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2371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2371U
CN217382371U CN202220600388.9U CN202220600388U CN217382371U CN 217382371 U CN217382371 U CN 217382371U CN 202220600388 U CN202220600388 U CN 202220600388U CN 217382371 U CN217382371 U CN 217382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dul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03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锋
王文斌
孙俊民
曹磊
任妍
李照威
吴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03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2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2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2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具有并排设置的前侧容置腔和后侧容置腔,前侧容置腔与后侧容置腔之间形成插装间隙;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底部插入至插装间隙内并与底座连接,以使显示模组安装于底座上;电器部件,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显示模组电性连接,其中,至少部分电器部件位于前侧容置腔和/或后侧容置腔内。上述显示装置能够避免现有将电器部件内置于显示模组的方式所带来的显示模组整体较厚的问题,并且不会出现显示模组的局部凸出程度较大的现象,进而有利于实现超薄且外观平整的显示模组,满足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的美观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走进千家万户,对于显示装置(特别是大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超薄超轻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相比于传统的显示装置(例如LED显示装置)而言,由于具有更为优越的超薄特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显示装置(例如OLED显示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支持显示装置正常运行的一些电器部件,例如控制板、电源板、电源开关、各类控制按键等等。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电器部件均内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中,这样会使显示模组整体偏厚,难以满足超薄的要求。假如将显示模组未内置电器部件的部位设计得较薄,而内置有电器部件的部位必然会凸出于上述较薄的部位,并且“凸出”程度较大,从而使显示模组的外观不平整,影响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具有并排设置的前侧容置腔和后侧容置腔,前侧容置腔与后侧容置腔之间形成插装间隙;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底部插入至插装间隙内并与底座连接,以使显示模组安装于底座上;电器部件,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显示模组电性连接,其中,至少部分电器部件位于前侧容置腔和/或后侧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后板以及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在底板相对的两侧,后板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一顶板连接于后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顶部以围成后侧容置腔,且在后侧容置腔朝向插装间隙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固定件,支撑固定件与底座连接,支撑固定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后侧容置腔内,支撑固定件在开口处与显示模组连接,且支撑固定件对第一顶板靠近开口的部位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支撑固定件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与底板和显示模组连接,主体部具有安装面和支撑面,安装面与底板之间呈预设夹角,且安装面与显示模组的底部朝向开口的表面相贴合,支撑面与第一顶板的底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支撑固定件还包括延伸部,延伸部连接在主体部上,且延伸部朝向背离安装面的方向延伸至显示模组的下方,显示模组的底部边缘与延伸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显示模组的底部具有导电连接件,电器部件包括位于后侧容置腔内的主转接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中,导电连接件由开口伸入至后侧容置腔内并与主转接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主转接模块电性连接,主转接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沿显示模组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为多个,多个电源模块沿显示模组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电器部件还包括电源转接模块和总电源开关,电源转接模块位于后侧容置腔内,总电源开关设置于后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其中,多个电源模块和总电源开关均与电源转接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源转接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总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电源转接模块与外部电源之间的通断;和/或,电器部件还包括关机补偿模块和关机补偿按键,关机补偿模块位于后侧容置腔内,关机补偿按键设置于后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其中,主转接模块和关机补偿按键均与关机补偿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前板、中间板以及第二顶板,前板和中间板均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且中间板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第二顶板连接于前板、中间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顶部以围成前侧容置腔,中间板与显示模组的底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电器部件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扬声器模块位于前侧容置腔内,扬声器模块与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电器部件还包括红外接收模块,红外接收模块设置于前板上,红外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电器部件还包括待机电源开关,待机电源开关设置于前板、第二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待机电源开关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待机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电源模块与显示模组之间的通断。
