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5510U - 生化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生化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5510U
CN217385510U CN202221055777.4U CN202221055777U CN217385510U CN 217385510 U CN217385510 U CN 217385510U CN 202221055777 U CN202221055777 U CN 202221055777U CN 217385510 U CN217385510 U CN 217385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separation
module
side plate
biochemical analy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57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胜
左岬
邓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57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5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5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5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化分析仪,该生化分析仪包括机壳、分离模组、检测模组、转移模组及控制器,机壳设有安装腔、进样口及隔离腔,机壳还设有用于放置待测样本的进样台,分离模组设有分离腔,分离腔用于容纳待测样本,分离模组用于分离待测样本,检测模组设于安装腔内,并位于分离模组背离进样口的一侧,检测模组用于检测待测样本,转移模组设于安装腔内,转移模组用于将进样台的待测样本转移至分离腔或检测模组,控制器设于隔离腔内,并与分离模组、检测模组及转移模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分析仪将离心分离和检测集成于一体,不仅简化了人工操作步骤,且有效降低了样本污染的生物安全风险,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

Description

生化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样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分析仪。
背景技术
血液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样本之一,通过生化、免疫等多种检测手段可从血液中获取被试者的多种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大部分针对血液的检测需要在血液样本预处理阶段将血液的组分进行分离,再对分离后的血液组分进行后续检测。
在相关技术中,检测设备不具有分离功能,血液的分离需要单独的分离机构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血清、血浆再放入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这样不仅导致操作繁琐,且增大了样本污染的生物安全风险,同时延长了检测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化分析仪,旨在提供一种将离心分离和检测集成于一体的生化分析仪,该生化分析仪不仅简化了人工操作步骤,且有效降低了样本污染的生物安全风险,同时缩短了检测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化分析仪,所述生化分析仪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底座、侧板及顶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底座的周缘,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相对,并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底座、所述侧板及所述顶板围合安装腔,所述侧板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进样口,所述底座对应所述进样口设有进样台,所述进样台用于放置待测样本;
分离模组,所述分离模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分离模组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用于容纳所述待测样本,所述分离模组用于分离所述待测样本;
检测模组,所述检测模组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模组背离所述进样口的一侧,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样本;
转移模组,所述转移模组设于所述侧板或所述顶板内,所述转移模组用于将所述进样台的待测样本转移至所述分离腔或所述检测模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隔离腔;
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隔离腔内,并与所述分离模组、所述检测模组及所述转移模组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转移模组包括:
第一采样组件,所述第一采样组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一采样针,所述第一架体设于所述左侧板,并与所述分离模组相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采样针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采样针在所述进样台和所述分离腔之间往复移动以吸取和转移所述待测样本;和
第二采样组件,所述第二采样组件包括第二架体、第二驱动组件及第二采样针,所述第二架体设于所述右侧板,并与所述分离模组相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二采样针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采样针在所述进样台或所述分离腔与所述检测模组之间往复移动以吸取和转移分离后的所述待测样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板邻近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试剂入口,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试剂仓,所述试剂仓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试剂入口处,所述试剂仓用于放置反应试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试剂仓包括: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试剂入口处;和
放置盘,所述放置盘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活动件,所述放置盘用于放置反应试剂;
其中,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放置盘从所述试剂入口进入或退出所述安装腔,以使所述放置盘位于所述第二采样针在所述进样台和检测模组之间的移动路径,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采样针在所述放置盘与所述检测模组之间往复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组包括:
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转动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旋转台设有反应工位和检测工位;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旋转台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及
