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1705U - 复合辊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辊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1705U
CN217361705U CN202220824552.4U CN202220824552U CN217361705U CN 217361705 U CN217361705 U CN 217361705U CN 202220824552 U CN202220824552 U CN 202220824552U CN 217361705 U CN217361705 U CN 217361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tatic
electrostatic
assembly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45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王春耕
唐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45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1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1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1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辊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运转组件、静电组件、放置组件和热压组件,所述运转组件用于为隔膜运动提供动力,所述静电组件与所述隔膜形成静电感应以使所述隔膜带有电荷,所述静电组件包括第一静电件和第二静电件,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隔膜的反面相对设置;所述放置组件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放置组件用于将极片放置于所述隔膜;所述热压组件用于通过加热辊压将带有电荷的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复合。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不够从而使得极片与隔膜复合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复合辊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中电芯制作方式分为叠片式制作方式和卷绕式制作方式,其中叠片式制作方式是将正负极极片和隔膜裁成规定尺寸的大小,随后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叠合成电芯单体。现有技术中,静电发生器通常放置在隔膜的一侧从而使得静电发生器与隔膜之间形成静电反应,这样的方式使得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不够,在到达热压辊时,此时电荷的强度不足以使得极片能够稳固地放置在隔膜上,从而导致极片与隔膜复合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出现偏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辊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辊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不够从而使得极片与隔膜复合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复合辊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运转组件、静电组件、放置组件和热压组件;
所述运转组件用于为隔膜运动提供动力;
所述静电组件与所述隔膜形成静电感应以使所述隔膜带有电荷,所述静电组件包括第一静电件和第二静电件,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隔膜的反面相对设置;
所述放置组件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放置组件用于将极片放置于所述隔膜;
所述热压组件用于通过加热辊压将带有电荷的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复合。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复合辊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运转组件将所述隔膜运送到所述静电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和所述热压组件;所述静电组件与所述隔膜形成静电感应以使所述隔膜带有电荷,所述静电组件包括第一静电件和第二静电件,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隔膜的反面相对设置,即所述隔膜的正面和所述隔膜的反面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有利于增大所述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从而在所述隔膜运转到所述放置组件时,所述隔膜上的电荷强度能使所述极片稳定地放置于所述隔膜,以及使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运转到所述热压组件时,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经过热压组件后,所述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不会使得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之间出现位置偏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不够从而使得极片与隔膜复合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件与所述隔膜的正面形成静电感应,所述第二静电件与所述隔膜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静电件与所述隔膜的反面形成静电感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件包括第一静电部、连接部和第二静电部,所述第一静电部和所述第二静电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静电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静电部倾斜设置,所述隔膜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静电部、所述第二静电部、所述放置组件和所述热压组件。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二静电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静电部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静电件能够为所述隔膜的正面提供更长距离的静电感应,从而使得所述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一直保持。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部与所述隔膜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静电部的中轴线与所述隔膜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10~80°,且所述第一静电部和所述第二静电部均与所述隔膜的正面形成静电感应。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二静电部的中轴线与所述隔膜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10~80°,使得所述第一静电件能够为所述隔膜的正面提供更长距离的静电感应,从而使得所述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一直保持。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端面到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端面的距离从靠近所述隔膜到远离所述隔膜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静电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扣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静电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静电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扣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所述第一静电部、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静电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的,所述复合辊压装置还包括辅助辊轴,所述隔膜依次经过所述运转组件、所述静电组件、所述放置组件、所述辅助辊轴和所述热压组件,所述辅助辊轴通过转动以纠正所述隔膜的位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隔膜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偏离既定轨道,所述辅助辊轴的设置是为了纠正所述隔膜的位置,同时对所述隔膜起到支撑和抚平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辅助辊轴与所述第二静电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4cm。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二静电件在所述隔膜到达所述热压组件之前,一直能够与所述隔膜形成静电感应,从而使得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之间紧密贴合。
