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1984U -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1984U
CN217381984U CN202221003312.4U CN202221003312U CN217381984U CN 217381984 U CN217381984 U CN 217381984U CN 202221003312 U CN202221003312 U CN 202221003312U CN 217381984 U CN217381984 U CN 217381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protective tube
compound pipe
pip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33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景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Zhengh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Zhengh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Zhengh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Zhengh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33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1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1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1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冲击复合管,用以解决复合管大多都不具备防冲击性能的问题。包括复合管和套接在复合管外的防护管,复合管和防护管之间固定设有缓冲件,缓冲件包括缓冲柱和与缓冲柱固定连接的缓冲弧板,缓冲柱内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一缓冲片,缓冲柱内还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二缓冲片,缓冲弧板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延部,缓冲弧板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外延部。通过在复合管和防护管之间固定设置缓冲件,在物体对防护管产生碰撞时,缓冲件能够吸收因防护管被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达到保护复合管的目的,同时防护管由玻纤增强PP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够更好的抵抗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管是一种现在应用比较广泛,使用成熟的管材,广泛应用于生产建设中个各个场景,如固定安装在房顶、地面或地下,当复合管放置在地面进行使用时,会有杂物与复合管碰撞,对复合管造成损坏,因此就需要复合管具有一定的防冲击性,但是,市面上的复合管大多都不具备防冲击的性能。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防冲击复合管,耐冲击,不会轻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冲击复合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合管大多都不具备防冲击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冲击复合管,包括复合管和套接在复合管外的防护管,所述复合管和防护管之间固定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柱和与缓冲柱固定连接的缓冲弧板,所述缓冲柱内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一缓冲片,所述缓冲柱内还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二缓冲片,所述缓冲弧板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延部,所述缓冲弧板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外延部。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件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复合管和防护管之间。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缓冲片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缓冲片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缓冲片垂直于第二缓冲片。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管由玻纤增强PP材料制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复合管和防护管之间固定设置缓冲件,在物体对防护管产生碰撞时,缓冲件能够吸收因防护管被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达到保护复合管的目的,同时防护管由玻纤增强PP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够更好的抵抗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冲击复合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管;2-防护管;3-缓冲件;4-间隙;31-缓冲柱;32-缓冲弧板;33-第一缓冲片;34-第二缓冲片;35-第一外延部;36-第二外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防冲击复合管,包括复合管1和套接在复合管1外的防护管2,防护管2由玻纤增强PP材料制成,能够承受一定力度的冲击,同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不容易被气候损坏;为了防止防护管2被碰撞后冲击力传向复合管1,对复合管1造成损坏,因此在复合管1和防护管2之间固定设有缓冲件3,缓冲件3能够减缓防护管2被碰撞后产生的冲击力,缓冲件3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复合管1和防护管2之间,这样设置能够对复合管1进行全方面的保护。
缓冲件3包括缓冲柱31和与缓冲柱31固定连接的缓冲弧板32,缓冲柱31内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一缓冲片33,第一缓冲片33之间相互平行,缓冲柱31内还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二缓冲片34,第二缓冲片34相互平行,第一缓冲片33和第二缓冲片34可从内部对缓冲柱31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当缓冲柱31被挤压后,第一缓冲片33和第二缓冲片34会进行缓慢形变,达到吸收防护管2传向缓冲柱31的冲击力的效果,为了使第一缓冲片33和第二缓冲片34能够起到更好的吸收冲击力的作用,使第一缓冲片33垂直于第二缓冲片34,这样第一缓冲片33和第二缓冲片34之间受到的冲击力相同,也就不会使第一缓冲片33或第二缓冲片34先被损坏,进而使缓冲柱31的吸收冲击力能力下降。
缓冲弧板32起二次吸收冲击力的作用,在缓冲弧板32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延部35,缓冲弧板32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外延部36,当冲击力传至缓冲弧板32时,缓冲弧板32会受力弯曲,然后缓冲弧板32的两端会向外伸长,以吸收冲击力,在缓冲弧板32两端伸长时,端部会对复合管1表面产生摩擦,第一外延部35和第二外延部36可减轻缓冲弧板32端部对复合管1表面的摩擦,同时缓冲件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4,间隙4为缓冲弧板32形变的预留空间,当传向缓冲弧板32的冲击力过大时,缓冲弧板32会产生较大的形变,若缓冲件3之间不预留一定的间隙4,则缓冲弧板32之间为硬连接,那么产生形变的缓冲弧板32端部会将剩余冲击力传至其他缓冲弧板32,在多个缓冲弧板32都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会将冲击力传向复合管1,对复合管1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需要缓冲件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防护管2受到外部冲击力后,会将冲击力传至缓冲柱31,缓冲柱31对冲击力进行第一次吸收,若冲击力较大,则冲击力经过缓冲柱31传向缓冲弧板32,由缓冲弧板32对冲击力进行第二次吸收,至此缓冲件3可将大部分冲击力吸收,使复合管1免受冲击力的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管(1)和套接在复合管(1)外的防护管(2),所述复合管(1)和防护管(2)之间固定设有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包括缓冲柱(31)和与缓冲柱(31)固定连接的缓冲弧板(32),所述缓冲柱(31)内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一缓冲片(33),所述缓冲柱(31)内还一体成型有若干第二缓冲片(34),所述缓冲弧板(32)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外延部(35),所述缓冲弧板(32)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外延部(3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复合管(1)和防护管(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片(3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缓冲片(3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缓冲片(33)垂直于第二缓冲片(3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2)由玻纤增强PP材料制成。
CN202221003312.4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Active CN217381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3312.4U CN217381984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3312.4U CN217381984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1984U true CN217381984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1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3312.4U Active CN217381984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1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7324A (zh) 一种基于碟簧的全钢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CN217381984U (zh) 一种防冲击复合管
CN2107125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防护装置
CN216280316U (zh) 一种铁路交通运输电子信息保护装置
CN215443816U (zh) 一种中空双钢化玻璃
CN206616523U (zh) 一种桥梁桥墩防护装置
CN214666430U (zh) 一种桩基爆破防护装置
CN210827249U (zh) 一种易恢复型防车撞装置及防车撞桥梁
CN207552998U (zh) 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柔性防护装置
CN220081859U (zh) 一种抗冲击pvc板
CN216561626U (zh)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镁合金中框
CN2149990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机械用防撞警示装置
CN207749448U (zh) 一种高效防撞护栏
CN211286000U (zh) 一种可移动防风抗震移动板房建筑结构
CN217260195U (zh) 一种便于防护的不锈钢板材运输装置
CN214147019U (zh) 一种减震降噪型天然气管道
CN210368598U (zh) 一种防落梁装置和防落梁组合结构
CN219775166U (zh) 一种燃气管道防护管
CN212195349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护结构的汽车保险杠
CN212295832U (zh) 一种车库框架柱的防护结构
CN212056174U (zh) 一种增强型pe水管
CN212131558U (zh) 一种高韧性pvc水管
CN213038731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角连接结构
CN216466549U (zh) 一种新型瓦楞纸板
CN220621398U (zh) 一种吸波复合材料抗击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