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3785U -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3785U
CN217323785U CN202221261434.3U CN202221261434U CN217323785U CN 217323785 U CN217323785 U CN 217323785U CN 202221261434 U CN202221261434 U CN 202221261434U CN 217323785 U CN217323785 U CN 217323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tank
water
municipal wastewater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14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全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angc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angc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angc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angc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14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3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3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3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废水污泥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系统、格栅渠、水量调节池、一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一中间水箱、MBBR反应系统、沉淀池、二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二中间水箱和巴氏计量渠,所述污水提升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污水管延伸至市政废水,污水提升泵的出水端连接格栅渠;采用集成化设计,各个模块可以自由组配,满足各种处理水量要求,且便于扩容,本专利中的一级浅层气浮系统、二级浅层气浮系统为高效过滤系统,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废水污泥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日用水量急剧增加,全国的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长。水质污染情况十分严峻,导致城市雨水资源短缺,这不仅制约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健康。而我国现存在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使用技术较为落后,处理效果低下,且占地面积广,面对急剧增加的市政污水,许多处理厂都是超负荷运行,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引起恶性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污泥处理效率高且污泥产量较低。
本实用新型任务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系统、格栅渠、水量调节池、一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一中间水箱、MBBR反应系统、沉淀池、二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二中间水箱和巴氏计量渠,所述污水提升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污水管延伸至市政废水,污水提升泵的出水端连接格栅渠,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加药池、第二加药池、沉淀池主池、第二污泥收集池,第一加药池和第二加药池内均设置加药搅拌机;所述市政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一级浅层气浮系统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一污泥管道,二级浅层气浮系统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二污泥管道,MBBR反应系统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三污泥管道,第一污泥管道的出口、第二污泥管道的出口和第三污泥管道的出口均与污泥处理系统的污泥进口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中间水箱和所述巴氏计量渠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水质达标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在线监测仪和报警器,水质在线监测仪与巴氏计量渠连通,报警器设置于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外侧,水质在线监测仪和报警器与一个控制柜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格栅渠包括粗格栅层和细格栅层,且所述粗格栅层的栅距为10mm-20mm,细格栅层的栅距为5mm-10mm。
本专利提供的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本专利中,采用集成化设计,污水提升系统、格栅渠、水量调节池、一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一中间水箱、MBBR反应系统、沉淀池、二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二中间水箱和巴氏计量渠各个模块可以自由组配,满足各种处理水量要求,且便于扩容,本专利中的一级浅层气浮系统、二级浅层气浮系统为高效过滤系统,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且MBBR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负荷浸没式固定生物膜三相反应器,它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并将生化反应和物理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污水流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使得本系统容积负荷高,节约占地,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恶劣水质条件下仍表现较好处理效果,污泥产量较低,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半,节约污泥处置费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市政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污水提升泵1,格栅渠2,水量调节池3,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第一中间水箱5,MBBR反应系统6,沉淀池7,第一加药池71,第二加药池72,沉淀池主池73,第二污泥收集池74,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第二中间水箱9,巴氏计量渠10,污泥处理系统11,水质在线监测仪12,报警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干”、“多个”等类似词语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后”、“下”、“上”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相连,也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系统、格栅渠2、水量调节池3、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第一中间水箱5、MBBR反应系统6、沉淀池7、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第二中间水箱9和巴氏计量渠10,所述污水提升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泵1,所述污水提升泵1的进水端通过污水管延伸至市政废水,污水提升泵1的出水端连接格栅渠2,沉淀池7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加药池71、第二加药池72、沉淀池主池73、第二污泥收集池74,第一加药池71和第二加药池72内均设置加药搅拌机(未图示);所述市政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11,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一污泥管道(未图示),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二污泥管道(未图示),MBBR反应系统6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三污泥管道(未图示),第一污泥管道的出口、第二污泥管道的出口和第三污泥管道的的出口均与污泥处理系统11的污泥进口相连。