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2110U - 增压水管 - Google Patents

增压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2110U
CN217382110U CN202220372210.3U CN202220372210U CN217382110U CN 217382110 U CN217382110 U CN 217382110U CN 202220372210 U CN202220372210 U CN 202220372210U CN 217382110 U CN217382110 U CN 217382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nozzle
cross
pressure bo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22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焕文
郭伟伦
宋敏
刘赛涛
段及榜
区嘉良
陈启明
陈文坚
姜海峰
李钊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unwin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nwin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nwin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nwin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22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2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2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2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水管,包括为中空管体的主管道以及增压喷嘴,增压喷嘴设置于主管道内,增压喷嘴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的横截面积,增压喷嘴靠近进水口一端的外壁与主管道的内壁紧密贴合。本方案在使用时,可将增压喷嘴设置在主管道内,并使得增压喷嘴的进水口朝向主管道流体流入的方向,增压喷嘴的出水口朝向主管道流体流出的方向,至此便完成了增压水管的安装。当流体从主管道流动并从增压喷嘴流经出水口后,流体会因横截面积的缩小而增加速度流出,以此达到提高喷射水压的效果。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缩小流通面积的方式来增加流体压力,使流体能够提速喷出,满足特定环境的工作需求。

Description

增压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定型机的辅助部件领域,尤其涉及增压水管。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现有的管道中,由于一些输送管道的自身长度较长,流体仅通过初始端鼓风增压的方式难以在流出时形成带有高压的流体,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工作环境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流体喷射压力的增压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增压水管,包括:
主管道,为中空管体;
增压喷嘴,设置于所述主管道内,所述增压喷嘴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增压喷嘴靠近进水口一端的外壁与所述主管道的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喷嘴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主管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设有扩口段,所述扩口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管道其他管段横截面积,所述增压喷嘴设置于所述扩口段内,所述增压喷嘴的进水口紧贴所述扩口段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扩口段的两端与主管道其他管段连接处设有导斜段。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喷嘴设有贴合段,所述贴合段沿着所述进水口一端向外延伸,所述贴合段形状与所述扩口段相适配,所述贴合段能够与所述扩口段的内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喷嘴设有引流段,所述引流段沿着所述出水口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引流段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为中空圆管,所述增压喷嘴为中空圆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还设有分流支管,所述分流支管垂直于所述主管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和分流支管的靠近开口的端部均设有环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支管与主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分流支管其他管段的横截面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水管在使用时,可将增压喷嘴设置在主管道内,并使得增压喷嘴的进水口朝向主管道流体流入的方向,增压喷嘴的出水口朝向主管道流体流出的方向,至此便完成了增压水管的安装。当流体从主管道流动并从增压喷嘴流经出水口后,流体会因横截面积的缩小而增加速度流出,以此达到提高喷射水压的效果。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缩小流通面积的方式来增加流体压力,使流体能够提速喷出,满足特定环境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主管道;101、扩口段;102、导斜段;103、环状凸起;20、增压喷嘴; 201、贴合段;202、引流段;30、分流支管;301、缩口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所示,包括为中空管体的主管道10以及增压喷嘴20,增压喷嘴20设置于所述主管道10内,所述增压喷嘴20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增压喷嘴20靠近进水口一端的外壁与所述主管道10的内壁紧密贴合。本方案在使用时,可将增压喷嘴20 设置在主管道10内,并使得增压喷嘴20的进水口朝向主管道10流体流入的方向,增压喷嘴20的出水口朝向主管道10流体流出的方向,至此便完成了增压水管的安装。当流体从主管道10流动并从增压喷嘴20流经出水口后,流体会因横截面积的缩小而增加速度流出,以此达到提高喷射水压的效果。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缩小流通面积的方式来增加流体压力,使流体能够提速喷出,满足特定环境的工作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增压喷嘴2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主管道 10内。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更换不同规格的增压喷嘴20,甚至通过拆卸增压喷嘴20来作为无增压的管道使用,满足多种不同的工作环境,适用性更强。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主管道10设有扩口段101,所述扩口段10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管道10其他管段横截面积,所述增压喷嘴20 设置于所述扩口段101内,所述增压喷嘴20的进水口紧贴所述扩口段101内壁。当流体流经增压喷嘴20时,流体受增压喷嘴20增压的同时也会冲击增压喷嘴 20移动,而通过扩口段101和增压喷嘴20相适配的设置,使得喷嘴受冲击移动后会抵接在扩口段101的边缘处,不会脱离扩口段101,以此避免增压喷嘴20 受流体冲击的影响而移动,甚至脱离主管道10,影响流体增压效果。
