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4327U -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4327U
CN217354327U CN202220906140.5U CN202220906140U CN217354327U CN 217354327 U CN217354327 U CN 217354327U CN 202220906140 U CN202220906140 U CN 202220906140U CN 217354327 U CN217354327 U CN 217354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core
gland
sucker rod
oi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61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党
游静
张忠涛
张涵
杨小刚
许海华
郭文博
付朝乙
潘巩
王强业
江子凤
杨丽
霍长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9061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4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4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4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刮油器,包括胶芯座,胶芯座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放置有刮油胶芯,刮油胶芯上设有刮油通孔,刮油胶芯包括沿径向对合的两个胶芯分瓣,两个胶芯分瓣的内侧均设有弧形槽,两个弧形槽用于对合形成刮油通孔;胶芯座上可拆连接有压盖,压盖用于将刮油胶芯压紧在凹槽的槽底上,胶芯座和压盖上均开设与刮油通孔连通的穿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通过刮油通孔将抽油杆上的原油刮除,同时安装和拆除刮油胶芯时,可直接将两个胶芯分瓣放于凹槽中,或直接从凹槽中将两个胶芯分瓣拆除,无需再采用两个抽油杆吊卡倒换的方式来将刮油胶芯由抽油杆的一端取下和装入,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背景技术
在油井作业过程中,起出抽油杆是油井维护时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序,因抽油杆上附着有原油,当起出抽油杆时,原油会被带出井筒外,特别是起出稠油井中的抽油杆时,因原油粘度大、流动性差以及附着力强,附着在抽油杆上的原油更多,起出抽油杆时带出的原油也更多,这样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在起出抽油杆时需要使用抽油杆刮油器将抽油杆上附着的原油清除掉,以免带出井筒外。
现阶段,作业现场使用在抽油杆刮油器内设置刮油胶芯对抽油杆上的原油进行刮除,由于在刮油过程中刮油胶芯的内壁不断与抽油杆发生刮碰和摩擦,导致刮油胶芯的内径不断变大,使得刮油胶芯的内壁无法与抽油杆的外壁充分贴合,严重影响刮油效果,因此需要更换胶芯,对于稠油井或较深井,刮油胶芯的更换次数较多。
但是由于目前抽油杆刮油器内设置的刮油胶芯通常为一体式的结构,因此更换刮油胶芯时需要将抽油杆与抽油杆上端的光杆处卸开,采用两个抽油杆吊卡倒换的方式来固定抽油杆,并将胶芯逐步向上抬升至抽油杆的端部取下,然后再将新的胶芯逐渐下放,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更换刮油胶芯的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杆刮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刮油胶芯为一体式的结构而导致更换刮油胶芯劳动强度大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抽油杆刮油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包括胶芯座,胶芯座用于与抽油杆防喷器连接,胶芯座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凹槽,凹槽放置有刮油胶芯,刮油胶芯上开设有刮油通孔,刮油通孔供抽油杆贯穿并刮除抽油杆上的原油,刮油胶芯包括沿径向对合的两个胶芯分瓣,两个胶芯分瓣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两个胶芯分瓣的弧形槽用于对合形成所述的刮油通孔;胶芯座上可拆连接有压盖,压盖用于将刮油胶芯压紧固定在凹槽的槽底上,胶芯座和压盖上均开设与刮油通孔连通的穿孔,穿孔供抽油杆穿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抽油杆防喷器连接的胶芯座,以及与胶芯座可拆连接的压盖,并在胶芯座和压盖上均开设有供抽油杆穿过的穿孔,在胶芯座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凹槽,且凹槽放置有刮油胶芯,刮油胶芯上开设有与穿孔连通且供抽油杆穿过的刮油穿孔,这样当压盖将刮油胶芯压紧固定在凹槽的槽底上后,通过刮油通孔可刮除抽油杆上的原油。