进一步地,前板包括前板主体和前侧遮挡件,第二顶板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向下延伸至前板主体的一侧,且通过第一紧固件由前至后穿入前板主体和第一连接部以将两者连接固定,前侧遮挡件由前侧连接至前板主体和/或第一连接部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和/或,第二顶板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向下延伸至中间板的一侧,且通过第二紧固件由后至前穿入中间板和第二连接部以将两者连接固定,且第二紧固件对应于插装间隙内。
进一步地,前侧遮挡件沿显示模组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电器部件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扬声器模块位于前侧容置腔内,前板主体设有第一避让槽,前侧遮挡件设有网格部,网格部、第一避让槽以及扬声器模块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和/或,电器部件还包括红外接收模块,红外接收模块设置于前板主体上,前板主体设有第二避让槽,前侧遮挡件设有透明部,透明部、第二避让槽以及红外接收模块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
进一步地,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并且第一顶板和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其中,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相对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当装配第一顶板时,第一限位凸部伸入至第一限位槽内,第二限位凸部伸入至第二限位槽内,并且第一限位凸部和第二限位凸部同时沿相应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进行滑动;第一顶板设有第三连接部,当第一顶板装配到位时,第三连接部向下延伸至后板的一侧,通过第三紧固件由后至前穿入第三连接部和后板以将两者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顶板对应于主转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的部位上设有第一散热部;和/或,后板对应于主转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的部位上设有第二散热部。
进一步地,底座位于显示模组前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底座位于显示模组后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显示装置还包括平衡件,平衡件设置于底座位于显示模组前侧的部分上,以用于平衡显示装置的重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将电器部件设置在底座上,并且其中至少部分是位于底座的前侧容置腔和/或后侧容置腔内,从而避免现有将电器部件内置于显示模组的方式所带来的显示模组整体较厚的问题,并且不会出现显示模组的局部凸出程度较大的现象,进而有利于实现超薄且外观平整的显示模组,满足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的美观性的要求。另外,将显示模组插装至底座上,一方面能够彰显出显示模组的轻薄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产品整体呈现稳重、简约且科技感十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显示装置的电器部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能够示出底座的内部结构;
图6为图5的显示装置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显示装置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并不作限定,例如,OLED显示装置、LED显示装置等等。如图1、图2以及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底座10、显示模组20以及电器部件,其中,底座10具有并排设置的前侧容置腔111和后侧容置腔112,前侧容置腔111与后侧容置腔112之间形成插装间隙113,显示模组20的底部插入至插装间隙113内并与底座10连接以使显示模组20安装于底座10上。电器部件通常指的是用于支持显示装置正常运行的各类部件,例如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扬声器模块、各类按键开关等等。上述电器部件设置在底座10上且与显示模组20电性连接,其中,至少部分电器部件位于前侧容置腔111和/或后侧容置腔112内。
由于电器部件设置在底座10上,并且其中至少部分是位于底座10的前侧容置腔111和/或后侧容置腔112内,从而避免现有将电器部件内置于显示模组的方式所带来的显示模组整体较厚的问题,并且不会出现显示模组的局部凸出程度较大的现象,进而有利于实现超薄且外观平整的显示模组,满足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的美观性的要求。另外,将显示模组插装至底座10上,一方面能够彰显出显示模组的轻薄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产品整体呈现稳重、简约且科技感十足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前侧容置腔111和后侧容置腔112是沿前后方向(如图2和图6所示)并排设置的,前侧容置腔111位于显示模组20的前侧,后侧容置腔112位于显示模组20的后侧。电器部件可以全部位于底座10的前侧容置腔111和/或后侧容置腔112内,也可以一部分位于底座10的前侧容置腔111和/或后侧容置腔112内,而另一部分设置在底座10的外壁上;另外,前侧容置腔111和后侧容置腔112内可以均设置有电器部件,或者,前侧容置腔111和后侧容置腔112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电器部件,另一个内未设置电器部件。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20越来越朝向大尺寸方向发展。在图1和图2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为大尺寸(例如95寸)OLED显示模组,显示模组20的最薄处的厚度仅为几毫米(例如5~6mm)。显示模组20是用于显示的独立部件,显示模组20与底座10在分别加工制造后在进行装配。如果显示模组20为大尺寸,则底座10的尺寸也会相应加大。因此,在对大尺寸显示装置产品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底座10的结构如何进行拆分,从而能够实现大尺寸显示装置产品的量产可行性。
