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7809U - 叶轮 - Google Patents

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7809U
CN217327809U CN202122697452.8U CN202122697452U CN217327809U CN 217327809 U CN217327809 U CN 217327809U CN 202122697452 U CN202122697452 U CN 202122697452U CN 217327809 U CN217327809 U CN 217327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radius
blade
trailing edg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74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培菡
李健铭
臧忠元
田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7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7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叶轮,包含轮毂以及叶片。叶片环设于轮毂,且每一叶片包含有前缘、叶尖、根部、后缘、迎风面以及背风面。其中,迎风面包含有第一转向点以及第二转向点,叶尖至第一转向点具有第一垂直高度差,第一转向点至第二转向点具有第二垂直高度差,且第一垂直高度差大于第二垂直高度差。本案的叶轮有明显的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叶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叶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显著降噪效果的叶轮。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来临,通讯系统所需要的计算量及传输量日趋提高,为了能应付庞大数据计算,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以及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效能不断提升,市面上的中央处理器的功耗也从2017年的250瓦提升至现今300瓦以上。为了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必须能有效排除系统内部热量,而目前一般使用风扇对系统进行强制对流。
根据风扇的入风与出风的方向关系,风扇可分为轴流式风扇与离心式风扇。以轴流式风扇来说,气流由入风口流入时的方向与气流由出风口流出时的方向大致平行。
风扇的叶片在转动时,会因为叶片旋转时会与空气产生摩擦,或发生冲击,而产生噪音。噪音的频率是由多种频率复合而成,这些频率一般与风扇的转速有关。因此,如何能够设计在相同转速时较为安静的风扇,为产品开发者所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实用新型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叶轮,相较于习用风扇,在相同转速下具有较低的噪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一技术态样是关于一种叶轮,包含有一轮毂以及多个叶片的轴流扇。叶片环设于轮毂,且每一叶片包含有一前缘、一叶尖、一根部、一后缘、一迎风面以及一背风面,还对应形成迎风面以及背风面。其中,叶片的迎风面包含有一第一转向点以及一第二转向点,叶尖至第一转向点具有一第一垂直高度差,第一转向点至第二转向点具有一第二垂直高度差,且第一垂直高度差大于第二垂直高度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轴向投影观之,每一叶片的前缘与邻近的叶片的后缘互不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风面邻近第一转向点的位置,形成有一尖端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风面邻近第一转向点的位置,形成有一凹槽结构,且凹槽结构与尖端结构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的水平剖面,由径向观之,在邻近第一转向点的位置的尖端结构具有一投影角,此投影角为一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点距离根部的长度约等于根部至叶尖的长度的 0.7至0.9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点距离根部的长度约等于根部至叶尖的长度的 0.8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垂直高度差大于第二垂直高度差约5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径向投影观之,每一叶片的前缘,形成为由根部向叶尖逐渐向上的一前缘投影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的前倾角,由该根部逐渐增加,由根部至叶尖的长度的0.7至0.9倍位置至叶尖则逐渐减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态样,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叶轮,包含有一轮毂以及多个叶片,叶片环设于轮毂。每一叶片包含有一前缘、一叶尖、一根部以及一后缘。