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5682U -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5682U
CN217325682U CN202220325213.1U CN202220325213U CN217325682U CN 217325682 U CN217325682 U CN 217325682U CN 202220325213 U CN202220325213 U CN 202220325213U CN 217325682 U CN217325682 U CN 217325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collecting
fixed
sewage
rainwater
sewa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52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火生
周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 Anderson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m Anders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 Anderson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 Anders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52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5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5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5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属于市政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污水管,污水管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的底部固定有闸板,污水管顶部开设有用于供闸板穿入的闸口;雨水收集槽周侧设有用于驱动雨水收集槽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污水管两侧的立柱、位于立柱顶部的定滑轮、滑动连接在定滑轮上的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雨水收集槽固定,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雨水收集槽底部开设有漏水孔,本实用新型在下雨时能够自动启闭污水管,全自动化避免人工响应率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背景技术
市政、生活污水一般会通过城市下水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一般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要按照其额定的负荷运转,然而在降雨时,雨水会通过地下管道汇合至市政检查井内,导致雨水进入污水管内,产生超额的污水量,污水处理厂无法及时处理。
为了不加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负荷,现有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人工临时关闭污水管阀门,暂停污水的输送,但此方法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响应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在下雨时能够自动启闭污水管,全自动化避免人工响应率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包括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部固定有闸板,所述污水管顶部开设有用于供闸板穿入的闸口;所述雨水收集槽周侧设有用于驱动雨水收集槽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污水管两侧的立柱、位于立柱顶部的定滑轮、滑动连接在定滑轮上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雨水收集槽固定,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所述雨水收集槽底部开设有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当下雨时,检查井内壁的雨水通道排出的雨水会输送至雨水收集槽内,且进雨水量大于漏水孔的出雨水量,使得雨水收集槽下沉,此时闸板会穿入闸口内封闭污水管,暂停污水的输送。
当雨停后,雨水收集槽内的余量水会通过漏水孔逐渐漏出,此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雨水收集槽会被拉绳拉升,使得闸板与闸口分离,污水管打开,污水能够从污水管内排走。
整个开关闸过程无需人工看守,也无需人工操作,全自动化避免人工响应率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槽内可拆卸连接有滤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筒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杂物,避免漏水孔堵塞。且滤筒能够拆卸,方便滤渣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靠近雨水收集槽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对拉绳的水平位移距离进行限位的限位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通道能够限制拉绳的水平位移,一方面控制雨水收集槽左右晃动幅度,另一方面避免拉绳因晃动幅度大而从定滑轮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上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配重块的底端穿过限位环并与限位环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能够对配重块的进行限位,一方面使得配重块只能发生升降,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拉绳因晃动幅度大而从定滑轮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靠近雨水收集槽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滑轨,所述雨水收集槽周侧壁朝向滑轨内设置有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只能再滑轨内升降,使得雨水收集槽也只能发生升降,不会发生旋转,提高雨水收集槽的