如图3、图5以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包括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中间板18、第一顶板16以及第二顶板19。其中,底板12作为可拆分的底座10的基板,至少用于固定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以及中间板18。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以及中间板18需要分别直接与底板12进行连接固定。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和中间板18中的至少一个板也可以不与底板12直接连接,而是通过相邻的其他板间接与底板12连接。
具体地,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连接在底板12相对的两侧,前板17、后板15以及中间板18均连接在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且中间板18位于前板17和后板15之间。第一顶板16连接于后板15、第一侧板13以及第二侧板14的顶部,底板12、第一顶板16、后板15、第一侧板13以及第二侧板14共同围成后侧容置腔112。第二顶板19连接于前板17、中间板18、第一侧板13以及第二侧板14的顶部,底板12、第二顶板19、前板17、中间板18、第一侧板13以及第二侧板14共同围成前侧容置腔111。第一顶板16与第二顶板19之间具有缝隙,以能够在前侧容置腔111与后侧容置腔112之间形成插装间隙113。上述后侧容置腔112朝向插装间隙113的一侧形成有开口,该开口与插装间隙113连通,上述前侧容置腔111为相对封闭的空间。
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固定件40,支撑固定件40与底座10连接,支撑固定件40的至少部分位于后侧容置腔112内,支撑固定件40在开口处与显示模组20连接,且支撑固定件40对第一顶板16靠近开口的部位进行支撑。一方面,显示模组20插入至插装间隙113后能够通过支撑固定件40实现与底座10的连接;另一方面,第一顶板16靠近开口的悬空部位可以通过支撑固定件40进行支撑,从而保证第一顶板16的装配可靠性。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固定件40为多个,多个支撑固定件40沿显示模组2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其中,多个支撑固定件40的具体位置需要避让后侧容置腔112中设置的电器部件。通过多个支撑固定件40共同对显示模组20与底座10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保证连接可靠性;同时,通过多个支撑固定件40共同对第一顶板16进行支撑,能够保证支撑可靠性,防止第一顶板16靠近开口的部位发生局部下陷,从而保证外观平整性。当然,可以理解地,支撑固定件40也可以为一个,此时可以将支撑固定件40设计为沿显示模组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整体,从而保证连接可靠性。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固定件40包括主体部41,主体部41与底板12和显示模组20连接,主体部41具有安装面411和支撑面412,安装面411与底板12之间呈预设夹角,且安装面411与显示模组20的底部朝向开口的表面相贴合,从而使显示模组20装配后其所在面能够与底板12之间呈上述预设夹角。支撑面412与第一顶板16的底面相贴合,以对第一顶板16进行支撑。其中,预设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预设夹角可以为90°,也就是说,显示模组20相对于底板12垂直插装于其上;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也可以略小于90°,例如预设夹角为89°,此时显示模组20相对于底板12略微向后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体部41的具体结构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与底板12和显示模组20的连接、并且能够设有安装面411和支撑面412即可。例如,在图3和图6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41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其中水平部分与底板12相贴合并通过螺丝等紧固件进行连接,竖直部分的顶面形成支撑面412,竖直部分背离水平部分的侧面形成安装面411,当安装面411与显示模组20的底部表面贴合后,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将竖直部分与显示模组20的底部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固定件40还包括延伸部42,延伸部42连接在主体部41上,且延伸部42朝向背离安装面411的方向延伸至显示模组20的下方,也就是说,上述延伸部42位于显示模组20的底部边缘与底板12之间。显示模组20的底部边缘与延伸部42间隙配合。一方面,上述延伸部42能够防止显示模组20在装配过程中与底板12之间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如果显示模组20发生额外轻微倾斜、其与底板12之间的夹角略偏离预设夹角,此时延伸部42也能够对显示模组20的底部边缘起到一定的止挡作用,从而防止显示模组20进一步发生倾斜,保证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板18与显示模组20的底部相贴合,这样也能够对显示模组20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从而使显示模组20保持在预设夹角的位置。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板18与显示模组20的底部之间也可以间隙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底座10的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中间板18、第一顶板16以及第二顶板19中,需要连接的两个板通常采用各自的边缘进行连接,从而使最终形成的底座10的外观大致呈规则的“长方体”,该“长方体”的各个边沿处不存在额外凸出的结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也可以不包括中间板18,此时前侧容置腔111朝向插装间隙113的一侧同样形成有开口,为了保证第二顶板19的支撑可靠性,也可以在第二顶板19靠近该开口部位再设置其它支撑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的底部具有导电连接件21,该导电连接件21用于与电器部件进行电性连接,以实现对显示模组20的供电和信号传输。导电连接件21的数量和类型并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导电连接件21为呈扁平状的柔性线路板(即FPC线路板)。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部件包括位于后侧容置腔112内的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以及电源模块33。