其中,每一叶片还包含有一前缘尖端夹角以及一叶尖前缘夹角,且前缘尖端夹角大于叶尖前缘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还包含有一后缘尖端夹角以及一叶尖后缘夹角,且后缘尖端夹角大于叶尖后缘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缘尖端夹角、叶尖前缘夹角、后缘尖端夹角以及叶尖后缘夹角约介于20度至5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还包含有一前缘尖角以及一后缘尖角,其中后缘尖角大于或等于前缘尖角,例如是前缘尖角约介于80度至120度之间,而后缘尖角约介于90度至13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缘尖角与前缘尖角的差异小于2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缘尖角较佳地大于前缘尖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还包含有一上前缘尖端半径以及一上后缘尖端半径,且上后缘尖端半径大于或等于上前缘尖端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还包含有一上叶尖前缘半径以及一上叶尖后缘半径,且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或等于上叶尖前缘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后缘尖端半径较佳地大于上前缘尖端半径,上叶尖后缘半径较佳地大于上叶尖前缘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还包含有一上叶尖前缘半径、一上叶尖中点半径、一上叶尖后缘半径、一下叶尖后缘半径、一下叶尖中点半径以及一下叶尖前缘半径,且下叶尖后缘半径大于或等于上叶尖后缘半径,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或等于下叶尖中点半径,下叶尖中点半径大于或等于上叶尖中点半径,上叶尖中点半径大于或等于下叶尖前缘半径,且下叶尖前缘半径大于或等于上叶尖前缘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叶尖后缘半径大于上叶尖后缘半径,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下叶尖中点半径,下叶尖中点半径大于上叶尖中点半径,上叶尖中点半径大于下叶尖前缘半径以及上叶尖前缘半径。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叶轮,相较于习用风扇,在相同转速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转动所产生的噪音,有效抑制叶片宽频及窄频噪音,以提升风扇的效能特性。
附图说明
为让本揭露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叶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叶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A为图1的叶轮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C为图3A的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D为图3A的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叶轮的4-4剖面示意图及A部分(尖端结构410)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叶轮的叶片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叶轮的叶片的前倾角示意图;
图7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叶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叶轮的仰视示意图;
图9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叶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叶轮的仰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叶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叶轮
110:轮毂
120:叶片
122:前缘
124:叶尖
126:根部
128:后缘
130:间隔
210:迎风面
220:背风面
301:第一垂直高度差
302:第二垂直高度差
303:A-A剖面
304:B-B剖面
305:C-C剖面
310:第一转向点
320:第二转向点
410:尖端结构
420:凹槽结构
430:投影角
440:长度
450:长度
460:斜面
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1、512、513: 高度
520:前缘投影线
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611、612、613: 截面弧线
62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30、631、632:前倾角
700:叶轮
701:上叶尖前缘半径
702:上叶尖中点半径
703:上叶尖后缘半径
704:下叶尖前缘半径
705:下叶尖中点半径
706:下叶尖后缘半径
711:上叶尖前缘点
712:上叶尖中点
713:上叶尖后缘点
714:下叶尖前缘点
715:下叶尖中点
716:下叶尖后缘点
721:前缘根部点
722:前缘尖端点
723:后缘根部点
724:上后缘尖端点
731:前缘尖端夹角
732:叶尖前缘夹角
733:后缘尖端夹角
734:叶尖后缘夹角
741:上前缘尖端半径
742:上后缘尖端半径
751:前缘尖角
752:后缘尖角
800:叶轮
801:上叶尖前缘半径
802:上叶尖中点半径
803:上叶尖后缘半径
804:下叶尖前缘半径
805:下叶尖中点半径
806:下叶尖后缘半径
811:上叶尖前缘点
812:上叶尖中点
813:上叶尖后缘点
814:下叶尖前缘点