结合上述扩口段101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扩口段101的两端与主管道10其他管段连接处设有导斜段102。其中扩口段101和其他管道处于同轴设置,导斜段102则是从扩口段101的两端向其他管段倾斜连接。通过导斜段102的设置,使得扩口段101和其他管段的连接处均有一斜面,当流体从其他管段流到扩口段101或从扩口段101流出时,能够沿着导斜段102顺畅的流出,避免流体受到阻隔而流速减少,达不到高压喷射的效果,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上述扩口段101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增压喷嘴 20设有贴合段201,所述贴合段201沿着所述进水口一端向外延伸,所述贴合段201形状与所述扩口段101相适配,所述贴合段201能够与所述扩口段101 的内壁相贴合。通过在增压喷嘴20上延长设置有贴合段201,使得贴合段201 的形状和长度均与扩口段101相同,当增压喷嘴20安装在扩口段101内时,贴合段201能够完全于扩口段101贴合,由此使得增压喷嘴20不会再受到流体影响发生移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增压喷嘴20设有引流段202,所述引流段202沿着所述出水口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引流段202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通过引流段202的设置,能过使得流体通过出水口之后还需再经过引流段202,使得流体在引流段202的作用下能够继续沿着横截面积缩小后的管段流动,继续保持着高压的状态,避免出现流体经过出水口后便向其他交底扩散,失去增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主管道10为中空圆管,所述增压喷嘴20 为中空圆台结构。通过上述对主管道10和增压喷嘴20具体的形状选用,能够使得流体在主管道10和增压喷嘴20内流动时的阻隔小,流速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增压喷嘴20为中空圆台结构既能够使得增压喷嘴20与主管道10避免紧密的贴合,同时该形状也能够实现喷嘴横截面积的逐渐缩小,减少流体在增压喷嘴20流动过程中流速的减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管道10可为中空方形管,增压喷嘴20的形状还可为中空棱柱等,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主管道10还设有分流支管30,所述分流支管30垂直于所述主管道10设置。通过分流支管30的设置,能够增加流体的流向,以此将流体分流至其他方向,满足多个场景同时用水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主管道10和分流支管30的靠近开口的端部均设有环状凸起103。通过环状凸起103的设置,能够使得主管道10 和分流支管30与外部其他管道进行连接固定,当环状凸起103与对接头的内壁凹槽适配后,管道便能够牢固的安装在各个所需位置。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分流支管30与主管道10的连接处设有缩口段301,所述缩口段30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分流支管30其他管段的横截面积。通过缩口段301的设置,能够使得流体从主管道10分流至分流支管30时,流体的流速能够受限于缩口段301横截面积而提高,确保流体能够输送至分流支管30的目的地。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道(10),为中空管体;
增压喷嘴(20),设置于所述主管道(10)内,所述增压喷嘴(20)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水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增压喷嘴(20)靠近进水口一端的外壁与所述主管道(10)的内壁紧密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喷嘴(2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主管道(10)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0)设有扩口段(101),所述扩口段(10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管道(10)其他管段横截面积,所述增压喷嘴(20)设置于所述扩口段(101)内,所述增压喷嘴(20)的进水口紧贴所述扩口段(101)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段(101)的两端与主管道(10)其他管段连接处设有导斜段(10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喷嘴(20)设有贴合段(201),所述贴合段(201)沿着所述进水口一端向外延伸,所述贴合段(201)形状与所述扩口段(101)相适配,所述贴合段(201)能够与所述扩口段(101)的内壁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喷嘴(20)设有引流段(202),所述引流段(202)沿着所述出水口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引流段(202)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0)为中空圆管,所述增压喷嘴(20)为中空圆台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0)还设有分流支管(30),所述分流支管(30)垂直于所述主管道(10)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0)和分流支管(30)的靠近开口的端部均设有环状凸起(10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支管(30)与主管道(10)的连接处设有缩口段(301),所述缩口段(30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分流支管(30)其他管段的横截面积。
CN202220372210.3U 2022-02-23 2022-02-23 增压水管 Active CN217382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2210.3U CN217382110U (zh) 2022-02-23 2022-02-23 增压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2210.3U CN217382110U (zh) 2022-02-23 2022-02-23 增压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2110U true CN217382110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2210.3U Active CN217382110U (zh) 2022-02-23 2022-02-23 增压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2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82110U (zh) 增压水管
CN104922830A (zh) 一种大流量负压式泡沫发生器
CN205208037U (zh) 一种用于杀螨剂生产的自清理防堵输送管
CN114719107A (zh) 增压水管以及面料定型机
CN212107439U (zh) 具有水流缓冲分流装置的输水管道
CN216867811U (zh) 一种管材修复用连接件
CN212732642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气雾喷嘴
CN209856782U (zh) 一种负压自吸式流体死腔破坏装置
CN207879594U (zh) 消防泵浦车水泵接头装置和消防泵浦车
CN108050111B (zh) 多级多管高效射流泵
CN206613377U (zh) 一种烟气脱硫喷淋层自流净管道装置
CN209144742U (zh) 一种远距离输送砂浆充填砂袋施工系统
CN111237802A (zh) 一种火电厂空预器堵塞清理助推射流喷头
CN206468443U (zh) 一种清洗发动机的支架喷淋装置
CN109056867A (zh) 一种高压气动加推的吸砂节能系统
CN2175029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单向流动管道结构
CN201357176Y (zh) 一种节流孔板
CN213051141U (zh) 远程喷头
CN220870341U (zh) 一种泄压管件
CN212375988U (zh)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排泥系统
CN207145815U (zh) 新型人防变径管
CN214366602U (zh) 一种应用与真空系统合并脱除减少蒸汽喷射的装置
CN209997849U (zh) 喷涂机器人清洗系统
CN213930904U (zh) 一种硫酸锰高温结晶釜前置减温器
CN205310077U (zh) 一种组合式喷砂机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