单元211输出第一低电平信号至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使得第一开关管Q1关断,从而使第二开关管Q2也关断,这样可以避免第二电源提供的电压倒灌至第一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设备,该供电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以及图2至图4对应的任一实施例中的供电切换电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时,接通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第一通路,以使所述第一电源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断开所述第一通路;
第二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且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断开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且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时,接通所述第二通路,以使所述第二电源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分压单元,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对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第一分压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分压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通过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低电平信号;
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分压电压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导通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一关断控制信号;
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导通控制信号时,接通所述第一通路;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关断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一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
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受控端,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对所述第一电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得到第二分压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分压电压;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未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时,通过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二低电平信号;
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分压电压时断开所述第二通路;以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二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作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导通端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切换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供电切换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10.一种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电切换电路。
CN202220340713.2U 2022-02-18 2022-02-18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Active CN217406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0713.2U CN217406239U (zh) 2022-02-18 2022-02-18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0713.2U CN217406239U (zh) 2022-02-18 2022-02-18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6239U true CN217406239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0713.2U Active CN217406239U (zh) 2022-02-18 2022-02-18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6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6664B2 (en) Redundant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CN110166259B (zh) 用于支援一以太网络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的监测电路
WO1984002622A1 (en) Comparator circuit having reduced input bias current
EP0173367A1 (en) Battery economising circuit
CN217406239U (zh) 供电切换电路及供电设备
WO2024055869A1 (zh) 一种电流补偿电路、准谐振电源及充电装置
US20010015638A1 (en) Current control circuit
CN1052232A (zh) 具有级联开关部分的开关装置
CN210273596U (zh) 双供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US6069950A (en) Dual-limit current-limiting battery-feed circuit for a digital line
CN110739665A (zh) 保护电路和开关电源
CN212380941U (zh) 过压和浪涌保护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56963A (zh) 一种主备电源切换装置及方法
US20030075988A1 (en) Rush current suppression circuit
CN1034542C (zh) 含有开关电路以在部分掉电时可确保正常工作的控制系统
CN209895208U (zh) 可控型线性稳压器
US10868420B2 (en) Input protection circuit
CN111769541A (zh) 一种供电电路、防止电压倒流的终端附件和方法
CN220673618U (zh) 防电流倒灌电路、主板和电子设备
CN111010042A (zh) 调频电路、电压反馈装置和供电设备
CN219041460U (zh) 供电电路、供电电路板及供电设备
WO2000001070A1 (en) An 'on-chip' higher-to-lower voltage input stage
CN216959635U (zh) 一种防止外部电源短接的开关电路及供电装置
EP0322000B1 (en) Integrated logic circuit incorporating hot-carrier stress reduction and instability damping
CN117240277B (zh) 一种衬底选择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1,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1st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Zhiz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