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9377U -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9377U
CN217369377U CN202221265338.6U CN202221265338U CN217369377U CN 217369377 U CN217369377 U CN 217369377U CN 202221265338 U CN202221265338 U CN 202221265338U CN 217369377 U CN217369377 U CN 217369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ft end
cleaning
linkage
shaf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53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飞
王欣雨
叶建敏
卢守友
魏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53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9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9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9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板清扫机,包括左端部安装架、右端部安装架、连接在左端部安装架和右端部安装架之间的连接骨架和清扫件、安装在左端部安装架和/或右端部安装架上的清扫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连接骨架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支架,所述连接骨架于X‑Z轴平面上于一定曲度范围内可弯曲且于X‑Y轴平面上不可弯曲;所述清扫件包括中间杆件和固定在中间杆件外周的柔性的清扫部,所述中间杆件为可弯曲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板清扫机于X‑Z轴平面上于一定曲度范围内可弯曲,这样可以根据光伏面板的弯曲程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确保清扫到每个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背景技术
光伏能源是通过大面积呈阵列设置的光伏面板在太阳能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利用,目前各种太阳能电站在许多地方均有建设,尤其是西北地区、西南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地区、华北地区等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是在这些地区建设太阳能电站存在风沙灰尘较大,环境干燥炎热,冬天严寒积雪不易融化的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站的发电量,因此需要定期对光伏面板进行清扫。若采用人工清扫,成本极高,同时,清扫时为保障人员安全,需进行断电,影响电站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有在光伏面板组件上增设清扫机械设备,通过电能驱动实现自动清扫,减少成本的作用。目前有部分光伏面板在装配时无意或者故意形成一定曲度,而目前常见清扫机械设备均不可弯曲,配合这些具有一定曲度的光伏面板使用会存在一定的区域是无法清扫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板清扫机,包括左端部安装架、右端部安装架、连接在左端部安装架和右端部安装架之间的连接骨架和清扫件、安装在左端部安装架和/或右端部安装架上的清扫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连接骨架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支架,所述连接骨架于X-Z轴平面上于一定曲度范围内可弯曲且于X-Y轴平面上不可弯曲;所述清扫件包括中间杆件和固定在中间杆件外周的柔性的清扫部,所述中间杆件为可弯曲的。
所述清扫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左端部安装架和/或右端部安装架上的清扫驱动电机、固定在左端部安装架上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左端部清扫转轴、固定在右端部安装架上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右端部清扫转轴,所述清扫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左端部清扫转轴和/或右端部清扫转轴转动;所述中间杆件的端部与左端部清扫转轴和右端部清扫转轴之间相连接。
所述中间杆件的两端端部均设有向内开设的连接槽及贯穿中间杆件的径向开设的清扫杆连接孔;所述左端部清扫转轴上设有左端部清扫连接孔,通过左端部清扫转轴伸入连接槽中以及通过螺栓组件穿过条形状的左端部清扫连接孔和清扫杆连接孔使两者形成连接。
所述右端部清扫连接孔为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左端部清扫连接孔为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的条形孔。
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和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
所述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包括左端部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连接在左端部行走轮和行走驱动电机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第二联动套,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动左端部行走轮和第二联动套转动;
所述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包括右端部支撑转轴、右端部行走轮、第三联动套,所述右端部支撑转轴、右端部行走轮、第三联动套三者联动配合;
所述第二联动套与第三联动套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并形成周向联动配合,所述传动轴为可弯曲的。
所述传动轴为非旋转体的长杆;所述第二联动套的中心孔与所述传动轴的形状相适配,通过所述传动轴与第二联动套插接配合形成周向联动,第二联动套上设有第二联动套锁紧螺孔,通过螺栓件伸入第二联动套锁紧螺孔紧顶传动轴;所述第三联动套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和第二联动套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
