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7822U -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7822U
CN217317822U CN202220846754.9U CN202220846754U CN217317822U CN 217317822 U CN217317822 U CN 217317822U CN 202220846754 U CN202220846754 U CN 202220846754U CN 217317822 U CN217317822 U CN 21731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leeve
driving screw
engine
screw rod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67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龙
周希虎
杨鹏
张学龙
王奔
吴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anma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67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属于发动机拆装领域,包括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上端安装有桥型支架,所述桥型支架适于与缸套处的发动机的缸体相抵接,所述驱动螺杆下安装有拉板,所述拉板上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适于与缸套的底部相抵接;所述拉板上开设有去料孔,所述去料孔位于拉板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拉板适于在竖直状态下呈倾斜状且两端水平间距小于缸套的内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何单独个人快速的拆卸缸套。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拆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需要更换缸套冷却液密封圈或者缸套时,或者试验过程中需要拆卸缸套进行检查时,必须从缸体中将缸套拆卸下来。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发动机机体内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
传统的方法是将发动机内的油底壳、曲轴、飞轮壳、连杆、活塞、缸盖拆卸下来后,留余发动机的缸体,在缸套下面垫上木板,使用锤子或铜棒将缸套敲击出来。使用这种方法,发动机拆卸零部件较多,费时费力,且容易对缸体、缸套冷却液密封圈和缸套造成损伤。
传统技术集中在以下问题:
1)需要将缸体上下侧零部件全部拆除之后,才可以拆卸缸套,费时费力。
2)无法单独操作,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在缸体下侧固定拉板,一人在缸体上侧固定驱动杆,操作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单独个人快速的拆卸缸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包括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上端安装有桥型支架,所述桥型支架适于与缸套处的发动机的缸体相抵接,所述驱动螺杆下安装有拉板,所述拉板上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适于与缸套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拉板上开设有去料孔,所述去料孔位于拉板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拉板适于在竖直状态下呈倾斜状且两端水平间距小于缸套的内径。因为去料孔的部分缺少,使得拉板的质量分布不均在自然放置下回出现倾斜状态,必要时通过在拉板底部安装加重块,使得倾斜更加明显,来保证拉板下降时不会接触缸套。
优选的,所述拉板上安装有吊环,所述吊环与拉板固定连接,所述吊环上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驱动螺杆相连接,所述吊环套接在连接件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U”形,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开设有对称的下连接孔,所述驱动螺杆的下端开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与下连接孔相适配,所述上连接孔与下连接孔内适于安装锁紧螺栓锁紧。
优选的,所述驱动螺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桥型支架的中心轴线处开设有下螺纹孔,所述下螺纹孔适于在螺纹部上螺纹旋转。
优选的,所述桥型支架包括下支部和上凸部,所述下支部与上凸部一体连接,所述上凸部位于下支部背对拉板的一侧,所述上凸部背对下支部处安装有转动手柄,所述上凸部的高度适于旋转转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下支部为“C”形,所述转动手柄上开设有上螺纹孔,所述转动手柄适于在螺纹部上旋转且适于挤压上凸部,所述转动手柄的长度大于下支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手柄与驱动螺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支部的两端设置有脚踏板,两组所述脚踏板的长度大于转动手柄的长度;所述螺纹部竖直高度大于缸套的竖直高度,或者在下支部上开设有两组缸盖螺栓孔,拆卸时通过在缸盖螺栓孔上安装缸盖螺栓,并连接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实现安全可靠的连接。
所述驱动螺杆包括上位部和下位部,所述上位部和下位部的连接处位于螺纹部和上连接孔之间,所述上位部和下位部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所述上位部与下位部之间适于通过转动轴承相对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拆卸工装由拉板、驱动螺杆、转动手柄、桥型支架组成,驱动螺杆和拉板铰接,使用时,缸体水平放置,拉板从上而下穿过缸套放下,托住缸套,驱动螺杆穿过固定在缸体上的桥型支架,与转动手柄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转动手柄,使拉板拉着缸套向上运动,即可拆卸出缸套。