其中,主转接模块31至少用于控制模块32、电源模块33与显示模组20之间的转接,控制模块32和电源模块33分别与主转接模块31电性连接。当显示模组20插装至插装间隙113内后,显示模组20的底部的导电连接件21由开口伸入至后侧容置腔112内,并且导电连接件21与主转接模块31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控制模块32、电源模块33与显示模组20之间的电性连接。另外,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以及电源模块33沿显示模组2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由于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电源模块33的尺寸相对较大,这样布置能够尽量减小后侧容置腔112在前后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底座1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更为美观。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33为多个,电源模块33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显示模组20的规格进行合理设计,例如电源模块33可以为2~3个。多个电源模块33沿显示模组2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当电源模块33为多个时,多个电源模块33之间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其中至少两个之间设有其他的电器部件,例如主转接模块31或控制模块32。电器部件还包括电源转接模块341和总电源开关342,电源转接模块341位于后侧容置腔112内,总电源开关342设置于后板15、第一顶板16、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中的一个上,例如在图3和图4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总电源开关342设置于后板15上。其中,多个电源模块33和总电源开关342均与电源转接模块341电性连接,且电源转接模块341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总电源开关342用于控制电源转接模块341与外部电源之间的通断。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部件还包括关机补偿模块351和关机补偿按键352,关机补偿模块351位于后侧容置腔112内,关机补偿按键352设置于后板15、第一顶板16、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中的一个上,例如在图3和图4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关机补偿按键352设置于后板15上。其中,主转接模块31和关机补偿按键352均与关机补偿模块351电性连接。关机补偿按键352可用于触发开启关机补偿模块351以进行关机补偿。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部件还包括扬声器模块36,扬声器模块36位于前侧容置腔111内,扬声器模块36与电源模块33和控制模块32电性连接,电源模块33可用于为扬声器模块36进行供电,控制模块32可用于对扬声器模块36进行控制。进一步地,电器部件还包括红外接收模块37,红外接收模块37设置于前板17上,红外接收模块37与控制模块32电性连接,红外接收模块37可用于接收遥控红外信号。另外,电器部件还包括待机电源开关38,待机电源开关38设置于前板17、第二顶板19、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中的一个上,例如在图3和图4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待机电源开关38设置于前板17上。待机电源开关38与控制模块32电性连接,待机电源开关38用于控制电源模块33与显示模组20之间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虚线框表示底板12的轮廓,点划线表示前侧容置腔111与后侧容置腔112之间的分界。在上述电器部件中,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电源模块33、电源转接模块341、关机补偿模块351以及红外接收模块37通常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线路板上的各类器件。因此,主转接模块31也可称为主转接板,控制模块32也可称为控制板,电源模块33也可称为电源板,电源转接模块341也可称为电源一分多转接板,关机补偿模块351也可称为关机补偿板,红外接收模块37也可称为红外接收板。另外,总电源开关342和待机电源开关38的具体类型并不作限定,可以为机械电源开关,也可以为触控电源开关;关机补偿按键352的具体类型并不作限定,可以为机械按键,也可以为触控按键。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总电源开关342为机械电源开关,待机电源开关38为触控电源开关,关机补偿按键352为机械按键。
特别地,底板12上设有多种高度规格的螺柱,通过这些螺柱能够对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电源模块33、电源转接模块341、关机补偿模块351、扬声器模块36等模块进行连接固定,螺柱的具体高度决定其连接的模块的安装高度。如图5所示,多个支撑固定件40在进行布置时,需要处于能够避让后侧容置腔112内安装的电器部件的位置(例如图5中圈出位置)。
为了保证显示装置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可拆分的底座10在装配之后,装配用的紧固件(例如螺丝)在主要外观面上应不可见,其中,“主要外观面”指的是底座10的前面、顶面、左侧面以及右侧面。
如图3、图5以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板17包括前板主体171和前侧遮挡件172,第二顶板19设有第一连接部191,第一连接部191向下延伸至前板主体171的一侧,且通过第一紧固件S1由前至后穿入前板主体171和第一连接部191以将两者连接固定。其中,第一连接部191可以位于前板主体171的后侧(如图6所示),也可以位于前板主体171的前侧。前侧遮挡件172由前板主体171的前侧连接至前板主体171和/或第一连接部191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S1,从而防止第一紧固件S1外露影响外观美观性。
另外,第二顶板19设有第二连接部192,第二连接部192向下延伸至中间板18的一侧,且通过第二紧固件S2由后至前穿入中间板18和第二连接部192以将两者连接固定。其中,第二连接部192可以位于中间板18的前侧(如图6所示),也可以位于中间板18的后侧。第二紧固件S2对应于插装间隙113内,当显示模组20插装入插装间隙113内后,显示模组20能够遮挡第二紧固件S2。
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板16和第一侧板13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61,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131,并且第一顶板16和第二侧板14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其中,第一限位槽161与第二限位槽相对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当装配第一顶板16时,第一限位凸部131伸入至第一限位槽161内,第二限位凸部伸入至第二限位槽内,并且第一限位凸部131和第二限位凸部同时沿相应的第一限位槽161和第二限位槽进行滑动。第一顶板16设有第三连接部162,当第一顶板16装配到位时,第三连接部162向下延伸至后板15的一侧,通过第三紧固件S3由后至前穿入第三连接部162和后板15以将两者连接固定。
