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8183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8183U
CN217338183U CN202123138825.4U CN202123138825U CN217338183U CN 217338183 U CN217338183 U CN 217338183U CN 202123138825 U CN202123138825 U CN 202123138825U CN 217338183 U CN217338183 U CN 217338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uminous
illuminating part
pot body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88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钱神华
邱雄杰
于凌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88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8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8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8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锅体包括侧壁,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锅体内的发光件,发光件位于锅体的下部,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环绕烹饪腔,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由透光区照射至烹饪器具的外部。发光件设置在锅体下方,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整体性,不破坏整机外观及装配强度。并且,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由透光区照射至烹饪器具的外部,使得发光件不会与外界直接接触,降低了油污对发光件造成污染的风险。透光区发出光线时,能够对用户进行烹饪状态的提醒,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提高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有些烹饪器具在煲体上设置有灯带,烹饪器具工作时灯带点亮,以提高烹饪过程中用户的视觉体验以及使用体验,增加了烹饪器具外观的新鲜感。
现有的烹饪器具为了设置灯带,通常将煲体设置为上下分体的结构,安装灯带时,先将上下煲体分开,再将灯带嵌入上下煲体之间。
煲体分体的设计会导致整机强度降低。此外,灯带暴露在煲体外侧,煲体表面的水渍、油污等容易对灯带形成遮挡,影响灯带的发光效率,使得用户观察到的光照效果下降,影响使用体验。
不仅如此,现有烹饪器具的灯带一般设置在煲体的上部区域,即靠近锅盖的位置,对于操作面板和显示面板位于煲体上部或煲盖的烹饪器具而言,灯带发出的光线容易对用户形成干扰,使用户难以看清显示面板上的信息,或者影响用户的操作,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所述锅体包括侧壁,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锅体的下部,所述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环绕所述烹饪腔,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区照射至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
所述锅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自身周向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发光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位。
所述安装位的两端具有安装槽,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本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发光本体两端的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安装槽。
所述安装位沿周向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固定端子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运动。
所述发光件朝向所述安装位的一侧还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安装位粘结固定,且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发光面位于所述发光件的不同侧面。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透明罩壳,所述透明罩壳构成所述锅体的侧壁,所述透明罩壳还设置有透视区,所述透视区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烹饪腔设置。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具有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环绕于所述发光件的外周,所述第二遮挡部位于所述发光件的上方。
所述遮挡件和所述发光件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所述第一遮挡部朝向所述锅体内部的投影覆盖所述发光件。
所述锅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下方的加热装置,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发光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发光件同步运行或停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烹饪器具的所述锅体为整体式结构,所述发光件设置在所述锅体下方,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整体性,不破坏整机外观及装配强度。并且,所述侧壁环绕于所述发光件的外侧,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区照射至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使得所述发光件不会与外界直接接触,降低了油污对所述发光件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所述发光件的密封效果,因此降低了所述发光件的制造成本以及密封成本。
此外,所述发光件和所述透光区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下方,进而通过所述透光区照射出的灯光不会对用户观察、操作所述烹饪器具造成干扰。并且,通常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都设置在底部,因此所述透光区发出光线时,能够对用户进行烹饪状态的提醒,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提高使用体验。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自身周向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发光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位。所述发光件固定于所述底座,提高了所述发光件安装的稳定性,且所述底座距离所述侧壁下方的所述透光区更近,进而缩短了光线的照射路径,减少了光的散射,提高光照强度,提高视觉效果。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位的两端具有安装槽,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本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发光本体两端的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安装槽。通过插接固定的方式,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了装配难度,且方便所述发光件的装拆,便于更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具有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环绕于所述发光件的外周,所述第二遮挡部位于所述发光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遮挡部环绕在所述发光件的外周,能够对所述发光件以及所述发光件的安装结构进行遮挡,避免用户从外部直视所述烹饪器具内部的安装结构,提高美观。所述第二遮挡部位于所述发光件的上方,能够对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光线进入上方的所述烹饪腔中,影响所述烹饪腔的可视效果,使所述发光件的灯光只能够从所述透光区射出,提高灯光的指示效果。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下方的加热装置,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发光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发光件同步运行或停止。所述发光件起到指示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的作用,所述加热装置工作时,所述发光件点亮,提示用户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时,所述发光件熄灭,用户可直观地获知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其中箭头表示光线路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体和所述发光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述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发光件的剖视图。