或者通过拉板从底部托住缸套,然后与驱动螺杆通过螺栓刚性连接,驱动螺杆穿过固定在缸体上的支架,通过外力驱动驱动螺杆和拉板转动拆卸缸套。
本实用新型集中优点在于:
1)缸套拉板和驱动螺杆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使缸体水平放置时,拉板可以旋转一定角度穿过缸套;拉板做成非对称结构,拉板自然倾斜一定角度,可以从缸体上面轻松穿过,且结构紧凑,拆卸缸套过程可以减小拆卸发动机零部件数量,如曲轴、曲轴油封等、飞轮壳等,拆卸过程中可以单人操作,节约人力。
2)拉板边缘做成阶梯型,方便定位和固定,拉板边缘圆角处理,不会对缸套造成损伤。
3)拆卸过程不接触缸套内部网纹,不会对缸套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拉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驱动螺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桥型支架与转动手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件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上位部和下位部的连接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驱动螺杆;11、螺纹部;12、上位部;13、下位部;14、转动轴承;15、上连接孔;2、桥型支架;21、下螺纹孔;22、下支部;23、上凸部; 24、脚踏板;3、拉板;4、去料孔;5、吊环;6、连接件;61、下连接孔;7、锁紧螺栓;8、转动手柄;81、上螺纹孔;100、缸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包括驱动螺杆1,驱动螺杆1上端安装有桥型支架2,桥型支架2适于与缸套100处的发动机的缸体相抵接,驱动螺杆1下安装有拉板3,拉板3上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适于与缸套100的底部相抵接;
拉板3上开设有去料孔4,去料孔4位于拉板3中心轴线的一侧,拉板3适于在竖直状态下呈倾斜状且两端水平间距小于缸套100的内径。
如图1和图2所示,拉板3上安装有吊环5,吊环5与拉板3固定连接,吊环5上安装有连接件6,连接件6与驱动螺杆1相连接,吊环5套接在连接件6内。
图5为连接件6形状,连接件6为“U”形,连接件6的两端开设有对称的下连接孔61,驱动螺杆1的下端开设有上连接孔15,上连接孔15与下连接孔61相适配,上连接孔15与下连接孔61内适于安装锁紧螺栓7锁紧。
如图3所示,驱动螺杆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11,桥型支架2的中心轴线处开设有下螺纹孔21,下螺纹孔21适于在螺纹部11上螺纹旋转。
如图4所示,桥型支架2包括下支部22和上凸部23,下支部22与上凸部23一体连接,上凸部23位于下支部22背对拉板3的一侧,上凸部23背对下支部22处安装有转动手柄8,上凸部23的高度适于旋转转动手柄8,即便捷手动握紧在转动手柄8上,保证足够的空间。
优选的,下支部22为“C”形,转动手柄8上开设有上螺纹孔81,转动手柄8 适于在螺纹部11上旋转且适于挤压上凸部23,转动手柄8的长度大于下支部22的长度。
工作原理:
(1)拆除发动机缸盖、油底壳、活塞、连杆等零部件,缸体水平放置。
(2)将拉板3上的吊环5连接在连接件6上,后连接件6与驱动螺杆1装配起来,拉着驱动螺杆1,将拉板3竖直穿过缸套100,然后调整位置,将拉板 3外侧的阶梯槽定位卡住缸套100的底端,拉住缸套100。
(3)桥型支架2套在驱动螺杆1上的螺纹部11,再装配转动手柄4,然后通过桥型支架2的缸盖螺栓孔固定在缸体上。
(4)向外拔出转动手柄8,利用桥型支架2限制驱动螺杆1的左右晃动,直接拉出缸套100。
实施例2
如图6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包括驱动螺杆1,驱动螺杆1上端安装有桥型支架2,桥型支架2适于与缸套100处的发动机相抵接,驱动螺杆1下安装有拉板3,拉板3上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适于与缸套100的底部相抵接;
拉板3上开设有去料孔4,去料孔4位于拉板3中心轴线的一侧,拉板3适于在竖直状态下呈倾斜状且两端水平间距小于缸套100的内径。
如图6所示,拉板3上安装有吊环5,吊环5与拉板3固定连接,吊环5上安装有连接件6,连接件6与驱动螺杆1相连接,吊环5套接在连接件6内。连接件6为“U”形,连接件6的两端开设有对称的下连接孔61,驱动螺杆1的下端开设有上连接孔15,上连接孔15与下连接孔61相适配,上连接孔15与下连接孔61内适于安装锁紧螺栓7锁紧。
优选的,驱动螺杆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11,桥型支架2的中心轴线处开设有下螺纹孔21,下螺纹孔21适于在螺纹部11上螺纹旋转。
桥型支架2包括下支部22和上凸部23,下支部22与上凸部23一体连接,上凸部23位于下支部22背对拉板3的一侧,上凸部23背对下支部22处安装有转动手柄 8,上凸部23的高度适于旋转转动手柄8。
如图6所示转动手柄8与驱动螺杆1固定连接,下支部22的两端设置有脚踏板 24,两组脚踏板24的长度大于转动手柄8的长度;
如图7所示,驱动螺杆1包括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的连接处位于螺纹部11和上连接孔15之间,所述螺纹部11竖直高度大于缸套100的竖直高度,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14,上位部12与下位部13 之间适于通过转动轴承14相对旋转,或者可以先将转动轴承14安装在上位部12 上,后连接下位部13,再在下位部13处焊接挡片以挡住下位部13脱离转动轴承 14。
工作原理:
(1)拆除发动机缸盖、油底壳、活塞、连杆等零部件,缸体水平放置。
(2)将拉板3上的吊环5连接在连接件6上,后连接件6与驱动螺杆1装配起来,拉着驱动螺杆1,将拉板3竖直穿过缸套100,然后调整位置,将拉板 3外侧的阶梯槽定位卡住缸套100的底端,拉住缸套100。
