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5134U -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 Google Patents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5134U
CN217315134U CN202221349972.8U CN202221349972U CN217315134U CN 217315134 U CN217315134 U CN 217315134U CN 202221349972 U CN202221349972 U CN 202221349972U CN 217315134 U CN217315134 U CN 217315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nd flange
roll
head en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99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浩坤
黎伟华
陈璇
卢匡行
李嘉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Original Assignee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filed Critical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riority to CN2022213499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5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5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5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上述四辊轧机包括轧机主体和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变速箱和传动轴,电机通过变速箱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法兰联轴器、首端万向轮、轴体、末端万向轮和末端法兰联轴器,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变速箱,末端法兰联轴器连接工作辊。传动轴采用了万向轮和法兰联轴器,一方面在扭矩较大时,可以避免过载,防止对工作辊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可以抵消因为安装导致的误差,顺利将扭矩传递到轴体和工作辊上。再一方面,法兰联轴器方便安装和拆卸,使得传动轴方便更换,降低了维护设备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HEA,High Entropy Alloy)是指把多种元素混合熔炼而成的合金材料,元素种类通常为四到五种,以提升材料的混合熵。高熵合金与一般合金相比,材料加工硬化能力强。因此,高熵合金轧制和一般合金轧制相比,需要更大的轧制力。同时,由于高熵合金加工硬化太强,容易对轧辊和传动轴造成破坏,导致轧机的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轧制高熵合金维护成本的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一种四辊轧机的动力机构,包括:
电机;
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变速箱主体连接的高速轴和低速轴,所述高速轴与所述电机连接;以及
传动轴,与所述低速轴连接,用于将扭矩传递到轧机的工作辊上,所述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法兰联轴器、首端万向轮、轴体、末端万向轮和末端法兰联轴器,其中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低速轴连接,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用于连接所述工作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和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均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的螺栓;
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一法兰盘连接所述低速轴,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二法兰盘连接所述首端万向轮;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用于连接所述工作辊,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二法兰盘连接所述末端万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速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低速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低速轴与两个所述传动轴一一对应连接。
一种四辊轧机,包括:
轧机主体,包括机架、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彼此平行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相邻,轧件能够从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一工作辊相邻,且支撑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支撑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相邻,且支撑所述第二工作辊;以及
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变速箱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第一首端万向轮、第一轴体、第一末端万向轮和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第二首端万向轮、第二轴体、第二末端万向轮和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工作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和所述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均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的螺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变速箱主体连接的高速轴、第一低速轴和第二低速轴;所述高速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低速轴与所述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低速轴与所述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辊轧机还包括间隙调整机构,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的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辊轧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轧机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机架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所述变速箱包括转向减速箱和单轴输入双轴输出的传动箱,所述转向减速箱和所述传动箱连接;所述转向减速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转向减速箱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三底座固定连接。
上述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其传动轴采用了万向轮和法兰联轴器,一方面在扭矩较大时,可以避免过载,防止对工作辊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可以抵消因为安装导致的误差,顺利将扭矩传递到轴体和工作辊上。再一方面,法兰联轴器方便安装和拆卸,使得传动轴方便更换,降低了维护设备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四辊轧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四辊轧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四辊轧机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四辊轧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四辊轧机10包括轧机主体100和动力机构200,轧机主体100可以用于轧制高熵合金,动力机构200与轧机主体100连接,为轧机主体100提供轧制动力。
轧机主体100包括机架110、第一工作辊120、第二工作辊130、第一支撑辊140和第二支撑辊150;第一工作辊120、第二工作辊130、第一支撑辊140和第二支撑辊150彼此平行的设置在机架110上;第一工作辊120、第二工作辊130、第一支撑辊140和第二支撑辊150平行设置,第一工作辊120和第二工作辊130相邻,轧件能够从第一工作辊120和第二工作辊130之间通过;第一支撑辊140和第一工作辊120相邻,且支撑第一工作辊120;第二支撑辊150和第二工作辊130相邻,且支撑第二工作辊130;