本专利中,采用集成化设计,污水提升系统、格栅渠2、水量调节池3、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第一中间水箱5、MBBR反应系统6、沉淀池7、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第二中间水箱9和巴氏计量渠10各个模块可以自由组配,满足各种处理水量要求,且便于扩容,本专利中的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为高效过滤系统,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且MBBR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负荷浸没式固定生物膜三相反应器,它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并将生化反应和物理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污水流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使得本系统容积负荷高,节约占地,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恶劣水质条件下仍表现较好处理效果,污泥产量较低,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半,节约污泥处置费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中间水箱9和所述巴氏计量渠10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水质达标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在线监测仪12和报警器13,水质在线监测仪12与巴氏计量渠10连通,报警器13设置于水质在线监测仪12的外侧,水质在线监测仪12和报警器13与一个控制柜电连接。报警器13设置于水质在线监测仪12的外侧,水质在线监测仪12和报警器13与控制柜电连接,水质在线监测仪12将检测的信号反馈至控制柜,净水从水质在线监测仪12的出水口排出,当流经水质在线监测仪12的净水水质不合格时,控制柜控制报警器13报警提示工作人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格栅渠2包括粗格栅层和细格栅层,且所述粗格栅层的栅距为10mm-20mm,细格栅层的栅距为5mm-10mm,污水进入污水提升泵1并经过格栅渠2结构进行初过滤,减少一些大型沙石、塑料膜、泥块等杂质的吸入,并且设置有粗格栅层和细格栅层,从而减少水泥混合物对污水提升泵1的损害,延长污水提升泵1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市政废水通过进水提升系统提升至格栅渠2,格栅渠2中拦截水中较大悬浮杂质后,水流流入水量调节池3内,水量调节池3根据需求调节处理水量后将水抽送至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在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内去除较小粒径悬浮颗粒后流入第一中间水箱5,在第一中间水箱5内调节水量后,通过泵提升至MBBR反应系统6,MBBR反应系统6内去除COD、氨氮、磷、SS等污染物后流入沉淀池7内沉淀后,将沉淀池7上层水液通过泵提升至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内,在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内进一步去除较小粒径悬浮颗粒后流入第二中间水箱9进行再次沉淀,上层清液抽出至水质在线监测仪12检测达标后提升至巴氏计量渠10排放,而一级浅层气浮系统4、二级浅层气浮系统8与MBBR反应器产生的污泥均排入污泥处理系统11进行压滤处理。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3)

1.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系统、格栅渠、水量调节池、一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一中间水箱、MBBR反应系统、沉淀池、二级浅层气浮系统、第二中间水箱和巴氏计量渠,所述污水提升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顺序连接的污水提升泵,所述污水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污水管延伸至市政废水,污水提升泵的出水端连接格栅渠,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加药池、第二加药池、沉淀池主池、第二污泥收集池,第一加药池和第二加药池内均设置加药搅拌机;所述市政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一级浅层气浮系统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一污泥管道,二级浅层气浮系统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二污泥管道,MBBR反应系统的污泥出口连接有第三污泥管道,第一污泥管道的出口、第二污泥管道的出口和第三污泥管道的出口均与污泥处理系统的污泥进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水箱和所述巴氏计量渠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水质达标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在线监测仪和报警器,水质在线监测仪与巴氏计量渠连通,报警器设置于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外侧,水质在线监测仪和报警器与一个控制柜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包括粗格栅层和细格栅层,且所述粗格栅层的栅距为10mm-20mm,细格栅层的栅距为5mm-10mm。
CN202221261434.3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323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1434.3U CN217323785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1434.3U CN217323785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3785U true CN21732378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8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1434.3U Active CN217323785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3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4141B (zh) 低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回用工艺
CN103613252A (zh) 一种处理光伏有机废水的装置和工艺
CN214829740U (zh) 基于ao+mbr工艺的污水强化除磷系统
CN112794571B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2379848U (zh) 再生纸废水处理系统
CN217323785U (zh) 一种市政废水处理装置
CN209352697U (zh) 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中水处理系统
CN215592773U (zh) 集成式农村供水处理装置
CN205346957U (zh)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一体化设备
CN212425801U (zh) 一种更抗冲击的小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176678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8689549A (zh) 一种高效负载生物膜式净化装置
CN210048574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过滤设备
CN20979772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3003757A (zh) 集成式农村供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208327737U (zh) 一种折流式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7323677U (zh) 一种应用于河道旁路治理的自驱式膜处理系统
CN101293724A (zh) 小型通用污水处理系统
CN2885380Y (zh) 一种过滤净水器
CN215250248U (zh) 一种基于mbr膜的河湖水体净化装置
CN217377652U (zh) 一种黑臭河涌治理装置
CN211521937U (zh) 新型一体化玻璃钢污水处理设备
CN2892846Y (zh) 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204727722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固定滤床
CN217297616U (zh) 一种皮革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