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435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435U
CN217357435U CN202221264824.6U CN202221264824U CN217357435U CN 217357435 U CN217357435 U CN 217357435U CN 202221264824 U CN202221264824 U CN 202221264824U CN 217357435 U CN217357435 U CN 217357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base
terminal
air condition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48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48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和底盘,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底盘上;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座;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端子座上方,所述外罩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插接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对设置,外罩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下方且和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外罩的下边缘抵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插接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变频空调器由于电源线本身抗干扰能力差,如果直接与变频控制板相连接,EMS电磁抗干扰测试时容易通不过,因此需要增加一个带磁环的强电连接线和接线端子进行转接连接,具体为电源线通过一端的两个接线端子插在接线端子的直插插片上,带磁环的强电连接线其中一端也通过两个接线端子插在接线端子的直插插片上,另一端的两个接线端子再插在电器盒里面的变频控制板上,这样形成电源线通过在接线端子处与强电连接线的实际连接而带上磁环,从而通过EMS的电磁抗干扰测试。
相关技术中,通常接线端子与连接线、电源线处的安装结构均不能同时满足防水、防爬虫以及防端子起火自燃等要求,容易导致电线短路等,进而影响空调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将接线端子组件安装在底盘上,其中端子座、外罩以及底座之间的安装结构同时满足防水、防虫及防火的要求,且装配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和底盘,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底盘上;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座;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端子座上方,所述外罩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插接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对设置,外罩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下方且和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外罩的下边缘抵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插接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底盘上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子组件,其中接线端子组件中的底座固定在底盘上,端子座固定在底座上,外罩罩在端子座上,并且通过外罩上的第一卡接部与底座的第二卡接部的卡接配合、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限位配合,使得外罩和底座之间能够固定连接,且外罩的下边缘无缝抵接在底座上,实现了对接线端子组件的密封性,可同时实现防水、防火及防虫的要求,并且装配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凸台,所述防水凸台朝向所述端子座凸出,所述端子座设置在所述防水凸台上,所述防水凸台的周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水凸台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端子座的周侧且呈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端子座限位配合;和/或,所述防水凸台上设置有两个避让槽,两个所述避让槽设置在所述端子座的底部且呈对角线设置,所述端子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水凸台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端子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紧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水凸台的周侧为导流斜面或导流斜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翻边凸缘,所述翻边凸缘朝下翻边且形成有开孔,所述卡扣穿设所述开孔且与所述翻边凸缘卡接配合;和/或,所述第一插接部为凸缘,所述第二插接部为开口凸包,所述开口凸包朝向所述凸缘的一侧开口,所述凸缘与所述开口凸包插接配合;和/或,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凸台插接在所述限位孔内且与所述限位孔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压线弹性件,所述压线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罩外侧且朝上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罩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口,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出线口且连接在所述端子座和电器盒之间,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出线口且连接在所述端子座和电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多个线夹且多个所述线夹分布在所述外罩的顶部和周侧,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配合在所述线夹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翻边和第二安装翻边,所述第一安装翻边和所述第二安装翻边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外部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内部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组件和底盘的装配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组件的仰视图;