同时通过将刮油胶芯设置成两个沿径向对合的胶芯分瓣,在两个胶芯分瓣的内侧均开设弧形槽,且当两个胶芯分瓣沿径向对合后,两个胶芯分瓣的弧形槽会对合形成刮油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通过两个胶芯分瓣上的弧形槽对合形成的刮油通孔将抽油杆上的原油刮除,同时当安装和拆除刮油胶芯时,可直接将两个胶芯分瓣放置于凹槽中,或者可直接从凹槽中将两个胶芯分瓣拆除,无需再采用两个抽油杆吊卡倒换的方式来将刮油胶芯由抽油杆的一端取下和装入,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胶芯分瓣包括胶芯本体和固定骨架,所述弧形槽开设在胶芯本体上,固定骨架设置在胶芯本体的径向外边缘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压盖和胶芯座配合压紧固定骨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可以通过压盖和胶芯座配合压紧固定骨架来对两个胶芯分瓣进行夹紧固定,即通过设置固定骨架能够加强压盖和胶芯座对刮油胶芯的固定强度,同时相对地也能减少制造胶芯本体的材料,提高胶芯本体制造材料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胶芯本体包括靠近所述弧形槽的中间部分和远离弧形槽的边缘部分,中间部分的竖直厚度小于边缘部分的竖直厚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胶芯本体的竖直厚度越小,胶芯本体的弹性就越好,因此通过将胶芯本体中间部分的竖直厚度设置的小于边缘部分的竖直厚度,使得胶芯本体中间部分的弹性好于胶芯本体边缘部分的弹性,这样能够保证胶芯本体与抽油杆的贴合,使得刮油效果更好,而且也保证了当抽油杆的节箍通过时胶芯本体的中间部分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供节箍通过;而边缘部分较厚的胶芯本体也能够保证胶芯本体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压盖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径向延伸的插槽,插槽与压盖的穿孔连通,插槽上下贯穿压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压盖上设置插槽,以方便将压盖沿抽油杆的径向进行拆除和安装,这样不仅方便了压盖的拆除与安装,同时更换刮油胶芯时也无需再用吊具吊起压盖,相对地降低了更换刮油胶芯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压盖上设置有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压盖上设置把手,这样通过把手方便了压盖的拆卸和安装,能够提高更换刮油胶芯的效率。
进一步地,胶芯座和压盖两者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至少两个上下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沿周向间隔排布,各连接杆的端部均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母;胶芯座和压盖两者中的另一个上对应于各连接杆设有变径孔,变径孔包括沿周向依次排布且相互连通的大径孔段和小径孔段,且各变径孔的大径孔段、小径孔段在周向上的排布方向相同,大径孔段的孔径大于锁紧螺母的外径,以供锁紧螺母和连接杆穿过,小径孔段的孔径小于锁紧螺母的外径且大于连接杆的外径,以实现压盖与胶芯座的可拆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当安装和拆卸压盖时无需将锁紧螺母从连接杆上卸下,通过大径孔段可直接使锁紧螺母和连接杆穿过变径孔,通过小径孔段与连接杆和锁紧螺母的配合可实现胶芯座与压盖的连接,在拆卸压盖时只需要将锁紧螺母旋松后整体转动压盖就可以将压盖与胶芯座分离,安装时只需要转动压盖后再旋紧锁紧螺母即可。通过变径孔与连接杆和锁紧螺母的配合方便了压盖与胶芯座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提高了刮油胶芯的更换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螺纹装配在压盖或胶芯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连接杆螺纹装配在压盖或胶芯座上,方便了连接杆与压盖或胶芯座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对应的压盖或胶芯座之间焊接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连接杆与对应的压盖或胶芯座之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这样进一步加强了连接杆与对应的压盖或胶芯座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在使用时不易脱离压盖或胶芯座,也即相对地保证了压盖与胶芯座之间的连接,防止在转动锁紧螺母时带动连接杆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胶芯座呈阶梯状,胶芯座包括上方的大径段和下方的小径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不仅优化了胶芯座的结构,同时也相对地减少了胶芯座的制造材料,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小径段外部设有连接螺纹,连接螺纹用于实现胶芯座与抽油杆防喷器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胶芯座下部的小径段外部设置连接螺纹,这样方便了胶芯座与抽油杆防喷器之间的连接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杆刮油器中刮油胶芯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杆刮油器中胶芯座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杆刮油器中压盖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向剖视图(含局部剖视图)。
