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8294U - 内锅及烘烤器具 - Google Patents

内锅及烘烤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8294U
CN217338294U CN202220469148.XU CN202220469148U CN217338294U CN 217338294 U CN217338294 U CN 217338294U CN 202220469148 U CN202220469148 U CN 202220469148U CN 217338294 U CN217338294 U CN 217338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wall
flow
flow guide
baking
inner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91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金强
高上前
张勇谋
谭良喜
曹亮亮
苏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91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8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8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8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锅及烘烤器具。内锅包括底壁、侧壁、以及连接底壁和侧壁的过渡区,底壁上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导流结构,导流结构用于引导气流向底壁的中央区域以及向上流动;导流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部,各个导流部分别沿与其分布方向相对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导流部分别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流面,周向为以底壁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方向,径向为以底壁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的半径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及烘烤器具,其内气流分布均,可对食物的两面同时均匀加热,从而达到不翻面也可对食物两面均匀加热的目的,大大降低了食物的烹饪时间。

Description

内锅及烘烤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锅及烘烤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越来越多,较为常见的有烘烤箱、空气炸锅等。其中一些烘烤器具中设有内锅和烤盘,但目前的内锅结构简单,使用时气流分布不均匀。在烘烤食物时,需要在烘烤一定时间后对食物进行翻面,才能使得食物两面烘烤效果相当,否则会导致食物两面的烤色相差较大,操作多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锅及烘烤器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内锅内气流分布不均匀,食物烘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包括底壁、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过渡区,所述底壁上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引导气流向所述底壁的中央区域以及向上流动。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部,各个所述导流部分别沿与其分布方向相对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所述导流部分别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流面,所述周向为以所述底壁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方向,所述径向为以所述底壁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的半径方向。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底壁中央区域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导流部环绕所述凸起部设置,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相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区相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90°-175°;所述导流面的高度大于等于2mm。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60°;所述导流面的高度大于等于2mm。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呈圆形或矩形,当所述底壁呈矩形时,所述导流部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底壁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或者对角线延伸方向。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包括半径大于等于15mm的R角结构,或者轴向宽度大于等于10mm的C角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烘烤器具,包括烤盘以及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所述烤盘放置于所述内锅内,且所述烤盘的侧壁与所述内锅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烤盘包括烤网以及限位件,所述烤网通过所述限位件悬空设置于所述内锅内,所述烤网的底面与所述导流结构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2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及烘烤器具,在底壁上加设了向上凸出的导流结构,通过该导流结构可以引导气流向底部的中央区域以及向上流动,从而使得流动至内锅底部的热空气可以较为均匀的分布于底壁的不同区域,并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向上流动,以实现对食物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同时加热,且两面温差较小、受热均匀,进而使得食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烘烤效果相当。经测试,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及烘烤器具,可以无需翻面,便可将食物的两面烘烤到位,降低了食物烘烤时间,且口感更佳,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需对食物翻面的繁琐操作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及烘烤器具,通过导流结构的设置,可引导到达内锅底部的气流均匀分布,以对食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均匀加热,从而达到不翻面也可对食物两面均匀加热的目的,大大降低了食物的烹饪时间,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安全、高效,同时还可增加产品卖点以及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内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烤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烘烤器具内的气流分布情况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气流的走向;
图11是采用普通内锅及烘烤器具时烤盘中心点温度线与距离烤盘中心点预设距离的对比点的温度线分布示意图;
图12是采用图1所示内锅时烤盘中心点温度线与距离烤盘中心点预设距离的对比点的温度线分布示意图;
图13是不同烘烤器具径向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云图,其中(a)为内锅侧壁和底壁之间连接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b)为内锅中过渡区为R角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c)为内锅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
图14是不同烘烤器具径向截面对应的局部气流速度矢量图,其中(a)为底壁为平面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b)为底壁为火山口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c)为底壁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
图15是不同烘烤器具周向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云图,其中(a)为内锅侧壁和底壁之间连接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b)为内锅中过渡区为R角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c)为内锅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
