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336U -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336U
CN217347336U CN202221304536.9U CN202221304536U CN217347336U CN 217347336 U CN217347336 U CN 217347336U CN 202221304536 U CN202221304536 U CN 202221304536U CN 217347336 U CN217347336 U CN 217347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d
outer side
adjust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045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红
梁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3045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7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属于室内设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壁布在固定时多半采用人工进行涂胶固定,从而易导致在对壁布粘贴时出现错位或皱褶的现象,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便于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的问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连接杆A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且升降杆A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设置有夹持杆和弹簧件以及夹板,实现了简单快捷将壁布顶部固定于夹板与夹持架之间的效果,起到了在对壁布粘贴时,对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墙布又称“壁布”。裱糊墙面的织物。以棉布为基材,以聚氯乙烯塑料或其他纤维材料等为面层,经压延或涂布以及印刷、压花或发泡而制成的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
基于上述,现有的壁布在固定时多半采用人工进行涂胶固定,从而易导致在对壁布粘贴时出现错位或皱褶的现象,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便于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壁布在固定时多半采用人工进行涂胶固定,从而易导致在对壁布粘贴时出现错位或皱褶的现象,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便于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手轮;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且连接杆A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A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且升降杆A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杆A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顶部内侧安装有限位机构,且固定机构内部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装置,且伸缩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夹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B,并且连接杆B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B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B,且升降杆B底部转动设置于底板顶部,并且升降杆B与升降杆A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调节杆、驱动电机、调节块与筋板;调节架固定设置于升降板顶部,且调节架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调节杆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内部;调节杆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调节架外侧,且驱动电机轴端设置有锥形齿轮,并且驱动电机轴端锥形齿轮与调节杆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调节块滑动设置于调节架内部,且调节块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调节杆;筋板固定设置于调节架外侧与升降板顶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滚珠、连接轴、壁布与限位槽;固定架固定设置于调节块外侧,且固定架主体设置为U形结构,并且固定架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U形槽;滚珠设置于固定架两侧U形槽内侧,且滚珠呈环形阵列设置;连接轴两端均设置为H形结构,且连接轴两端内侧设置有滚珠,并且连接轴设置于固定架两侧U形槽之间;壁布设置于连接轴外侧;限位槽开设于固定架顶部,且限位槽主体设置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固定杆、滑动块与限位块;限位架设置于固定架两侧U形槽顶部,且限位架底部设置有滚珠;固定杆固定设置于限位架内侧;滑动块滑动设置于固定杆外侧,且滑动块后侧与固定杆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滑动块前侧,且限位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辅助架、辅助轴与辅助辊;辅助架固定设置于固定架内侧,且辅助架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辅助轴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辅助架外侧;辅助轴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辅助轴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辅助辊固定设置于辅助轴外侧,且辅助辊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辅助辊两组之间设置有壁布。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架、螺纹筒、同步轮、锥形齿轮A与横杆;伸缩架固定设置于调节架顶部;螺纹筒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伸缩架内部;螺纹筒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螺纹筒其中一组外侧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同步轮固定设置于螺纹筒外侧,且同步轮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同步轮外侧之间设置有同步带;锥形齿轮A固定设置于电机装置轴端,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伸缩架外侧,并且锥形齿轮A与螺纹筒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横杆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筒内侧,且横杆数量设置为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架、夹持杆、夹板与切刀;夹持架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顶端之间;夹持杆滑动设置于夹持架内部,且夹持杆后端与夹持架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并且夹持杆数量设置为两组;夹板固定设置于两组夹持杆顶端之间,且夹板与夹持架之间设置有壁布;切刀设置于夹持架顶部内侧,且切刀底部与夹持架内部之间设置有液压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夹持杆和弹簧件以及夹板,实现了简单快捷将壁布顶部固定于夹板与夹持架之间的效果,起到了在对壁布粘贴时,对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壁布在粘贴时出现错位的现象;通过设置有调节杆和调节块,实现了固定架带动辅助架以及辅助辊上下移动的效果,实现了对壁布进行按压粘贴的目的,起到了避免壁布在粘贴过程中出现皱褶现象的作用。