进杯组件,所述进杯组件设于所述左侧板,并邻近所述第一采样组件设置,所述进杯组件设有放杯腔、输送通道及出杯口,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放杯腔和所述出杯口连通,所述出杯口对应所述旋转台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旋转台转动,以使所述检测工位与所述检测模块对应,且所述反应工位与所述出杯口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还包括与所述进样口相对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并与所述隔离板围合形成分隔腔;
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隔腔内的液路组件,所述液路组件连接于所述后侧板,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与所述分离模组对应,所述分离模组包括:
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设于所述底座,并对应所述更换口设置,所述第三架体设有安装槽;
分离驱动件,所述分离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架体背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及
分离盘片,所述分离盘片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分离盘片设有所述分离腔;
其中,所述分离驱动件驱动所述分离盘片旋转,以使所述分离腔内的待测样本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架体包括安装架和分离座,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底座,并对应所述更换口设置,所述安装架设有滑动轨,所述分离座与所述滑动轨滑动连接,所述分离座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分离驱动件设于所述分离座背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更换驱动件,所述更换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分离座连接,所述更换驱动件驱动所述分离座带动所述分离盘片进入或退出所述安装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对应所述更换口还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左侧板活动连接,以打开或闭合所述更换口;
且/或,所述机壳邻近所述更换口还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连接于所述左侧板,所述放置架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分离盘片的放置腔;
且/或,所述左侧板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废料口,所述废料口与所述更换口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检测模组对应,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废料收集盒,所述废料收集盒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废料口处,用于收集所述检测模组检测后的废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样本设有标识码,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底座,并对应所述进样台设置,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样本的标识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混匀组件,所述混匀组件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并邻近所述进样口设置;
混匀驱动件,所述混匀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架;及
混匀夹爪,所述混匀夹爪连接于所述混匀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混匀夹爪设有夹持槽;
其中,所述混匀驱动件驱动所述混匀夹爪将待测样本夹持于所述夹持槽内,以进行混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还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开设有所述进样口;
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前侧板背向所述安装腔一侧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进样口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分离模组、所述检测模组及所述转移模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生化分析仪通过在机壳内设置安装腔,从而利用安装腔安装固定和保护分离模组、检测模组及转移模组,以保证进样、分离及检测步骤均在安装腔内进行,从而有效降低了样本污染的生物安全风险;通过在机壳上设置连通安装腔的进样口,并对应进样口设置进样台,从而方便利用进样台放置或存储待测样本,同时方便转移模组通过进样口对进样台的待测样本进行取样;通过将分离模组、检测模组及转移模组同时集成于机壳的安装腔内,从而使得生化分析仪通过转移模组实现进样的同时,还方便利用分离模组对放置于分离腔的待测样本进行离心分离,以便于检测模组对分离后的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如此简化了人工操作步骤,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可以理解的,通过将分离模组、检测模组及转移模组合理布置于机壳的安装腔内,从而保证不增大生化分析仪的体积,使得机壳安装腔内的布局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去掉外壳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去掉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去掉机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27932020000051
Figure BDA000362793202000006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血液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样本之一,通过生化、免疫等多种检测手段可从血液中获取被试者的多种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大部分针对血液的检测需要在血液样本预处理阶段将血液的组分进行分离,再对分离后的血液组分进行后续检测。
在相关技术中,检测设备不具有分离功能,血液的分离需要单独的分离机构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血清、血浆再放入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这样增加人工开盖操作,不仅导致操作繁琐,且增大了污染的生物安全风险、样本错位混淆风险,同时增加离心机到仪器的等待和转运时间,从而延长了从收到样本到出检测结果的总时间。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化分析仪100。可以理解的,生化分析仪100用于检测血液样本。血液样本可以为全血样本、血清样本、血浆样本、血细胞样本、血红蛋白样本、尿液等体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实施例中,血液样本可采用反应容器进行储存或盛放,反应容器可以是圆管反应杯、内八棱圆管反应杯、真空采血管、微量真空采血管、方管反应杯等,在此不做限定。当然,反应容器不仅包括发光用的反应杯,还包括其他几种仪器所用的反应杯,比如血球、生化、凝血等等,也即生化分析仪100可应用于血球、生化、凝血等领域,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以全血样本作为待分离的血液样本,因为血液样本中成分的密度大于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密度,因此可以通过离心分离得到血浆或血清样本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其中,待测检验样本为血清或血浆样本。