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6382U -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6382U
CN217326382U CN202221071094.8U CN202221071094U CN217326382U CN 217326382 U CN217326382 U CN 217326382U CN 202221071094 U CN202221071094 U CN 202221071094U CN 217326382 U CN217326382 U CN 217326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rectangular frame
module
walled
trip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10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和卯
周裕桂
姚海鹏
石泰
张小青
范安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10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6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6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63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包括架设于电梯井道内的底部模块以及若干个叠放于底部模块上的标准节单元,底部模块包括若干个依次平行排列的三角架模块,三角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直腹杆、上弦杆、第一斜撑,三角架模块为直腹杆、上弦杆、第一斜撑连接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架,三角架模块之间通过横杆连接,直腹杆与第一斜撑连接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模块,标准节单元设置于上弦杆的上方,该电梯井架为工人提供操作空间,能堆放一定的材料,保证了工人施工作业的安全,避免了在墙体上开洞而破坏结构受力的情况,尤其对于超高层而言,该电梯井架可以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小材料投入。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最常用电梯井架为钢管扣件式电梯井架,虽然可以满足基本施工需要,但搭建时存在操作复杂,材料一次性投入多,层间封堵不严密等问题,并且,虽然可以拆卸,但由于没有形成搭建模块,拆卸的话,只能拆成单独的条状钢管,重新利用时,需要重新搭建,操作较复杂,且费时间。此外,当电梯井有侧墙的时候,需要在电梯井道侧壁上预留孔洞,往往需要割除墙体竖向受力主筋,破坏原有墙体结构的整体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包括架设于电梯井道内的底部模块以及若干个叠放于所述底部模块上的标准节单元,所述底部模块包括若干个依次平行排列的三角架模块,所述三角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直腹杆、上弦杆、第一斜撑,所述三角架模块为直腹杆、上弦杆、第一斜撑连接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架,所述三角架模块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所述直腹杆与第一斜撑连接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模块,所述标准节单元设置于所述上弦杆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三角架模块还包括中弦杆以及第二斜撑,所述中弦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腹杆的中点、所述第一斜撑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斜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弦杆、中弦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三斜撑,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直腹杆,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直腹杆形成用于卡设于电梯井梁道上的卡位,所述第三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三斜撑。
优选的,所述标准节单元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第三矩形框架、至少四个第一支柱以及至少四个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所述第二支柱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第三矩形框架。
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第三矩形框架上均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央设置有用于人员通过的镂空。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第三矩形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攀爬的爬梯,所述爬梯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镂空处。
优选的,所述标准节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第四斜撑,所述第四斜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架、第一支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准节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第五斜撑,所述第五斜撑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框架、第一支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准节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第六斜撑,所述第六斜撑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框架、第二支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标准节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第七斜撑,所述第七斜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矩形框架、第二支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该电梯井架分别将底部模块、标准节单元搭建好后,将底部模块靠在电梯井道的侧墙上,底部模块的直角与侧墙相对,支撑模块卡设于电梯井梁道和楼板上,由此形成一个稳定的用于支撑标准节单元的底部模块,只需按高度所需,在底部模块上叠放多个标准节单元即可,该电梯井架为工人提供操作空间,能堆放一定的材料,保证了工人施工作业的安全,杜绝高空坠物的发生,避免了在墙体上开洞而破坏结构受力的情况,尤其对于超高层而言,该电梯井架可以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小材料投入,在每层浇筑完结构混凝土后进行提升,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的底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的标准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包括架设于电梯井道内的底部模块1以及若干个叠放于所述底部模块1上的标准节单元2,所述底部模块1包括若干个依次平行排列的三角架模块11,所述三角架模块11包括依次连接的直腹杆111、上弦杆112、第一斜撑113,所述三角架模块11为直腹杆111、上弦杆112、第一斜撑113连接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架,所述三角架模块11之间通过横杆12连接,所述直腹杆111与第一斜撑113连接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模块13,所述标准节单元2设置于所述上弦杆112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三角架模块11并排设置有三个,三角架模块11的上弦杆112通过若干个并排平行的横杆12连接,横杆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上弦杆112的长度方向。横杆12还可以设置于三角架模块11中的直腹杆111、第一斜撑113的中部,横杆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直腹杆111、第一斜撑113的长度方向。此外,三角架模块11还可以并排设置有四个或是更多个,可根据工程需要,对三角架模块11的个数进行增减。
所述三角架模块11还包括中弦杆114以及第二斜撑115,所述中弦杆1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腹杆111的中点、所述第一斜撑113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斜撑1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弦杆112、中弦杆114连接。
所述支撑模块13包括第一卡接部131、第三斜撑132,所述第一卡接部131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直腹杆111,所述第一卡接部131与所述直腹杆111形成用于卡设于电梯井梁道上的卡位,所述第三斜撑13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131、第三斜撑132。电梯井架安装时,第一卡接部131搭设与楼板D上,直腹杆111的一端与电梯井梁道C相靠,第三斜撑132用于加固第一卡接部131与直腹杆111形成用于卡设于电梯井梁道上的卡位。
如图3所示,所述标准节单元2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至少四个第一支柱24以及至少四个第二支柱25,所述第一支柱24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所述第二支柱25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
