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7594U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7594U
CN217387594U CN202220141313.9U CN202220141313U CN217387594U CN 217387594 U CN217387594 U CN 217387594U CN 202220141313 U CN202220141313 U CN 202220141313U CN 217387594 U CN217387594 U CN 217387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bending
charging uni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13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冲
程建全
王昕�
李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13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7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7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7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充电连接结构通过电连接片直接电连接充电单元与电路板,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弹片单元,简化了充电单元的安装,降低了整体的成本;同时,在电路板上开设避让孔,令充电单元投射于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入所述避让孔,使得电连接片伸入避让孔与该充电单元连接的部分与电路板的厚度部分或完全重合,进而减少了充电连接结构的整体高度,减少了充电连接结构的占用空间;综上,本充电连接结构具有组装简单且体积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指的是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通信设备等集成有各类电子元件的设备,通常电子设备都具备充电功能,充电功能的实现方式为通过一充电柱与PCB板电连接,以通过该充电柱从外部向电子设备供电。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单元10,壳体单元10上安装有电路板20及充电单元30,其中,壳体单元10还安装有模内注塑钢片01,电路板20还安装有一弹片单元02,其中,充电单元30、模内注塑钢片01、弹片单元02及电路板20依次电连接,以实现充电单元30与电路板20之间的导通。
上述结构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组装复杂,二是充电连接结构的占用空间过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来解决目前充电连接结构存在组装复杂且体积过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上安装有电路板与充电单元;
所述电路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充电单元投射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入所述避让孔中;
所述电路板通过SMT工艺连接有一电连接片,所述电连接片的末端延伸至所述避让孔内并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片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端部及延伸端部;
所述固定端部通过SMT工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延伸端部自所述固定端部向靠近所述充电单元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端部对应所述充电单元的位置设置有触点部,所述触点部与所述充电单元接触。
可选地,所述触点部处镀设有金层。
可选地,所述延伸端部经过多次折弯成型。
可选地,所述延伸端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端部连接,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充电单元的方向折弯成型;所述第二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弯折部沿与所述电路板平行的方向折弯成型;所述第三弯折部自所述第二弯折部沿靠近所述充电单元的方向折弯成型;所述第四弯折部自所述第三弯折部沿远离所述充电单元的方向折弯成型;
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触点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端部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延伸端部设置于两个所述定位孔之间。
可选地,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延伸端部之间形成有一开口。
可选地,所述充电单元设置于所述避让孔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充电单元为充电柱模块。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其通过电连接片直接电连接充电单元与电路板,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弹片单元,简化了充电单元的安装,降低了整体的成本;同时,在电路板上开设避让孔,令充电单元投射于电路板上的投影落入所述避让孔,使得电连接片伸入避让孔与该充电单元连接的部分与电路板的厚度部分或完全重合,进而减少了充电连接结构的整体高度,减少了充电连接结构的占用空间;综上,本充电连接结构具有组装简单且体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01、模内注塑钢片;02、弹片单元;
10、壳体单元;20、电路板;21、避让孔;30、充电单元;
40、电连接片;41、固定端部;42、延伸端部;421、第一弯折部;422、第二弯折部;423、第三弯折部;424、第四弯折部;43、触点部;44、开口; 4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结构,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备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上,通过对充电连接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具有组装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单元 10,壳体单元10上安装有电路板20与充电单元30。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0指的是PCB板,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电路板20可以选用FPC板。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单元30为充电柱模块。
电路板20开设有避让孔21,充电单元30投射于电路板20上的投影落入避让孔21中。
电路板20通过SMT工艺连接有一电连接片40,电连接片40的末端延伸至避让孔21内并与充电单元30电连接。
具体地,本充电连接结构通过电连接片40直接电连接充电单元30与电路板20,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弹片单元02,简化了充电单元30的安装,降低了整体的成本;同时,在电路板20上开设避让孔21,令充电单元30投射于电路板20上的投影落入避让孔21,使得电连接片40伸入避让孔21与该充电单元30连接的部分与电路板20的厚度部分或完全重合,进而减少了充电连接结构的整体高度,减少了充电连接结构的占用空间;综上,本充电连接结构具有组装简单且体积小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电连接片40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端部41 及延伸端部42。固定端部41通过SMT工艺固定连接于电路板20上;延伸端部42自固定端部41向靠近充电单元30方向延伸,且延伸端部42对应充电单元30的位置设置有触点部43,触点部43与充电单元30接触。其中,该触点部43指的是设置在延伸端部42的凸起结构,通过在延伸端部42上形成一凸出的触点部43,使得电连接片40能够准确地与充电单元30内的导电端接触,避免电连接片40与充电单元30的绝缘部意外接触,提高了充电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端部41及延伸端部42可以通过对一金属片进行钣金工艺成型,也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触点部43处镀设有金层。通过在触点部43处镀设金层,能够降低充电连接结构在充电过程中的阻抗,从而提高充电连接结构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延伸端部42经过多次折弯成型。由于延伸端部 42通过多次多折弯,各折弯处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延伸端部42整体柔性较高,使充电单元30安装时能够将延伸端部42压入避让孔21中,提高了充电连接结构的紧凑度。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端部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421、第二弯折部422、第三弯折部423及第四弯折部424。
