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6847U -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6847U
CN217356847U CN202122610686.4U CN202122610686U CN217356847U CN 217356847 U CN217356847 U CN 217356847U CN 202122610686 U CN202122610686 U CN 202122610686U CN 217356847 U CN217356847 U CN 217356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onnecting pipe
cooling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06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逸中
刘广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ife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ife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ife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ife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06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6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6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6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冷却水管道和热水管道,所述的热水管道远离锅炉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箱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蓄水箱,所述的出水管的外侧设有连接管一,所述的连接管一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的散热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二,所述的蓄水箱的一侧设有出水管和放水管,所述的放水管连通连接管二,所述的连接管二的一端设有风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装置对循环热水进行冷却,锅炉冷却之后的热水可以流入蓄水箱内供其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烘干装置对物品进行烘干处理,利于锅炉的热水进行二次利用,提高能源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能源高效利用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新型的节能减排设备层出不穷,锅炉领域的节能设备不在少数。锅炉作为一种能源转换设备,在锅炉的使用中需要对冷水进行冷却,冷却水把锅炉吸收转换呈热水,长时间使用之后,冷却水中产生杂质,同时如何对大量的热水进行回收利用是提高水冷炉能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和锅炉一侧的冷却水管道和热水管道,所述的热水管道远离锅炉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连接热水管道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为折叠结构,所述的过滤箱的下端设有连通的存污箱且存污箱位于热水管道和过滤板之间,所述的过滤箱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设有蓄水箱,所述的出水管的外侧设有连接管一,所述的连接管一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的烘干箱内设有横板,所述的横板的下端设有散热管且散热管连通连接管一,所述的烘干箱的一侧设有通风管,所述的通风管内设有风扇,所述的横板上均匀的设有通风孔,所述的散热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二,所述的蓄水箱的一侧设有出水管和放水管,所述的放水管连通连接管二,所述的连接管二的一端设有风冷装置,所述的风冷装置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三且连接管三连通冷却水管道。
进一步,所述的存污箱的一侧设有放渣管,所述的存污箱靠近过滤板的一端为倾斜结构。存污箱可以堆积过滤板阻隔的杂质,然后通过放渣管进行排除。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三和连接管二上均设有水泵。水泵为管路的循环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三上设有补水管,所述的补水管和连接管二上均设有单向阀,补水管可对冷却水管道内补充冷却水。
进一步,所述的烘干箱上端设有换气阀,换气阀可以进行换气,实现循环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装置对循环热水进行冷却,锅炉冷却之后的热水可以流入蓄水箱内供其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烘干装置对物品进行烘干处理,利于锅炉的热水进行二次利用,提高能源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横板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1、锅炉;1.1、冷却水管道;1.2、热水管道;2、过滤装置;2.1、过滤箱;2.2、过滤板;2.3、存污箱;2.4、放渣管;3、出水管;4、蓄水箱;4.1、出水管;4.2、放水管;5、连接管一;6、烘干装置;6.1、烘干箱;6.2、横板;6.21、有通风孔;6.3、散热管;6.4、通风管;6.5、风扇;7、连接管二;8、风冷装置;9、连接管三;10、水泵;11、补水管;12、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结合附图1-4,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和锅炉1一侧的冷却水管道1.1 和热水管道1.2,所述的热水管道1.2远离锅炉1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2,所述的过滤装置2 包括连接热水管道1.2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内设有过滤板2.2,所述的过滤板2.2 为折叠结构,所述的过滤箱2.1的下端设有连通的存污箱2.3且存污箱2.3位于热水管道1.2 和过滤板2.2之间,所述的过滤箱2.1的一侧设有出水管3,所述的出水管3的另一端设有蓄水箱4,所述的出水管3的外侧设有连接管一5,所述的连接管一5远离出水管3的一端设有烘干装置6,所述的烘干装置6包括烘干箱6.1,所述的烘干箱6.1内设有横板6.2,所述的横板6.2的下端设有散热管6.3且散热管6.3连通连接管一5,所述的烘干箱6.1的一侧设有通风管6.4,所述的通风管6.4内设有风扇6.5,所述的横板6.2上均匀的设有通风孔6.21,所述的散热管6.3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二7,所述的蓄水箱4的一侧设有出水管4.1和放水管4.2,所述的放水管4.2连通连接管二7,所述的连接管二7的一端设有风冷装置8,所述的风冷装置8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三9且连接管三9连通冷却水管道1.1。