在本实施例中,待测样本15可以是全血样本、血清样本、血浆样本、血细胞样本、血红蛋白样本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生化分析仪100包括机壳1、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其中,机壳1包括底座12、侧板13及顶板14,侧板13设于底座12的周缘,顶板14与底座12相对,并与侧板13远离底座12的一端连接,且底座12、侧板13及顶板14围合安装腔11,侧板13设有连通安装腔11的进样口131,底座12对应进样口131设有进样台121,进样台121用于放置待测样本15,分离模组2设于底座12,分离模组2设有分离腔,分离腔用于容纳待测样本15,分离模组2用于分离待测样本15,检测模组3设于底座12内,并位于分离模组2背离进样口131的一侧,检测模组3用于检测待测样本15,转移模组4设于侧板13或顶板14内,转移模组4用于将进样台121的待测样本15转移至分离腔或检测模组3。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用于安装固定和支撑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等部件,也即机壳1为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等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可以理解的,为了确保进样、分离、检测等过程避免样本被污染,机壳1的安装腔11可选为密闭空间。
可以理解的,如图1至图6所示,机壳1包括底座12、侧板13及顶板14,侧板13设于底座12的周缘,顶板14与底座12相对,并与侧板13远离底座12的一端连接,以使得底座12、侧板13及顶板14围合形成密闭的安装腔11。可选地,侧板13包括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依次连接,且一端与底座12的四个侧边连接,另一端与顶板14的四个侧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述,进样口131开设于侧板13的前侧板,进样台121由底座12延伸,并伸出侧板13的前侧板。可以理解的,进样台121用于放置待测样本15。为了方便待测样本15的放置,进样台121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设有用于容纳和限位待测样本15的限位槽。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得多个待测样本15依次进行检测,且方便区分未检测样本和已检测样本,进样台121包括位于进样口131两侧的待检区域和已检区域以及对应进样口131的检测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台121内设置有驱动待检区域的待测样本15从检测区域移动至已检区域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以是传送带、传送机构或其他能够实现待测样本15转移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进样台121设置有进样器,该进样器用于实现待测样本15循环进样的机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分离模组2设置于机壳1的底座12,分离模组2设有用于容纳和分离待测样本15的分离腔,分离模组2用于分离待测样本15。可以理解的,分离模组2可以是分离机、分离盘、离心杯、离心微流控芯片等能够实现液体离心分离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检测模组3设置于机壳1的底座12和侧板13/顶板14,检测模组3用于对分离后的待测样本15或血清样本、血浆样本、血细胞样本、血红蛋白样本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检测。在本实施例中,转移模组4可设置于机壳1的侧板13/顶板14,并与分离模组2和检测模组3间隔且相对,如此方便转移模组4将进样台121的待测样本15转移至分离腔或检测模组3。
在本实施例中,待测样本15需要进行分离操作时,转移模组4将进样台121的待测样本15转移至分离腔进行离心分离,分离结束后,转移模组4将分离腔分离后的样本转移至检测模组3进行检测。当然,待测样本15不需要分离时,转移模组4将进样台121的待测样本15直接转移至检测模组3,使得检测模组3对待测样本15进行检测,如此可使得生化分析仪100能够适用于多种样本的检测,提高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控制器81可以是控制中心或集成有控制程序的电路板或控制板等结构,控制器81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分析仪100通过在机壳1内设置安装腔11,从而利用安装腔11安装固定和保护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以保证进样、分离及检测步骤均在安装腔11内进行,从而有效降低了样本污染的生物安全风险;通过在机壳1上设置连通安装腔11的进样口131,并对应进样口131设置进样台121,从而方便利用进样台121放置或存储待测样本15,同时方便转移模组4通过进样口131对进样台121的待测样本15进行取样;通过将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同时集成于机壳1的安装腔11内,从而使得生化分析仪100通过转移模组4实现进样的同时,还方便利用分离模组2对放置于分离腔的待测样本15进行离心分离,以便于检测模组3对分离后的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如此简化了人工操作步骤,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可以理解的,通过将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合理布置于机壳1的安装腔11内,从而保证不增大生化分析仪100的体积,使得机壳1安装腔11内的布局更加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机壳1还包括设于安装腔11内的隔离板,隔离板与顶板14围合形成隔离腔;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控制器81,控制器81设于隔离腔内,并与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还包括隔离板,隔离板与顶板14相对且间隔,以使隔离板、顶板14及侧板13围合形成隔离腔。可选地,隔离腔位于安装腔11的上方,通过隔离腔安装固定控制器81,可避免安装腔11内的待测样本15洒落影响控制器81。
进一步地,通过在机壳1内设置与安装腔11间隔的隔离腔,从而方便利用隔离腔安装固定控制器81,以有效避免安装腔11内的待测样本15洒落影响控制器81。
在一实施例中,侧板13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转移模组4包括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其中,第一采样组件41包括第一架体411、第一驱动组件412及第一采样针413,第一架体411设于左侧板,并与分离模组2相对,第一驱动组件412与第一架体411连接,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第一采样针413与第一驱动组件412相连,第一驱动组件412用于带动第一采样针413在进样台121和分离腔之间往复移动以吸取和转移待测样本15,第二采样组件42包括第二架体421、第二驱动组件422及第二采样针423,第二架体421设于右侧板,第二驱动组件422连接于第二架体421,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第二采样针423与第二驱动组件422连接,第二驱动组件422用于带动第二采样针423在进样台121或分离腔与检测模组3之间往复移动以吸取和转移分离后的待测样本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转移模组4的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设于机壳1的安装腔11内。可选地,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分别固定于侧板13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以使得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位于分离模组2上方的相对两侧,如此可通过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分别对不同样本进行进样。