所述连接骨架与左端部安装架、右端部安装架之间均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左端部安装架上设有供连接骨架放置的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以及在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两侧设有第一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所述右端部安装架上设有供连接骨架放置的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以及在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两侧设有第二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所述连接骨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和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中且两侧分别设有一骨架连接件,所述连接骨架两侧分别设有一扣槽,所述骨架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一个骨架连接通孔以及设有用于插入扣槽中对连接骨架形成Y轴方向限位的卡块,所述骨架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或第二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
所述连接骨架中具有穿线孔;所述左端部安装架上安装有清扫驱动电机和行走驱动电机,所述右端部安装架上安装有电源、用于控制的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与清扫驱动电机和行走驱动电机之前通过导电线连接,且所述导电线穿过穿线孔。
还包括N组中间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中间安装架、中间支撑轮组件;
所述中间安装架上设有连接骨架放置的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以及在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两侧设有供骨架连接件安装固定的第三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所述连接骨架置于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中并通过骨架连接件固定;
所述中间支撑轮组件包括安装在中间安装架上的且相对中间安装架可转动的中间支撑轮;N为大于或等于的整数。
所述中间支撑轮组件包括中间联动转轴,所述中间联动转轴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中间安装架中,所述中间联动转轴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传动轴且与传动轴形成周向联动;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中间清扫连接组件,所述中间清扫连接组件包括中间清扫联动轴,所述中间清扫联动轴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中间安装架中,所述中间清扫联动轴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清扫件且与清扫件形成周向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板清扫机于X-Z轴平面上于一定曲度范围内可弯曲,这样可以根据光伏面板的弯曲程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确保清扫到每个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光伏板清扫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左端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和左端部侧边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联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联动轴与第一联动销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联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一锥面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行走驱动电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二锥面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二联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左端部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左端部行走轮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7为第二联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左端部侧边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左端部侧边轮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左端部清扫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左端部清扫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清扫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右端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和链条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8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右端部支撑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右端部清扫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右端部侧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连接骨架与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连接骨架与中间连接预装模块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连接骨架与骨架连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5为连接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6为骨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7为光伏板清扫机右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8为上盖板与侧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9为防水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0为中间连接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1为中间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中间支撑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3为中间联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4为第四联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5为中间清扫连接组件与清扫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6为中间清扫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7为上盖板与中间清扫连接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板清扫机,其通过在光伏面板表面沿Y轴方向前后直线移动实现在光伏面板上的自动清扫。