(3)桥型支架2套在驱动螺杆1上的螺纹部11,再装配转动手柄4后转动手柄4与驱动螺杆1上端焊接固定,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正向旋转将桥型支架2 两端的脚踏板24安放在缸体上,双脚踩住脚踏板24,反向旋转转动手柄4,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旋转,但因为连接轴承14不分离,降低拉板3在缸套100 的底部旋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螺杆(1),所述驱动螺杆(1)上端安装有桥型支架(2),所述桥型支架(2)适于与缸套(100)处的发动机的缸体相抵接,所述驱动螺杆(1)下安装有拉板(3),所述拉板(3)上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适于与缸套(100)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拉板(3)上开设有去料孔(4),所述去料孔(4)位于拉板(3)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拉板(3)适于在竖直状态下呈倾斜状且两端水平间距小于缸套(100)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3)上安装有吊环(5),所述吊环(5)与拉板(3)固定连接,所述吊环(5)上安装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与驱动螺杆(1)相连接,所述吊环(5)套接在连接件(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U”形,所述连接件(6)的两端开设有对称的下连接孔(61),所述驱动螺杆(1)的下端开设有上连接孔(15),所述上连接孔(15)与下连接孔(61)相适配,所述上连接孔(15)与下连接孔(61)内适于安装锁紧螺栓(7)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11),所述桥型支架(2)的中心轴线处开设有下螺纹孔(21),所述下螺纹孔(21)适于在螺纹部(11)上螺纹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型支架(2)包括下支部(22)和上凸部(23),所述下支部(22)与上凸部(23)一体连接,所述上凸部(23)位于下支部(22)背对拉板(3)的一侧,所述上凸部(23)背对下支部(22)处安装有转动手柄(8),所述上凸部(23)的高度适于旋转转动手柄(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部(22)为“C”形,所述转动手柄(8)上开设有上螺纹孔(81),所述转动手柄(8)适于在螺纹部(11)上旋转且适于挤压上凸部(23),所述转动手柄(8)的长度大于下支部(22)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手柄(8)与驱动螺杆(1)固定连接,所述下支部(22)的两端设置有脚踏板(24),两组所述脚踏板(24)的长度大于转动手柄(8)的长度;
所述驱动螺杆(1)包括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所述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的连接处位于螺纹部(11)和上连接孔(15)之间,所述螺纹部(11)竖直高度大于缸套(100)的竖直高度,所述上位部(12)和下位部(13)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承(14),所述上位部(12)与下位部(13)之间适于通过转动轴承(14)相对旋转。
CN202220846754.9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Active CN21731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6754.9U CN217317822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6754.9U CN217317822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7822U true CN217317822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6754.9U Active CN217317822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0658U (zh) 一种立式立柱拆装机
CN217317822U (zh)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装
CN201338254Y (zh) 一种柴油机船用式连杆大端上瓦拆装工具
CN2650107Y (zh) 混凝土试模
CN213294435U (zh) 一种吊装机构
CN210764221U (zh) 一种开井盖装置
CN211974278U (zh) 一种建筑脚手架用支撑底座
CN210550861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大型筒销拆卸装置
CN214923674U (zh) 一种振动筛激振器专用检验台
CN214446003U (zh) 一种气缸活塞杆旋出工具
CN217669178U (zh) 一种专用拉力器
CN212825109U (zh) 一种船舶主机十字头销管拆除装置
CN218452939U (zh) 一种液压支柱拆卸修复机
CN210500050U (zh) 抽油机连杆与曲柄销的拆卸工具
CN211992763U (zh) 一种抱紧式轴承内孔拉马
CN212240830U (zh) 一种气缸套的拆装装置
CN211386167U (zh) 一种液压辅助安装清管器的装置
CN216690335U (zh) 一种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用踏板加固结构
CN220537326U (zh) 一种内吊桶盖快速锁紧起吊装置
CN211761223U (zh) 内燃机气缸套拆卸工具
CN215240469U (zh)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十字头销拆卸工具
CN220007649U (zh) 活塞装配工装
CN209970605U (zh) 内燃机车拐臂销专用拔出器
CN218194872U (zh) 一种热锻大螺纹压紧模架拆卸用环抱式扳手
CN201144798Y (zh) 石油修井机底座定位自动就位把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8

Address after: 243071 No. 359 Huxinan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Hanma Eng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no.359 Huxi South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