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7799U -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7799U
CN217387799U CN202122978307.7U CN202122978307U CN217387799U CN 217387799 U CN217387799 U CN 217387799U CN 202122978307 U CN202122978307 U CN 202122978307U CN 217387799 U CN217387799 U CN 217387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converges
clamping
wal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83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锋
李伟
莫剑省
莫慧
覃杏林
陈思敏
李艳萍
谢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old St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old St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old St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old Step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83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7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7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7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所述汇流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以及与所述预装夹持部插接连接接入用户母线端的汇流插接体,所述预装夹持部包括包静夹持体、动夹持体和转接体,所述静夹持体与动夹持体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在静夹持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体的固定端,在所述转接体的自由端部内设置有插接腔,所述汇流插接体的插入端插接在所述转接体的插接腔内。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快速地夹接在低压电缆母线上,配合大电流电缆端快速拔插汇流取电,在较短时间完成对输电线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从而实现快速连接进行临时供电的目的,而且能将接电的电缆线部位裸露的导体进行防水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缆母线汇流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压大电流配电网输电线接入用户或者是在箱变车、发电车、电动汽车的充电器充电连接等各种作业的频次大大增多,为实现配电网输电线与用户端的电缆相连时,在目前大多方采用接入方式是将用户端接入母线与配电网输电线路进行缠绕捆绑方式共同连接在一起,或采用其他汇流夹钳与用户端的电缆母线连接,从而使输电线母线与用户端用电线进行汇流实现供电或取电连接,进行取电或供电汇流作业连接需要在停电状态下完成,汇流连接作业的时间较长,不仅会影响到输电线路上的用户用电需求,而且在输电线路上还会出现倒供电的情况,势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此种汇流连接方式往往会导致接线不牢固,容易发生断线,连接处密闭性较差,防水性能不好,当需要更换其他汇流夹钳或进行维修修时,所采用的汇流夹钳会为不可更换或更换不便,这不仅给作业带来了极大不变,降低了其使用范围和作业效率,也增大的使用成本,为此通过在不停电状态下将输电线路接入用户端母线的技术难题,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装置可以快速地夹接在低压电缆母线上,配合大电流电缆端快速拔插汇流取电,在较短时间完成对输电线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从而实现快速连接进行临时供电的目的,而且能将接电的电缆线部位裸露的导体进行防水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电缆线部位裸露部位进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所述汇流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以及与所述预装夹持部插接连接接入用户母线端的汇流插接体,所述预装夹持部包括包静夹持体、动夹持体和转接体,所述静夹持体与动夹持体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在静夹持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体的固定端,在所述转接体的自由端部内设置有插接腔,所述汇流插接体的插入端插接在所述转接体的插接腔内。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静夹持体包括第一绝缘壳和浇注于第一绝缘壳内的静夹持块,所述动夹持体包括第二绝缘壳和浇注于第二绝缘壳内的动夹持块,所述静夹持块与动夹持块之间相互卡接后中心形成包覆夹持电缆导体的中心腔筒,在静夹持块的外部与动夹持块的外部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壳与第二绝缘壳相互密封卡接,在动夹持块上设置有水平垂直于中心腔筒的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在静夹持块的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与中心腔筒的轴线垂直的下方设置所述转接体。