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连接杆A,实现了使连接杆A带动升降杆A转动的效果;利用升降杆A与升降杆B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从而使升降杆A与升降杆B同时反方向转动,达到了使升降板带动调节架上下移动的目的;起到了根据室内实际高度对夹持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有利于根据室内具体高度对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能够更简便的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槽,实现了轻松便捷将限位架固定的效果;利用滚珠和连接轴两端H形结构,达到了轻松便捷对连接轴以及壁布进行固定的目的;起到了轻松便捷对壁布以及连接轴进行拆卸和更换的作用;增强了固定组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的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与辅助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板;101、螺纹杆;102、连接杆A;103、升降杆A;104、升降板;105、导向杆;106、连接杆B;107、升降杆B;
2、调节机构;201、调节架;202、调节杆;203、驱动电机;204、调节块;205、筋板;
3、固定机构;301、固定架;302、滚珠;303、连接轴;304、壁布;305、限位槽;
4、限位机构;401、限位架;402、固定杆;403、滑动块;404、限位块;
5、辅助机构;501、辅助架;502、辅助轴;503、辅助辊;
6、伸缩装置;601、伸缩架;602、螺纹筒;603、同步轮;604、锥形齿轮A;605、横杆;
7、夹持装置;701、夹持架;702、夹持杆;703、夹板;704、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杆101,并且螺纹杆101顶端固定设置有手轮;螺纹杆101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102,且连接杆A102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A102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103,且升降杆A103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杆A103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104;升降板104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05,且导向杆105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B106,并且连接杆B106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B106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B107,且升降杆B107底部转动设置于底板1顶部;升降杆B107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杆B107与升降杆A103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螺纹杆101和连接杆A102,实现了使连接杆A102带动升降杆A103转动的效果;利用升降杆A103与升降杆B107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从而使升降杆A103与升降杆B107同时反方向转动,达到了使升降板104带动调节架201上下移动的目的;起到了根据室内实际高度对夹持装置7高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有利于根据室内具体高度对壁布304最顶部进行固定的;能够更简便的对高处壁布304进行粘贴;升降板104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2,且调节机构2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顶部内侧安装有限位机构4,且固定机构3内部安装有辅助机构5;调节机构2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装置6,且伸缩装置6外侧固定设置有夹持装置7;伸缩装置6包括:伸缩架601、螺纹筒602、同步轮603、锥形齿轮A604与横杆605;伸缩架601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顶部;螺纹筒6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伸缩架601内部;螺纹筒602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螺纹筒602其中一组外侧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同步轮603固定设置于螺纹筒602外侧,且同步轮603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同步轮603外侧之间设置有同步带;锥形齿轮A604固定设置于电机装置轴端,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伸缩架601外侧,并且锥形齿轮A604与螺纹筒602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横杆605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筒602内侧,且横杆605数量设置为两组。
如图4所示,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架201、调节杆202、驱动电机203、调节块204与筋板205;调节架201固定设置于升降板104顶部,且调节架2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调节杆2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201内部;调节杆202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驱动电机203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外侧,且驱动电机203轴端设置有锥形齿轮,并且驱动电机203轴端锥形齿轮与调节杆202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调节块204滑动设置于调节架201内部,且调节块204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调节杆202;筋板205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外侧与升降板104顶部之间;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调节杆202和调节块204,实现了使固定架301带动辅助架501以及辅助辊503上下移动的效果,实现了对壁布304进行按压粘贴的目的,起到了避免壁布304在粘贴过程中出现皱褶现象的作用。