可选的,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第一热压辊和第二热压辊,所述第一热压辊和所述第二热压辊相对设置且用于对层叠设置的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进行加热辊压复合。
可选的,所述复合辊压装置还包括除静电组件,所述隔膜依次经过所述运转组件、所述静电组件、所述放置组件、所述辅助辊轴、所述热压组件和所述除静电组件,所述除静电组件用于将所述隔膜上的电荷中和。
可选的,所述除静电组件包括第一除静电件和第二除静电件,所述第一除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除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之间设有供所述隔膜通过的通道。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经过所述热压组件的所述隔膜上的静电中和,从而防止所述隔膜吸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复合辊压装置的静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复合辊压装置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第一静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第二静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 的复合辊压装置的静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复合辊压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运转组件1、静电组件10、放置组件5和热压组件8;
所述运转组件1用于为隔膜2运动提供动力;
所述静电组件10与所述隔膜2形成静电感应以使所述隔膜2带有电荷,所述静电组件10包括第一静电件3和第二静电件4,所述第一静电件3和所述第二静电件4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隔膜2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3和所述第二静电件4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隔膜2的反面相对设置;
所述放置组件5与所述隔膜2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放置组件5用于将极片6放置于所述隔膜2;
所述热压组件8用于通过加热辊压将带有电荷的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 复合。
具体的,所述运转组件1将所述隔膜2运送到所述静电组件10、所述放置组件5和所述热压组件8;所述静电组件10与所述隔膜2形成静电感应以使所述隔膜2带有电荷,所述静电组件10包括第一静电件3和第二静电件4,所述第一静电件3和所述第二静电件4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隔膜2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3和所述第二静电件4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隔膜2的反面相对设置,即所述隔膜2的正面和所述隔膜2的反面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3和所述第二静电件4,有利于增大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从而在所述隔膜2运转到所述放置组件5时,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能使得所述极片6稳定地放置于所述隔膜2,以及使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运转到所述热压组件8时,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经过所述热压组件8后,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不会使得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之间出现位置偏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1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膜上的电荷强度不够从而使得极片与隔膜复合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一静电件3与所述隔膜2的正面形成静电感应,所述第二静电件4与所述隔膜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静电件4与所述隔膜2的反面形成静电感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1与图3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静电件3包括第一静电部31、连接部32和第二静电部33,所述第一静电部31 和所述第二静电部33通过所述连接部32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静电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一静电部31倾斜设置,所述隔膜2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静电部31、所述第二静电部33、所述放置组件5和所述热压组件8。所述第二静电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一静电部31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静电件3能够为所述隔膜2的正面提供更长距离的静电感应,从而使得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一直保持。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一静电部31与所述隔膜2 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静电部33的中轴线与所述隔膜2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10~80°,且所述第一静电部31和所述第二静电部33均与所述隔膜2的正面形成静电感应。所述第二静电部33的中轴线与所述隔膜2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10~80°,使得所述第一静电件3能够为所述隔膜2的正面提供更长距离的静电感应,从而使得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一直保持。