当然,第二采样组件42位于分离模组2的右侧,第一采样组件41可位于分离模组2的上方,也可以偏左或偏右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第一采样组件41的第一架体411固定于侧板13的左侧板,以为第一驱动组件412和第一采样针413安装、固定以及移动导向基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架体411设有滑轨,该滑轨从进样口131延伸至检测模组3,第一驱动组件412与滑轨滑动连接,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第一驱动组件412可以驱动模组,为了方便实现取样和放样,控制器81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12可以带动实现第一采样针413二维或三维方向上移动,例如X轴和Z轴的二维方向或X轴、Y轴以及Z轴的三维方向,在此不做限定。当然,第一架体411可以是安装或设置有安装槽、导轨、丝杆等结构的支架结构。可选地,第一架体411与机壳1的侧板13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或一体连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采样针413可以是穿刺全血采样针,用于穿刺试管后移取全血样本的二维针机构,待测样本15可以是全血带帽样本,带试管帽的密封全血采血管样在进样台121上,通过能够二维运动的穿刺采样针进行穿刺后移取全血样本。可选地,第一采样针413与控制器81电连接,也即控制器81控制第一采样针413穿刺试管后移取全血样本。
可以理解的,第二采样组件42的第二架体421固定于侧板13的右侧板,以为第二驱动组件422和第二采样针423安装、固定以及移动导向基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架体421设有滑轨,该滑轨从进样口131延伸至检测模组3,第二驱动组件422与滑轨滑动连接,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第二驱动组件422可以驱动模组,为了方便实现取样和放样,控制器81控制第二驱动组件422可以带动实现第二采样针423二维或三维方向上移动,例如X轴和Z轴的二维方向或X轴、Y轴以及Z轴的三维方向,在此不做限定。当然,第二架体421可以是安装或设置有安装槽、导轨、丝杆等结构的支架结构。可选地,第二架体421与机壳1的侧板13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或一体连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采样针423可以是试剂针,用于吸样并加注到检测模组3的加样位。待测样本15也可以是非穿刺、开盖血清、血浆样本,不带盖的开放血清、血浆样本在进样台121上,通过由三维样本、试剂针吸样并加注到检测模组3的加样位。可选地,第二采样针423与控制器81电连接,也即控制器81控制第二采样针423吸样并加注到检测模组3的加样位。
可以理解的,进样台121用于存放装有待测样本15的采样管,进样台121可设有可拆卸的采样架,采样架设有一个或多个限位孔或限位槽,每一采样管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纳并限位于该限位孔或限位槽内,以实现采样管在加样架上的可靠固定,同时便于通过机械臂等机械装置,自动地将空的采样管向外转移等待采样,或者自动地将采集到血液样本的采样管置入加样架的限位孔或限位槽中,以此提升进样台121上采样管的转移效率。
采样时,将采样架从进样台121上拆卸并转移到采样点。待各采样管采样完成,将采集好血液样本的采样管置入采样架,再将采样架转移和固定在进样台121上等待进样。进样时,转移模组4的第一采样针413/第二采样针423移动到进样台121上方,并吸取一采样管内的血液样本,随后第一采样针413/第二采样针423移动到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上方,并将血液样本添加到一分离腔/检测模组3的加样位内,如此重复上述步骤可将不同采样管内的血液样本添加到不同的分离腔/检测模组3的加样位中,实现多血液样本的自动上料,提升本生化分析仪100的加样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右侧板邻近底座12设有连通安装腔11的试剂入口132,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试剂仓5,试剂仓5连接于底座12,并位于试剂入口132处,试剂仓5用于放置反应试剂5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机壳1的侧板13的右侧板上开设有试剂入口132,通过设置试剂仓5,从而方便试剂仓5通过试剂入口132进入或退出安装腔11,从而方便第二采样组件42的第二采样针423将试剂仓5的反应试剂53转移至检测模组3,以使得待测样本15/分离后的待测样本15与反应试剂53进行反应,以便于检测模组3进行检测。可选地,右侧板的试剂入口132位于第二采样组件42的第二架体421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试剂仓5包括活动件51和放置盘52,活动件51活动连接于底座12,并位于试剂入口132处,放置盘52可拆卸地设于活动件51,放置盘52用于放置反应试剂53;其中,活动件51带动放置盘52从试剂入口132进入或退出安装腔11,以使放置盘52位于第二采样针423在进样台121和检测模组3之间的移动路径,且第二驱动组件422驱动第二采样针423在放置盘52与检测模组3之间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右侧板上的试剂入口132邻近底座12,试剂仓5的活动件51活动连接于机壳1的底座12,例如底座12设置有滑轨,活动件51与滑轨滑动连接。当然,为了方便实现自动进入或退出安装腔11,试剂仓5还包括设于底座12的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活动件51,以便于驱动活动件51带动放置盘52从试剂入口132进入或退出安装腔11。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盘5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和限位反应试剂53的凹槽结构。为了方便承载和更换放置盘52,放置盘52可拆卸地设于活动件51。例如放置盘52与活动件51可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机壳1的美观性,以及避免污染反应试剂53,机壳1还包括与侧板13的右侧板转动连接的仓门,该仓门可打开或闭合试剂入口132。放置盘52可选为放置试管的塑料支架。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试剂仓5具有放置盘52装好后从试剂入口132推入安装腔11内的位置以及放置盘52用完后从试剂入口132拉出安装腔11外的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组3包括旋转驱动件31、旋转台32、检测模块33及进杯组件34,旋转驱动件31设于底座12,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旋转台32转动设于底座12,并与旋转驱动件31连接,旋转台32设有反应工位和检测工位,检测模块33设于旋转台32的一侧,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进杯组件34设于左侧板,并邻近第一采样组件41设置,进杯组件34设有放杯腔341、输送通道342及出杯口343,输送通道342的两端分别与放杯腔341和出杯口343连通,出杯口343对应旋转台32设置,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其中,旋转驱动件31驱动旋转台32转动,以使检测工位与检测模块33对应,且反应工位与出杯口343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检测模块33包括清洗盘、孵育盘、预热组件、检测器、孵育检测模块、混匀清洗磁分离组件等,清洗盘用于清洗反应杯内的磁珠及免疫产物,孵育盘用于反应杯容纳待测样本15与反应试剂53反应,预热组件用于对底物试剂进行加热或预热,并将加热后的底物试剂添加到反应杯内以避免因为温度差异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检测器是用于对反应后的样本试剂混合物进行测光检测的组件,孵育检测模块是用于对离心后的血浆样本进行加试剂、混匀、清洗、磁分离、加注底物、测光检测的组件,混匀清洗磁分离组件是对反应后混合物的固相物体进行分离的组件。