如图1所示,该光伏板清扫机为沿X轴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其沿X轴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形成整体,同时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设有传动组件3和清扫件4。
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左端部安装架11、固定在左端部安装架11上的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12和左端部清扫驱动组件13;
如图3所示,所述左端部安装架11包括第一上安装支撑板111和第一转轴支撑板112;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撑板111上设置有行走驱动电机安装部113和清扫驱动电机安装部114,所述行走驱动电机安装部113用于安装固定行走驱动电机122,所述清扫驱动电机安装部114用于安装固定清扫驱动电机131,且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撑板111上设置有供行走驱动电机122输出轴穿过的第一上安装支撑板穿孔1131和第二上安装板支撑板穿孔1141。
如图5所示,所述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12包括左端部行走轮121、行走驱动电机122、连接在左端部行走轮121和行走驱动电机122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行走驱动电机122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左端部行走轮121使其转动从而光伏板清扫机行走。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轴心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一联动套123、第一联动轴124、第一锥面齿轮125和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二锥面齿轮126、第二联动轴127,其中第一联动套123、第一联动轴124、第一锥面齿轮125三者联动配合,第二锥面齿轮126、第二联动轴127、左端部行走轮121三者联动配合,第一锥面齿轮125和第二锥面齿轮126相啮合。
使第一联动套123、第一联动轴124、第一锥面齿轮125三者联动配合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联动轴124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联动销凹槽1241。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联动套123中空内壁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两端为开口的第一联动套插销凹槽1231。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锥面齿轮125中内内壁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两端为开口的第一锥面齿轮插销凹槽1251。所述第一联动套123和第一锥面齿轮125均套设在第一联动轴124外,第一联动轴124上的两个第一联动销凹槽1241分别与第一联动套插销凹槽1231和第一锥面齿轮插销凹槽1251相对应,如图7所示,两个所述第一联动轴插销凹槽1241内均插接设置有相对第一联动轴124外周表面凸起的第一联动销1242,两个第一联动销1242凸起的部分分别位于第一联动套插销凹槽1231和第一锥面齿轮插销凹槽1251内,从而实现第一联动套123、第一联动轴124、第一锥面齿轮125三者周向联动配合。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联动轴124外周在两个第一联动销凹槽1241之间设有凸起的第一联动轴隔环部1243,装配时,第一联动套123和第一锥面齿轮125分别位于第一联动轴隔环部1243两侧。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联动套123对应第一联动套插销凹槽1231的位置设有两个贯穿第一联动套123侧壁的且上下相隔一定间距设置的螺孔,位于下方的螺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螺栓,该螺栓的内端部顶紧第一联动销1242。
行走驱动电机122与所述第一联动套123相配合驱动所述第一联动套123转动,如图10所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122的输出轴上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且下端开口的行走驱动电机插销凹槽1221,所述行走驱动电机122的输出轴插入到第一联动套123内且行走驱动电机插销凹槽1221与第一联动套插销凹槽1231相对设置,行走驱动电机插销凹槽1221与第一联动套插销凹槽1231中设置联动销从而使行走驱动电机122的输出轴与第一联动套123周向联动配合,所述第一联动套123两个螺孔中位于上方的螺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螺栓,该螺栓的内端部顶紧该联动销。
使第二锥面齿轮126、第二联动轴127、左端部行走轮121三者联动配合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锥面齿轮126中空内壁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两端为开口的第二锥面齿轮插销凹槽1261,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联动轴127外壁开设有一个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二联动轴插销凹槽1271,所述第二锥面齿轮126套设于第二联动轴127外且第二锥面齿轮插销凹槽1261与第二联动轴插销凹槽1271相对设置且第二锥面齿轮插销凹槽1261与第二联动轴插销凹槽1271中设置联动销从而使第二锥面齿轮126与第二联动轴127周向联动配合。