图中:100、压盖;110、连接杆;120、锁紧螺母;130、把手;140、插槽;150、压盖穿孔;200、胶芯座;210、连接法兰;220、变径孔;221、大径孔段;222、小径孔段;230、凹槽;240、大径段;250、小径段;251、连接螺纹;260、胶芯座穿孔;300、胶芯分瓣;310、钢圈骨架;320、胶芯本体;321、弧形槽;322、中间部分;323、边缘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如“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等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1: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抽油杆刮油器包括胶芯座200,胶芯座200用于与抽油杆防喷器(图中未示出)连接,胶芯座200为法兰短节结构,胶芯座200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胶芯座200的胶芯座穿孔260,胶芯座穿孔260供抽油杆(图中未示出)穿过。胶芯座200整体呈阶梯状,阶梯状的胶芯座200包括上方的大径段240和下方的小径段250,其中,小径段250的外部设有连接螺纹251,连接螺纹251用于实现胶芯座200与抽油杆防喷器的连接,胶芯座200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凹槽230,且凹槽230位于大径段24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凹槽230上放置有刮油胶芯,刮油胶芯上开设有刮油通孔,刮油通孔供抽油杆贯穿并刮除抽油杆上的原油。刮油胶芯包括沿径向对合的两个胶芯分瓣300,两个胶芯分瓣300对合后构成一个回转体,且两个胶芯分瓣300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321,两个胶芯分瓣300的弧形槽321用于对合形成上述刮油通孔。两个胶芯分瓣300均包括胶芯本体320和固定骨架,其中,胶芯本体320包括靠近弧形槽321的中间部分322和远离弧形槽321的边缘部分323,且中间部分322的竖直厚度小于边缘部分323的竖直厚度。由于胶芯本体320的竖直厚度越小,胶芯本体320的弹性就越好,因此通过将中间部分322的竖直厚度设置的小于边缘部分323的竖直厚度,使得胶芯本体320中间部分322的弹性好于胶芯本体320边缘部分323的弹性,这样能够保证胶芯本体320与抽油杆的贴合,使得刮油效果更好,也方便抽油杆的节箍通过。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骨架为钢圈骨架310,钢圈骨架310设置在胶芯本体320的径向外边缘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两个胶芯分瓣300上的钢圈骨架310在两个胶芯分瓣300沿径向对合后会形成环形的钢圈骨架310。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胶芯座200还包括设置在大径段240上方的连接法兰210,连接法兰210上设有至少两个变径孔220,也即胶芯座200上设有至少两个变径孔220,在本实施例中,变径孔220设有四个。变径孔220包括沿周向依次排布且相互连通的大径孔段221和小径孔段222,且各变径孔220的大径孔段221、小径孔段222在周向上的排布方向相同。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胶芯座200上可拆连接有压盖100,压盖100和胶芯座200配合通过压紧钢圈骨架310将刮油胶芯压紧固定在凹槽230的槽底上,即通过压盖100和胶芯座200配合压紧钢圈骨架310来压紧固定两个胶芯分瓣300,以此来增加刮油胶芯的固定强度。压盖100上开设与刮油通孔连通的压盖穿孔150,压盖穿孔150也供抽油杆穿过。压盖10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径向延伸的插槽140,插槽140与压盖穿孔150连通,且插槽140上下贯穿压盖100,插槽140用于使压盖100沿抽油杆的径向进行拆除和安装,通过插槽140可以实现压盖100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压盖100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各变径孔220对应的上下延伸的连接杆110,各连接杆110沿周向间隔排布,各连接杆110的端部均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母120。大径孔段221的孔径大于锁紧螺母120的外径,以供锁紧螺母120和连接杆110穿过,小径孔段222的孔径小于锁紧螺母120的外径且大于连接杆110的外径,以实现压盖100与胶芯座200的可拆连接。在拆卸压盖100时只需要将锁紧螺母120旋松后整体转动压盖100就可以将压盖100与胶芯座200分离,安装时只需要转动压盖100后再旋紧锁紧螺母120即可,即通过变径孔220与连接杆110和锁紧螺母120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压盖100与胶芯座200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其中,连接杆110螺纹安装在压盖100上,同时,连接杆110与压盖100之间焊接在一起,以此来提高连接杆110与压盖1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另外,压盖100上还设置有把手130,把手130设有两个,两个把手130对称设置在压盖100的侧面上,以便于通过两个把手130转动和提拉压盖100。
本实用新型中的抽油杆刮油器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先将胶芯座200通过连接螺纹251与抽油杆防喷器连接,起抽油杆作业前把两个胶芯分瓣300放置在胶芯座200的凹槽230上,使得两个胶芯分瓣300的弧形槽321的内壁与抽油杆的外壁贴合。然后握住压盖100的把手130,将压盖100的插槽140对准并插入抽油杆,使抽油杆位于压盖100的压盖穿孔150内,然后再将连接杆110和锁紧螺母120对准并落入变径孔220的大径孔段221中,沿圆周方向朝着变径孔220的小径孔段222的位置进行旋转,当连接杆110旋转至小径孔段222的外置后,拧紧锁紧螺母120,抽油杆刮油器安装完成。