图16是不同烘烤器具轴向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矢量图,其中(a)为内锅侧壁和底壁之间连接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b)为内锅中过渡区为R角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c)为内锅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
图17是不同烘烤器具水平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矢量图,其中(a)为内锅侧壁和底壁之间连接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b)为内锅中过渡区为R角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c)为内锅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内锅;110、底壁;120、侧壁;130、过渡区;140、导流结构;141、导流部;142、导流面;143、凸起部;200、烤盘;210、烤网;220、限位件;230、第一间隙;240、第二间隙;a、第一间隙的宽度;α、导流面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h、导流面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内锅100。该内锅100可以应用于空气炸锅、烤箱或者其他烘烤设备中。内锅100包括底壁110、侧壁120、以及连接底壁110和侧壁120的过渡区130。具体的,底壁110可以呈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侧壁120围成的封闭图形可以与底壁110一致或者不一致,如底壁110为矩形结构时,侧壁120围成的封闭图形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结构,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选择,这里不做唯一限定。
底壁110上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导流结构140,导流结构140用于引导气流向底壁110的中央区域以及向上流动。具体的,导流结构1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导流面142。当导流结构140具有多个导流面142时,多个导流面142可以间隔分布于底壁110上。另外,导流结构140可以一体成型于底壁110上,也可以通过焊接、插接等方式安装于底壁110上,具体可以根据导流结构140和底壁110的结构、加工方式、使用需要等因素进行设定,这里不做唯一限定。
为便于理解,现以内锅100应用于空气炸锅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0所示,使用时,将内锅100放置于空气炸锅主体的内腔中,并在内锅100内放置烤盘200,使得烤盘200与内锅100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空隙。之后将待烘烤的食物放置于烤盘200上,启动空气炸锅,空气炸锅中的加热组件开始工作,加热气体,之后热空气由内锅100的顶口进入其内腔中,一部分直接与食物的上表面接触对其进行烘烤,另一部分经烤盘200与内锅100之间的空隙流动至内锅100底部,与底壁110及其上的导流结构140接触后,直接向上或先向内锅100的中央区域流动再向上流动,在此过程中,与食物的下表面接触并对其进行烘烤,如此实现对食物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同时烘烤。
为检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内的气流分布是否均匀,发明人对普通内锅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中的烤盘200上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了测量,测试点分别为烤盘中心点、位于烤盘中心点东侧的第一测试点、位于烤盘中心点西侧的第二测试点、位于烤盘中心点南侧的第三测试点和位于烤盘中心点北侧的第四测试点。上述各测试点均位于烤盘边缘区域,距离中心点距离相当,均在20mm左右。测试结果如图11和图12所示,采用普通内锅时,如图11所示,烤盘中心点温度相较其他测试点(即烤盘边缘区域)低10°左右;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时,如图12所示,烤盘中心点温度相较其他测试点(即烤盘边缘区域)低3°-4°左右,温差明显变小。另外,经测试,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烘烤出的食物烤色更均匀,且具有更好的口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在底壁110上加设了向上凸出的导流结构140,通过该导流结构140可以引导气流向底部的中央区域以及向上流动,从而使得流动至内锅100底部的热空气可以较为均匀的分布于底壁110的不同区域,并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向上流动,以实现对食物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同时加热,且两面温差较小、受热均匀,进而使得食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烘烤效果相当。经测试,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的烘烤器具,可以无需翻面,便可将食物的两面烘烤到位,降低了食物烘烤时间,且口感更佳,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需对食物翻面的繁琐操作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通过导流结构140的设置,可引导到达内锅100底部的气流均匀分布,以对食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均匀加热,从而达到不翻面也可对食物两面均匀加热的目的,大大降低了食物的烹饪时间,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安全、高效,同时还可增加产品卖点以及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请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40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部141。各个导流部141分别沿与其分布方向相对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导流部141分别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流面142。周向为以底壁110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方向,径向为以底壁110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的半径方向。导流结构140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可使经由不同位置到达内锅100底部的气流均有机会与导流部141接触,进而被有效引导,有效确保了热空气较高的利用率以及食物的烘烤效果良好。
为进一步提高上述导流结构的导流效果,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部141还包括形成于底壁110中央区域的凸起部143。多个导流部141环绕凸起部143设置。导流部141的一端与凸起部143相接,另一端与过渡区130相接。凸起部143的加设,使得被导流部141引导至内锅100中央区域的气流,可以在凸起部143的引导下向上流动,不会流动至其他区域,进一步确保了导流结构140的导流效果良好,同时保证了食物的烘烤效果良好且稳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流面142与底壁110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90°-175°。本实施例中导流面142倾斜设置,使得气流在接触导流部141时不会在导流部141与底壁110的连接处聚积,进一步提高了热空气的利用率,确保了食物的烘烤效果良好。与此同时,为保证导流部的导流效果良好,如图4所示,导流部141的高度h大于等于2mm。
优选的,导流面与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60°,且导流部的高度大于等于2mm。经测试,导流面采用这一倾斜角度和高度,导流效果更佳。
请参照图1、图2、图5、图7及图8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壁110呈圆形或矩形。当底壁110呈矩形时,导流部141的延伸方向为底壁11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或者对角线延伸方向。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外形美观,便于加工。
请参照图1、图2、图5、图7及图8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流部141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壁110上,与凸起部143配合形成花朵形状,结构美观且导流效果良好。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内锅中的过渡区一般为R角结构,但R角结构的半径较小,使得内锅内气流的循环不够顺畅,从而使得食物的烘烤效果不佳,为避免这一现象,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过渡区130包括半径大于等于15mm的R角结构,或者如图6所示,过渡区130包括轴向宽度大于等于10mm的C角结构。过渡区130采用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结构,使得内锅100内气流的循环更加顺畅,使得食物的烘烤效果更佳。