行程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收集槽外侧可拆卸连接有挡罩,所述挡罩的顶部位于雨水收集槽上方设有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罩能够阻挡雨水直接与定滑轮、立柱等机构直接接触,避免定滑轮的转动轴与杂物接触而导致的卡死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罩呈透明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状的挡罩具有透视性,人们能够直接通过挡罩看到内部滤筒是否装满,方便滤筒地及时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罩顶部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方便人们取下挡罩,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管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污水管的绑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起到降低重心、稳定机构的作用,绑带则能够相对固定污水管与底座,进而保证闸板与闸口的对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竖直穿设有若干用于穿入地下的固定钢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钢条一头穿入检查井底部,另一端用于固定底板,避免底板晃动,保证底板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污水管上开设闸口,在雨水收集槽底部设置闸板,并设置升降机构实现雨水收集槽的自动升降,当下雨时,雨水会进入雨水收集槽内,使得雨水收集槽下沉,闸板穿入闸口内封闭污水管,暂停污水的输送;当雨停后,雨水收集槽内的余量水会通过漏水孔逐渐漏出,此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雨水收集槽会被拉绳拉升,使得闸板与闸口分离,污水管打开,污水能够从污水管内排走。整个开关闸过程无需人工看守,也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人工响应率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2、通过在雨水收集槽内设置滤筒,滤筒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杂物,避免漏水孔堵塞。且滤筒能够拆卸,方便滤渣的清理。
3、通过设置限位通道与限位环,避免拉绳因晃动幅度大而从定滑轮上脱落的问题。
4、通过设置挡罩,挡罩能够阻挡雨水直接与定滑轮、立柱等机构直接接触,避免定滑轮的转动轴与杂物接触而导致的卡死问题。
5、通过设置底座以及绑带,底板起到降低重心、稳定机构的作用,绑带则能够相对固定污水管与底座,进而保证闸板与闸口的对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2隐藏滤筒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污水管;2、雨水收集槽;3、闸板;4、闸口;5、升降机构;501、立柱;502、定滑轮;503、拉绳;504、配重块;505、漏水孔;6、滤筒;7、限位通道;8、限位环;9、挡罩;10、进水口;11、把手;12、底板;13、绑带;14、加强筋;15、固定钢条;16、垫条;17、让位缺口;18、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参照图1,包括底板12上的污水管1,底板1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污水管1的绑带13,绑带13的一端通过铆钉或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底板12上,绑带13的另一端从污水管1顶部绕至底板12的另一侧并与底板12通过紧固件固定。底板12上竖直穿设有四条用于穿入检查井井底的固定钢条,避免底板晃动,保证底板的稳定性。
参照图1与图2,污水管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雨水收集槽2,雨水收集槽2的顶部为开口,雨水收集槽2的底部竖直焊接固定有闸板3,污水管1顶部开设有用于供闸板3穿入的闸口4,当雨水收集槽2下降后,闸板3会穿入闸口4内,实现污水管1的封闭。
雨水收集槽2周侧设有用于驱动雨水收集槽2升降的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于污水管1两侧的立柱501、转动连接于立柱501顶部的定滑轮502、滑动连接在定滑轮502上的拉绳503。其中,立柱501与底板12焊接固定,立柱501与底板1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4;拉绳503的一端与雨水收集槽2通过小孔(图中未标识)绑定,另一端通过小孔绑定有配重块504。下雨时,雨水会进入雨水收集槽2内,当雨水以及雨水收集槽2总重大于配重块504时,闸板3会穿入闸口4内封闭污水管1。
参照图2与图3,雨水收集槽2底部开设有漏水孔505,漏水孔505的孔径较小,在下雨时,大部分时候进入雨水收集槽2内的雨水流速会大于漏水孔505的流速,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而在雨停后,雨水收集槽2内的缓存水会持续通过漏水孔505漏出,当雨水以及雨水收集槽2总重小于配重块504时,闸板3会与闸口4分离,启动污水管1排污。
立柱501靠近雨水收集槽2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滑轨18,滑轨18的截面呈“匚”字形,雨水收集槽2的周侧壁朝向滑轨18内设置有滑块(图中未示出),滑块与雨水收集槽2焊接固定,滑块在滑轨18内滑移连接,避免雨水收集槽2发生旋转。
立柱501靠近雨水收集槽2的一侧焊接固定有用于对拉绳503的水平位移距离进行限位的限位通道7,限位通道7的截面呈“U”字形,一部分竖直的拉绳503会通过限位通道7与雨水收集槽2连接。立柱501上焊接固定有限位环8,配重块504的底端穿过限位环8并与限位环8滑移连接,因此配重块504只能在限位环8内进行升降,无法发生水平位移。
雨水收集槽2内可拆卸连接有滤筒6,滤筒6顶部为开口,滤筒6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滤水孔的孔径以及数量可根据过滤不同杂质自行修改,滤筒6的底部与收集槽之间设有垫条16,滤筒6放置在垫条16上,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槽2之前会向经过滤筒6过滤,避免杂物进入雨水收集槽2内。滤筒6的顶部设置有提手(图中未示出),当滤筒6装满杂物后,能够通过提手将滤筒6从雨水收集槽2内取出。
雨水收集槽2外侧可拆卸连接有透明状的挡罩9,挡罩9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配合污水管1的让位缺口17,挡罩9放置在底板12上,挡罩9的范围囊括立柱501以及立柱501内侧的机构,挡罩9能够避免雨水直接冲刷立柱501、定滑轮502等机构。挡罩9的顶部位于雨水收集槽2上方设有进水口10,从进水口10进入的雨水会落入雨水收集槽2内,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水口10可呈管状,实际操作时,将检查井内壁的雨水通道通过软管连接在进水口10内,即可使得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槽2。挡罩9顶部还设有把手11,把手11方便人们提起挡罩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软管将挡罩9上的进水口10与检查井内壁的雨水通道连通。