当装配第一顶板16时,先将第一限位凸部131和第二限位凸部分别伸入相应的第一限位槽161和第二限位槽内,再沿前后方向推动第一顶板16,通过第一限位凸部131与第一限位槽161之间以及第二限位凸部分与第二限位槽之间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在第一顶板16的移动过程中起到滑动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在第一顶板16移动到位后对第一顶板16进行限位,保证第一顶板16与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当第一顶板16移动到位后,第一顶板16的第三连接部162向下延伸至后板15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三连接部162与后板15在前后方向上存在重叠的部分,通过第三紧固件S3由后至前穿入第三连接部162和后板15以将两者连接固定,此时虽然底座10的后面能够看到第三紧固件S3,但是由于底座10的后面在产品日常使用时不属于主要外观面,不会对产品的外观美观性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6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顶板16在装配时是由后至前进行推动的,当第一顶板16移动到位后,第三连接部162向下延伸至后板15的后侧;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顶板16在装配时也可以由前至后进行推动,在此情况下,第一顶板16移动到位后,第三连接部162位于后板15的前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以及中间板18均为独立于底板12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前板17、后板15、中间板18以及底板12先进行分别加工再进行组装。具体地,前板17、后板15、中间板18上均设有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与相应的前板17、后板15或中间板18相垂直,这样能够保证前板17、后板15或中间板18垂直于底板12时,第四连接部能够与底板12相贴合。通过第四紧固件S4由上至下依次穿入第四连接部和底板12以将两者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前板17、后板15或中间板18与底板12之间的连接固定。其中,由于第四紧固件S4是由上至下进行连接的,只要保证第四连接部位于前侧容置腔111或后侧容置腔112内,第四紧固件S4不会外露,从而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外观面。
另外,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与底板12之间均采用辅助连接件和第四紧固件S4进行连接。具体地,辅助连接件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其中水平部分与底板12的内侧相贴合,竖直部分与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的内侧相贴合,通过第四紧固件S4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水平部分和底板12进行固定连接,并且通过第四紧固件S4由内至外依次穿过竖直部分和第一侧板13(或第二侧板14)进行固定连接。由于上述第四紧固件S4是在前侧容置腔111或后侧容置腔112内进行连接操作的,第四紧固件S4不会外露,从而不会影响到产品的外观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板13与前板17之间、第一侧板13与后板15之间、第一侧板13与中间板18之间、第一侧板13与显示模组20之间、第二侧板14与前板17之间、第二侧板14与后板15之间、第二侧板14与中间板18之间、第二侧板14与显示模组20之间也均能够采用上述辅助连接件和第四紧固件S4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另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前板17、后板15、中间板18同样可以采用上述辅助连接件和第四紧固件S4的方式与底板12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S1、第二紧固件S2、第三紧固件S3、第四紧固件S4的具体类型并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为螺丝。
此外,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构成底座10的一部分板状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底板12、前板17、中间板18、第二顶板19、后板15采用一体成型工艺(例如采用等截面模具)进行加工制造。
如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前侧遮挡件172沿显示模组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电器部件还包括扬声器模块36,扬声器模块36位于前侧容置腔111内,前板主体171设有第一避让槽1711,前侧遮挡件172设有网格部1721,网格部1721、第一避让槽1711以及扬声器模块36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网格部1721用于扬声器模块36的出音,网格部1721优选为金属网格。另外,电器部件还包括红外接收模块37,红外接收模块37设置于前板主体171上,前板主体171设有第二避让槽1712,前侧遮挡件172设有透明部1722,透明部1722、第二避让槽1712以及红外接收模块37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透明部1722可以由玻璃材料制成,一方面,玻璃材料支撑的透明部1722构成高光的外观件,有利于外观美观性;另一方面,透明部1722也不会影响到红外光的透过。
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前板主体171上还设有第三避让槽1713,待机电源开关38为触控电源开关,待机电源开关38设置于前板主体171上,透明部1722、第三避让槽1713以及待机电源开关38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也就是说透明部1722同样覆盖待机电源开关38。另外,为了美观性考虑,可以将透明部1722设置为相对于网格部1721左右对称的两个,两个透明部1722分别与网格部1721通过胶粘方式固定。
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板16对应于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和电源模块33中的至少一个的部位上设有第一散热部163。后板15对应于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和电源模块33中的至少一个的部位上设有第二散热部151。通过第一散热部163和第二散热部151对容易产生热量的部件(例如主转接模块31、控制模块32、电源模块33等)进行散热,保证产品使用可靠性。其中,第一散热部163和第二散热部151的具体结构并不作限定,可以为任何能够实现散热的结构。例如,在图3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163包括设置在第一顶板16相应位置上的第一散热孔1631以及用于覆盖第一散热孔1631的散热网纱1632。另外,后板15上还设有端子连接部152,端子连接部152具体包括设置在后板15上的安装槽1521以及嵌设在安装槽1521内的端子板1522,端子板1522对应于控制模块32的位置。上述端子板1522可以根据控制模块32的端子排布方式选择不同的规格,从而便于控制模块32与外部线路的连接。