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联动轴127,所述第二联动轴127部分为非旋转体,且为非旋转体的该部分设有贯穿第二联动轴127的第二联动轴第一联动螺孔1273,如图13所示,所述左端部行走轮121中心通孔为与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且左端部行走轮121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通过左端部行走轮121与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配合使两者周向联动配合并且一螺栓穿过左端部行走轮121伸入第二联动轴第一联动螺孔1273螺纹紧固。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为在第二联动轴127上切削形成第二联动轴联动平面1272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部行走轮121包括塑料材质的左端部行走轮轮毂1211和金属材质的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如图14所示,左端部行走轮轮毂1211中设有供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放置的嵌槽,且嵌槽内设有凸起的左端部行走轮配合块1213,如图15所示,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上设有中心孔且该中心孔的形状与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上设有供左端部行走轮配合块1213置入的左端部行走轮配合槽1214。制备上述结构的左端部行走轮121具体为直接在如图15所示的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外注塑形成如图14所示的左端部行走轮轮毂1211,注塑时,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的中心孔插入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相同的模具,这样注塑完成后,直接在左端部行走轮配合槽1214内形成左端部行走轮配合块1213,且左端部行走轮配合块1213与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直接形成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的左端部行走轮121中心通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显著增强左端部行走轮121与第二联动轴127相配合的部位的强度和耐磨性,提高左端部行走轮121的使用寿命,同时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若是直接全部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则使用寿命相比会大幅降低,而若是直接全部采用金属材质铸造或采用其它工艺成型,则制造成本大幅增大。
进一步的,左端部行走轮121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位于左端部行走轮轮毂1211对应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左端部行走轮配合槽1214的位置,即无需在左端部行走轮中心件1212另外开设通孔。
如图16所示,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穿过左端部行走轮121并相对左端部行走轮121凸起,该凸起部分的第二联动轴127外套设有如图17所示的第二联动套128,且两者周向联动配合。如图16所示,该凸起部分的第二联动轴127上设有贯穿第二联动轴127的第二联动轴第二联动螺孔1274,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联动套128中心处为与第二联动轴127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的通孔,同时,所述第二联动套128上对应第二联动轴第二联动螺孔1274的位置设有第二联动套联动螺孔1281,所述相对左端部行走轮121凸起的第二联动轴127部分伸入第二联动套128中心通孔中,且通过螺栓件依次穿过第二联动套联动螺孔1281和第二联动轴第二联动螺孔1274使两者连接固定。第二联动套128用于连接如图18所示的传动轴31,传动轴31为传动组件3的一部分,所述传动轴31的形状与第二联动套128中心孔的形状适配,通过所述传动轴31与第二联动套128插接配合形成周向联动,并且,第二联动套128上设有第二联动套锁紧螺孔1282,通过螺栓件伸入第二联动套锁紧螺孔1282紧顶传动轴31避免传动轴31松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转轴支撑板112上设有供第二联动轴127穿过的第一转轴支撑通孔1121,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联动轴127外套设有位于第二锥面齿轮126和左端部行走轮121之间的轴承组件8,该轴承组件8与第一转轴支撑通孔1121内壁配合,且设有卡箍使该轴承组件8保持在第一转轴支撑通孔1121内。
所述第二联动轴127穿过支撑通孔1121并且所述第二联动轴127外套设有与支撑通孔1121内壁配合的轴承组件8且设有卡箍使第二锥面齿轮126、第二联动轴127、左端部行走轮121与第一转轴支撑板112形成紧配。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还包括与行走驱动组件12相连接的左端部侧边组件14,所述左端部侧边组件14包括左端部侧边轮141,所述左端部侧边轮141套设于第一联动轴124外且与第一联动轴124联动配合。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联动轴124端部部位为非旋转体,如图19所示,所述左端部侧边轮141中心通孔为与第一联动轴124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通过左端部侧边轮141与第一联动轴124非旋转体的部分配合使两者周向联动配合并且第一联动轴124外端部穿过有锁销使左端部侧边轮141与第一联动轴124轴向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联动轴124非旋转体的部分为在第一联动轴124上切削形成第一联动轴联动平面1244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部侧边轮141包括塑料材质的左端部侧边轮轮毂1411和金属材质的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如图20所示,左端部侧边轮轮毂1411中设有供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放置的嵌槽,且嵌槽内设有凸起的左端部侧边轮配合块1413,如图21所示,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上设有中心孔且该中心孔的形状与第一联动轴124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上设有供左端部侧边轮配合块1413置入的左端部侧边轮配合槽1414。制备上述结构的左端部侧边轮141具体为直接在如图21所示的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外注塑形成如图22所示的左端部侧边轮轮毂1411,注塑时,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的中心孔插入第一联动轴124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相同的模具,这样注塑完成后,直接在左端部侧边轮配合槽1414内形成左端部侧边轮配合块1413,且左端部侧边轮配合块1413与左端部侧边轮中心件1412直接形成第一联动轴124非旋转体的部分形状适配的左端部侧边轮141中心通孔。