当中途需要更换刮油胶芯时,先松开压盖100的锁紧螺母120,握住压盖100的把手130,沿圆周方向朝着变径孔220大径孔段221的位置旋转,然后上提,直至压盖100的连接杆110和锁紧螺母120脱离变径孔220,此时压盖100和胶芯座200脱开,通过插槽140从抽油杆上取下压盖100,最后取出两个胶芯分瓣300,然后再进行两个胶芯分瓣300的更换和压盖100安装。当其抽油杆作业完成后,则直接按上述步骤拆卸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以通过两个胶芯分瓣上的弧形槽对合形成的刮油通孔将抽油杆上的原油刮除,同时当安装和拆除刮油胶芯时,可直接将两个胶芯分瓣300放置于凹槽中,或者可直接从凹槽中将两个胶芯分瓣拆除,无需再采用两个抽油杆吊卡倒换的方式来将刮油胶芯由抽油杆的一端取下和装入,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胶芯座200的小径段250外部设有连接螺纹251,连接螺纹251用于实现胶芯座200与抽油杆防喷器的连接,而本实施例中,胶芯座200与抽油杆防喷器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胶芯座200的小径段250外部设有连接螺纹251,连接螺纹251用于实现胶芯座200与抽油杆防喷器的连接,而本实施例中,在胶芯座200的底部设置法兰,通过卡箍实现胶芯座200与抽油杆防喷器的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胶芯座200呈阶梯状,胶芯座200包括上方的大径段240和下方的小径段250,而本实施例中,胶芯座200呈筒状,即胶芯座200的外径由上到下不变。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连接杆110螺纹装配在压盖100上后通过焊接进行进一步的固定,而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0只与压盖100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连接杆110螺纹装配在压盖100上,而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0直接焊接固定在压盖100上。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压盖100上设有上下延伸的连接杆110,胶芯座200上设有与连接杆110对应的变径孔220,而本实施例中,胶芯座200上设有上下延伸的连接杆110,压盖100上设有与连接杆110对应的变径孔220。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胶芯座200上设有与连接杆110对应的变径孔220,变径孔220包括大径孔段221和小径孔段222,而本实施例中,胶芯座200上设有与连接杆110对应的普通圆孔,拆除压盖100时,将锁紧螺母120旋下来,再将压盖100上提。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压盖100与胶芯座200之间通过变径孔220与连接杆110和锁紧螺母120的配合实现可拆连接连接,而本实施例中,压盖100与胶芯座200之间通过卡箍实现可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压盖100的侧面上设有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130,而本实施例中,把手130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压盖100上设置有把手130,即通过把手130来转动和提拉压盖100,而本实施例中,压盖100的侧面为光滑的圆周面,只能通过转动和提拉压盖100自身来实现压盖100的转动和提拉。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压盖10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径向延伸且与压盖100的穿孔连通的插槽140,即安装和拆除刮油胶芯时通过插槽140可将压盖100拆下,而本实施例中,压盖100上只开设有用于供抽油杆穿过的穿孔,即安装和拆除刮油胶芯时需要通过吊具将压盖100吊起,或者依靠两位现场人员进行配合,一位上举压盖,另一位更换胶芯。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胶芯本体320的中间部分322的竖直厚度小于其边缘部分323的竖直厚度,而本实施例中,胶芯本体320中间部分322的竖直厚度与其边缘部分323的竖直厚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刮油器的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胶芯分瓣300包括胶芯本体320和固定骨架,而本实施例中,胶芯分瓣300只包括胶芯本体3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芯座(200),胶芯座(200)用于与抽油杆防喷器连接,胶芯座(200)的上端端面上设有凹槽(230),凹槽(230)放置有刮油胶芯,刮油胶芯上开设有刮油通孔,刮油通孔供抽油杆贯穿并刮除抽油杆上的原油,刮油胶芯包括沿径向对合的两个胶芯分瓣(300),两个胶芯分瓣(300)的内侧均开设有弧形槽(321),两个胶芯分瓣(300)的弧形槽(321)用于对合形成所述的刮油通孔;胶芯座(200)上可拆连接有压盖(100),压盖(100)用于将刮油胶芯压紧固定在凹槽(230)的槽底上,胶芯座(200)和压盖(100)上均开设与刮油通孔连通的穿孔,穿孔供抽油杆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分瓣(300)包括胶芯本体(320)和固定骨架,所述弧形槽(321)开设在胶芯本体(320)上,固定骨架设置在胶芯本体(320)的径向外边缘