可以理解的,反应杯用于容纳待测样本15与反应试剂53的混合物并进行测光检测的一次性容器,待检测完成后,反应杯会从抛杯位丢弃废弃的反应杯。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组3还具有移杯抓手组件,移杯抓手组件用于将反应杯在孵育检测模块两圈盘和抛杯位之间进行转移,兼有混匀作用。当然,检测模组3还具有清洗位,清洗位用于对第一采样针413/第二采样针423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组3的旋转驱动件31和旋转台32安装于机壳1的底座12上,并位于分离模组2背向进样口131的一侧,旋转台32可以是用于盛放或放置反应杯的承载台结构,旋转驱动件31可以是驱动电机或旋转电机等,旋转驱动件31与控制器81电连接,也即控制器81控制旋转驱动件31驱动旋转台32转动,以使检测工位与检测模块33对应,且反应工位与出杯口343对应,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检测模块33与控制器81电连接,也即控制器81控制检测模块33通过光学、电化学等方式对分离模组2分离得到的待检测样本进行自动化检测,以获取相应被试者的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通过设置进杯组件34,使得设于机壳1的侧板13的左侧板上,并邻近第一采样组件41设置,从而实现安装腔11内各部件的合理布置,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减小了机壳1的体积。可以理解的,进杯组件34包括存储盒、传输件及分杯件,进杯组件34的存储盒设有放杯腔341,用于存放反应杯,传输件设有连通放杯腔341的输送通道342,例如传送带或输送带等结构,分杯件设有连通输送通道342的出杯口343,以方便放杯腔341内的反应杯经由通输送通道342输送至出杯口343,并经由检测模组3的移杯抓手组件将出杯口343处的反应杯转移至反应工位,以使得第一采样针413/第二采样针423将待测样本15/分离后的待测样本15和反应试剂53转移至反应杯内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由驱动件31驱动旋转台32转动,使得反应杯从反应工位转移至检测工位,经由检测模块33对其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经由移杯抓手组件将反应杯从抛杯位丢弃。
可以理解的,进杯组件34用于将反应杯逐个送入检测模组3,输送通道342用于将反应杯从放杯腔341内逐个送入孵育检测模块的滑道。可选地,进杯组件34与控制器81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侧板13还包括与进样口131相对的后侧板,后侧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并与隔离板围合形成分隔腔;检测模组3还包括设于分隔腔内的液路组件,液路组件连接于后侧板,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液路组件包括检测模组3中液路系统的各种泵、阀、管路等。通过利用后侧板和隔离板配合形成分隔腔,利用分隔腔将液路组件与检测模组3的其他部件进行分离设置,从而避免液路组件出现漏液时,影响检测模组3的其他部件以及控制器81。
在一实施例中,左侧板还设有连通安装腔11的废料口135,废料口135与更换口133相邻设置,并与检测模组3对应,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废料收集盒16,废料收集盒16可拆卸地设于废料口135处,用于收集检测模组3检测后的废杯。
在本实施中,如图2和图4所示,通过在机壳1的侧板13的左侧板上设置废料口135,并在废料口135处设置废料收集盒16,从而利用废料收集盒16收集废弃或已经使用的反应杯。可以理解的,废料口135与检测模组3的抛杯位对应。
为了方便回收以及及时清理,废料收集盒16可拆卸地设于废料口135处,例如废料收集盒16可采用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当然,废料收集盒16也可采用抽屉结构设置于从废料口135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左侧板设有连通安装腔11的更换口133,更换口133与分离模组2对应,分离模组2包括第三架体、分离驱动件及分离盘片24,第三架体设于底座12,并对应更换口133设置,第三架体设有安装槽221,分离驱动件设于第三架体背向安装槽221的一侧,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槽221的底壁,分离盘片24活动设于安装槽221内,并与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分离盘片24设有分离腔;其中,分离驱动件驱动分离盘片24旋转,以使分离腔内的待测样本15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更换口133设置于机壳1的侧板13的左侧板上,分离模组2的第三架体设置于机壳1的底座12,并邻近左侧板设置,利用第三架体安装固定分离驱动件及分离盘片24等部件。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三架体设有安装槽221,从而利用安装槽221对分离盘片24实现限位安装,通过设置分离驱动件,使得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槽221的底壁,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从而方便放置于安装槽221的分离盘片24与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如此可利用控制器81控制分离驱动件驱动分离盘片24旋转以实现离心分离。
可以理解的,如图2至图6所示,分离盘片24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加样位241和取样位242,分离盘片24内还设有连通加样位241和取样位242的分离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采样组件41的第一采样针413将待测样本15从进样台121转移至加样位241,分离盘片24通过分离驱动件驱动旋转,以带动分离盘片24上分离腔内的血样在转动离心作用力下离心分离,使加入加样位241的血液样本流入分离腔内,并在分离腔内中实现血细胞成分与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分离,获得分离后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和分离后的血细胞样本,并使得分离后的样本由第二采样组件42的第二采样针423将分离后的待测样本15从取样位242转移至检测模组3的反应杯内。
可选地,分离盘片24以转动更平稳、各分离腔内血样离心分离一致性更好的水平设置方案为较优设置方案,分离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为电机或旋转气缸。
可以理解的,分离腔用于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分离腔沿分离盘片24的中心朝向分离盘片24的外边缘布置,比如当分离盘片24为圆形结构时,分离腔沿分离盘片24的径向方向设置;再比如,血样分离腔由分离盘片24的中心向分离载具的外边缘呈放射状布置。分离腔的该布置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分离盘片24的转动离心力,使分离腔中血液样本内的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离心分离,从而提升血液样本分离的效率。其中,分离腔可为通道结构或腔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分离盘片24设置有多个加样位241和取样位242,多个加样位241呈环形设置,多个取样位242呈环形设置,并位于多个加样位241的外侧,且多个加样位241与多个取样位242通过多个分离腔一一对应连通。
可以理解的,通过加样位241将血液样本加入分离腔内,使分离驱动件驱动分离盘片24转动,以在转动离心力作用下,使密度更大的血细胞成分比血浆或血清成分受到的更大的离心力作用,在血细胞成分从血浆或血清成分中分离后,血细胞成分排挤血浆或血清成分,使血浆或血清成分存留在分离腔靠近加样位241的局部空间内,分离到的血细胞成分则存留在分离腔远离加样位241的局部空间内。血浆或血清成分以及血细胞成分收容于分离腔的不同局部空间内,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在上述分离程序后,第二采样组件42通过取样位242提取分离腔中的血浆或血清样本,以此通过上述过程实现血样的自动化加样、分离、以及取样处理,提升血样处理的效率。