其中:
1锅体;11烹饪腔;12侧壁;13底座;131安装位;132安装槽;133限位筋;14反射面;
2发光件;21发光面;22发光本体;23固定端子;24胶粘层;
3透明罩壳;31透视区;32透光区;
4加热装置;
5遮挡件;51第一遮挡部;52第二遮挡部;53散热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6所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11的锅体1,所述锅体1包括侧壁12,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1内的发光件2,所述发光件2位于所述锅体1的下部,所述侧壁12的下部设置有透光区32,所述透光区32环绕所述烹饪腔11,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区32照射至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烹饪器具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电饭煲、电热锅、蒸汽饭煲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所述锅体1的下部”应当理解为所述锅体1靠近桌台面的部分区域,优选的,所述发光件2位于所述烹饪腔11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侧壁12将所述锅体1分隔为内侧和外侧,所述烹饪腔11位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侧,而所述发光件2的灯光通过所述透光区32照射至所述外侧。
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透光区32的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32与所述侧壁12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侧壁12环绕所述烹饪腔11,所述侧壁12的部分区域构成所述透光区32。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32与所述侧壁12是分体成型的结构,所述透光区32装配于所述侧壁12。例如,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环形透明罩,所述环形透明罩环绕所述烹饪腔11,所述环形透明罩与所述侧壁12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透明罩形成所述透光区32。
此外,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发光件2发出灯光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2的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区32,以使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直射向所述透光区32。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锅体1内部还设置有反射面14,所述发光件2的发光面21朝向所述反射面14,以使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射向所述反射面14,经所述反射面14的反射后,再照射至所述透光区32。当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照射在所述反射面14上时会形成光晕,灯光的均匀性以及整体性更好,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本实用新型所述烹饪器具的所述锅体1为整体式结构,所述发光件2设置在所述锅体1下方,提高了烹饪器具的整体性,不破坏整机外观及装配强度。并且,所述侧壁12环绕于所述发光件2的外侧,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区32照射至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使得所述发光件2不会与外界直接接触,降低了油污对所述发光件2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所述发光件2的密封效果,因此降低了所述发光件2的制造成本以及密封成本。
此外,所述发光件2和所述透光区32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下方,进而通过所述透光区32照射出的灯光不会对用户观察、操作所述烹饪器具造成干扰。并且,通常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都设置在底部,因此所述透光区32发出光线时,能够对用户进行烹饪状态的提醒,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提高使用体验。
优选的,所述锅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1下方的加热装置4,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4和所述发光件2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和所述发光件2同步运行或停止。
所述发光件2起到指示所述加热装置4的工作状态的作用,所述加热装置4工作时,所述发光件2点亮,提示用户所述加热装置4当前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加热装置4停止加热时,所述发光件2熄灭,用户可直观地获知所述加热装置4的工作状态,提高使用体验。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烹饪器具为蒸汽烹饪器具,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入所述烹饪腔11中,利用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并且,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烹饪腔11下方的发热盘,以进行辅助加热,使所述烹饪腔11内的热量更加均匀。所述发光件2与所述发热盘同步启停,以通过灯光反映所述发热盘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所述锅体1还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沿自身周向设置有安装位131,所述发光件2固定于所述安装位131。
所述发光件2固定于所述底座13,提高了所述发光件2安装的稳定性,且所述底座13距离所述侧壁12下方的所述透光区32更近,进而缩短了光线的照射路径,减少了光的散射,提高光照强度,提高视觉效果。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发光件2为环形灯带,通过所述环形的所述透光区32,使得所述侧壁12形成一圈环形灯光,提高视觉效果,并且使用户从各个角度都能够看到所述灯光,提高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对于所述发光件2与所述底座13的装配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安装位131的两端具有安装槽132,所述发光件2包括发光本体22,以及固连于所述发光本体22两端的固定端子23,所述固定端子23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安装槽132。
通过插接固定的方式,简化了装配步骤,降低了装配难度,且方便所述发光件2的装拆,便于更换。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132位于所述安装位131的两端,所述固定端子23设置于所述发光本体22的两端,以使所述发光件2的两端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当然,所述发光件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位131,如胶接、卡接、螺钉连接等。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位131沿周向还设置有限位筋133,所述限位筋133与所述固定端子23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件2沿所述底座13的周向运动。
通过所述限位筋133与所述固定端子23的止挡,使所述发光件2的位置更加固定,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所述发光件2松脱。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筋133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32的开口处,所述限位筋133构成所述安装槽132一侧的槽壁,以在所述固定端子23插入时起到导向作用,使所述固定端子23与所述安装槽132对齐,方便装配。并且还使得所述固定端子23在所述安装槽132内更加稳定,避免所述固定端子23相对于所述安装槽132移动。