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显著增强左端部侧边轮141与第一联动轴124相配合的部位的强度和耐磨性,提高左端部侧边轮141的使用寿命,同时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若是直接全部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则使用寿命相比会大幅降低,而若是直接全部采用金属材质铸造或采用其它工艺成型,则制造成本大幅增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左端部安装架11包括第二转轴支撑板115上设有供第一联动轴124穿过的第二转轴支撑通孔1151,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联动轴124外套设有位于第一锥面齿轮125和左端部侧边轮141之间的轴承组件8,该轴承组件8与第二转轴支撑通孔1151内壁配合,且设有卡箍使该轴承组件8保持在第二转轴支撑通孔1151内。
所述左端部清扫驱动组件13如图22所示,包括清扫驱动电机131和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左端部清扫转轴134以及设置在清扫驱动电机131和左端部清扫转轴134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轴心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锥面齿轮132、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四锥面齿轮133,所述第三锥面齿轮132套设于清扫驱动电机131外与清扫驱动电机131输出轴联动配合,所述第三锥面齿轮132与第四锥面齿轮133相啮合。所述左端部清扫转轴134穿过第四锥面齿轮133与第四锥面齿轮133联动配合,如图23所示,所述左端部清扫转轴134的外端部上设有两个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用于连接端部结构如图24所示的清扫件4。所述清扫件4包括中间杆件41和固定在中间杆件41外周的清扫部42,所述中间杆件41的一端的结构如图24所示,其端部设有向内开设的连接槽411及贯穿中间杆件41的径向开设的清扫杆连接孔412,通过左端部清扫转轴134伸入连接槽411中以及通过螺栓组件穿过条形状的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和清扫杆连接孔412使两者形成连接且螺栓组件可在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沿X轴方向内滑移。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转轴支撑板112上设有供左端部清扫转轴134穿过的第三转轴支撑通孔1122,如图22所示,所述左端部清扫转轴134外套设有位于第四锥面齿轮133外侧的轴承组件8,该轴承组件8与第三转轴支撑通孔1122内壁配合,且设有卡箍使该轴承组件8保持在第三转轴支撑通孔1122内以及使轴承组件8保持在左端部清扫转轴134外的固定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撑板111与第二转轴支撑板115相隔一定间距设置,上述的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外均罩设有如图4所示的第一护盖16,该第一护盖16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转轴支撑板112相连接。
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的结构如图25所示,包括右端部安装架21、固定在右端部安装架21上的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右端部清扫驱动组件23和右端部侧边组件24。
如图26所示,所述右端部安装架21包括第二上安装支撑板211、第三转轴支撑板212和第四转轴支撑板213。所述第三转轴支撑板212上设有第四转轴支撑通孔2121和第五转轴支撑通孔2122,所述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和右端部清扫驱动组件23分别固定在第三转轴支撑板212上的第四转轴支撑通孔2121和第五转轴支撑通孔2122中。所述第四转轴支撑板213上设有第六转轴支撑通孔2131,所述右端部侧边组件24固定在第四转轴支撑板213上的第六转轴支撑通孔2131。
如图27和图29所示。所述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包括右端部支撑转轴221、右端部行走轮222、第三联动套223,所述右端部支撑转轴221、右端部行走轮222、第三联动套223之间联动配合且配合结构与第二联动轴127、左端部行走轮121、第二联动套128三者联动配合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作具体赘述。所述右端部支撑转轴221通过轴承组件8和卡簧的结构可转动地固定在第四转轴支撑通孔2121中。第三联动套223用于连接端部结构如图18所示的传动轴31,且第三联动套223与传动轴31之间的连接结构和第二联动套128与传动轴3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作具体赘述。通过传动轴31的传动实现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12与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的联动。
进一步的,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设有两组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且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之间通过链条251和套设在右端部支撑转轴221外与右端部支撑转轴221之间联动配合的齿轮252形成联动关系。对应的,如图2所示,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12包括两个左端部行走轮121和对应的两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撑板111上对应两组第一传动组件,分别设有一个行走驱动电机安装部113,所述行走驱动电机122与行走驱动电机安装部113可拆卸固定连接,两组第一传动组件中可仅有一组第一传动组件连接行走驱动电机122或者也可使两组第一传动组件均连接一个行走驱动电机122,因此,本实施例的行走驱动输出的驱动作用力可调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30所示,所述右端部清扫驱动组件23包括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右端部清扫转轴231,所述右端部清扫转轴231通过轴承组件8和卡簧的结构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五转轴支撑通孔2122中,所述右端部清扫转轴231的外端部上设有两个条形状的右端部清扫连接孔2311,右端部清扫连接孔2311用于连接端部结构如图24所示的清扫件4,两者的连接结构与左端部清扫转轴134与清扫件4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如图31所述,所述右端部侧边组件24包括轴心沿Z轴方向设置的右端部侧边轮转轴241,所述右端部侧边轮转轴241通过轴承组件8和卡簧的结构可转动地固定在第六转轴支撑通孔2131中,所述右端部侧边轮转轴241外周套设有右端部侧边轮242,具体的,右端部侧边轮242的结构与左端部侧边轮141的结构相同,右端部侧边轮转轴241与右端部侧边轮242之间配合的结构与左端部侧边轮141与第一联动轴124之间配合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作具体赘述。配合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上需设置供左端部侧边组件14和右端部侧边组件24滚动的侧板平面,通过左端部侧边组件14和右端部侧边组件24在两侧的侧板平面上滚动,可有效避免本实施例行走过程中的路线偏移。
