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9523U -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9523U
CN217399523U CN202220889509.6U CN202220889509U CN217399523U CN 217399523 U CN217399523 U CN 217399523U CN 202220889509 U CN202220889509 U CN 202220889509U CN 217399523 U CN217399523 U CN 217399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portion
portion frame
water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95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奕凯
刘雅琦
王洋溢
王炳鑫
杨聚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8895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9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9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9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包括上部框架、驱动杆、支架、锁紧组件、转轴、底座和防水布,上部框架由四组呈矩形连接的钢架组成,上部框架一侧设有防水布,上部框架的左侧钢架与驱动杆连接,驱动杆通过滑杆与锁紧组件中的椭圆形锁紧件滑动连接,上部框架的下端钢架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且底座由两组U型铝材和连接铝材组成,且U型铝材和上部框架之间通过支架固定支撑,该装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分为普通框架结构和带水囊的特殊框架结构,在防洪上可以有效地代替沙袋甚至比沙袋更方便快捷,通过防水布加支架结构作为主体,同时利用充水系统,即可折叠方便收取,张开后又可以进行左右、上下的连接以应变水流水位的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背景技术
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中华民族正是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现在,水患仍是我们面对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加,各大城市虽力求建立“造福百姓,延寿千秋”的地下排水系统,但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入,市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的防洪排涝面临着严峻考验。对于农村地区,防洪系统更是不堪一击,漫堤情况时有发生。每年汛期大雨瓢泼而至,全国各地的大江大河水位迅速上涨,一旦漫堤,城市内涝,庄稼淹没等问题接踵而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现有的防汛器具在实际应用时往往由于价格或者操作复杂等原因而受到限制。对于传统的沙袋防洪有许多缺点,沙包需要通过装填沙土才能使用,同时,沙土中需要人力不断运送,浪费大量时间,加上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发达地区缺乏泥沙资源,往往错过抢险最佳时机,小险情酿成了大事故。传统沙袋使用前需要大量的沙石泥土,无论是城市还是河床高的平原地区,都无法完成储备。使用后需要进行固体废物清理,耗费了大量物力人力,污染环境。如何能够快速高效地防止漫堤,成为了防洪器材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在防洪上可以有效地代替沙袋甚至比沙袋更方便快捷,通过防水布加支架结构作为主体,同时利用充水系统,即可折叠方便收取,张开后又可以进行左右、上下的连接以应变水流水位的变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包括上部框架、驱动杆、支架、锁紧组件、转轴、底座和防水布,上部框架由四组呈矩形连接的钢架组成,上部框架一侧设有防水布,防水布一侧设有宽为6cm的尼龙搭扣,上部框架的左侧钢架与驱动杆连接,驱动杆通过滑杆与锁紧组件中的椭圆形锁紧件滑动连接,锁紧组件共两组,上部框架的下端钢架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底座下表面设有相交防滑垫,且底座由两组U型铝材和连接铝材组成,且U型铝材和上部框架之间通过支架固定支撑。
进一步的,支架分为普通支架和水囊型支架,普通支架为通过销轴连接的两节式支架,且普通支架所对应的连接铝材为单个,水囊型支架为通过销轴连接的三节式支架,且水囊型支架多对应的连接铝材为三个。
进一步的,水囊型支架的三节式支架内设有水囊,水囊的进水口与输水管道连接,输水管道通过固定件与上部框架连接。
进一步的,锁紧组件包括椭圆形锁紧件,椭圆形锁紧件与上部框架的左侧钢架固定连接,且上部框架的右侧钢架上设有与椭圆形锁紧件相对应的固定卡扣,固定卡扣为可折叠的合页结构,且固定卡扣上设有与椭圆形锁紧件相对应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驱动杆下端设有相对应的顶角,顶角与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U型铝材上设有U型卡槽和固定滑槽,且U型卡槽与增高板中的固定架连接,增高板中的主框架与上部框架上边缘连接,且增高板种的主框架与上部框架结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防洪装置,该装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足够轻便可靠,底座下表面有橡胶防滑垫,在光滑的地面上也有足够的摩擦力,水压过大时将底座钉入固定钉,使产品更加稳固;第二种为带水囊的特殊框架结构,加有水囊和输水管道结构,使用时给水囊充水即可使产品重量达到300kg以上,在难以固定的地面,如烂泥滩和碎石地,也有足够的稳定性,本产品结构稳固,材质轻便,且有利于快速铺设,在实际使用中可在城市街道、平坦的城市河堤甚至泥泞的土质河堤等众多场景中代替沙袋等传统防汛阻水用具,且具有搬运迅速,安装简单,使用可靠等特点,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缓解洪水带来的灾情,适应各种特殊路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普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水囊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邻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高板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部框架、2驱动杆、3支架、31普通支架、32水囊型支架、4锁紧组件、41椭圆形锁紧件、42固定卡扣、5转轴、6底座、61U型铝材、62连接铝材、63U型卡槽、64固定滑槽、7防水布、8水囊、9输水管道、10顶角、11增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包括上部框架1、驱动杆2、支架3、锁紧组件4、转轴5、底座6和防水布7,上部框架1由四组呈矩形连接的钢架组成,上部框架1一侧设有防水布7,防水布7一侧设有宽为6cm的尼龙搭扣,上部框架1的左侧钢架与驱动杆2连接,驱动杆2通过滑杆与锁紧组件4中的椭圆形锁紧件41滑动连接,锁紧组件4共两组,上部框架1的下端钢架通过转轴5与底座6连接,底座6下表面设有相交防滑垫,且底座6由两组U型铝材61和连接铝材62组成,且U型铝材61和上部框架1之间通过支架3固定支撑。