如图8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位于显示模组20前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底座10位于显示模组20后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显示装置还包括平衡件50,平衡件50设置于底座10位于显示模组20前侧的部分上,以用于平衡显示装置的重心。其中,平衡件50的具体类型、具体安装位置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产品的重心)进行合理设计,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安装或者不安装平衡件50。优选地,平衡件50为平衡板,该平衡板设置在底板12的底部靠前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具有并排设置的前侧容置腔和后侧容置腔,所述前侧容置腔与所述后侧容置腔之间形成插装间隙;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部插入至所述插装间隙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以使所述显示模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电器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电器部件位于所述前侧容置腔和/或所述后侧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后板以及第一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后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连接于所述后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以围成所述后侧容置腔,且在所述后侧容置腔朝向所述插装间隙的一侧形成有开口,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固定件,所述支撑固定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固定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后侧容置腔内,所述支撑固定件在所述开口处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且所述支撑固定件对所述第一顶板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底板和所述显示模组连接,所述主体部具有安装面和支撑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呈预设夹角,且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部朝向所述开口的表面相贴合,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件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上,且所述延伸部朝向背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显示模组的下方,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延伸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部具有导电连接件,所述电器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后侧容置腔内的主转接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导电连接件由所述开口伸入至所述后侧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主转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主转接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主转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电源模块沿所述显示模组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源模块沿所述显示模组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电源转接模块和总电源开关,所述电源转接模块位于所述后侧容置腔内,所述总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后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其中,多个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总电源开关均与所述电源转接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转接模块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总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转接模块与所述外部电源之间的通断;和/或,
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关机补偿模块和关机补偿按键,所述关机补偿模块位于所述后侧容置腔内,所述关机补偿按键设置于所述后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其中,所述主转接模块和所述关机补偿按键均与所述关机补偿模块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前板、中间板以及第二顶板,所述前板和所述中间板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且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所述第二顶板连接于所述前板、所述中间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以围成所述前侧容置腔,所述中间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底部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所述扬声器模块位于所述前侧容置腔内,所述扬声器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前板上,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和/或,