如图7、图8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架301、滚珠302、连接轴303、壁布304与限位槽305;固定架301固定设置于调节块204外侧,且固定架301主体设置为U形结构,并且固定架301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U形槽;滚珠302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内侧,且滚珠302呈环形阵列设置;连接轴303两端均设置为H形结构,且连接轴303两端内侧设置有滚珠302,并且连接轴303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之间;壁布304设置于连接轴303外侧;限位槽305开设于固定架301顶部,且限位槽305主体设置为梯形结构;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限位块404和限位槽305,实现了轻松便捷将限位架401固定的效果;利用滚珠302和连接轴303两端H形结构,达到了轻松便捷对连接轴303以及壁布304进行固定的目的;起到了轻松便捷对壁布304以及连接轴303进行拆卸和更换的作用。
如图8、图10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架401、固定杆402、滑动块403与限位块404;限位架401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顶部,且限位架401底部设置有滚珠302;固定杆402固定设置于限位架401内侧;滑动块403滑动设置于固定杆402外侧,且滑动块403后侧与固定杆402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限位块404固定设置于滑动块403前侧,且限位块404滑动设置于限位槽305内侧;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限位块404和限位槽305,实现了轻松便捷将限位架401固定的效果;利用滚珠302和连接轴303两端H形结构,达到了轻松便捷对连接轴303以及壁布304进行固定的目的;起到了轻松便捷对壁布304以及连接轴303进行拆卸和更换的作用。
如图9所示,辅助机构5包括:辅助架501、辅助轴502与辅助辊503;辅助架501固定设置于固定架301内侧,且辅助架5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辅助轴5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辅助架501外侧;辅助轴502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辅助轴502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辅助辊503固定设置于辅助轴502外侧,且辅助辊503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辅助辊503两组之间设置有壁布304;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调节杆202和调节块204,实现了使固定架301带动辅助架501以及辅助辊503上下移动的效果,实现了对壁布304进行按压粘贴的目的,起到了避免壁布304在粘贴过程中出现皱褶现象的作用。
如图5、图6所示,夹持装置7包括:夹持架701、夹持杆702、夹板703与切刀704;夹持架701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605顶端之间;夹持杆702滑动设置于夹持架701内部,且夹持杆702后端与夹持架701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并且夹持杆702数量设置为两组;夹板703固定设置于两组夹持杆702顶端之间,且夹板703与夹持架701之间设置有壁布304;切刀704设置于夹持架701顶部内侧,且切刀704底部与夹持架701内部之间设置有液压杆;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夹持杆702和弹簧件以及夹板703,实现了简单快捷将壁布304顶部固定于夹板703与夹持架701之间的效果,起到了在对壁布304粘贴时,对壁布304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壁布304在粘贴时出现错位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墙壁涂刷胶体,将壁布304安装于连接轴303外侧,将连接轴303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之间;将限位架401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顶侧,弹簧件通过固定杆402带动滑动块403滑动,滑动块403带动限位块404滑入限位槽305,从而使得限位架401固定;使得滚珠302滚动于连接轴303两端H形结构内侧;将壁布304穿过四组辅助辊503,向上拉动壁布304,使壁布304顶部位于夹板703与夹持架701之间;弹簧件通过夹持杆702带动夹板703移动,使壁布304顶部固定于夹板703与夹持架701之间;转动螺纹杆101,螺纹杆101通过连接杆A102带动升降杆A103转动,升降杆A103带动升降杆B107反方向转动,升降杆B107带动连接杆B106在导向杆105外侧滑动,从而使升降板104带动调节架201上下移动,使得壁布304顶部到达指定位置;起到了根据室内实际高度对夹持装置7高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有利于根据室内具体高度对壁布304最顶部进行固定的;能够更简便的对高处壁布304进行粘贴;启动伸缩架601外侧电机装置带动锥形齿轮A604转动,锥形齿轮A604通过螺纹筒602外侧锥形齿轮带动一组螺纹筒602转动,两组螺纹筒602通过同步轮603配合同步带同时转动;从而使得两组横杆605带动夹持架701向前移动,从而使壁布304顶部固定于夹持架701与墙壁之间;起到了在对壁布304粘贴时,对壁布304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壁布304在粘贴时出现错位的现象;通过液压杆带动切刀704将壁布304顶部切断;启动驱动电机203带动其轴端锥形齿轮转动,驱动电机203通过其轴端锥形齿轮配合调节杆202外侧锥形齿轮带动调节杆202转动,调节杆202通过调节块204带动固定架301上下移动;固定架301带动辅助架501以及辅助轴502上下移动;辅助轴502带动辅助辊503对壁布304进行按压,从而使壁布304粘贴于墙面;起到了避免壁布304在粘贴过程中出现皱褶现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安装有螺纹杆(101),且螺纹杆(101)顶端固定设置有手轮;螺纹杆(101)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102),且连接杆A(102)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A(102)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103),且升降杆A(103)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杆A(103)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104);所述升降板(104)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2),且调节机构(2)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顶部内侧安装有限位机构(4),且固定机构(3)内部安装有辅助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2)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装置(6),且伸缩装置(6)外侧固定设置有夹持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04)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05),且导向杆(105)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B(106),并且连接杆B(106)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B(106)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B(107),且升降杆B(107)底部转动设置于底板(1)顶部,并且升降杆B(107)与升降杆A(103)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架(201)、调节杆(202)、驱动电机(203)、调节块(204)与筋板(205);调节架(201)固定设置于升降板(104)顶部,且调节架(2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调节杆(2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