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1018U -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1018U
CN217381018U CN202221222143.3U CN202221222143U CN217381018U CN 217381018 U CN217381018 U CN 217381018U CN 202221222143 U CN202221222143 U CN 202221222143U CN 217381018 U CN217381018 U CN 217381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wind
fan
collecting cov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221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庆宇
曾龙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LIUZHOU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LIUZHOU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LIUZHOU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ugong Forkli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221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1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1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1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该散热器的聚风罩包括聚风罩本体,聚风罩本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风扇,聚风罩本体上设有风扇口,风扇口与容纳腔连通,风扇能够穿设于风扇口;聚风罩本体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出尘口,第一侧壁位于风扇口沿水平方向的一侧,第一出尘口与容纳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风扇通过风扇口有一部分位于聚风罩的容纳腔,另一部分位于聚风罩外。该散热器的聚风罩,能防止粉尘被风扇直接吹入散热器内部而引起散热器堵塞,能够提高散热器在高粉尘工况工作的适应性,延长散热器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叉车一般采用排风方式散热,散热器包括聚风罩和散热器本体,聚风罩为整体框架结构,聚风罩的四周均与散热器本体固定连接。根据经验风扇需伸入聚风罩内约1/3轴向尺寸处,聚风罩才能很好的引导冷风带走散热器的热量。
现有的散热器的聚风罩的四周都是封闭的,粉尘随空气被风扇吸入,并直接吹入散热器本体内部。当有较多粉尘被风扇吸入散热器本体内部时,由于散热器本体内部间隙很小,很容易造成堵塞。长期在高粉尘工况使用后,散热器容易被堵塞而引起过热,导致散热器开锅,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甚至直接导致发动机报废,造成客户的巨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以解决现有的散热器的聚风罩的四周都是封闭的,粉尘随空气被风扇吸入,并直接吹入散热器本体内部,很容易造成散热器堵塞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包括:
聚风罩本体,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风扇,所述聚风罩本体上设有风扇口,所述风扇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扇能够穿设于所述风扇口;所述聚风罩本体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出尘口,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风扇口沿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出尘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的聚风罩还包括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聚风罩本体,所述第一封板覆盖所述第一出尘口。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聚风罩本体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封板设有排尘孔,所述排尘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尘孔呈矩形。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尘口呈矩形。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风罩本体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出尘口,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尘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作为上述散热器的聚风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风罩本体的底壁设有第三出尘口,所述第三出尘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上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包括上述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该散热器的聚风罩,位于风扇口沿水平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出尘口,粉尘随空气被风扇一起吸入聚风罩内后,粉尘在风扇工作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从第一出尘口排出,以减少进入散热器本体的粉尘,能防止粉尘被风扇直接吹入散热器内部而引起散热器堵塞,能够提高散热器在高粉尘工况工作的适应性,延长散热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提供的散热器的聚风罩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提供的散热器的聚风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提供的散热器的聚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聚风罩本体;11、风扇口;12、第一出尘口;
2、第一封板;21、排尘孔;
3、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如图1所示,该散热器的聚风罩包括聚风罩本体1,聚风罩本体1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风扇,聚风罩本体1上设有风扇口11,风扇口11与容纳腔连通,风扇能够穿设于风扇口11;聚风罩本体1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出尘口12,第一侧壁位于风扇口11沿水平方向的一侧,第一出尘口12与容纳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风扇通过风扇口11有一部分位于聚风罩的容纳腔,另一部分位于聚风罩外。该散热器的聚风罩,位于风扇口11沿水平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出尘口12,粉尘随空气被风扇一起吸入聚风罩内后,粉尘在风扇工作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从第一出尘口12排出,以减少进入散热器本体的粉尘,能防止粉尘被风扇直接吹入散热器内部而引起散热器堵塞,能够提高散热器在高粉尘工况工作的适应性,延长散热器的寿命。
可选地,如图2所示,散热器的聚风罩还包括第一封板2,第一封板2可拆卸地连接于聚风罩本体1,第一封板2覆盖第一出尘口12。本实施例中,第一封板2为实心平板,第一封板2能将第一出尘口12完全封闭。当散热器在无粉尘或轻粉尘工况工作时,第一封板2安装于聚风罩本体1,第一封板2将第一出尘口12完全封闭。当散热器在高粉尘工况工作时,将第一封板2从聚风罩本体1拆卸,使第一出尘口12暴露,被风扇的叶片转动而吹动粉尘能从第一出尘口12排出到聚风罩外,从而防止散热器在高粉尘工况工作时因堵塞而过热,能延长散热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安装或拆卸第一封板2能使散热器的聚风罩适用于在无粉尘、轻粉尘或高粉尘工况工作的散热器。
可选地,第一封板2与聚风罩本体1通过螺栓组件3连接。具体地,螺栓组件3包括两个螺栓和两螺母。第一封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聚风罩本体1在位于第一出尘口12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其一螺栓依次穿过其一第一螺纹孔和其一第二螺纹孔并与其一螺母螺接,另一螺栓依次穿过另一第一螺纹孔和另一第二螺纹孔并与另一螺母螺接。