图6是图5的剖面图A-A;
图7是图6的放大图C;
图8是图5的剖面图B-B;
图9是图8的放大图D;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罩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罩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S、空调器;
100、机壳;11、壳体;12、底盘;
200、接线端子组件;
20、端子座;21、定位部;22、第二安装孔;23、直插片;
30、外罩;31、第一卡接部;32、第一插接部;33、第一限位部;34、出线口;35、线夹;
40、底座;41、第二卡接部;42、第二插接部;43、第二限位部;44、防水凸台;45、第三限位部;46、避让槽;47、第一安装孔;48、压线弹性件;49、第一安装翻边;50、第二安装翻边;
60、第一导线;61、磁环;70、第二导线;71、接线端子;72、插头;80、紧固件;
300、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S。
如图1-图13所示,空调器S包括:机壳100和接线端子组件200。其中,机壳100包括:壳体11和底盘12,壳体11罩设在底盘12上,接线端子组件200固定安装在底盘12上。
并且,接线端子组件200包括:端子座20、外罩30和底座40,外罩30罩设在端子座20上方,外罩30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1和第一插接部32,并且第一卡接部31和第一插接部32相对设置,外罩3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3,底座40设置在端子座20下方,并且和底盘12固定连接,外罩30的下边缘抵接在底座40上,底座4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1、第二插接部42和第二限位部43,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41卡接配合,第一插接部32和第二插接部42插接配合,第一限位部33和第二限位部43限位配合。
如此设置,将底座40固定在底盘12上,端子座20固定在底座40上,以及外罩30罩在端子座20上,使得端子座20能够放置在外罩30内,并且在外罩30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卡接部31和第一插接部32,对应地,底座40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1和第二插接部42,通过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41的卡接配合、第一插接部32和第二插接部42的插接配合,可以限制外罩30位移,同时使外罩30预定位在底座40上,再通过外罩30上的第一限位部33和底座40上的第二限位部43的限位配合,可以将外罩30紧紧地限制在底座40上。并且外罩30的下边缘与底座40的表面无缝抵接,实现了外罩30和底座40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密封配合,使得端子座20可靠地密封在外罩30内部,结构简单,无需通过螺栓紧固等安装方式,极大地方便装配和维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成本。
此外,端子座20可采用阻燃塑胶材质,以防止端子座20起火自燃,以及底座40可采用耐腐蚀的钣金材质,以对端子座20和外罩30起到支撑和固定安装的作用。
由此,通过在底盘12上固定安装接线端子组件200,将端子座20固定在底座40上,外罩30罩在端子座20上,并通过外罩30上的第一卡接部31与底座40的第二卡接部41的卡接配合、第一插接部32和第二插接部42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一限位部33和第二限位部43的限位配合,使得外罩30牢靠地固定在底座40上,并且外罩30的下边缘无缝抵接在底座40上,实现了接线端子组件200的密封作用,可同时满足防水、防火及防虫的要求,并且装配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如图6和图12所示,底座40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凸台44,防水凸台44朝向端子座20凸出,端子座20设置在防水凸台44上,防水凸台44的周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1、第二插接部42和第二限位部43。如此设置,在底座40上设置防水凸台44,并将端子座20固定在防水凸台44上,使得防水凸台44与底座40表面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可防止底座40表面的水漫入防水凸台44表面后,进入端子座20内导致电源短路。并且在防水凸台44的周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1、第二插接部42和第二限位部43,一方面,在保证底座40和外罩30之间的密封固定下,可以阻止底座40表面的水大量涌入外罩30内部,另一方面,相比在防水凸台44上设置第二卡接部41、第二插接部42和第二限位部43,制作简单且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防水凸台44的形状可以方形、圆形等,并且防水凸台44的尺寸大小可根据端子座20的外观大小进行匹配设计。
其中,防水凸台44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限位部45,两个第三限位部45设置在端子座20的周侧,并且呈对角线设置,第三限位部45与端子座20限位配合;和/或,防水凸台44上设置有两个避让槽46,两个避让槽46设置在端子座20的底部,并且呈对角线设置,端子座20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21,避让槽46用于避让定位部21。
如此设置,参照图12所示,在防水凸台44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限位部45,第三限位部45可以为限位挡片,两个限位挡片呈对角线设置,使得两个限位挡片设置在端子座20的两侧,从而可以有效限制端子座20在防水凸台44表面的左右移动和周向转动。其中,限位挡片可以由翻边向上构成,制作简单且实用经济。