本生化分析仪100可将血浆或血清成分以及血细胞成分收容于分离腔的不同局部空间内,实现血液样本中血浆或血清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的分离。本分离盘片24可将分离的血浆或血清样本和血细胞样本收容于分离腔中的不同腔体空间内,血浆或血清样本和血细胞样本分空间收容,通过取样位242可提取分离腔内的血浆或血清样本而不容易误提取到血细胞样本,能够保证提取的血浆或血清样本的纯度,降低取样操作的精度要求。同时,微量的血液样本也能够通过本分离模组2实现上述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分空间分离和收容过程,无需大量采集血液样本,能够降低血液样本的检测用量,且分离效果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架体包括安装架21和分离座22,安装架21设于底座12,并对应更换口133设置,安装架21设有滑动轨211,分离座22与滑动轨211滑动连接,分离座22设有安装槽221,分离驱动件设于分离座22背向安装槽221的一侧;分离模组2还包括与控制器81电连接的更换驱动件,更换驱动件设于安装架21,并与分离座22连接,更换驱动件驱动分离座22带动分离盘片24从更换口133进入或退出安装腔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通过将第三架体设置为安装架21和分离座22,使得安装架21设置于机壳1的底座12,并邻近左侧板设置,利用安装架21安装固定分离座22、分离驱动件及分离盘片24等部件。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分离座22设有安装槽221,从而利用安装槽221对分离盘片24实现限位安装,通过将分离驱动件设置于分离座22背向安装槽221的一侧,使得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槽221的底壁,从而方便放置于安装槽221的分离盘片24与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如此可利用分离驱动件驱动分离盘片24旋转以实现离心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通过在安装架21上设置滑动轨211和更换驱动件,使得分离座22与滑动轨211滑动连接,更换驱动件与控制器81电连接,从而利用控制器81控制更换驱动件驱动分离座22带动分离盘片24从更换口133进入或退出安装腔11,以方便对分离盘片24进行更换。
在一实施例中,机壳1对应更换口133还设有活动挡板134,活动挡板134与左侧板转动连接,以打开或闭合更换口133。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在更换完分离盘片24后,利用更换驱动件驱动分离座22带动分离盘片24从更换口133进入安装腔11,并利用活动挡板134将更换口133盖合,以确保安装腔11的密闭性,从而确保样本不被污染。
可以理解的,活动挡板134与机壳1的底座12转动连接,例如采用铰接、孔轴连接或其他转动连接方式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更换口13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开口,更换口133的一开口对应分离盘片24设置,此时分离盘片24为自带仓门的结构,类似抽屉一样水平可自动弹出的结构。更换口133的另一开口位于分离盘片24对应的开口下方,此时活动挡板134对应该开口设置,以方便打开更换底物试剂,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机壳1邻近更换口133还设有放置架,放置架连接于左侧板,放置架设有用于放置分离盘片24的放置腔。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可方便用户直接从放置架内将新的待更换的分离盘片24装设于分离座22的安装槽221内,提高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待测样本15设有标识码,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与控制器81电连接的检测件6,检测件6设于底座12,并对应进样台121设置,检测件6用于检测待测样本15的标识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通过在待测样本15上设置标识码,可利用标识码区分盛放待测样本15的试管是带帽试管或不带帽试管,以便于区分待测样本15的种类,从而使得生化分析仪100根据不同的样本进行检测。可以理解的,检测件6可以是条码扫描仪,用于对试管上所贴标识码或条码进行扫描。
可以理解的,生化分析仪100在运行时,先通过控制器81控制检测件6对待测样本15上的标识码进行检测,在检测完成后,第一采样组件41/第二采样组件42根据检测的不同标识码分别进行取样。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件6可设置于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的左侧或右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也可位于检测件6的相对两侧,此时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仍在检测件6检测完待测样本15上的标识码后,根据不同的标识码进行采样。
在一实施例中,进样台121设有穿刺位和吸样位,穿刺位对应第一采样组件41设置,吸样位对应第二采样组件42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台121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区域,例如进样台121对应第一采样组件41设置有穿刺位,进样台121对应第二采样组件42设置有吸样位。可以理解的,检测件6可以根据待测样本15的试管类型进行检测,以区分盛放待测样本15的试管是带帽试管或不带帽试管。
可以理解的,进样台121内设置有驱动待测样本15转移的驱动机构,当检测件6检测到待测样本15的试管是带帽试管时,驱动机构将待测样本15转移至穿刺位,由第一采样组件41进行采样或转移。当检测件6检测到待测样本15的试管是不带帽试管时,驱动机构将待测样本15转移至吸样位,由第二采样组件42进行采样或转移。
可选地,该驱动机构可以是传送带、传送机构或其他能够实现待测样本15转移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进样台121设置有进样器,该进样器用于实现待测样本15循环进样的机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进样台121还设有循环进样通道,循环进样通道从吸样位延伸至穿刺位。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进样台121上设置循环进样通道,可利用循环进样通道实现不同待测样本15的转移及循环。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台121内的驱动机构将带帽试管的待测样本15从吸样位经由循环进样通道转移至穿刺位。
在一实施例中,进样台121还设有急诊位,急诊位邻近穿刺位设置。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急诊位,可利用急诊位实现待测样本15的插样检测,以尽快进行样本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台121上对应穿刺位、吸样位及急诊位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或固定待测样本15的放置架或试管架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混匀组件7,混匀组件7包括固定架71、混匀驱动件72及混匀夹爪73,固定架71设于底座12,并邻近进样口131设置,混匀驱动件72设于固定架71,混匀夹爪73连接于混匀驱动件72的输出轴,混匀夹爪73设有夹持槽74;其中,混匀驱动件72驱动混匀夹爪73将待测样本15夹持于夹持槽74内,以进行混匀。
可以理解的,混匀驱动件72设于固定架71,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混匀夹爪73连接于混匀驱动件72的输出轴,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混匀组件7,可利用混匀组件7对进样台121的待测样本15进行混匀,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可以理解的,混匀驱动件72可以是驱动电机、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混匀夹爪73可以是夹爪气缸或机械爪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侧板13还包括前侧板,前侧板与左侧板或右侧板转动连接,前侧板开设有进样口131;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设于前侧板背向安装腔11一侧的显示屏82,显示屏82与进样口131间隔设置,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显示屏82与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生化分析仪100还包括设于机壳1的显示屏82,显示屏82邻近进样口131设置,并与控制器81电连接,显示屏82与分离模组2、检测模组3及转移模组4电连接。前侧板与左侧板或右侧板转动连接,以使得设置于前侧板的显示屏82随前侧板旋转打开,便于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控制器81与显示屏82、分离模组2的分离驱动件和更换驱动件、检测模组3的旋转驱动件和检测模块33及进杯组件、转移模组4的第一采样组件41和第二采样组件42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显示屏82用于显示分离模组2的开始和结束信息、检测模组3的检测信息以及转移模组4的加样信息等,在此不做限定。