815:下叶尖中点
816:下叶尖后缘点
821:前缘根部点
822:前缘尖端点
823:后缘根部点
824:上后缘尖端点
831:前缘尖端夹角
832:叶尖前缘夹角
833:后缘尖端夹角
834:叶尖后缘夹角
841:上前缘尖端半径
842:上后缘尖端半径
851:前缘尖角
852:后缘尖角
892:上叶尖弧线
894:下叶尖弧线
910:倾斜表面
O:轮毂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是举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另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功能相同的相似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揭露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于实施方式与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而步骤中所使用的编号仅是用来标示步骤以便于说明,而非用来限制前后顺序及实施方式。
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图1是绘示一种叶轮的俯视示意图,而图2为叶轮的侧视示意图,图3A 为图1的叶轮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D为图3A的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叶轮的4-4剖面示意图及A部分(尖端结构410) 的结构放大图,图5为叶轮的叶片的侧视示意图,而图6为叶轮的叶片的前倾角示意图。以图1的俯视示意图为例,在本案叶轮的实施例为逆时针旋转。
首先,参阅图1,叶轮100包含有一轮毂110以及多个叶片120。多个叶片120环设于轮毂110的周围。每一叶片120包含有前缘122、叶尖124、根部126、后缘128、一迎风面210以及一背风面220。叶片120透过根部126与轮毂110连接。前缘122定义为叶轮逆时针旋转时,叶片120的迎风侧,并连接轮毂110与叶片120外缘的叶尖124。后缘128为前缘122的相对侧,且连接轮毂110与叶尖124。再一并参照图1及2,叶片120大体上呈扁平状,在图1俯视方向的背侧且在图2下方的一面为迎风面210,相对的另一面为背风面220。迎风面210以及背风面220两个曲面大体上在前缘122、叶尖124以及后缘128处会合。前缘122、叶尖124以及后缘128三者可视为迎风面210 以及背风面220的接合曲线。
由图1所绘示的俯视图观之,在轴向投影面上,即视线与叶轮的转轴(图未示,位于轮毂中心O)平行的时候,每一叶片120的后缘128与邻近的叶片 120的前缘122互不重叠,形成有一间隔130。亦可视在轴向投影,每一叶片 120的投影面彼此不重叠。
此外,同时参阅图3A~图3D,图3B~图3D分别绘示叶片120的A-A剖面303、B-B剖面304以及C-C剖面305的剖面图。其中,B-B剖面304为叶片120的中点线的剖面示意图,而A-A剖面303为叶片120的前缘122与B- B剖面304的中点线的剖面示意图,而C-C剖面305为B-B剖面304与叶片 120的后缘128的中点线的剖面示意图。
如A-A剖面303、B-B剖面304以及C-C剖面305所示,迎风面210包含有一第一转向点310以及一第二转向点320,且叶尖124至第一转向点310 具有一第一垂直高度差301,而第一转向点310至第二转向点320则具有一第二垂直高度差302。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A-A剖面303、B-B剖面304,还是C-C剖面305,第一垂直高度差301均大于第二垂直高度差302。
在本说明书中,“转向点”为形成叶片剖面的曲线函数产生变化的点。以图3A~图3D所示的迎风面210的A-A剖面303、B-B剖面304以及C-C剖面 305来说,叶片120的叶尖124由外侧朝轮毂方向时为第一曲线,转换为第二曲线时,在两曲线之间形成第一转向点,第二曲线继续往轮毂方向再延伸出第三曲线时,在第二及第三曲线之间形成至第二转向点320。第三曲线续延伸至轮毂。
进一步参阅图4,图4是绘示叶轮100的叶片120在图2的4-4剖面的水平剖面示意图,其由叶片120垂直高度的中点进行剖面,以说明叶片的水平剖面。如图4所示由轴向观之,迎风面210形成有一尖端结构410,此尖端结构410邻近图3B~图3D所示的第一转向点310的位置。背风面220在相对于尖端结构410处设置有一凹槽结构420。
续参考图4所示的叶片120的水平剖面,迎风面210在尖端结构410处具有一轴向投影产生的投影角430,且此投影角430为一锐角。
叶片120的前端,即迎风面210对应的尖端结构410,经特别设计成尖角造型,以使叶尖124有较大的空间作上翘长度延伸,以使叶片120的叶尖124 前倾后并上翘,即拉长叶尖124与尖端结构410的斜面460的长度,使斜面 460的斜率降低,进而有效地缩减叶尖124附近的高压区,使高压区后移至接近根部126的位置,以改善叶尖124附近的压力梯度与压力值,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叶片120转动时的噪音。
请再参照图3A~图3D,本实用新型的叶轮100的叶片120在第一转向点 310的位置形成一前倾尖端特征,将叶片120的叶尖124区域的高压往根部移动。因此,叶片120的迎风面210,在叶尖124区域形成先下勾后上翘的曲线。第二转向点320为曲线下勾的起点,第一转向点310为尖端结构最低点。且第一垂直高度差301大于第二垂直高度差302。较佳地,第一垂直高度差301大于第二垂直高度差302约5倍以上,叶片120与风扇的外框的框壁之间压力能够缓慢变化,进而有效地减少叶尖124涡流,达成降低风扇噪音的效果。
因此,叶轮100能使迎风面210在转动时承受的高压往轮毂110内移来降低叶尖124的压力,并利用叶尖124的斜面延长,以减小斜面斜率,使得叶尖流道面积变化趋缓,进而降低叶片120与叶轮100外侧扇框框壁间的压力变化,以有效地降低叶片120的叶尖124产生的噪音,并有效抑制叶片120宽频及窄频噪音,在维持风扇特性的前提下保持低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此叶轮 100可以较没有叶尖124变化的风扇,可降低噪音约3至4dB。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结构420的深度与尖端结构410的突起高度一致。