以及,在防水凸台44上设置有两个避让槽46,两个避让槽46呈对角线设置在端子座20的底部,与与端子座20底部的定位部21相配合安装,可以起到预定位和避让的作用。其中,参照图8所示,定位部21可以为定位柱,通过定位柱和避让槽46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端子座20预定位在底座40下,以进行下一步地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防水凸台4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7,端子座2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紧固件80穿设第二安装孔22后与第一安装孔47紧固连接。如此设置,利用紧固件80从上往下穿设第二安装孔22之后,与第一安装孔47进行紧固连接,从而可实现端子座20和底座40的固定连接。其中,如图8所示,第一安装孔47可以为沉孔,第二安装孔22可以为翻边孔,可利用螺钉、螺栓等紧固件80依次穿设沉孔和翻边孔固定连接在底座40上,实现端子座20和底座40的可靠固定。
以及,防水凸台44的周侧可以为导流斜面或导流斜坡。如此设置,可以使防水凸台44表面的水快速排出,以避免电源短路,更好地满足了接线端子组件200的防水要求。
如图5-图13所示,第一卡接部31可以为卡扣,第二卡接部41可以为翻边凸缘,翻边凸缘朝下翻边,并且形成有开孔,卡扣穿设开孔,并且卡扣与翻边凸缘卡接配合;和/或,第一插接部32可以为凸缘,第二插接部42可以为开口凸包,开口凸包朝向凸缘的一侧开口,凸缘与开口凸包插接配合;和/或,第一限位部33可以为限位凸台,第二限位部43为可以限位孔,限位凸台插接在限位孔内,并且限位凸台与限位孔限位配合。
如此设置,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卡接部31可以为卡扣,第二卡接部41可以为翻边凸缘,卡扣和翻边凸缘的卡接配合,可以限制外罩3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在翻边凸缘的折弯处设置有圆角,这样可使卡扣更容易滑入与翻边凸缘固定连接。
以及,参照图6所示,第一插接部32可以为凸缘,第二插接部42可以为开口凸包,开口凸包朝向凸缘的一侧开口,使得凸缘沿着底座40的左右方向插入开口凸包内,可以限制外罩30子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并结合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41的卡接配合,可以完全限制外罩3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而且,参照图8和图9所示,第一限位部33可以为限位凸台,第二限位部43为可以限位孔,限位凸台插接在限位孔内,实现限位凸台与限位孔的限位配合,从而限制了外罩30在底座40表面上的移动。
此外,底座40上设置有压线弹性件48,压线弹性件48设置于外罩30外侧,并且朝上延伸设置。如此设置,参照图3和图12所示,在底座40与外罩30安装配合的外侧设置有压线弹性件48,装配时用手指按下压线弹性件48,用来压住线束表面,以防止线束窜动。此外,为保证压线弹性件48的弹性作用,压线弹性件48的宽度可设置在3mm~4mm之间。
如图3、图10和图11所示,外罩30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口34,接线端子组件200还包括:第一导线60和第二导线70,第一导线60穿过出线口34,并且连接在端子座20和电器盒300之间,第二导线70穿过出线口34,并且连接在端子座20和电源之间。如此设置,在外罩3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线口34,除出线口34之外,外罩30的其余表面均处于密封状态,并且外罩30的下边缘抵接在底座40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第一导线60和第二导线70与端子座20的连接,还可以使端子座20处于很好的密封空间,以满足接线端子组件200可防水、防火以及防爬虫的要求。
其中,端子座20上设置有多个直插片23,第一导线60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线端子71,第一导线60的一端与端子座20上的直插片23连接,另一端与电器盒300连接,以及第二导线70的一端设置为接线端子71,与端子座20上的直插片23连接,另一端设置为插头72,与外界的插座连接,从而可以对空调器S的工作进行供电。此外,第一导线60的中间可缠绕有一个磁环61,用于抗电磁干扰。
并且,外罩30上设置有多个线夹35,并且多个线夹35分布在外罩30的顶部和周侧,第一导线60和第二导线70配合在线夹35内。如此设置,多个线夹35分布在外罩30的周侧盒顶部,用于固定第一导线60和第二导线70。具体地,顶部表面设置有一个线夹35,该线夹35的开口方向与出线口34的开口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有效拉住第一导线60上的磁环61,不让其在空间内摆动以防撞击风道或其他部件以产生异响或损坏,以及在外罩30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线夹35,该线夹35与外罩30后侧面围成一门形结构,以限制住第二导线70在空间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在外罩30的前侧面设置有一个线夹35,用于第一导线60或第二导线70的走线固定。当然,可根据第一导线60和第二导线70的实际走向情况具体设计线夹35的位置和数量。
如图12和图13所示,底座40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翻边49和第二安装翻边50,第一安装翻边49和第二安装翻边50均与底盘12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底座40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翻边49和第二安装翻边50,并且,第一安装翻边49与底盘12的边缘处固定配合,第二安装翻边50向下延伸且弯折设置,与底盘12的底部固定配合,使得底座40呈Z形结构,能够支撑并固定在底盘12上,同时还可以防止底盘12表面的水漫入底座40的表面。
因此,在底盘12上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子组件200,其中接线端子组件200中的底座40固定在底盘12上,端子座20固定在底座40上,外罩30罩在端子座20上,并且通过外罩30上的第一卡接部31与底座40的第二卡接部41的卡接配合、第一插接部32和第二插接部42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一限位部33和第二限位部43的限位配合,使得外罩30和底座40之间能够固定连接,且外罩30的下边缘无缝抵接在底座40上,实现了对接线端子组件200的密封性,可同时实现防水、防火及防虫的要求,并且装配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和底盘,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底盘上;
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
端子座;