为验证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锅内气流循环效果优于其他内锅,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对不同内锅应用于空气炸锅时其内的气流速率分布情况进行了多次模拟,如图13至图17所示。其中,图13是不同烘烤器具径向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云图,图14是不同烘烤器具径向截面对应的局部气流速度矢量图,图15是不同烘烤器具周向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云图,图16是不同烘烤器具轴向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矢量图,图17是不同烘烤器具水平截面对应的气流速度矢量图,上述各图中(a)为内锅侧壁和底壁之间连接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b)为内锅中过渡区为R角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c)为内锅采用图1所示结构的烘烤器具对应的示意图。
由图13与图14可知,底部圆形倒角有助于气流转向,可使更多热气流进入底部,有助于食物两面受热均匀。由图15及图16可知,导向结构的设置可使得到达内锅底部的气流可以进一步转向,有更多的热气流向上流动,经过烤盘时对食物底部进行加热。还可通过图17可知,利用内锅底部的导流结构,可有效对到达内锅底部的气流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进而使得内锅内的热气流可以实现有效利用。
请参照图9及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烘烤器具,包括烤盘200以及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烤盘200放置于内锅100内,且烤盘200的侧壁与内锅100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2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烤器具,采用了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100,从而使得烤盘2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可均匀受热,以减小两面温差,实现了对食物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同时加热,进而使得食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烘烤效果相当。经测试,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烤器具,可以无需翻面,便可将食物的两面烘烤到位,降低了食物烘烤时间,且口感更佳,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需对食物翻面的繁琐操作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烘烤器具,通过导流结构140的设置,可引导到达内锅100底部的气流均匀分布,以对食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均匀加热,从而达到不翻面也可对食物两面均匀加热的目的,大大降低了食物的烹饪时间,且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安全、高效,同时还可增加产品卖点以及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请参照图9及图10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烤盘200包括烤网210以及限位件220。烤网210通过限位件220悬空设置于内锅100内,烤网210的底面与导流结构140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24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220可以为连接于烤网210底部或侧部的支撑件,也可以为连接于烤网210顶部或侧部的悬挂件,具体可以根据内锅100、烤网210的结构或者使用需要灵活选择,这里不做唯一限定。第二间隙240的存在,使得经导流结构140引导的气流可以经由烤网210底面的不同位置流动至烤网210上方,以与位于烤网210上的食物下表面面接触,实现对食物下表面的烘烤,符合其使用需要。
请参照图9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间隙230的宽度a大于等于2mm。经测试,第一间隙230的宽度采用这一尺寸,内锅100内的气流循环速率较高,食物的烘烤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过渡区,所述底壁上形成有向上凸出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引导气流向所述底壁的中央区域以及向上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流部,各个所述导流部分别沿与其分布方向相对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所述导流部分别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流面,所述周向为以所述底壁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方向,所述径向为以所述底壁的中心点为圆心的任意圆周的半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底壁中央区域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导流部环绕所述凸起部设置,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部相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区相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90°-175°;所述导流面的高度大于等于2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60°;所述导流面的高度大于等于2mm。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呈圆形或矩形,当所述底壁呈矩形时,所述导流部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底壁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或者对角线延伸方向。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包括半径大于等于15mm的R角结构,或者轴向宽度大于等于10mm的C角结构。
8.一种烘烤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烤盘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锅,所述烤盘放置于所述内锅内,且所述烤盘的侧壁与所述内锅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盘包括烤网以及限位件,所述烤网通过所述限位件悬空设置于所述内锅内,所述烤网的底面与所述导流结构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烘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2mm。
CN202220469148.XU 2022-03-03 2022-03-03 内锅及烘烤器具 Active CN217338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9148.XU CN217338294U (zh) 2022-03-03 2022-03-03 内锅及烘烤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9148.XU CN217338294U (zh) 2022-03-03 2022-03-03 内锅及烘烤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8294U true CN21733829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1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9148.XU Active CN217338294U (zh) 2022-03-03 2022-03-03 内锅及烘烤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8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71355B1 (en) Table top grill
US3938431A (en) Electric grill appliance
EP3915450B1 (en) Air fryer applicable for cooking pizza
CN201414700Y (zh) 电热多功能烤涮锅
CN217338294U (zh) 内锅及烘烤器具
CN218588843U (zh) 便捷空气炸锅篮
CN20940451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8725540U (zh) 烤箱及烤箱套装
GB2550438A (en) Oven dish
CN116098483A (zh) 内锅及烘烤器具
CN210493780U (zh) 一种适用于集成灶上的烤盘
CN209996069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WO2020187035A1 (zh) 砂锅
CN212546593U (zh) 一种蒸烤盘
CN219661486U (zh) 空气炸锅炸篮
CN206499371U (zh) 烹饪电器
CN21736545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照烤炉
CN219460945U (zh) 一种适用铸铁锅的多功能煎烤器
CN213405785U (zh) 一种可用于烹饪披萨的空气炸锅
CN216364784U (zh) 一种新型空气炸锅用笼屉
CN220069530U (zh) 导热风炸篮
CN21961367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066268U (zh) 一种煎烤器
CN219962611U (zh) 烹饪容器及烹饪厨具
CN21501628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