所述的存污箱2.3的一侧设有放渣管2.4,所述的存污箱2.3靠近过滤板2.2的一端为倾斜结构,从热水管道1.2出来的热水进入过滤箱2.1内,经过过滤板2.2的过滤,杂质会堆积沉淀至存污箱2.3内,可打开放渣管2.4,把杂质排出。
所述的连接管三9和连接管二7上均设有水泵10。本实用新型的在具体实施时:风冷装置8为现有产品,包括冷却风扇和水箱,连接管二7连接水箱的入口,水箱的出口连接连接管三9,风冷装置8对循环水再次进行冷却,然后通过水泵10的带动和补水管11的冷却水混合,进入冷却水管道1.1内对锅炉1进行冷却。
所述的连接管三9上设有补水管11,所述的补水管11和连接管二7上均设有单向阀12。
所述的烘干箱6.1上端设有换气阀。本实用新型的在具体实施时:散热管6.3为S型排列设置,通风管6.4连通烘干箱6.1的内部上端和下端,风扇6.5转动,对散热管6.3吹风,把热量带出变成热水,经过横板6.2的通风孔6.21扩散至烘干箱6.1内,在经过通风管6.4对烘干箱6.1的进行热风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冷却水管道的冷水对锅炉进行冷却吸热变成热水,从热水管道内流出,然后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板过滤,杂质会堆积沉淀至存污箱内,可打开放渣管,把杂质排出,热水会从出水管流入蓄水箱内,人们可以通过出水管把热水输送至需要的用的地方,连接管一上设有开关阀,可打开开关阀部分热水会进入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再次连接管二排出,连接管二和放水管连通,通过水泵的作用力输送至风冷装置内进行降温变成冷水,然后从连接管三排出,经过补水管补充水分,再次通过水泵连接冷却水管道进入锅炉内,实现水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和锅炉(1)一侧的冷却水管道(1.1)和热水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道(1.2)远离锅炉(1)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2),所述的过滤装置(2)包括连接热水管道(1.2)的过滤箱(2.1),所述过滤箱(2.1)内设有过滤板(2.2),所述的过滤板(2.2)为折叠结构,所述的过滤箱(2.1)的下端设有连通的存污箱(2.3)且存污箱(2.3)位于热水管道(1.2)和过滤板(2.2)之间,所述的过滤箱(2.1)的一侧设有出水管(3),所述的出水管(3)的另一端设有蓄水箱(4),所述的出水管(3)的外侧设有连接管一(5),所述的连接管一(5)远离出水管(3)的一端设有烘干装置(6),所述的烘干装置(6)包括烘干箱(6.1),所述的烘干箱(6.1)内设有横板(6.2),所述的横板(6.2)的下端设有散热管(6.3)且散热管(6.3)连通连接管一(5),所述的烘干箱(6.1)的一侧设有通风管(6.4),所述的通风管(6.4)内设有风扇(6.5),所述的横板(6.2)上均匀的设有通风孔(6.21),所述的散热管(6.3)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二(7),所述的蓄水箱(4)的一侧设有出水管(4.1)和放水管(4.2),所述的放水管(4.2)连通连接管二(7),所述的连接管二(7)的一端设有风冷装置(8),所述的风冷装置(8)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三(9)且连接管三(9)连通冷却水管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污箱(2.3)的一侧设有放渣管(2.4),所述的存污箱(2.3)靠近过滤板(2.2)的一端为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三(9)和连接管二(7)上均设有水泵(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三(9)上设有补水管(11),所述的补水管(11)和连接管二(7)上均设有单向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箱(6.1)上端设有换气阀。
CN202122610686.4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7356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0686.4U CN217356847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0686.4U CN217356847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6847U true CN217356847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0686.4U Active CN217356847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6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1788U (zh) 一种冷却塔回水发电装置
CN109974492A (zh) 一种无动力相变冷却系统
CN217356847U (zh) 一种水冷炉用余热利用装置
CN211527119U (zh) 工业炉烟气余热回收蓄热热水供热系统
CN207922450U (zh) 一种带有冷却塔的水空调装置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03053297U (zh) 一种完全替代冷却塔风机电机做功的免电无噪水轮机装置
CN212378579U (zh) 小汽机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5014859U (zh) 一种水循环蒸发式冷凝器
CN212252679U (zh) 一种生物热电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9621560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供热水循环节水系统
CN211261351U (zh) 一种热泵机外壳散热结构
CN211502980U (zh) 一种反应液降温并回用余热的供暖装置
CN209978653U (zh) 一种浆料冷却系统
CN207777182U (zh) 一种直热加循环的余热回收机
CN206847125U (zh) 一种双源热泵余热回收机组
CN212413655U (zh) 一种水泵风机变频器冷却系统
CN213480629U (zh) 自动供暖设备
CN218065332U (zh) 蒸汽吸收式溴化锂冷水机组凝结水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20206410U (zh) 一种热工设备外排蒸汽冷凝回收装置
CN216482457U (zh) 一种粗分塔冷凝器回收装置
CN218511056U (zh) 一种厨房余热、pv/t与地源热泵一体的系统
CN216011813U (zh) 一种新型高效不饱和蒸汽乏汽及冷凝水/热全回收装置
CN220728333U (zh) 一种太阳能加热的暖气设备
CN214038972U (zh) 一种乏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