所述的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与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通过如图35所示的沿X轴方向连接骨架64形成连接,并且连接骨架64与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之间和与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均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撑板111上设有两个供连接骨架64放置的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116以及在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116两侧设有供如图36所示的骨架连接件65安装固定的第一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117。如图26所示,第二上安装支撑板211上设有两个供连接骨架64放置的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214以及在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214两侧设有供如图36所示的骨架连接件65安装固定的第二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215。如图32所示,连接骨架64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116和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214中且分别通过如图36所示的骨架连接件65固定。如图35所示,所述连接骨架64两侧分别设有一扣槽641,如图36所示,所述骨架连接件65上设有至少一个骨架连接通孔651以及设有用于插入扣槽641中对连接骨架64形成Y轴方向限位的卡块652,所述骨架连接件65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117或第二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215。
进一步的,如图37所示,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上安装有供能的电源71、用于控制的电控系统72,如图35所示,所述连接骨架64中设有供导电线穿过的穿线孔642,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一侧的电控系统72与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一侧的电机之间的导电线通过穿线孔642,这样可有效保护导电线。
综上所述,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与各零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可调且可拆卸连接以及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与各零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可调且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使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与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沿X轴方向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这样在现场根据光伏组件的宽度进行组装。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和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外均设有侧盖板62且侧盖板62通过螺栓安装到左端部安装架11或右端部安装架21上,两侧的所述侧盖板62之间设有上盖板61,侧盖板62和上盖板61起到对下方组件的防尘、防水、防护作用。如图38所示,所述上盖板61与侧盖板62相连接,所述上盖板61设有三个连接螺孔,可调节上盖板61与侧盖板62相连接的位置,从而使两个侧盖板62之间沿X轴方向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左端部安装架11内侧安装有如图39所示的防水挡板66,该防水挡板66包括设置在左端部行走轮121上方的上挡板片661,起到防止雨天下左端部行走轮121甩起的雨水进入电机中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7所示,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上安装有紧急断电按钮73,通过紧急断电按钮73可以使光伏板清扫机断电。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和清扫件4均在X–Z的平面上在一定曲度范围内为可弯曲的,即如图18所示的传动轴31、如图24所示的中间杆件41、如图35所示的连接骨架64均在X–Z的平面上在一定曲度范围内为可弯曲的。具体的,通过高强度且具有一定柔性的材质如铝合金进行制造上述零件。通过上述设置,使沿X轴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的光伏板清扫机在一定曲度范围内为可弯曲的,可适配不平坦的具有一定曲度的光伏面板组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中间连接预装模块5,中间连接预装模块5的结构如图40所示,当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与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沿X轴方向的间距过大时,需要在左端部驱动预装模块1与右端部驱动预装模块2之间设置至少一组的中间连接预装模块5,避免如图18所示的传动轴31、如图24所示的中间杆件41、如图35所示的连接骨架64因长度过长在扭转作用下断裂。