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端子座上方,所述外罩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一插接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对设置,外罩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下方且和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外罩的下边缘抵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插接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凸台,所述防水凸台朝向所述端子座凸出,所述端子座设置在所述防水凸台上,所述防水凸台的周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凸台上设置有两个第三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端子座的周侧且呈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端子座限位配合;和/或,
所述防水凸台上设置有两个避让槽,两个所述避让槽设置在所述端子座的底部且呈对角线设置,所述端子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凸台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端子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凸台的周侧为导流斜面或导流斜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翻边凸缘,所述翻边凸缘朝下翻边且形成有开孔,所述卡扣穿设所述开孔且与所述翻边凸缘卡接配合;和/或,
所述第一插接部为凸缘,所述第二插接部为开口凸包,所述开口凸包朝向所述凸缘的一侧开口,所述凸缘与所述开口凸包插接配合;和/或,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凸台插接在所述限位孔内且与所述限位孔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压线弹性件,所述压线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罩外侧且朝上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口,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出线口且连接在所述端子座和电器盒之间,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出线口且连接在所述端子座和电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多个线夹且多个所述线夹分布在所述外罩的顶部和周侧,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配合在所述线夹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翻边和第二安装翻边,所述第一安装翻边和所述第二安装翻边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CN202221264824.6U 2022-05-24 2022-05-24 空调器 Active CN217357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824.6U CN217357435U (zh) 2022-05-24 2022-05-24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824.6U CN217357435U (zh) 2022-05-24 2022-05-24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435U true CN217357435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4824.6U Active CN217357435U (zh) 2022-05-24 2022-05-24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1346B2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JP5316875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4082602B2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接続構造
EP2194617B1 (en) Socket-outlet
JP2008098103A (ja) 機器用コネクタ
WO2020233365A1 (zh) 接线装置及空调器
US11867439B2 (en) Stator assembly,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WO2020235416A1 (ja) コネクタ
JP2015005432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22104904A (ja) 高電圧接続用端子本体、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コネクタ
US10276962B2 (en) Terminal with a case, a coil spring compressed in the case, a conductive memb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 case and an end of the coil spring and a wire connected to the conductive member
CN217357435U (zh) 空调器
US10411387B2 (en) Terminal
CN206481529U (zh) 电控盒与空调器
KR20210060819A (ko) 일괄차폐 커넥터
JP4060068B2 (ja) 機器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装置
CN106712363B (zh) 压缩机
US7241171B2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assembly
CN112254328B (zh) 一种空调固定装置及其空调
CN219756588U (zh) 空调器线控器
JP7389084B2 (ja) 端子組付け構造
CN213660725U (zh) 一种弧形过孔连接器
CN220368181U (zh)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CN216924687U (zh) 电控组件及空气处理设备
JP3520811B2 (ja) 引掛シー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