生化分析仪100的工作原理为:
1、用户将装有全血样本的试管及试管架放入进样台121上,进样台121不循环进样时可以装载5排试管架,25个试管;循环进样时,可以装载10排50个样本。进样台121将试管逐个送到检测件6对应的试管有无检测位,通过检测件6检测试管有无,检测件6扫描位对试管条码进行扫描,混匀组件7对混匀位的试管提起混匀,再移动至穿刺位,通过第一采样组件41的第一采样针413二维针将试管帽刺破后吸出全血样本并移至分离模组2的分离盘片24的加样位241进入分离腔内。
2、当第一采样针413的穿刺样本针将全血样本注入分离盘片24内后,分离驱动件驱动分离盘片24高速旋转离心,右侧的第二采样组件42的第二采样针423三维试剂样本针将离心后的血浆样本加注到加样加试剂孔位,该孔位下是进杯组件34推出的反应杯。
3、需要说明的是,当试管、试管帽有无检测位检测到不带盖,为开放的非全血样本,如血浆、血清样本,则可以将上述吸样流程改为不混匀、不穿刺吸样,而在非穿刺、开盖血清、血浆样本吸样位,也即直接由第二采样组件42的第二采样针423三维试剂样本针进行吸取血清、血浆样并加入到孵育检测模块的加样加试剂孔位。
4、第二采样针423的三维试剂样本针吸取试剂仓5的各种反应试剂53加注到反应杯内;检测模组3的移杯抓手组件将反应杯旋转移送到各孵育、清洗、磁分离位;反应完成测光后将反应杯移出到抛杯位进行抛杯,以完成检测。
以上1和2为全血样本的加样流程;3为血清、血浆等非全血样本加样流程。该生化分析仪100为能同时支持全血、血清、血浆等样本的机型。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100可以为仅支持血清、血浆检测的不具有混匀、全血穿刺吸样功能的非全血样本分析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100可以为支持全血检测的带混匀、穿刺吸样功能的全血样本分析仪,通过机内的混匀和离心,省去用户需要对全血样本进行离心的操作,节省人工,避免繁琐操作;同时,可以避免机外开盖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以缩短从离心机到仪器的等待和转运时间,提高紧急样本的出结果速度;减少依次样本在离心机上的转运,降低样本混淆风险;且整机左右尺寸相对其他仪器大幅缩减,节省空间,降低重量;同时可以避免离心机的震动和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分析仪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底座、侧板及顶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底座的周缘,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相对,并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底座、所述侧板及所述顶板围合安装腔,所述侧板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进样口,所述底座对应所述进样口设有进样台,所述进样台用于放置待测样本;
分离模组,所述分离模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分离模组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用于容纳所述待测样本,所述分离模组用于分离所述待测样本;
检测模组,所述检测模组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模组背离所述进样口的一侧,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样本;
转移模组,所述转移模组设于所述侧板或所述顶板内,所述转移模组用于将所述进样台的待测样本转移至所述分离腔或所述检测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隔离腔;
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隔离腔内,并与所述分离模组、所述检测模组及所述转移模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转移模组包括:
第一采样组件,所述第一采样组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一采样针,所述第一架体设于所述左侧板,并与所述分离模组相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采样针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采样针在所述进样台和所述分离腔之间往复移动以吸取和转移所述待测样本;和
第二采样组件,所述第二采样组件包括第二架体、第二驱动组件及第二采样针,所述第二架体设于所述右侧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采样针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采样针在所述进样台或所述分离腔与所述检测模组之间往复移动以吸取和转移分离后的所述待测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邻近所述底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试剂入口,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试剂仓,所述试剂仓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试剂入口处,所述试剂仓用于放置反应试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仓包括: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试剂入口处;和
放置盘,所述放置盘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活动件,所述放置盘用于放置反应试剂;
其中,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放置盘从所述试剂入口进入或退出所述安装腔,以使所述放置盘位于所述第二采样针在所述进样台和检测模组之间的移动路径,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采样针在所述放置盘与所述检测模组之间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组包括:
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旋转台,所述旋转台转动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旋转台设有反应工位和检测工位;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于所述旋转台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及
进杯组件,所述进杯组件设于所述左侧板,并邻近所述第一采样组件设置,所述进杯组件设有放杯腔、输送通道及出杯口,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放杯腔和所述出杯口连通,所述出杯口对应所述旋转台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旋转台转动,以使所述检测工位与所述检测模块对应,且所述反应工位与所述出杯口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与所述进样口相对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连接,并与所述隔离板围合形成分隔腔;
所述检测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隔腔内的液路组件,所述液路组件连接于所述后侧板,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与所述分离模组对应,所述分离模组包括:
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设于所述底座,并对应所述更换口设置,所述第三架体设有安装槽;
分离驱动件,所述分离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架体背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及
分离盘片,所述分离盘片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分离驱动件的输出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分离盘片设有所述分离腔;
其中,所述分离驱动件驱动所述分离盘片旋转,以使所述分离腔内的待测样本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架体包括安装架和分离座,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底座,并对应所述更换口设置,所述安装架设有滑动轨,所述分离座与所述滑动轨滑动连接,所述分离座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分离驱动件设于所述分离座背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更换驱动件,所述更换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分离座连接,所述更换驱动件驱动所述分离座带动所述分离盘片进入或退出所述安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对应所述更换口还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左侧板活动连接,以打开或闭合所述更换口;
且/或,所述机壳邻近所述更换口还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连接于所述左侧板,所述放置架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分离盘片的放置腔;
且/或,所述左侧板还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废料口,所述废料口与所述更换口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检测模组对应,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废料收集盒,所述废料收集盒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废料口处,用于收集所述检测模组检测后的废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本设有标识码,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底座,并对应所述进样台设置,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样本的标识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混匀组件,所述混匀组件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并邻近所述进样口设置;
混匀驱动件,所述混匀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架;及
混匀夹爪,所述混匀夹爪连接于所述混匀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混匀夹爪设有夹持槽;
其中,所述混匀驱动件驱动所述混匀夹爪将待测样本夹持于所述夹持槽内,以进行混匀。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前侧板开设有所述进样口;
所述生化分析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前侧板背向所述安装腔一侧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进样口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分离模组、所述检测模组及所述转移模组电连接。
CN202221055777.4U 2022-05-05 2022-05-05 生化分析仪 Active CN217385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777.4U CN217385510U (zh) 2022-05-05 2022-05-05 生化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5777.4U CN217385510U (zh) 2022-05-05 2022-05-05 生化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5510U true CN217385510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6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5777.4U Active CN217385510U (zh) 2022-05-05 2022-05-05 生化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5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7640A (zh) * 2023-10-30 2024-02-06 苏州思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7640A (zh) * 2023-10-30 2024-02-06 苏州思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517640B (zh) * 2023-10-30 2024-05-24 千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3826B2 (ja) 化学発光検出器及びその検出方法
CN111094991A (zh) 血液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US5681530A (en) Transport system for fluid analysis instrument
EP3572815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CN113176417B (zh) 一种检测血液样本中血常规参数和c反应蛋白参数的方法
CN109917145B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2051406B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
JPH0416747B2 (zh)
CN109975565B (zh) 样本测定方法及样本测定装置
CN108865659A (zh) 核酸提取与扩增荧光检测系统
CN217385510U (zh) 生化分析仪
RU264577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полнения анализов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in vitro
CN110412302A (zh) 单人份化学分析装置及其分析样品的方法
CN113049800B (zh) 一种免疫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95047A (zh) 样本分析仪
CN114137245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577707A (zh) 一种全自动流式细胞仪
CN208883861U (zh) 核酸提取与扩增荧光检测系统
CN208568812U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
CN107271695B (zh) 一种血型分析仪
CN218674742U (zh) 化学发光仪
WO2022025668A1 (en) Cartridge for sample processing
CN114636606A (zh) 血样处理方法
CN215005420U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4794846U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