第一弯折部421的一端与固定端部41连接,另一端沿远离充电单元30 的方向折弯成型;第二弯折部422自第一弯折部421沿与电路板20平行的方向折弯成型;第三弯折部423自第二弯折部422沿靠近充电单元30的方向折弯成型;第四弯折部424自第三弯折部423沿远离充电单元30的方向折弯成型。第三弯折部423与第四弯折部424的连接处形成触点部43。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延伸端部42经过四次弯折,令延伸端部42设置于避让孔21中的比例较高,并且长度较长,令触点部43设置在避让孔21的内侧,提高触点部43至避让孔21的孔壁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充电连接结构的紧凑度又提高了充电连接结构的安全性。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延伸端部42可以仅经过三次折弯,呈“N”型,即省去上述的第二弯折部422。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端部4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5,延伸端部42设置于两个定位孔45之间。通过定位孔45的设置,提高了充电连接结构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固定端部41与延伸端部42之间形成有一开口44。通过开口 44的设置,使得延伸端部42与固定端部41之间的柔性提高,使得延伸端部 42更方便地设置于避让孔21中。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单元30设置于避让孔21的顶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充电单元30的一端可以设置设置于避让孔21的内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充电连接结构具有组装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还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如实施例一中的充电连接结构。实施例一中叙述了关于充电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及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引用了该充电连接结构,同样具有其技术效果。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组装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还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元(10),所述壳体单元(10)上安装有电路板(20)与充电单元(30);
所述电路板(20)开设有避让孔(21),所述充电单元(30)投射于所述电路板(20)上的投影落入所述避让孔(21)中;
所述电路板(20)通过SMT工艺连接有一电连接片(40),所述电连接片(40)的末端延伸至所述避让孔(21)内并与所述充电单元(3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片(40)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端部(41)及延伸端部(42);
所述固定端部(41)通过SMT工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0)上;所述延伸端部(42)自所述固定端部(41)向靠近所述充电单元(30)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端部(42)对应所述充电单元(30)的位置设置有触点部(43),所述触点部(43)与所述充电单元(3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部(43)处镀设有金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部(42)经过多次折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部(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421)、第二弯折部(422)、第三弯折部(423)及第四弯折部(424);
所述第一弯折部(42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端部(41)连接,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充电单元(30)的方向折弯成型;所述第二弯折部(422)自所述第一弯折部(421)沿与所述电路板(20)平行的方向折弯成型;所述第三弯折部(423)自所述第二弯折部(422)沿靠近所述充电单元(30)的方向折弯成型;所述第四弯折部(424)自所述第三弯折部(423)沿远离所述充电单元(30)的方向折弯成型;
所述第三弯折部(423)与所述第四弯折部(424)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触点部(4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部(4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5),所述延伸端部(42)设置于两个所述定位孔(4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部(41)与所述延伸端部(42)之间形成有一开口(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30)设置于所述避让孔(2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充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30)为充电柱模块。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结构。
CN202220141313.9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387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1313.9U CN217387594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1313.9U CN217387594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7594U true CN217387594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5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1313.9U Active CN217387594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7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7733B1 (en) Shielded connector adapted to be mounted at different profile
US74020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shell
CN217387594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连接结构
CN107394527B (zh) 一种usb插座及移动终端
WO2016155275A1 (zh) 移动显示终端
CN111048925B (zh) 卡座及电子设备
CN113054427B (zh) 电子设备
CN212413241U (zh) 防水侧键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90191755A1 (en) Camera module connector with signal contacts retained on a shielding shell
CN219227951U (zh)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20043763U (zh) 电子设备
CN216218298U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78316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按键开关
CN217334467U (zh) 一种导电结构及穿戴设备
CN219591772U (zh) 屏蔽干扰并提升高频性能的连接器
CN220042360U (zh) 一种沉板式type-c连接器
CN219436130U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16624623U (zh) 一种接触弹片及线路板
CN216252931U (zh) 一种金手指摄像头模组
CN213186260U (zh) 摄像头端子结构
CN213026589U (zh) 一种双回路塔型可变设计高度的射频连接弹片
CN216122980U (zh) 一种内嵌式导电结构
CN220774789U (zh) 一种卧式安装连接器用的单向双触点端子
CN211930851U (zh) 一种喇叭box磁缸接地结构
CN217545639U (zh) 穿戴设备的可直接传导充电电流的壳体和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