当下雨时,检查井内壁的雨水通道排出的雨水会输送至雨水收集槽2内,且大部分时间进雨水量大于漏水孔505的出雨水量,此时雨水收集槽2会下沉,带动闸板3穿入闸口4内封闭污水管1,暂停污水的输送。后续进入雨水收集槽2的水会从雨水收集槽2中溢出,并通过检查井内其它管道流走。
当雨停后,雨水收集槽2内的余量水会通过漏水孔505逐渐漏出,此时在配重块504的重力作用下,雨水收集槽2会被拉绳503拉升至上方,使得闸板3与闸口4分离,污水管1打开,污水能够从污水管1内排走。
整个开关闸过程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看守,也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人工响应率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1),所述污水管(1)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雨水收集槽(2),所述雨水收集槽(2)的底部固定有闸板(3),所述污水管(1)顶部开设有用于供闸板(3)穿入的闸口(4);
所述雨水收集槽(2)周侧设有用于驱动雨水收集槽(2)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于污水管(1)两侧的立柱(501)、位于立柱(501)顶部的定滑轮(502)、滑动连接在定滑轮(502)上的拉绳(503),所述拉绳(503)的一端与雨水收集槽(2)固定,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504),所述雨水收集槽(2)底部开设有漏水孔(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槽(2)内可拆卸连接有滤筒(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01)靠近雨水收集槽(2)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对拉绳(503)的水平位移距离进行限位的限位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01)上固定有限位环(8),所述配重块(504)的底端穿过限位环(8)并与限位环(8)滑移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01)靠近雨水收集槽(2)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滑轨(18),所述雨水收集槽(2)周侧壁朝向滑轨(18)内设置有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槽(2)外侧可拆卸连接有挡罩(9),所述挡罩(9)的顶部位于雨水收集槽(2)上方设有进水口(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9)呈透明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9)顶部设有把手(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1)底部设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污水管(1)的绑带(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竖直穿设有若干用于穿入地下的固定钢条。
CN202220325213.1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Active CN217325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5213.1U CN217325682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5213.1U CN217325682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5682U true CN217325682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7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5213.1U Active CN217325682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5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9132U (zh)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CN214460990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专用井盖
KR101933459B1 (ko) 빗물 재활용 시스템
CN209509132U (zh)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道
CN112554311B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CN112196013B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的辅助装置
CN217325682U (zh) 一种自动化雨污分离器
CN207063122U (zh) 一种楼宇雨污分流器
CN213572148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110747980B (zh) 多功能智能软体蓄水设备
CN209780062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CN209081524U (zh) 一种新型滗水装置
CN206220223U (zh) 一种可除砂限流的截流式雨水口
KR101803771B1 (ko) 초기빗물의 처리시설과 그 처리방법
CN111501981A (zh) 一种适用于钢构建筑的排水过滤系统
CN219430958U (zh) 一种环保型检查井
CN218911684U (zh) 一种防水涝排水系统
CN219430980U (zh) 一种玻璃钢集成泵站
CN217379175U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雨污分离调蓄装置
CN217811221U (zh) 一种市政井盖
CN219149347U (zh) 一种车库顶板虹吸补偿用雨水净化装置
CN215519090U (zh) 一种排水效果好的排水装置
CN212427480U (zh) 一种新型提升泵站
CN117309499B (zh) 一种用于废水检测的样品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79570U (zh) 一种节能建筑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