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汇流插接体包括汇流绝缘壳体和汇流连接导体,所述汇流连接导体具有接近呈相互垂直形成一体连接的筒柱汇流插接体和筒柱汇流输出体,所述汇流绝缘壳体的一端具有收纳汇流插接体的绝缘插接筒,所述转接体插入所述筒柱汇流插接体的筒腔内,所述绝缘插接筒插接在转接体的插接腔内,在汇流绝缘壳体的另一端下侧壁具有筒柱汇流输出体的绝缘护壳槽,在绝缘护壳槽的槽口设置有相互匹配卡合的绝缘封槽盖。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绝缘护壳槽与绝缘封槽盖相互卡合的下端部上设置有相互契合的外螺纹,在筒柱汇流输出体的外围套设有与外螺纹连接的防护筒体,在筒柱汇流输出体的外壁与防护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插接防护腔。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绝缘插接筒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圆环形凹槽上套设有环形防水圈。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接近绝缘插接筒的根部下方的汇流绝缘壳体上横向设置有锁紧孔,在锁紧孔内横向贯穿设置有锁紧栓。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锁紧孔的口部边缘铰接有密封孔盖,在密封孔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压柱筒,在压柱筒内连接有用于挤压所述锁紧栓端部的压缩弹簧。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锁紧栓的一端头部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卡接头。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1个或2个以上。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汇流装置可以快速地夹接在低压电缆母线上,配合大电流电缆端快速拔插汇流取电,在较短时间完成对输电线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从而实现快速连接进行临时供电的目的,而且能将接电的电缆线部位裸露的导体进行防水密封,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电缆线部位裸露部位进水,提高了低压输电线路快速汇流取电的安全保障和实用性。需要检修时,拉动动夹持块使其打开后方可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将动夹块体恢复原位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的外形结构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静夹持块和动夹持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孔与锁紧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预装夹持部1,静夹持体2,动夹持体3,转接体4,汇流插接体5,防护筒体6,电缆母线10,插接防护腔60,第一绝缘壳200,静夹持块201,第一滑动卡槽201a,中心腔筒202,第一绝缘防水壳203,第二绝缘防水壳204,密封腔筒205,防水挤压条206,扣接槽207,扣接头208,第二绝缘壳300,动夹持块301,卡接肋条301a,固定孔302,紧固螺栓303,前绝缘槽400,后绝缘槽401,第一转接部402,第二滑动卡槽402a,第二转接部403,外螺纹403a,防水盖403b,绝缘筒体404,插接腔405,汇流绝缘壳体500,绝缘插接筒500a,绝缘护壳槽500b,绝缘封槽盖500c,外螺纹500d,汇流连接导体501,筒柱汇流插接体502,筒柱汇流输出体503,圆环形凹槽504,环形防水圈505,锁紧孔506,锁紧栓507,弹性卡接头507a,密封孔盖508,压柱筒508a,压缩弹簧5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实用新型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所述汇流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1以及与所述预装夹持部1插接连接接入用户母线端的汇流插接体5,所述预装夹持部1包括包静夹持体2、动夹持体3和转接体4,所述静夹持体2与动夹持体3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在静夹持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体4的固定端,在所述转接体4的自由端部内设置有插接腔405,所述汇流插接体5的插入端插接在所述转接体4的插接腔405内。本实用新型的汇流装置可以快速地夹接在低压电缆母线上,配合大电流电缆端快速拔插汇流取电,在较短时间完成对输电线用电传输或取电转接,电缆母线10剥皮后,将预装夹持部1的静夹持体2与动夹持体3夹合套接在剥皮部分的电缆线10的导体上,静夹持体2和动夹持体3与电缆母线10的导体夹合固定连接,其静夹持体2和动夹持体3外部的绝缘体对电缆剥皮部分进行密封绝缘,静夹持体2与动夹持体3夹合连接在电缆母线10的导体上方可进行取电,汇流插接体5插入转接体4的插接腔405内进行转接汇流,再从汇流插接体5输送至用户的用电设备上,从而为用户提供用电汇流转接连接,所述预装夹持部1预装在电缆线上,供用户进行随时取电使用,预装夹持部1的静夹持体2和动夹持体3夹合连接在电缆线上并进行有效密闭性,提高其防水性能,避免取电连接部位进水,提高安全保障,提高实用性。