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将处于收折产品放置于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数量的防洪装置,然后将上部框架1和底座6通过转轴5进行分离打开,相邻的两组防洪装置将椭圆形锁紧件41套至固定卡扣42种的安装孔内,随着上部框架1和底座6的打开角度的增加,转轴5通过顶角10带动驱动杆2向上运动,继而使得驱动杆2通过滑杆带动椭圆形锁紧件41进行转动,当上部框架1和底座6呈90角完全打开时,椭圆形锁紧件41与固定卡扣42上的安装孔呈90度为锁死状态,即完成相框架的安装,此时,将防水布7中防水面正对洪水与框架连接,且相邻的防水布7通过尼龙搭扣进行连接,通过底座6下表面有橡胶防滑垫,在光滑的地面上也有足够的摩擦力,水压过大时将底座6钉入固定钉,使产品更加稳固;同时,当水位洪水位较高使,可通过增高板11中的固定架与U型卡槽63的固定连接完成框架的增高,以此适用于多种防汛需求。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将处于收折产品放置于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数量的防洪装置,如上将水囊型框架安装完成时,将相邻的输水管道9进行连接,使用时给水囊8充水即可使产品重量达到300kg以上,在难以固定的地面,如烂泥滩和碎石地,也有足够的稳定性,本产品结构稳固,材质轻便,且有利于快速铺设,在实际使用中可在城市街道、平坦的城市河堤甚至泥泞的土质河堤等众多场景中代替沙袋等传统防汛阻水用具,且具有搬运迅速,安装简单,使用可靠等特点,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缓解洪水带来的灾情,适应各种特殊路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包括上部框架(1)、驱动杆(2)、支架(3)、锁紧组件(4)、转轴(5)、底座(6)和防水布(7),其特征在于:上部框架(1)由四组呈矩形连接的钢架组成,上部框架(1)一侧设有防水布(7),防水布(7)一侧设有宽为6cm的尼龙搭扣,上部框架(1)的左侧钢架与驱动杆(2)连接,驱动杆(2)通过滑杆与锁紧组件(4)中的椭圆形锁紧件(41)滑动连接,锁紧组件(4)共两组,上部框架(1)的下端钢架通过转轴(5)与底座(6)连接,底座(6)下表面设有相交防滑垫,且底座(6)由两组U型铝材(61)和连接铝材(62)组成,且U型铝材(61)和上部框架(1)之间通过支架(3)固定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3)分为普通支架(31)和水囊型支架(32),普通支架(31)为通过销轴连接的两节式支架,且普通支架(31)所对应的连接铝材(62)为单个,水囊型支架(32)为通过销轴连接的三节式支架,且水囊型支架(32)对应的连接铝材(62)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囊型支架(32)的三节式支架内设有水囊(8),水囊(8)的进水口与输水管道(9)连接,输水管道(9)通过固定件与上部框架(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组件(4)包括椭圆形锁紧件(41),椭圆形锁紧件(41)与上部框架(1)的左侧钢架固定连接,且上部框架(1)的右侧钢架上设有与椭圆形锁紧件(41)相对应的固定卡扣(42),固定卡扣(42)为可折叠的合页结构,且固定卡扣(42)上设有与椭圆形锁紧件(41)相对应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杆(2)下端设有相对应的顶角(10),顶角(10)与转轴(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铝材(61)上设有U型卡槽(63)和固定滑槽(64),且U型卡槽(63)与增高板(11)中的固定架连接,增高板(11)中的主框架与上部框架(1)上边缘连接,且增高板(11)种的主框架与上部框架(1)结构一致。
CN202220889509.6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Active CN217399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9509.6U CN217399523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9509.6U CN217399523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9523U true CN217399523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0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9509.6U Active CN217399523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9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6515A (zh) 一种水力自稳式水下施工围堰
CN217399523U (zh) 一种新型防洪装置
CN110700183A (zh) 可折叠的组装式自稳定防汛挡排水设施
CN207376798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水道防堵塞装置
CN212839761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支撑连接装置
CN211474179U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排水装置
CN202945572U (zh) 折叠式自平衡挡水墙
CN108360477B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与形态的漂浮物拦截装置
CN207435999U (zh) 可快速安装虹吸式排水泄洪装置
KR100468438B1 (ko) 강물의 부유 쓰레기 차단 유도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09722861U (zh) 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及折叠式防洪墙
CN205975351U (zh) 一种桥梁用排水槽
CN214169244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05893897U (zh) 一种应用于浮动式泵站的伸缩浮动管桥
CN213448475U (zh) 一种防洪的打桩机拔桩夹具
Biggar et al. Alternatives to sandbags for temporary flood protection
CN215632636U (zh) 一种地下车库用防洪闸门
CN218667362U (zh) 一种堤坝加固架
CN221052524U (zh) 一种拦水坝
CN212358539U (zh) 一种新型一体结构的排水设备
CN212983796U (zh) 一种一体式泵闸
CN217974215U (zh) 一种全自动铝合金防洪墙体
CN107587477A (zh) 波纹底板可拆卸防洪墙
CN220433534U (zh) 装配式防浪墙
CN215758873U (zh) 一种组合式防洪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