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压盖(100)和胶芯座(200)配合压紧固定骨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本体(320)包括靠近所述弧形槽(321)的中间部分(322)和远离弧形槽(321)的边缘部分(323),中间部分(322)的竖直厚度小于边缘部分(323)的竖直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压盖(10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径向延伸的插槽(140),插槽(140)与压盖(100)的穿孔连通,插槽(140)上下贯穿压盖(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压盖(100)上设置有把手(130)。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胶芯座(200)和压盖(100)两者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至少两个上下延伸的连接杆(110),各连接杆(110)沿周向间隔排布,各连接杆(110)的端部均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母(120);胶芯座(200)和压盖(100)两者中的另一个上对应于各连接杆(110)设有变径孔(220),变径孔(220)包括沿周向依次排布且相互连通的大径孔段(221)和小径孔段(222),且各变径孔(220)的大径孔段(221)、小径孔段(222)在周向上的排布方向相同,大径孔段(221)的孔径大于锁紧螺母(120)的外径,以供锁紧螺母(120)和连接杆(110)穿过,小径孔段(222)的孔径小于锁紧螺母(120)的外径且大于连接杆(110)的外径,以实现压盖(100)与胶芯座(200)的可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0)螺纹装配在压盖(100)或胶芯座(2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0)与对应的压盖(100)或胶芯座(200)之间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胶芯座(200)呈阶梯状,胶芯座(200)包括上方的大径段(240)和下方的小径段(2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抽油杆刮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段(250)外部设有连接螺纹(251),连接螺纹(251)用于实现胶芯座(200)与抽油杆防喷器的连接。
CN202220906140.5U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Active CN217354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6140.5U CN21735432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6140.5U CN21735432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4327U true CN217354327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7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6140.5U Active CN217354327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4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4327U (zh) 一种抽油杆刮油器
CN109540579A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人工取土钻及其取土方法
CN110743478A (zh) 化工反应釜
CN201666289U (zh) 涂液过滤器端盖锁紧扣
CN206359641U (zh) 发动机缸体槽外电镀安装结构组件
CN203162263U (zh) 高稳定性的救生筏用安全阀
CN211231913U (zh) 一种7-甲氧基靛红生产线专用管道
CN210699781U (zh) 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的过滤搅拌设备
CN219682498U (zh) 一种植绒粘合剂用反应釜
CN210545741U (zh) 一种离心机内胆结合件
CN208757048U (zh) 一种重质橡胶填充剂分馏塔用便于安装的分离滤芯
CN203021858U (zh) 一种内流式压力筛旋翼调节结构
CN214337147U (zh) 220v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屏
CN216589263U (zh) 一种带复合式叶轮的脱硫泵
CN210546340U (zh) 生产山梨糖醇用分离筛中筛网更换辅助装置
CN216519119U (zh) 一种可拆卸螺丝
CN217746897U (zh) 一种陶瓷盘子生产用的打浆机
CN215428526U (zh) 一种石墨烯碳复合物牙膏的膏体生产装置
CN211611796U (zh) 一种便于拆卸式冷却塔用外接管进水盖
CN216367534U (zh) 一种碘伏生产用高效搅拌釜
CN220942794U (zh) 一种可更换的模具冲压头
CN215844580U (zh) 一种聚二甲基硅烷粉料洗涤釜及与该洗涤釜配合的靠模
CN219219646U (zh) 建筑节能墙体
CN211753960U (zh) 一种可拆卸替换滤芯的管式过滤器
CN216879356U (zh) 一种用于亚克力胶水生产的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