参阅图5,将叶片120由根部126至叶尖124径向划分为12等分,再以侧向观之,即径向将叶片120划分为12等分共可得到13条线。高度501为接近根部126的叶片120的高度501,高度513为叶片在叶尖124的高度,高度 502至高度512为高度501与高度513之间的12等分线。由此可知叶片120 的前缘122的在径向投影(与前述轴向投影互为垂直)的高度由轮毂110往叶尖 124为渐增。叶片120的前缘122的径向投影高度,由根部126向叶尖124形成逐渐向上的一前缘投影线520。即,叶片120的高度501小于高度502,高度502小于高度503,叶片120的高度由高度501逐渐增加至高度513。
请参阅图6,为叶轮100的叶片120的前倾角示意图,用以说明叶片120 的前倾角621至前倾角632的变化以及叶片120的翼形的曲线。如图所示,在轴向投影面上将叶片120,由根部126至叶尖124径向划分为12等分,形成截面弧线601~613。各截面弧线分别标注前缘122及后缘128之间的中点,如图中的黑点位置。前倾角621的定义为:轮毂110的中心与截面弧线602的中点的连线至轮毂110的中心与截面弧线601的中点的连线的夹角。以此类推,前倾角622为轮毂110的中心与截面弧线603的中点的连线至轮毂110的中心与截面弧线601的中点的连线的夹角。
值得注意的是,叶片120的前倾角度由根部126往叶尖124为逐渐增加,亦即前倾角622大于前倾角621,而前倾角623大于前倾角622,然后依序逐渐变大。当至前倾角630时前倾角度最大,即根部126至叶尖124径向划分为 12等分时,第10等分的截面弧线611的中点所定义的前倾角度为最大。然后前倾角度逐渐变小,亦即前倾角631小于前倾角630,而前倾角632小于前倾角631。
换言之,前倾角度,在根部126至叶尖124的长度440的0.7至0.9倍时,均逐渐增加。而由最大前倾角630后至叶尖124,则逐渐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点310距离根部126的长度450约等于根部 126至叶尖124的长度440的0.7至0.9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向点310 距离根部126的长度450约等于根部126至叶尖124的长度440的0.8倍。
进一步参阅图7,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叶轮的俯视示意图,而图8为其仰视示意图。此外,图9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叶轮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其仰视示意图,而图11为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7-8的叶轮较佳地使用于具有圆柱形内框壁的风扇,例如是一轴流风扇,而图9-11的叶轮较佳地使用于具有圆台形内框壁的风扇,例如是具有上方直径较小而下方直径较大的内框壁的斜流风扇。此外,图7-11的叶轮亦可以具有圆柱形、圆台形或具有弧形表面的轮毂,其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保护范围。
如图7的叶轮700包含一轮毂110以及多个叶片120环设于轮毂110的周围。而每一叶片120则包含有一前缘122、一叶尖124、一根部126以及一后缘128。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前缘尖端夹角731以及一叶尖前缘夹角 732,且前缘尖端夹角731大于叶尖前缘夹角732。其中,所述前缘尖端夹角 731为前缘尖端点722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前缘根部点721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此外,所述叶尖前缘夹角732为上叶尖前缘点711至轮毂中心 O连线与前缘根部点721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后缘尖端夹角733以及一叶尖后缘夹角734,且后缘尖端夹角733大于叶尖后缘夹角734。其中,所述后缘尖端夹角733为上后缘尖端点724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后缘根部点723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此外,所述叶尖后缘夹角734为上叶尖后缘点713 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后缘根部点723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缘尖端夹角731、叶尖前缘夹角732、后缘尖端夹角 733以及叶尖后缘夹角734较佳地约介于20度至5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包含有一前缘尖角751以及一后缘尖角 752,较佳地,后缘尖角752大于前缘尖角751。所述的前缘尖角751为上叶尖前缘点711与前缘尖端点722的连线以及前缘根部点721与前缘尖端点722 的连线所形成的一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缘尖角751约介于80度至120 度之间。此外,所述的后缘尖角752为上叶尖后缘点713与上后缘尖端点724 的连线以及后缘根部点723与上后缘尖端点724的连线所形成的一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缘尖角752约介于90度至13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8中所示的后缘尖角752与前缘尖角751的差异小于2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上前缘尖端半径741以及一上后缘尖端半径742,且上后缘尖端半径742等于上前缘尖端半径741。