需要检修时,拆开静夹持体2和动夹持体3,从而使电缆母线10的剥皮部位裸露,然后进行检修即可,检修完毕将包静夹持体2和动夹持体3进行夹合复位,从而可进行快速汇流安装、拆卸和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静夹持体2包括第一绝缘壳200和浇注于第一绝缘壳200内的静夹持块201,所述动夹持体3包括第二绝缘壳300和浇注于第二绝缘壳300内的动夹持块301,所述静夹持体201、动夹持体301和转接体4由铝合金、铜或其他金属导体制备而成;所述静夹持块201与动夹持块301之间相互卡接后中心形成包覆夹持电缆导体的中心腔筒202,在静夹持块201的外部与动夹持块301的外部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壳200与第二绝缘壳300相互密封卡接,在动夹持块301上设置有水平垂直于中心腔筒202的固定孔302,在固定孔302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03,在静夹持块201的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302与中心腔筒202的轴线垂直的下方设置所述转接体4,所述静夹持块201的内壁为半圆筒或3/4圆筒,所述动夹持块301的内壁为半圆筒或1/4圆筒,所述固定孔302的数量为1个或2个,在第一绝缘壳2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绝缘防水壳203,在第二绝缘壳300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绝缘防水壳204,所述第一绝缘壳200和第二绝缘壳300之间相互密封卡接后的两端形成由第一绝缘防水壳203与第二绝缘防水壳204相互卡接包覆密封的密封腔筒205,在密封腔筒205的内壁圆周设置有防水挤压条206,在静夹持块201的两侧夹持口内壁且沿中心腔筒202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的第一滑动卡槽201a,在动夹持块30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卡槽201a相对滑动的卡接肋条301a,所述第一绝缘壳200沿静夹持块201外壁包覆设置后与沿所述动夹持块301外壁包覆的第二绝缘壳300进行对合卡接,所述静夹持块201浇注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壳200内,所述动夹持块301浇注固定于第二绝缘壳300内;在第一绝缘防水壳203的两侧开口边缘设置有扣接槽207,在第二绝缘防水壳204的两侧开口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扣接槽207对应扣合的扣接头208,所述第一绝缘壳200与第二绝缘壳300卡接时,使第一绝缘防水壳203与第二绝缘防水壳204之间通过卡接头305与卡接槽304进行卡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静夹持块201与动夹持块301沿电缆线延伸方向的两侧进行夹合设置,静夹持块201和动夹持块301夹持后的内壁与电缆母线10的剥皮裸露导体部位进行夹持接触取电,由于静夹持块201与动夹持块301依次分别独立浇注于第一绝缘壳200和第二绝缘壳300内进行密封绝缘处理,在接线作业操作时可不对输电线路进行断电就可进行操作,而且静夹持块201与动夹持块301之间相互独立操作,并将其卡接套在电缆母线10上,此时使用紧固螺栓303从固定孔302内拧入至动夹持块301内且与电缆母线10内裸露的导体进行紧密接触固定,然后对紧固螺栓303外端部进行密封,从而将整个预装夹持部1固定密封于电缆母线10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夹持块301外部的第二绝缘壳300与所述静夹持块201外部的第一绝缘壳200进行卡接时,先将动夹持块301沿中心腔筒202的轴线方向,将动夹持块301外侧壁上的卡接肋条301a插入静夹持块201内壁上的第一滑动卡槽201a内,使动夹持块301和静夹持块201前后两端对齐后,将第一绝缘防水壳203两侧开口边缘的扣接槽207与第二绝缘防水壳204的两侧开口边缘的扣接头208进行卡接,使第一绝缘壳200和第二绝缘壳300进行卡接形成一个绝缘外壳整体时,在第一绝缘防水壳203和第二绝缘防水壳204内壁的防水挤压条206在其防水壳内壁圆周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防水挤压条,将挤压电缆线的绝缘外表部分进行挤压密封,防止雨水进入电缆母线10裸露部分的导体内,将电缆母线10的裸露部分导体密封在第二绝缘壳300与第一绝缘壳200形成的密封绝缘腔体内,从而对电缆母线10进行接线取电时形成密封绝缘状态,在电缆线上形成一个预装防倒电和取电的装置,为此可可直接拿取预装夹持部1进行带电作业操作,而且可对电缆线的接线裸露导体部分可进行良好的绝缘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转接体4包括前绝缘槽400、后绝缘槽401、第一转接部402和第二转接部403,所述第一转接部402和第二转接部403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转接部402的上端垂直连接在静夹持块201的下侧外壁上,在第一转接部402的下端侧壁且沿中心筒体202的轴线方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403的固定端,在所述前绝缘槽400前侧壁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转接部403的绝缘筒体404,在绝缘筒体404的内壁与第二转接部403的外壁之间形成插接腔405,所述前绝缘槽400和绝缘筒体404连成一体,所述第一转接部402的后侧浇注于后绝缘槽401内,在第一转接部402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动卡槽402a,所述前绝缘槽400由第二转接部403自由端部向第