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待机电源开关,所述待机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前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所述待机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待机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的通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包括前板主体和前侧遮挡件,所述第二顶板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前板主体的一侧,且通过第一紧固件由前至后穿入所述前板主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将两者连接固定,所述前侧遮挡件由前侧连接至所述前板主体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以遮挡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或,
所述第二顶板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向下延伸至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且通过第二紧固件由后至前穿入所述中间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将两者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二紧固件对应于所述插装间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遮挡件沿所述显示模组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
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所述扬声器模块位于所述前侧容置腔内,所述前板主体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前侧遮挡件设有网格部,所述网格部、所述第一避让槽以及所述扬声器模块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和/或,
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前板主体上,所述前板主体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前侧遮挡件设有透明部,所述透明部、所述第二避让槽以及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依次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并且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当装配所述第一顶板时,所述第一限位凸部伸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凸部同时沿相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进行滑动;
所述第一顶板设有第三连接部,当所述第一顶板装配到位时,所述第三连接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后板的一侧,通过第三紧固件由后至前穿入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后板以将两者连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板对应于所述主转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的部位上设有第一散热部;和/或,
所述后板对应于所述主转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的部位上设有第二散热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前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后侧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平衡件,所述平衡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前侧的部分上,以用于平衡所述显示装置的重心。
CN202220600388.9U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382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0388.9U CN217382371U (zh)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0388.9U CN217382371U (zh)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2371U true CN217382371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0388.9U Active CN217382371U (zh)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2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4153B2 (en) Display device
EP1526722B1 (en) Flat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US7492609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single shielded circuit board
KR20090080009A (ko)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110055340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9927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584398A2 (en) Display
CN107300286B (zh) 用于冰箱的照明装置
US20130101152A1 (en) Display with sound box
CN217382371U (zh) 显示装置
CN110446381A (zh) 显示设备
JP200905339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13266995B (zh) 显示组件及具有该显示组件的冰箱
US20230269887A1 (en) Display device
CN203015300U (zh) 通信机箱
JP2015099292A (ja) 表示装置
CN210725083U (zh) 一种模组背板组件及电视机
CN216903595U (zh) 一种墙壁插座
KR20080070220A (ko) 램프 소켓 가이드와 이를 구비한 램프 유닛 및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CN211503415U (zh) 一种家电显示屏无线通信结构、家电显示屏组件、冰箱
CN210606354U (zh) 显示设备
US2009006660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ulti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10627701U (zh) 显示设备
CN215734536U (zh) 一种分体底座结构及电视机
CN216134559U (zh) 条形音箱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