其中,所述的上前缘尖端半径741为前缘尖端点722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而所述的上后缘尖端半径742为上后缘尖端点724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上叶尖前缘半径701以及一上叶尖后缘半径703,且上叶尖后缘半径703等于上叶尖前缘半径701。其中,所述上叶尖前缘半径701为上叶尖前缘点711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而所述上叶尖后缘半径703为上叶尖后缘点713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上叶尖前缘半径701、一上叶尖中点半径702、一上叶尖后缘半径703、一下叶尖后缘半径706、一下叶尖中点半径705以及一下叶尖前缘半径704。下叶尖后缘半径706等于上叶尖后缘半径703,上叶尖后缘半径703等于下叶尖中点半径705,下叶尖中点半径 705等于上叶尖中点半径702,上叶尖中点半径702等于下叶尖前缘半径704,且下叶尖前缘半径704等于上叶尖前缘半径701。
其中,所述上叶尖中点半径702为上叶尖中点712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而下叶尖前缘半径704为下叶尖前缘点714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下叶尖中点半径705为下叶尖中点715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以及下叶尖后缘半径706 为下叶尖后缘点716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
此外,所述的上、下是为了方便说明叶轮700的叶片120的各部分的形状与尺寸,以附图中的方向进行标注,然其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所述叶轮亦可反向转动,或上下倒置使用,其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保护范围。
此外,如图9的叶轮800包含一轮毂110以及多个叶片120环设于轮毂 110的周围。而每一叶片120则包含有一前缘122、一叶尖124、一根部126以及一后缘128。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前缘尖端夹角831以及一叶尖前缘夹角832,且前缘尖端夹角831大于叶尖前缘夹角832。其中,所述前缘尖端夹角831为前缘尖端点822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前缘根部点821至轮毂中心O 连线之间的夹角。此外,所述叶尖前缘夹角832为上叶尖前缘点811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前缘根部点821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后缘尖端夹角833以及一叶尖后缘夹角834,且后缘尖端夹角833大于叶尖后缘夹角834。其中,所述后缘尖端夹角833为上后缘尖端点824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后缘根部点823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此外,所述叶尖后缘夹角834为上叶尖后缘点813 至轮毂中心O连线与后缘根部点823至轮毂中心O连线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缘尖端夹角831、叶尖前缘夹角832、后缘尖端夹角 833以及叶尖后缘夹角834较佳地约介于20度至5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包含有一前缘尖角851以及一后缘尖角852,较佳地,后缘尖角852大于前缘尖角851。所述的前缘尖角851为上叶尖前缘点811与前缘尖端点822的连线以及前缘根部点821与前缘尖端点822 的连线所形成的一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缘尖角851约介于80度至120 度之间。此外,所述的后缘尖角852为上叶尖后缘点813与上后缘尖端点824 的连线以及后缘根部点823与上后缘尖端点824的连线所形成的一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缘尖角852约介于90度至13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10中所示的后缘尖角852与前缘尖角851的差异小于2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上前缘尖端半径841以及一上后缘尖端半径842,且上后缘尖端半径842大于上前缘尖端半径841。其中,所述的上前缘尖端半径841为前缘尖端点822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而所述的上后缘尖端半径842为上后缘尖端点824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上叶尖前缘半径801以及一上叶尖后缘半径803,且上叶尖后缘半径803大于上叶尖前缘半径801。其中,所述上叶尖前缘半径801为上叶尖前缘点811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而所述上叶尖后缘半径803为上叶尖后缘点813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叶片120还包含有一上叶尖前缘半径801、一上叶尖中点半径802、一上叶尖后缘半径803、一下叶尖后缘半径806、一下叶尖中点半径805以及一下叶尖前缘半径804。