如图40所示,所述中间连接预装模块5包括中间安装架51、中间支撑轮组件52、中间清扫连接组件53、中间盖板54。如图41所示,所述中间安装架51包括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和转轴支撑板512。所述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上设有两个供连接骨架64放置的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513以及在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513两侧设有供如图36所示的骨架连接件65安装固定的第三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514。如图33所示,所述连接骨架64置于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513中并通过如图36所示的骨架连接件65固定,具体固定结构相同。转轴支撑板512上设有中间支撑轮转轴支撑通孔5121和中间清扫转轴支撑通孔5122。
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至少两根传动轴31,所述中间支撑轮组件52用于在相邻两根传动轴31之间形成连接以及形成两根传动轴31之间的传动作用。
如图42所示,中间支撑轮组件52包括中间支撑轮521、中间联动转轴522和第四联动套523,所述转轴支撑板512中设有开槽供中间支撑轮521设置,所述中间联动转轴522穿过中间支撑轮521与中间支撑轮521联动配合,所述中间联动转轴522外周于中间支撑轮521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轴承组件8和卡簧使中间支撑轮521与中间联动转轴522的轴向相对位置固定同时与中间支撑轮转轴支撑通孔5121内壁之间通过轴承组件8形成配合,所述中间联动转轴522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第四联动套523,如图43所示,中间联动转轴522为非旋转体且其上设有贯穿中间联动转轴522的中间联动转轴联动螺孔5221,如图44所示,第四联动套523中心处为与中间联动转轴522形状适配的通孔,同时,所述第四联动套523上对应中间联动转轴联动螺孔5221的位置设有第四联动套第一联动孔5231,通过螺栓件依次穿过第四联动套第一联动孔5231和中间联动转轴联动螺孔5221使两者连接固定。第四联动套523用于连接如图18所示的传动轴31,其上设有第四联动套第二联动孔5232,其与传动轴31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二联动套128的相同。中间支撑轮521的结构与左端部行走轮121的结构相同。
如图45、图46所示,所述中间清扫连接组件53包括中间清扫联动轴531,如图46所示,所述中间清扫联动轴531上套设有轴承组件8,所述轴承组件8通过卡簧限位于中间清扫联动轴531中使其相对中间清扫联动轴531的轴向位置固定并且通过卡簧限位于中间清扫转轴支撑通孔5122中使其相对中间清扫转轴支撑通孔5122的轴向位置固定,所述中间清扫联动轴531两端设有两个用于连接端部结构如图24所示的清扫件4的中间清扫连接条形孔5311,通过中间清扫联动轴531伸入连接槽411中以及通过螺栓组件穿过中间清扫转轴支撑通孔5122和清扫杆连接孔412使两者形成连接且螺栓组件可在中间清扫转轴支撑通孔5122内滑移。
所述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上设有上盖板连接螺孔5111,所述上盖板61设有至少两个,如图47所示,相邻上盖板61之间通过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连接,相邻上盖板61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的条形孔612,通过螺栓穿过条形孔612与上盖板连接螺孔5111使上盖板61与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连接。中间盖板54连接于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上方且相隔一定间距供上盖板61与第三上安装支撑板511的组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板清扫机,包括左端部安装架(11)、右端部安装架(21)、连接在左端部安装架(11)和右端部安装架(21)之间的连接骨架(64)和清扫件(4)、安装在左端部安装架(11)和/或右端部安装架(21)上的清扫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连接骨架(64)沿X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64)于X-Z轴平面上于一定曲度范围内可弯曲且于X-Y轴平面上不可弯曲;所述清扫件(4)包括中间杆件(41)和固定在中间杆件(41)外周的柔性的清扫部(42),所述中间杆件(41)为可弯曲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左端部安装架(11)和/或右端部安装架(21)上的清扫驱动电机(131)、固定在左端部安装架(11)上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左端部清扫转轴(134)、固定在右端部安装架(21)上的轴心沿X轴方向设置的右端部清扫转轴(231),所述清扫驱动电机(131)用于驱动左端部清扫转轴(134)和/或右端部清扫转轴(231)转动;所述中间杆件(41)的端部与左端部清扫转轴(134)和右端部清扫转轴(231)之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件(41)的两端端部均设有向内开设的连接槽(411)及贯穿中间杆件(41)的径向开设的清扫杆连接孔(412);所述左端部清扫转轴(134)上设有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通过左端部清扫转轴(134)伸入连接槽(411)中以及通过螺栓组件穿过条形状的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和清扫杆连接孔(412)使两者形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部清扫连接孔(2311)为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左端部清扫连接孔(1341)为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设置的条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12)和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
所述左端部行走驱动组件(12)包括左端部行走轮(121)、行走驱动电机(122)、连接在左端部行走轮(121)和行走驱动电机(122)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第二联动套(128),所述行走驱动电机(122)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动左端部行走轮(121)和第二联动套(128)转动;
所述右端部行走驱动组件(22)包括右端部支撑转轴(221)、右端部行走轮(222)、第三联动套(223),所述右端部支撑转轴(221)、右端部行走轮(222)、第三联动套(223)三者联动配合;