在一种优选示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发光件2朝向所述安装位131的一侧还设置有胶粘层24,所述胶粘层24与所述安装位131粘结固定,且所述胶粘层24与所述发光面21位于所述发光件2的不同侧面。
由于所述发光件2两端的所述固定端子23与所述安装槽132插接固定,而所述发光本体22与所述安装位131之间无固定关系,且所述发光本体22的长度较长,因此容易发生所述发光本体22局部翘起的情况,导致照射至所述透光区32的灯光强弱不均,影响视觉效果。
通过将所述发光件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位131胶粘固定,一方面提高了所述发光件2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发光件2各个区域都紧密贴合在所述安装位131,使得所述发光件2整体较平整,从而发出的光线也较均匀。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发光件2的下端面为发光面21,所述发光件2竖直的侧面设置有胶粘层24,以使所述发光件2粘贴固定与所述安装位131的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透明罩壳3,所述透明罩壳3构成所述锅体的侧壁12,所述透明罩壳3还设置有透视区31,所述透视区31位于所述透光区32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烹饪腔11设置。
所述透明罩壳3围包在所述烹饪腔11的外周,以使所述侧壁12整体透明,且所述透明罩壳3的上部为透视区31,对应所述烹饪腔11,用户可通过所述透视区31观察所述烹饪腔11内的烹饪情况,所述透明罩壳3的下部为所述透光区32,对应所述发光件2,所述发光件2的灯光通过所述透光区32照射至外部。
以此使得所述烹饪器具整体可视,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且所述透视区31和所述透光区32是一体成型的结构,简化了所述透明罩壳3的结构,方便了制造。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遮挡件5,所述遮挡件5具有第一遮挡部51和第二遮挡部52,所述第一遮挡部51环绕于所述发光件2的外周,所述第二遮挡部52位于所述发光件2的上方。
所述第一遮挡部51环绕在所述发光件2的外周,能够对所述发光件2以及所述发光件2的安装结构进行遮挡,避免用户从外部直视所述烹饪器具内部的安装结构,提高美观。所述第二遮挡部52位于所述发光件2的上方,能够对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光线照射至上方的所述透视区31中,影响用户观察所述烹饪腔11的视觉效果,例如,当所述发光件2发出的光线颜色较鲜艳(如红色)时,红色灯光照射至所述透视区31,会对烹饪腔11内食物的颜色形成干扰,影响用户的观察。由此使所述发光件2的灯光只能够从所述透光区32射出,提高灯光的指示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遮挡件5和所述发光件2之间具有散热间隙53。
所述发光件2发光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述散热间隙53的设置,有利于热量的散失,避免所述发光件2将热量传递至所述遮挡件5,避免了所述遮挡件5温升,提高了所述发光件2和所述遮挡件5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遮挡部51朝向所述锅体1内部的投影覆盖所述发光件2。
所述第一遮挡部51能够对所述发光件2以及所述发光件2的安装结构进行遮挡,避免用户从外部直视所述烹饪器具内部的安装结构,提高美观。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发光件2的下端面为发光面21,所述第一遮挡部51的下边缘低于所述发光件2的下边缘,一方面提高了对所述发光件2以及所述锅体1内部的安装结构的遮挡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所述发光面21射出的灯光偏离所述透光区32。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所述锅体包括侧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锅体的下部,所述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环绕所述烹饪腔,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区照射至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自身周向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发光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位的两端具有安装槽,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本体,以及固连于所述发光本体两端的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位沿周向还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固定端子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件朝向所述安装位的一侧还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安装位粘结固定,所述发光件还具有发光面,且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发光面位于所述发光件的不同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透明罩壳,所述透明罩壳构成所述锅体的侧壁,所述透明罩壳还设置有透视区,所述透视区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烹饪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具有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环绕于所述发光件的外周,所述第二遮挡部位于所述发光件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件和所述发光件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挡部朝向所述锅体内部的投影覆盖所述发光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下方的加热装置,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发光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发光件同步运行或停止。
CN202123138825.4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338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8825.4U CN21733818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8825.4U CN21733818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8183U true CN217338183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8825.4U Active CN21733818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8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2492A (zh) 烹饪器具
CN21733818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JP2014123425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679728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909887U (zh) 一种炉灯安装结构及应用其的烹饪电器
JP200634445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054092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操作显示装置
CN113842059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651362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58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54U (zh) 烹饪器具
CN215175340U (zh) 欧式烟机
CN218651359U (zh) 烹饪器具
CN206875500U (zh) 一种仿真火电热炉
CN214128195U (zh) 一种可视的锅盖组件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
CN218651364U (zh) 烹饪器具
EP0790755A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microwave oven
CN218651355U (zh) 烹饪器具
CN214381469U (zh) 一种自检辐射强度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12729584U (zh) 空气炸锅用锅盖结构
JP2006138553A (ja) 加熱調理器
CN218899156U (zh) 烹饪器具
CN218651361U (zh) 烹饪器具
CN218390749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1270028U (zh) 一种电热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