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隔膜2的运动方向为A箭头所指示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第二静电部33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隔膜2之间的锐角为α,且图3中所示的锐角α为45°,所述第二静电件4与所述转运组件1到所述辅助辊轴7之间的所述隔膜2的反面形成静电反应;所述第一静电部31与所述转运组件1到所述放置组件5之间的所述隔膜2的正面形成静电反应,因此所述运动组件1到所述放置组件5之间的所述隔膜2的电荷强度是最强的,随着所述隔膜2从所述放置组件5朝向所述辅助辊轴7运动,所述第一静电部31在这段距离内无法为所述隔膜2提供电荷,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会逐渐降低,所述第二静电部33与所述放置组件5到所述辅助辊轴7之间的所述隔膜2的正面形成静电反应,使得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再次增加,因此即使有段距离没有所述第一静电件3与所述隔膜2形成静电反应,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也不会降低,从而能够使得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维持到达所述热压组件8处,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强度足以吸附住所述极片6,使得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在所述热压组件8处复合时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静电部33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隔膜2之间的锐角为α,所述α为10°、15°、20°、25°、30°、35°、40°、 45°、50°、55°、60°、65°、70°、75°和80°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转组件包括驱动机和运动滚轮,所述驱动机与所述运动滚轮电连接,所述驱动机用于驱动所述运动滚轮滚动,从而带动所述隔膜向着A方向运动。具体的,所述运动滚轮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电件3和所述第二静电件4均为静电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组件5为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极片放置到所述隔膜上。
图4为图3的复合辊压装置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第一静电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复合辊压装置的第二静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连接部32包括第一连接部321、本体322和第二连接部323,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3设置于所述本体322,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在端面到所述第二连接部323所在端面的距离从靠近所述隔膜2到远离所述隔膜2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本体322用于将所述第二静电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一静电部31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所在端面到所述第二连接部323所在端面的距离为L1。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为凹槽或者卡块,所述第二连接部323为凹槽或者卡块,所述本体322为三棱柱。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为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323为凹槽,所述本体322的等腰直角三棱柱。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和图6,所述第一静电部31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相适配的第一卡合部311,所述第一静电部3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21与所述第一卡合部311卡扣与所述本体3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静电部33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3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331,所述第二静电部3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323和所述第二卡合部331卡扣与所述本体322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静电部31、连接部32和所述第二静电部3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311为凹槽或者卡块,所述的第二卡合部331为凹槽或者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更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述第一卡合部311 为卡块,所述的第二卡合部331为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电部31、所述连接部32和所述第二静电部33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电部31与所述第二静电部33 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且所述第一静电部31和所述第二静电部33之间的夹角为 45°。一体成型工艺制备得到的产品,产品整体没有焊接痕迹,相对来说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久。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复合辊压装置100还包括辅助辊轴7,所述隔膜2依次经过所述运转组件1、所述静电组件10、所述放置组件 5、所述辅助辊轴7和所述热压组件8,所述辅助辊轴7通过转动以纠正所述隔膜2的位置。所述隔膜2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偏离既定轨道,所述辅助辊轴7 的设置是为了纠正所述隔膜2的位置,同时对所述隔膜2起到支撑和抚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辊轴7与所述第二静电件4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4cm。所述第二静电件4在所述隔膜2到达所述热压组件8之前,一直能够与所述隔膜2形成静电感应,从而使得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 之间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辅助辊轴7与所述第二静电件4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在图1中,所述L为3cm。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辊轴7与所述第二静电件4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0.1cm、0.5cm、1cm、1.5cm、2cm、2.5cm、3cm、3.5cm和 4cm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辊轴7与所述第二静电件4之间的水平距离L大于0,且所述L小于或者等于4cm。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静电件4发射出的静电会对所述辅助辊轴7造成损害,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辅助辊轴7投射在平面内的阴影与所述第二静电件4投射在平面内的阴影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辊轴7为运动滚轮,所述运动滚轮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材料,所述运动滚轮的作用是纠正所述隔膜的位置,同时对所述隔膜起到支撑和抚平的作用,保证所述隔膜通过所述热压组件前与所述极片的相对位置无偏移,同时所述隔膜和所述极片之间无浮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热压组件8包括第一热压辊 81和第二热压辊82,所述第一热压辊81和所述第二热压辊82相对设置且用于对层叠设置的所述隔膜2与所述极片6进行加热辊压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第一热压辊81和所述第二热压辊8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热压辊81包括加热辊和压力辊,所述压力辊套设于所述加热辊的外壁,所述加热辊的热量通过所述压力辊传递到所述隔膜和所述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极片通过所述第一热压辊81的压力辊和所述第二热压辊82的压力辊的挤压使得所述隔膜和所述极片实现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复合辊压装置100还包括除静电组件9,所述隔膜2依次经过所述运转组件1、所述静电组件10、所述放置组件5、所述辅助辊轴7、所述热压组件8和所述除静电组件9,所述除静电组件 9用于将所述隔膜2上的电荷中和。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静电组件9包括第一除静电件91和第二除静电件92,所述第一除静电件91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9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除静电件91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92之间设有供所述隔膜2通过的通道。将经过所述热压组件8的所述隔膜2上的静电中和,从而防止所述隔膜2吸附灰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除静电件91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92均为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消除器由高压电源产生器和放电极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用风把大量正负离子吹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或者直接把静电消除器靠近物体的表面而中和静电,所述放电极一般做成离子针。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1)