下叶尖后缘半径806大于上叶尖后缘半径803,上叶尖后缘半径803大于下叶尖中点半径805,下叶尖中点半径 805大于上叶尖中点半径802,上叶尖中点半径802大于下叶尖前缘半径804,且下叶尖前缘半径804大于上叶尖前缘半径80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叶尖后缘半径806大于上叶尖后缘半径803,上叶尖后缘半径803大于下叶尖中点半径805,下叶尖中点半径805大于上叶尖中点半径802,上叶尖中点半径802大于下叶尖前缘半径804以及上叶尖前缘半径 8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1,其是图9中的上叶尖后缘点813与下叶尖后缘点816具有一倾斜表面,以使得下叶尖后缘点816的半径大于上叶尖后缘点813的半径。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下叶尖后缘点816的半径亦可等于上叶尖后缘点813的半径,其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保护范围。此外,当叶轮800具有一倾斜表面910时,叶尖124可形成一上叶尖弧线892以及一下叶尖弧线89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叶尖前缘点811与下叶尖前缘点814亦可是同一点,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其亦可以具有一倾斜表面910,而使得下叶尖前缘点814的半径大于上叶尖前缘点811的半径,其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保护范围。
其中,所述上叶尖中点半径802为上叶尖中点812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而下叶尖前缘半径804为下叶尖前缘点814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下叶尖中点半径805为下叶尖中点815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以及下叶尖后缘半径806 为下叶尖后缘点816至轮毂中心O的长度。
相同地,所述的上、下是为了方便说明叶轮800的叶片120的各部分的形状与尺寸,以附图中的方向进行标注,然其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所述叶轮亦可反向转动,或上下倒置使用,其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叶轮相较于传统叶轮,可以在相同转速下,提高风量,进而提高整体风扇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风扇叶片还可以使用于斜流式风扇。此外,在相同操作点下,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风扇的入风口噪声明显降低,出风口噪声亦有下降,能有效降低扇叶窄频噪音及整体宽频噪音,且提升扇叶特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叶轮,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转动所产生的噪音,有效抑制叶片宽频及窄频噪音,还能提高风扇特性且能保持低噪音的转动,还可以使用于轴流式风扇或斜流式风扇,其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保护范围。
虽然本揭露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露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轮毂;以及
多个叶片,环设于该轮毂,每一所述叶片包含:一前缘、一叶尖、一根部、一后缘、一迎风面以及一背风面;
其中每一所述叶片透过该根部与该轮毂连接,该前缘连接该轮毂与外缘的该叶尖,该后缘相对于该前缘且连接该轮毂与该叶尖;
其中每一所述叶片呈扁平状,其中一面为该迎风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该背风面;以及
其中该迎风面包含有一第一转向点以及一第二转向点,该叶尖至该第一转向点具有一第一垂直高度差,该第一转向点至该第二转向点具有一第二垂直高度差,且该第一垂直高度差大于该第二垂直高度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的轴向投影,每一所述叶片的该前缘与邻近的所述叶片的该后缘互不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迎风面在邻近该第一转向点的位置形成有一尖端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背风面在邻近该第一转向点的位置形成有一凹槽结构,且该凹槽结构与该尖端结构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的水平剖面,邻近该第一转向点的位置的该尖端结构具有一投影角,且该投影角为一锐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向点距离该根部的长度等于该根部至该叶尖的长度的0.7至0.9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向点距离该根部的长度等于该根部至该叶尖的长度的0.8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垂直高度差大于该第二垂直高度差5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的该前缘的径向投影,为由该根部向该叶尖逐渐向上的一前缘投影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的前倾角,由该根部起为逐渐增加,由该根部至该叶尖的长度的0.7至0.9倍位置至该叶尖为逐渐减少。
11.一种叶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轮毂;以及
多个叶片,环设于该轮毂,每一所述叶片包含:一前缘、一叶尖、一根部以及一后缘;