201)内部;调节杆(202)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驱动电机(203)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外侧,且驱动电机(203)轴端设置有锥形齿轮,并且驱动电机(203)轴端锥形齿轮与调节杆(202)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调节块(204)滑动设置于调节架(201)内部,且调节块(204)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调节杆(202);筋板(205)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外侧与升降板(104)顶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架(301)、滚珠(302)、连接轴(303)、壁布(304)与限位槽(305);固定架(301)固定设置于调节块(204)外侧,且固定架(301)主体设置为U形结构,并且固定架(301)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U形槽;滚珠(302)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内侧,且滚珠(302)呈环形阵列设置;连接轴(303)两端均设置为H形结构,且连接轴(303)两端内侧设置有滚珠(302),并且连接轴(303)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之间;壁布(304)设置于连接轴(303)外侧;限位槽(305)开设于固定架(301)顶部,且限位槽(305)主体设置为梯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架(401)、固定杆(402)、滑动块(403)与限位块(404);限位架(401)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顶部,且限位架(401)底部设置有滚珠(302);固定杆(402)固定设置于限位架(401)内侧;滑动块(403)滑动设置于固定杆(402)外侧,且滑动块(403)后侧与固定杆(402)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限位块(404)固定设置于滑动块(403)前侧,且限位块(404)滑动设置于限位槽(305)内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5)包括:辅助架(501)、辅助轴(502)与辅助辊(503);辅助架(501)固定设置于固定架(301)内侧,且辅助架(5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辅助轴(5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辅助架(501)外侧;辅助轴(502)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辅助轴(502)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辅助辊(503)固定设置于辅助轴(502)外侧,且辅助辊(503)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辅助辊(503)两组之间设置有壁布(304)。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6)包括:伸缩架(601)、螺纹筒(602)、同步轮(603)、锥形齿轮A(604)与横杆(605);伸缩架(601)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顶部;螺纹筒(6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伸缩架(601)内部;螺纹筒(602)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螺纹筒(602)其中一组外侧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同步轮(603)固定设置于螺纹筒(602)外侧,且同步轮(603)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同步轮(603)外侧之间设置有同步带;锥形齿轮A(604)固定设置于电机装置轴端,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伸缩架(601)外侧,并且锥形齿轮A(604)与螺纹筒(602)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横杆(605)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筒(602)内侧,且横杆(605)数量设置为两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夹持架(701)、夹持杆(702)、夹板(703)与切刀(704);夹持架(701)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605)顶端之间;夹持杆(702)滑动设置于夹持架(701)内部,且夹持杆(702)后端与夹持架(701)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并且夹持杆(702)数量设置为两组;夹板(703)固定设置于两组夹持杆(702)顶端之间,且夹板(703)与夹持架(701)之间设置有壁布(304);切刀(704)设置于夹持架(701)顶部内侧,且切刀(704)底部与夹持架(701)内部之间设置有液压杆。
CN202221304536.9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Active CN217347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4536.9U CN217347336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4536.9U CN217347336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336U true CN21734733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04536.9U Active CN217347336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7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47336U (zh)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CN114906652A (zh) 一种带卷芯的防水膜自动收卷装置
CN215244101U (zh) 一种书画装裱机
CN116280429A (zh) 一种曲面玻璃底膜贴合机
CN216885787U (zh) 一种印刷效率提升装置
CN215785399U (zh) 塑料薄膜加工用除尘装置
CN115032145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背板剥离强度测试装置
CN214140850U (zh) 一种网布定型机的收卷装置
CN208617057U (zh) 一种隔膜加热复卷机
CN112076942A (zh) 一种瓦楞纸上胶机及方法
CN217219560U (zh) 一种艾条卷条设备
CN212289092U (zh) 一种制造复合面料的复合机
CN220808514U (zh) 一种热熔胶膜限位压模机构
CN214827604U (zh) 一种医疗纱布加工用的拉伸装置
CN115637549B (zh) 一种医用抗菌pp木浆复合无纺布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12324022B (zh) 一种铝复合板幕墙及加工方法与加工系统
CN217896038U (zh) 一种坯布剪裁收卷装置
CN215159574U (zh) 一种fep薄膜镀膜用辅助收卷装置
CN213111857U (zh) 一种冰箱用塑料薄膜收卷器
CN218282495U (zh) 一种新型可控涂布机风刀结构
CN217498153U (zh) 一种复合面料张力调整装置
CN220163173U (zh) 一种厚度可调式塑料彩条布拉丝装置
CN215435823U (zh) 一种装修装饰用的墙纸裁剪装置
CN218538648U (zh) 一种收卷张力可调节的布料收卷机
CN214652372U (zh) 一种可调节的薄膜生产用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