一转接部402的前侧方向套入,将前绝缘槽400的内壁滑动套入所述第一转接部402左右侧壁的第二滑动卡槽402a内,该前绝缘槽400的槽口与所述后绝缘槽401的槽口扣接,所述前绝缘槽400的上端开口和后绝缘槽401的上端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壳200的下侧壁和第二绝缘壳300的下侧壁滑动口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转接部403垂直固定于所述在第一转接部402的下端前侧壁上,在第二转接部403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403a,在第二转接部403自由端部的外螺纹403a上连接有防水盖403b,在不使用预装夹持部1时,防水盖403b的内壁连接端连接在第二转接部403自由端部的外螺纹403a上,其防水盖403b的盖面连接在所述上绝缘筒体404的开口部,对绝缘筒体404内部进行密封和防水保护,所述第一转接部402浇注于后绝缘槽401内,第二转接部403浇注于前绝缘槽400内,并使后绝缘槽401和前绝缘槽400密封扣接于第一转接部402与第二转接部403形成的L形转接体外部,从而形成一个转接体4整体,而且可将后绝缘槽400和前绝缘槽401与第一绝缘壳200和第二绝缘壳300进行连成一体,对其内部的预装快接部分的金属进行密封;所述前绝缘槽400连同绝缘筒体404一体相对于第二转接部403的后绝缘槽401一侧进行套接,使绝缘筒体404套接于第二转接部403的外部,前绝缘槽400套接于的第一转接部402外部,所述前绝缘槽400的内壁滑动插入第二滑动卡槽402a内,将前绝缘槽400的内壁与第二滑动卡槽402a在水平方向(沿中心腔筒202轴线方向)卡接,此时后绝缘槽401和前绝缘槽400沿竖直方向形成扣接连接,后绝缘槽401的上端呈横向(水平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绝缘壳200的下侧边缘和第二绝缘壳300的下侧边缘进行卡合连接,使绝缘筒体104与第二转接部403形成水平部分的转接体,从而形成一整体的转接体4,然后可在绝缘筒体404的口部放置所防水盖403b,使防水盖403b对绝缘筒体404内的第二转接部201进行密封,所述第二转接部403为一金属圆柱体,可供汇流插接体5的插入口进行回流插接,为用户端进行供电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所述汇流插接体5包括汇流绝缘壳体500和汇流连接导体501,所述静夹持体201、动夹持体301、转接体4、汇流绝缘壳体500和汇流连接导体501由铝合金或铜制备而成;所述汇流连接导体501具有接近呈相互垂直形成一体连接的筒柱汇流插接体502和筒柱汇流输出体503,所述汇流绝缘壳体500的一端具有收纳汇流插接体502的绝缘插接筒500a,所述转接体4插入所述筒柱汇流插接体502的筒腔内,所述绝缘插接筒500a插接在转接体4的插接腔405内,在汇流绝缘壳体500的另一端下侧壁具有筒柱汇流输出体503的绝缘护壳槽500b,在绝缘护壳槽500b的槽口设置有相互匹配卡合的绝缘封槽盖500c,相互垂直形成一体连接的筒柱汇流插接体502和筒柱汇流输出体503形成L形汇流转接体,筒柱汇流插接体502水平收纳于汇流绝缘壳体500的绝缘插接筒500a,筒柱汇流插接体502和绝缘插接筒500a一同插入绝缘筒体404时,所述第二转接部403插入所述筒柱汇流插接体502的筒内,绝缘插接筒500a插入绝缘筒体404的内壁与第二转接部403的外壁之间形成的插接腔405内,在所述绝缘插接筒500a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圆环形凹槽504,在圆环形凹槽504上套设有环形防水圈505,绝缘插接筒500a插入绝缘筒体404时,绝缘插接筒500a外壁上的环形防水圈505与所述绝缘筒体404的内壁进行弹性挤压,使环形防水圈505对绝缘筒体404内部进行密封防水,避免雨水进入第二转接部403的根部,整个汇流装置发生漏电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筒柱汇流输出体503的后侧收纳于绝缘护壳槽500b内,筒柱汇流输出体503的前侧收纳于绝缘封槽盖500c内,在所述绝缘护壳槽500b与绝缘封槽盖500c相互卡合的下端部上设置有相互契合的外螺纹500d,在筒柱汇流输出体503的外围套设有与外螺纹500d连接的防护筒体6,在筒柱汇流输出体503的外壁与防护筒体6的内壁之间形成插接防护腔60,防护筒体6对用户取电的电缆与筒柱汇流输出体503连接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防护,防止雨水进入汇流连接导体50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在接近绝缘插接筒500a的根部下方的汇流绝缘壳体500上横向设置有锁紧孔506,在锁紧孔506内横向贯穿设置有锁紧栓507,在锁紧孔506的口部边缘铰接有密封孔盖508,在密封孔盖508的内壁上设置有压柱筒508a,在压柱筒508a内连接有用于挤压所述锁紧栓507端部的压缩弹簧509,在所述锁紧栓507的一端头部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卡接头507a,绝缘插接筒500a插入绝缘筒体404时,将锁紧栓507插入所述锁紧孔506内,此时,锁紧栓507外端部上的弹性卡接头507a与所述绝缘筒体404的筒口外壁卡接,防止汇流插接体5从绝缘筒体404上滑落,锁紧栓507与绝缘筒体404的外壁扣接之后,再将密封孔盖508盖合在锁紧孔506上时,密封孔盖508内壁上的压缩弹簧509挤压在锁紧栓507的外端部上,防止锁紧栓507和弹性卡接头507a从锁紧孔506内弹出,提升了汇流插接体5的汇流转接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装置包括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的预装夹持部以及与所述预装夹持部插接连接接入用户母线端的汇流插接体,所述预装夹持部包括包静夹持体、动夹持体和转接体,所述静夹持体与动夹持体可拆卸夹合在电缆导体上,在静夹持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