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332U -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332U
CN217357332U CN202122854227.0U CN202122854227U CN217357332U CN 217357332 U CN217357332 U CN 217357332U CN 202122854227 U CN202122854227 U CN 202122854227U CN 217357332 U CN217357332 U CN 217357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humidifier
fog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4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正富
李明亮
李仕超
刘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mate Electric Ji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mate Electric Jiu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mate Electric Jiu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mate Electric Ji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4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包括集雾器本体,集雾器本体围合形成出雾腔,出雾腔向上延伸出有集雾腔,集雾腔上开设有一开口形成回流部;出雾腔用于与储雾箱及雾化发生器两者相连通,且雾化发生器设置在集雾器本体下方,通在在雾化发生器上增设一集雾器本体,集雾器上开设有出雾腔、集雾腔即实现加湿器的水雾聚集,从结构的改进来提高加湿器的雾化效率,同时在集雾腔一侧开设有回流部,当雾化发生器产生的水雾有部分没有排出时,会聚集形成水滴后经回流部回流到加湿器内,从而实现了水的二次循环利用,防止造成资源浪费,这样的设计不仅成本较低,效果更好,而且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用于增加室内空间湿度的电器,在加湿过程中,一般通过雾化器雾化水产生水雾,实现加湿的目的。而在雾化的过程中,传统技术中,一般会在加湿器内设置集雾结构,利用集雾结构便于收集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提高出雾的效率。然而,传统的集雾结构与加湿器存在低档位时会出现不喷雾或加湿量极小的情况,进而影响加湿器的正常出雾导致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在低档位时正常出雾的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包括集雾器本体,所述集雾器本体围合形成出雾腔,所述出雾腔向上延伸出有集雾腔,所述集雾腔上开设有一开口形成回流部;所述出雾腔用于与储雾箱及雾化发生器两者相连通,且雾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集雾器本体下方,以使所述雾化发生器产生的水雾经出雾腔进入储雾箱内的出雾通道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出雾腔、所述集雾腔与所述回流部三者一体成型于所述集雾器本体,且所述出雾腔内设置有环形减震层。
进一步地,所述集雾器本体外围向内凹陷有多个卡接部,且所述卡接部朝向所述储雾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
如上所述的的集雾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加湿器,还包括水箱组件、风动装置与壳体,所述水箱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雾箱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通,所述集雾器本体位于所述储雾箱下方,所述雾化发生器与所述集雾器本体相连通,所述雾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集雾器本体下方,所述雾化发生器的出雾口与所述出雾腔相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安装座,所述风动装置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风动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储雾箱内的雾化风道相连通,所述雾化风道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活塞柱、活塞垫与水箱盖,所述水箱盖盖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处,所述活塞柱位于所述出水口内,所述活塞垫设置在所述活塞柱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安装在所述储雾箱一侧,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右侧向上折弯形成安装部,所述出水部左侧向上延伸出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伸入所述出水口内后与所述活塞垫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柱向下延伸出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出水部围合形成入水口;所述出水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水位开关组件,所述水位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水位开关组件包括浮子盖、浮子与水位开