其中,每一所述叶片还包含一前缘尖端夹角以及一叶尖前缘夹角,且该前缘尖端夹角大于该叶尖前缘夹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还包含一后缘尖端夹角以及一叶尖后缘夹角,且该后缘尖端夹角大于该叶尖后缘夹角。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前缘尖端夹角、该叶尖前缘夹角、该后缘尖端夹角以及该叶尖后缘夹角介于20度至50度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还包含一前缘尖角以及一后缘尖角,其中该后缘尖角大于或等于该前缘尖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前缘尖角介于80度至120度之间,而该后缘尖角介于90度至130度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后缘尖角与该前缘尖角的差异小于20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后缘尖角大于该前缘尖角。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还包含一上前缘尖端半径以及一上后缘尖端半径,且该上后缘尖端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上前缘尖端半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还包含一上叶尖前缘半径以及一上叶尖后缘半径,且该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上叶尖前缘半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上后缘尖端半径大于该上前缘尖端半径,且该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该上叶尖前缘半径。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还包含一上叶尖前缘半径、一上叶尖中点半径、一上叶尖后缘半径、一下叶尖后缘半径、一下叶尖中点半径以及一下叶尖前缘半径,且该下叶尖后缘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上叶尖后缘半径,该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下叶尖中点半径,该下叶尖中点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上叶尖中点半径,该上叶尖中点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下叶尖前缘半径,且该下叶尖前缘半径大于或等于该上叶尖前缘半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该下叶尖后缘半径大于该上叶尖后缘半径,该上叶尖后缘半径大于该下叶尖中点半径,该下叶尖中点半径大于该上叶尖中点半径,该上叶尖中点半径大于该下叶尖前缘半径以及该上叶尖前缘半径。
CN202122697452.8U 2021-08-27 2021-11-05 叶轮 Active CN2173278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9432 2021-08-27
CN2021220394321 2021-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7809U true CN217327809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7452.8U Active CN217327809U (zh) 2021-08-27 2021-11-05 叶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7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121B (zh) 螺旋桨式风扇以及具备该螺旋桨式风扇的空调机
KR100818407B1 (ko) 고효율의 유입 적응형 축류팬
JP4537951B2 (ja) 軸流型回転流体機械の翼
CN100508332C (zh) 马达的冷却装置
CN111577655B (zh) 叶片及使用其的轴流叶轮
KR20000047976A (ko) 축류팬
EP3835591B1 (en) Impeller for centrifugal pump, particularly for a recessed-impeller pump, and pump with such an impeller
EP3760873B1 (en) Impeller for centrifugal pump of the recessed impeller type, and pump with such an impeller
JP2003148395A (ja) 空調用送風機羽根車
CN110573746B (zh) 螺旋桨式风扇
CN110657126B (zh) 控制离心叶轮流动的非轴对称轮毂结构、离心叶轮
CN209539646U (zh) 一种高速离心压气机仿生前缘叶片及叶轮
CN217327809U (zh) 叶轮
JP2002106494A (ja) 軸流ファン
US11965522B2 (en) Impeller
JP2007247494A (ja) 斜流送風機羽根車
CN112943686A (zh) 一种离心压气机叶轮及其设计方法
US20210340992A1 (en) Blade and axial flow impeller using same
CN115111194A (zh) 叶片及使用其的轴流叶轮
CN213775816U (zh) 轴流扇叶结构
CN110939603A (zh) 叶片及使用其的轴流叶轮
CN111577656B (zh) 叶片及使用其的轴流叶轮
KR100405207B1 (ko) 마이크로 팬
JPH03267506A (ja) 軸流タービンの静翼
CN211174764U (zh) 轴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