1.一种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运转组件、静电组件、放置组件和热压组件;
所述运转组件用于为隔膜运动提供动力;
所述静电组件与所述隔膜形成静电感应以使所述隔膜带有电荷,所述静电组件包括第一静电件和第二静电件,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静电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隔膜的反面相对设置;
所述放置组件与所述隔膜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放置组件用于将极片放置于所述隔膜;
所述热压组件用于通过加热辊压将带有电荷的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件与所述隔膜的正面形成静电感应,所述第二静电件与所述隔膜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静电件与所述隔膜的反面形成静电感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件包括第一静电部、连接部和第二静电部,所述第一静电部和所述第二静电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静电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静电部倾斜设置,所述隔膜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静电部、所述第二静电部、所述放置组件和所述热压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部与所述隔膜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静电部的中轴线与所述隔膜的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为10~80°,且所述第一静电部和所述第二静电部均与所述隔膜的正面形成静电感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端面到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的端面的距离从靠近所述隔膜到远离所述隔膜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静电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扣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静电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静电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扣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辊轴,所述隔膜依次经过所述运转组件、所述静电组件、所述放置组件、所述辅助辊轴和所述热压组件,所述辅助辊轴通过转动以纠正所述隔膜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辊轴与所述第二静电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4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第一热压辊和第二热压辊,所述第一热压辊和所述第二热压辊相对设置且用于对层叠设置的所述隔膜与所述极片进行加热辊压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静电组件,所述隔膜依次经过所述运转组件、所述静电组件、所述放置组件、所述辅助辊轴、所述热压组件和所述除静电组件,所述除静电组件用于将所述隔膜上的电荷中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静电组件包括第一除静电件和第二除静电件,所述第一除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除静电件和所述第二除静电件之间设有供所述隔膜通过的通道。
CN202220824552.4U 2022-04-11 2022-04-11 复合辊压装置 Active CN217361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4552.4U CN217361705U (zh) 2022-04-11 2022-04-11 复合辊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4552.4U CN217361705U (zh) 2022-04-11 2022-04-11 复合辊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1705U true CN217361705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4552.4U Active CN217361705U (zh) 2022-04-11 2022-04-11 复合辊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1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4541B1 (ko)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제조장치
EP3573166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KR101749148B1 (ko) 고주파 유도 가열을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생산되는 이차전지
CN107123785A (zh) 极片补锂系统
KR101873197B1 (ko) 2차전지 제조용 소재 연결장치
CN114583097A (zh) 极片、卷绕电芯以及电池
KR101767636B1 (ko) 전극 시이트용 압연 롤
KR101543057B1 (ko) 전극 조립체의 권취 장치
US11978870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and pre-degassing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KR101806939B1 (ko) 이차전지의 스택형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CN105789551B (zh) 一种电池极片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
CN211125901U (zh) 隔膜预热叠片设备
KR101115385B1 (ko) 정전기에 의해 전극과 분리막의 밀착력을 강화시킨젤리-롤형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CN217361705U (zh) 复合辊压装置
KR102533015B1 (ko) 극박의 만곡 개선 및 접힘 현상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극박의 이송 및 가공방법
KR101873198B1 (ko) 2차전지 제조용 소재 연결장치
CN111477836A (zh) 一种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及装置
WO2023241156A1 (zh) 极片延展装置和极片制造设备
CN117239259A (zh) 一种预锂电芯卷绕加工方法
CN111430639A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复合片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CN218333856U (zh) 电芯、电池及电芯制造设备
CN217740615U (zh) 电芯成型设备及电芯
CN212392268U (zh) 一种电池极片制备装置
CN107732285B (zh) 复合式电芯
CN115832405A (zh) 电芯卷绕设备及电芯制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