关,所述浮子套设在所述水位开关上,所述浮子盖一端安装在所述浮子顶部,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水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水箱支撑块,所述水箱支撑块呈L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通在在雾化发生器上增设一集雾器本体,集雾器上开设有出雾腔、集雾腔即实现加湿器的水雾聚集,从结构的改进来提高加湿器的雾化效率,同时在集雾腔一侧开设有回流部,当雾化发生器产生的水雾有部分没有排出时,会聚集形成水滴后经回流部回流到加湿器内,从而实现了水的二次循环利用,防止造成资源浪费,这样的设计不仅成本较低,效果更好,而且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中集雾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中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上述加湿器包括:集雾结构及水箱组件3、风动装置5与壳体6,水箱组件3安装在壳体6内,储雾箱2安装在壳体6内且与水箱组件3相连通,集雾器本体1位于储雾箱2下方,雾化发生器4与集雾器本体1相连通,雾化发生器4设置在集雾器本体1下方,雾化发生器4的出雾口41与出雾腔11相连通,壳体6上设置安装座61,风动装置5 位于安装座61内,风动装置5的出风口51与储雾箱2内的雾化风道22相连通,雾化风道22与出雾通道21相连通。
水箱组件3用于为加湿器持续补充水,储雾盒可以将雾化发生器4产生的水雾存储后通过风动装置5吹出,水位开关83组件8用于控制加湿器是否缺水。集雾器本体1安装在雾化发生器4的正上方,其出雾腔11与出雾口41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上,通过风动装置5的出风口51,将雾化发生器4产生的水雾经出雾腔11进入到雾化风道22后通过出雾通道21吹出,当加湿器在低温低功率的环境下工作时,雾化发生器4产生的水柱通过出雾腔11时,使超声波能量可以更集中,避免受到水温和低功率的影响而失效。其中雾化发生器4为雾化片。
具体地,该集雾器本体1,集雾器本体1围合形成出雾腔11,出雾腔11向上延伸出有集雾腔12,集雾腔12上开设有一开口形成回流部13;出雾腔11用于与储雾箱2及雾化发生器4两者相连通,且雾化发生器4设置在集雾器本体1 下方,以使雾化发生器4产生的水雾经出雾腔11进入储雾箱2内的出雾通道21 排出。
上述加湿器在实际实用时,通在在雾化发生器4上增设一集雾器本体1,集雾器上开设有出雾腔11、集雾腔12即实现加湿器的水雾聚集,从结构的改进来提高加湿器的雾化效率,同时在集雾腔12一侧开设有回流部13,当雾化发生器 4接通电源后产生的水雾有部分没有排出时,会聚集形成水滴后经回流部13回流到加湿器内,从而实现了水的二次循环利用,防止造成资源浪费,这样的设计不仅成本较低,效果更好,而且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雾腔11、集雾腔12与回流部13三者一体成型于集雾器本体1,且出雾腔11内设置有环形减震层14。上述集雾器本体1为PP 发泡材质,其中出雾腔11内设置的环形减震层14材质为PPS材质的塑件,其中PPS具有高的熔点和硬度,可以防止超声波能量烧灼和击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雾器本体1外围向内凹陷有多个卡接部15,且卡接部15朝向储雾箱2。设计卡接部15用于安装集雾器本体1,目的是增强集雾器本体1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箱组件3包括水箱31、活塞柱32、活塞垫33与水箱盖34,水箱盖34盖于水箱31的出水口处,活塞柱32位于出水口内,活塞垫33设置在活塞柱32与出水口之间。其中水箱盖与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35,活塞柱上还套设有弹簧36,设计密封圈35是用于增强密封性防止出水口处漏水二影响使用效果,设计弹簧36的目的是使活塞柱能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导流组件7,导流组件7安装在储雾箱 2一侧,导流组件7包括出水部71,出水部71右侧向上折弯形成安装部72,出水部71左侧向上延伸出有导流柱73,导流柱73伸入出水口内后与活塞垫33相接触。使用时通过导流柱73顶开水箱盖34内的活塞垫33,从而下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柱73向下延伸出有一凸块,凸块与出水部71 围合形成入水口74;出水部71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孔75。通过出水孔75和入水口74都可以将水箱31的水流入雾化发生器4处,从而进一步产生水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水位开关组件8,水位开关组件8设置在水箱31的下方,水位开关组件包括浮子盖81、浮子82与水位开关83,浮子 82套设在水位开关83上,浮子盖81一端安装在浮子82顶部,另一端伸入出水口内。水位开关83用于感应浮子82,控制水位高低,当处于低水位的时浮子 82会下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6上设置有水箱支撑块62,水箱支撑块62呈L 状。水箱支撑块62用于卡接水箱31,防止使用时出现松动而影响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的集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雾结构包括:
集雾器本体(1),所述集雾器本体(1)围合形成出雾腔(11),所述出雾腔(11)向上延伸出有集雾腔(12),所述集雾腔(12)上开设有一开口形成回流部(13);所述出雾腔(11)用于与储雾箱(2)及雾化发生器(4)两者相连通,且雾化发生器(4)设置在所述集雾器本体(1)下方,以使所述雾化发生器(4)产生的水雾经出雾腔(11)进入储雾箱(2)内的出雾通道(2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集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腔(11)、所述集雾腔(12)与所述回流部(13)三者一体成型于所述集雾器本体(1),且所述出雾腔(11)内设置有环形减震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集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雾器本体(1)外围向内凹陷有多个卡接部(15),且所述卡接部(15)朝向所述储雾箱(2)。