本实施例中,标准节单元2包括有四个第一支柱24以及四个第二支柱25,四个第一支柱2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架21的四角以及第二矩形框架22的四角,四个第二支柱2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矩形框架22的四角以及第三矩形框架23的四角。此外,第一支柱24,第二支柱25分别还可以设置为八个或是更多个,可根据工程需要,对其个数进行增减。
所述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上均铺设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中央设置有用于人员通过的镂空261。支撑板26可供人员进行走动,同时还可以放置物品。支撑板26的边缘均可以通过合页连接侧板以加大支撑板26的面积,用于防止高空坠物。侧板可通过合页收叠于支撑板26上。
所述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之间设置有用于攀爬的爬梯262,所述爬梯262架设于所述支撑板26的镂空261处。爬梯262是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在电梯井架上进行通行的工具。
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四斜撑27,所述第四斜撑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架21、第一支柱24连接。第四斜撑27用于加固第一矩形框架21、第一支柱24的连接。
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五斜撑28,所述第五斜撑2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一支柱24连接。第五斜撑28用于加固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一支柱24的连接。
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六斜撑29,所述第六斜撑2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框架22、第二支柱25连接。第六斜撑29用于加固第二矩形框架22、第二支柱25连接。
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七斜撑30,所述第七斜撑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矩形框架23、第二支柱25连接。第七斜撑30用于加固第三矩形框架23、第二支柱25的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架分别将底部模块1、标准节单元2搭建好后,将底部模块1靠在电梯井道A的侧墙B上,底部模块1的直角与侧墙B相对,支撑模块13卡设于电梯井梁道C和楼板D上,由此形成一个稳定的用于支撑标准节单元2的底部模块1,只需按高度所需,在底部模块1上叠放多个标准节单元2即可,该电梯井架为工人提供操作空间,能堆放一定的材料,保证了工人施工作业的安全,杜绝高空坠物的发生,避免了在墙体上开洞而破坏结构受力的情况,尤其对于超高层而言,该电梯井架可以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小材料投入,在每层浇筑完结构混凝土后进行提升,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于电梯井道内的底部模块(1)以及若干个叠放于所述底部模块(1)上的标准节单元(2),所述底部模块(1)包括若干个依次平行排列的三角架模块(11),所述三角架模块(11)包括依次连接的直腹杆(111)、上弦杆(112)、第一斜撑(113),所述三角架模块(11)为直腹杆(111)、上弦杆(112)、第一斜撑(113)连接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支架,所述三角架模块(11)之间通过横杆(12)连接,所述直腹杆(111)与第一斜撑(113)连接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模块(13),所述标准节单元(2)设置于所述上弦杆(11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模块(11)还包括中弦杆(114)以及第二斜撑(115),所述中弦杆(1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腹杆(111)的中点、所述第一斜撑(113)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斜撑(1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弦杆(112)、中弦杆(1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13)包括第一卡接部(131)、第三斜撑(132),所述第一卡接部(131)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直腹杆(111),所述第一卡接部(131)与所述直腹杆(111)形成用于卡设于电梯井梁道上的卡位,所述第三斜撑(13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131)、第三斜撑(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单元(2)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至少四个第一支柱(24)以及至少四个第二支柱(25),所述第一支柱(24)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所述第二支柱(25)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上均铺设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中央设置有用于人员通过的镂空(2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之间设置有用于攀爬的爬梯(262),所述爬梯(262)架设于所述支撑板(26)的镂空(261)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四斜撑(27),所述第四斜撑(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框架(21)、第一支柱(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五斜撑(28),所述第五斜撑(2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一支柱(2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六斜撑(29),所述第六斜撑(2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矩形框架(22)、第二支柱(2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单元(2)还包括若干个第七斜撑(30),所述第七斜撑(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矩形框架(23)、第二支柱(25)连接。
CN202221071094.8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26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1094.8U CN217326382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1094.8U CN217326382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6382U true CN217326382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109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26382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6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6466A (en) Flying deck-type concrete form installation
US10738488B2 (en) Lift truck operated stacking formwork table system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10002931U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外框柱施工可伸缩调节的工具式防护系统
CN106759909A (zh) 一种下挂上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76552U (zh) 一种电梯井道内可折叠操作平台装置
CN217326382U (zh) 一种适用于有侧墙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CN210659200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作业平台
US2923374A (en) Knock down tubular scaffold
CN213572930U (zh) 自锁铰接电梯井施工平台装置
KR200187693Y1 (ko) 조립식 가설대
CN217326381U (zh) 一种适用于电梯井道的提升电梯井架
CN21684049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多功能平台
CN211369648U (zh) 用于安装预制钢筋砼楼梯临时周转吊移楼梯支撑系统
CN213837623U (zh) 一种多用途组合式脚手架
CN216007855U (zh) 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施工用卸料台
CN211312597U (zh) 用于综合管廊的移动模架早拆施工系统
CN218881391U (zh) 一种定型化临时楼梯
CN217232352U (zh) 一种大跨度装配式组合拱形重屋盖结构
CN218117349U (zh) 用于预制楼梯间的钢爬梯
CN214302864U (zh) 一种井道操作组合钢平台
CN215167934U (zh) 一种大跨度筒仓屋面施工平台底柱
CN215107081U (zh) 一种大跨度筒仓屋面施工平台顶柱
CN216276830U (zh) 超高层核心筒降模施工装置
CN217203655U (zh) 一种预制箱梁横隔板施工可折叠操作平台
CN215948934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标准节承重支撑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