所述第二联动套(128)与第三联动套(223)之间通过传动轴(31)连接并形成周向联动配合,所述传动轴(31)为可弯曲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1)为非旋转体的长杆;所述第二联动套(128)的中心孔与所述传动轴(31)的形状相适配,通过所述传动轴(31)与第二联动套(128)插接配合形成周向联动,第二联动套(128)上设有第二联动套锁紧螺孔(1282),通过螺栓件伸入第二联动套锁紧螺孔(1282)紧顶传动轴(31);所述第三联动套(223)与传动轴(31)之间的连接结构和第二联动套(128)与传动轴(3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64)与左端部安装架(11)、右端部安装架(21)之间均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左端部安装架(11)上设有供连接骨架(64)放置的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116)以及在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116)两侧设有第一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117);所述右端部安装架(21)上设有供连接骨架(64)放置的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214)以及在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214)两侧设有第二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215),所述连接骨架(64)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上安装限位凹槽(116)和第二上安装限位凹槽(214)中且两侧分别设有一骨架连接件(65),所述连接骨架(64)两侧分别设有一扣槽(641),所述骨架连接件(65)上设有至少一个骨架连接通孔(651)以及设有用于插入扣槽(641)中对连接骨架(64)形成Y轴方向限位的卡块(652),所述骨架连接件(6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117)或第二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2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64)中具有穿线孔(642);所述左端部安装架(11)上安装有清扫驱动电机(131)和行走驱动电机(122),所述右端部安装架(21)上安装有电源(71)、用于控制的电控系统(72),所述电控系统(72)与清扫驱动电机(131)和行走驱动电机(122)之前通过导电线连接,且所述导电线穿过穿线孔(6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组中间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中间安装架(51)、中间支撑轮组件(52);
所述中间安装架(51)上设有连接骨架(64)放置的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513)以及在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513)两侧设有供骨架连接件(65)安装固定的第三上安装连接件安装座(514),所述连接骨架(64)置于第三上安装限位凹槽(513)中并通过骨架连接件(65)固定;
所述中间支撑轮组件(52)包括安装在中间安装架(51)上的且相对中间安装架(51)可转动的中间支撑轮(521);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板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轮组件(52)包括中间联动转轴(522),所述中间联动转轴(522)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中间安装架(51)中,所述中间联动转轴(522)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传动轴(31)且与传动轴(31)形成周向联动;
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中间清扫连接组件(53),所述中间清扫连接组件(53)包括中间清扫联动轴(531),所述中间清扫联动轴(531)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中间安装架(51)中,所述中间清扫联动轴(531)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清扫件(4)且与清扫件(4)形成周向联动。
CN202221265338.6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Active CN217369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5338.6U CN217369377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5338.6U CN217369377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9377U true CN21736937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5338.6U Active CN217369377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9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73129A1 (en) Lattice tower covering for a wind turbine
CN217369377U (zh) 一种光伏板清扫机
CN217411627U (zh) 一种便于模块化安装的光伏板清扫机的中间连接组件
CN217528359U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清扫机的模块化装配结构
CN107640238B (zh) 一种清扫机器人
WO2009060491A2 (en) A support device for photovoltaic panels
CN206874010U (zh) 全组装太阳能车棚
CN115228795A (zh) 一种可调长度便于组装的模块化光伏板清扫机
CN21643711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交通公路用防眩光光伏发电板组件
CN216794926U (zh) 一种屋顶清洗机器人
CN214281316U (zh) 一种光伏板防护装置
CN206233641U (zh) 一种无叶风扇雨棚
CN220686544U (zh) 一种光伏一体化建筑系统
CN219918853U (zh) 一种多节编组式光伏板清扫机器人
CN218558692U (zh) 一种房车用可自动收放的帐篷
CN115149898B (zh) 光伏面板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
CN213115257U (zh) 一种方便出料的防水卷材热熔加工装置
CN115338163A (zh) 一种自动清扫的光伏系统
CN218571652U (zh) 快速拆装毛刷以及清扫机
CN214689817U (zh) 清扫机器人上的摆臂机构、行走总成及清扫机器人
CN21094899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罩安装用支撑座
CN220830355U (zh) 方便拆卸检修的两瓣式风罩结构
CN216252639U (zh) 光伏清扫机构
CN21940672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太阳能车篷
CN209904940U (zh) 一种三轮车车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