4.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集雾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组件(3)、风动装置(5)与壳体(6),所述水箱组件(3)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所述储雾箱(2)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且与所述水箱组件(3)相连通,所述集雾器本体(1)位于所述储雾箱(2)下方,所述雾化发生器(4)与所述集雾器本体(1)相连通,所述雾化发生器(4)设置在所述集雾器本体(1)下方,所述雾化发生器(4)的出雾口(41)与所述出雾腔(11)相连通,所述壳体(6)上设置安装座(61),所述风动装置(5)位于所述安装座(61)内,所述风动装置(5)的出风口(51)与所述集雾器内的雾化风道(22)相连通,所述雾化风道(22)与所述出雾通道(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3)包括水箱(31)、活塞柱(32)、活塞垫(33)与水箱盖(34),所述水箱盖(34)盖于所述水箱(31)的出水口处,所述活塞柱(32)位于所述出水口内,所述活塞垫(33)设置在所述活塞柱(32)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导流组件(7),所述导流组件(7)安装在所述储雾箱(2)一侧,所述导流组件(7)包括出水部(71),所述出水部(71)右侧向上折弯形成安装部(72),所述出水部(71)左侧向上延伸出有导流柱(73),所述导流柱(73)伸入所述出水口内后与所述活塞垫(33)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73)向下延伸出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出水部(71)围合形成入水口(74);所述出水部(71)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孔(7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水位开关组件(8),所述水位开关组件(8)设置在所述水箱(31)的下方,所述水位开关组件包括浮子盖(81)、浮子(82)与水位开关(83),所述浮子(82)套设在所述水位开关(83)上,所述浮子盖(81)一端安装在所述浮子(82)顶部,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水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上设置有水箱支撑块(62),所述水箱支撑块(62)呈L状。
CN202122854227.0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Active CN217357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4227.0U CN217357332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4227.0U CN217357332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332U true CN217357332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4227.0U Active CN217357332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5610A (zh) 空气加湿器
CN110513802B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CN208475538U (zh) 上加水加湿器及导雾装置
CN217357332U (zh) 一种加湿器及其集雾结构
CN111375515A (zh) 雾汽上喷的雾化设备
CN212339535U (zh) 加湿器
CN112781136A (zh) 加湿设备
CN111346777A (zh) 带液位检测的雾化设备
CN215809028U (zh) 一种无噪声的自补水加湿器
CN212349265U (zh) 便于安装的雾化设备
CN212349264U (zh) 带液位检测的雾化设备
CN212349263U (zh) 自保压式雾化设备
CN108954785B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328737U (zh) 雾汽上喷的雾化设备
CN211372674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638216U (zh) 带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210569001U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CN220354087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落地式送风装置
CN111375516A (zh) 便于安装的雾化设备
CN111389643A (zh) 带扩散风的雾化设备
CN219069485U (zh) 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CN220354088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落地式送风扇
CN111346776A (zh) 自保压式雾化设备
CN218763777U (zh) 一种风扇上置的加湿器
CN217154410U (zh) 空气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