体的固定端,在所述转接体的自由端部内设置有插接腔,所述汇流插接体的插入端插接在所述转接体的插接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夹持体包括第一绝缘壳和浇注于第一绝缘壳内的静夹持块,所述动夹持体包括第二绝缘壳和浇注于第二绝缘壳内的动夹持块,所述静夹持块与动夹持块之间相互卡接后中心形成包覆夹持电缆导体的中心腔筒,在静夹持块的外部与动夹持块的外部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壳与第二绝缘壳相互密封卡接,在动夹持块上设置有水平垂直于中心腔筒的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在静夹持块的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与中心腔筒的轴线垂直的下方设置所述转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插接体包括汇流绝缘壳体和汇流连接导体,所述汇流连接导体具有接近呈相互垂直形成一体连接的筒柱汇流插接体和筒柱汇流输出体,所述汇流绝缘壳体的一端具有收纳汇流插接体的绝缘插接筒,所述转接体插入所述筒柱汇流插接体的筒腔内,所述绝缘插接筒插接在转接体的插接腔内,在汇流绝缘壳体的另一端下侧壁具有筒柱汇流输出体的绝缘护壳槽,在绝缘护壳槽的槽口设置有相互匹配卡合的绝缘封槽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护壳槽与绝缘封槽盖相互卡合的下端部上设置有相互契合的外螺纹,在筒柱汇流输出体的外围套设有与外螺纹连接的防护筒体,在筒柱汇流输出体的外壁与防护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插接防护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插接筒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圆环形凹槽,在圆环形凹槽上套设有环形防水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近绝缘插接筒的根部下方的汇流绝缘壳体上横向设置有锁紧孔,在锁紧孔内横向贯穿设置有锁紧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紧孔的口部边缘铰接有密封孔盖,在密封孔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压柱筒,在压柱筒内连接有用于挤压所述锁紧栓端部的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栓的一端头部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卡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1个或2个以上。
CN202122978307.7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Active CN217387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8307.7U CN21738779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8307.7U CN21738779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7799U true CN217387799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3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8307.7U Active CN21738779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7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2456B (zh) 电缆的安全连接装置
CN107611734A (zh) 一种连接器
CN217387799U (zh) 一种母线快速汇流装置
CN10880685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
CN208014942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压线头
CN206498000U (zh) 一种板式电源连接器
CN104009327B (zh) 一种大电流直流连接装置
CN111541061A (zh) 一种线路修复装置
CN203607625U (zh)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CN103606786B (zh)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CN216904257U (zh) 一种预装式快接防倒供电装置
CN212542816U (zh) 一种防拉拽弯式出线水下密封插头
CN210744180U (zh) 一种煤矿机电电机接线连接器
CN209692004U (zh) 用于导电连接的快插接头
CN106252915A (zh) 一种pg头密封的接线块组件
CN214957515U (zh) 多向出线储能连接器
CN219477092U (zh) 一种密封型高压端子
CN213460145U (zh) 一种用于音频线的免焊接装配式接头
CN212323691U (zh) 一种电缆热缩终端头
CN220456747U (zh) 配电连接器密封结构
CN212908152U (zh) 一种导线通用连接装置
CN220324791U (zh) 快速接线结构、电连接器及供电系统
CN110600895A (zh) 一种电线连接头
CN217691703U (zh) 接线端子
CN215645050U (zh) 单芯电力电缆接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