可选地,聚风罩本体1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出尘口,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第二出尘口与容纳腔连通。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位于风扇口11沿水平方向的两侧,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出尘口12和第二出尘口,当粉尘进入聚风罩内后,会因风扇工作而产生离心力,被风扇从第一出尘口12和第二出尘口吹出聚风罩,能提高防止粉尘进入散热器本体内部而堵塞散热器,延长散热器的寿命的效果。
可选地,聚风罩本体1的底壁设有第三出尘口,第三出尘口与容纳腔连通。在风扇工作时,进入聚风罩的容纳腔的粉尘也能从第三出尘口被吹出。而且在散热器工作一段时间后,散热器表面和聚风罩内部可能会积聚大量灰尘或粉尘,工作人员会根据实际用水枪或者气枪对散热器表面及聚风罩内部进行除尘处理,冲洗过后就会有部分脏水或者灰尘积聚到聚风罩底部,此时积聚到聚风罩底部的脏水或者灰尘能从第三出尘口排出。
可选地,第一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和第三出尘口均呈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和第三出尘口也可呈其他形状,例如圆形等。第一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和第三出尘口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散热器的聚风罩还包括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均可拆卸地连接于聚风罩本体1,第二封板覆盖第二出尘口,第三封板覆盖第三出尘口。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均为实心平板,第二封板能将第二出尘口封闭,第三封板能将第三出尘口封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封板2、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封板2设有排尘孔21,排尘孔21与容纳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封板2安装于聚风罩本体1时,第一封板2上的排尘孔21与容纳腔连通,排尘孔21的尺寸小于第一出尘口12的尺寸。当第一封板2安装于聚风罩本体1时,粉尘能被风扇从排尘孔21吹出;当第一封板2从聚风罩本体1拆卸时,粉尘能被风扇从第一出尘孔吹出。通过安装和拆卸第一封板2以控制能将粉尘排出聚风罩本体1外的开口大小。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辛苦设计排尘孔21的尺寸。以使散热器适用于更多粉尘不同的工况。
可选地,排尘孔21呈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排尘孔21也可呈其他形状,例如圆形。
可选地,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的结构均与第一封板2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封板2、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的数量和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封板2、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的数量均为多个,其一第一封板2、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均为实心的平板,其余第一封板2、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均设有排尘孔21,其中,其余的多个第一封板2上的排尘孔21的尺寸不同,其余的多个第二封板上的排尘孔21的尺寸不同,其余的多个第三封板上的排尘孔21的尺寸不同。可以根据散热器工作的实际工况情况,选择更换不同的第一封板2、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以使该散热器的聚风罩适用于更多工况,且不影响对发动机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上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包括上述的散热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风罩本体(1),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风扇,所述聚风罩本体(1)上设有风扇口(11),所述风扇口(11)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扇能够穿设于所述风扇口(11);所述聚风罩本体(1)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出尘口(12),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风扇口(11)沿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出尘口(12)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聚风罩还包括第一封板(2),所述第一封板(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聚风罩本体(1),所述第一封板(2)覆盖所述第一出尘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板(2)与所述聚风罩本体(1)通过螺栓组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板(2)设有排尘孔(21),所述排尘孔(21)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孔(21)呈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尘口(12)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罩本体(1)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出尘口,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尘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罩本体(1)的底壁设有第三出尘口,所述第三出尘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9.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聚风罩。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
CN202221222143.3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217381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2143.3U CN21738101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2143.3U CN21738101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1018U true CN217381018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22143.3U Active CN217381018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1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2208A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循环抽风式除尘散热装置
CN217381018U (zh) 一种散热器的聚风罩、散热器及工程车辆
CN203589921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通风罩
CN210517948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动汽车马达安装结构
CN212463893U (zh) 一种用于检测的风冷装置
CN209959574U (zh) 一种强冷式风机散热装置
CN210772655U (zh) 一种用于工业厂房建造的通风装置
CN220856016U (zh) 一种led显示屏散热装置
CN212844332U (zh) 一种水利闸门开度检测用相位传感器
CN216477699U (zh) 一种用于风机塔筒的风冷散热装置
CN216572128U (zh) 一种气箱脉冲袋除尘器用降温组件
CN212183958U (zh) 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
CN211204984U (zh) 一种鳍片式烟冷器
CN215342708U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10548835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抽风除尘系统
CN216281004U (zh) 一种防水型塔吊用投光灯
CN21062810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抗谐智能电容器外壳
CN220173639U (zh) 一种网络安全检测装置
CN217064348U (zh) 一种通信装置的防护设备
CN210694646U (zh) 一种网络通信监控装置
CN211927441U (zh) 一种煤化工检测成分分析装置
CN213906433U (zh) 用于永磁调速器的防尘结构
CN213662153U (zh) 一种电气用防护装置
CN216008703U (zh) 一种整体式气缸盖
CN219980552U (zh) 一种带有防水保护罩的电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