动力机构200,包括电机210、变速箱220和传动轴。变速箱220包括变速箱220主体,以及分别与变速箱220主体连接的高速轴和低速轴,高速轴与电机210连接。传动轴,与低速轴连接,用于将扭矩传递到轧机的工作辊上,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法兰联轴器、首端万向轮、轴体、末端万向轮和末端法兰联轴器,其中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低速轴连接,末端法兰联轴器用于连接工作辊。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230和第二传动轴240,电机210通过变速箱220分别与第一传动轴230和第二传动轴240连接;第一传动轴2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232、第一首端万向轮234、第一轴体236、第一末端万向轮238和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239,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232连接变速箱220,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239连接第一工作辊120;第二传动轴2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242、第二首端万向轮244、第二轴体246、第二末端万向轮248和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249,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242连接变速箱220,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249连接第二工作辊130。
由于高熵合金的材料加工硬化能力强,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更大的轧制力,且材料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对轧辊和传动轴造成破坏,导致轧机的维护成本高。上述实施例的四辊轧机10的动力机构200,其传动轴采用了万向轮和法兰联轴器,一方面在扭矩较大时,法兰联轴器可以避免过载,防止对工作辊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万向轮和法兰联轴器可以抵消因为安装导致的误差,顺利将扭矩传递到轴体和工作辊上。再一方面,法兰联轴器方便安装和拆卸,使得传动轴方便更换,降低了维护设备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同时参见图2,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首端法兰联轴器和末端法兰联轴器均包括第一法兰盘252、第二法兰盘254和连接第一法兰盘252和第二法兰盘254的螺栓256;首端法兰联轴器的第一法兰盘252连接低速轴,首端法兰联轴器的第二法兰盘254连接首端万向轮;末端法兰联轴器的第一法兰盘252用于连接工作辊,末端法兰联轴器的第二法兰盘254连接末端万向轮。
同时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辊140、第一工作辊120、第二工作辊130和第二支撑辊150可以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辊140、第一工作辊120、第二工作辊130和第二支撑辊150也可以水平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四辊轧机10还可以包括间隙调整机构300,间隙调整机构300设置于机架110上,用于调整第一工作辊120和第二工作辊130之间的空隙。
高速轴的数量为一个,低速轴的数量为两个,传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低速轴与两个传动轴一一对应连接。具体的,两个低速轴分别为第一低速轴和第二低速轴,高速轴与电机210连接,第一低速轴与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232连接,第二低速轴与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242连接。
同时参见图1、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变速箱220主体包括转向减速箱222和单轴输入双轴输出的传动箱224,转向减速箱222和传动箱224连接;高速轴设置在转向减速箱222上,作为转向减速箱222的输入轴,低速轴设置在传动箱224上,作为传动箱224的输出轴。
在一实施例中,四辊轧机10还可以包括底座400,底座400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底座410和第二底座420,第一底座410和第二底座420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轧机主体100设置在第一底座410上,机架110与第一底座410固定连接;变速箱220设置在第二底座420上,变速箱220与第二底座420固定连接。第一底座410和第二底座420分开设置,便于根据环境施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座410和第二底座420可以通过膨胀螺丝与地面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底座400还包括第三底座430,第三底座430设置在第二底座420上;转向减速箱222设置在第二底座420上,转向减速箱222与第二底座420固定连接;传动箱224设置在第三底座430上,且与第三底座430固定连接。转向减速箱222和传动箱224的安装高度可能不同,传动箱224有时需要根据第一工作辊120和第二工作辊130的位置调整,设置第三底座430方便安装和调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四辊轧机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变速箱主体连接的高速轴和低速轴,所述高速轴与所述电机连接;以及
传动轴,与所述低速轴连接,用于将扭矩传递到轧机的工作辊上,所述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首端法兰联轴器、首端万向轮、轴体、末端万向轮和末端法兰联轴器,其中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低速轴连接,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用于连接所述工作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辊轧机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和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均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的螺栓;
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一法兰盘连接所述低速轴,所述首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二法兰盘连接所述首端万向轮;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用于连接所述工作辊,所述末端法兰联轴器的所述第二法兰盘连接所述末端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辊轧机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低速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低速轴与两个所述传动轴一一对应连接。
4.一种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轧机主体,包括机架、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彼此平行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相邻,轧件能够从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一工作辊相邻,且支撑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支撑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相邻,且支撑所述第二工作辊;以及
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变速箱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第一首端万向轮、第一轴体、第一末端万向轮和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第二首端万向轮、第二轴体、第二末端万向轮和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工作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所述第一末端法兰联轴器和所述第二末端法兰联轴器均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的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变速箱主体连接的高速轴、第一低速轴和第二低速轴;所述高速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低速轴与所述第一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低速轴与所述第二首端法兰联轴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辊轧机还包括间隙调整机构,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工作辊和所述第二工作辊之间的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辊轧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轧机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机架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辊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所述变速箱包括转向减速箱和单轴输入双轴输出的传动箱,所述转向减速箱和所述传动箱连接;所述转向减速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转向减速箱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且与所述第三底座固定连接。
CN202221349972.8U 2022-05-31 2022-05-31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Active CN217315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9972.8U CN217315134U (zh) 2022-05-31 2022-05-31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9972.8U CN217315134U (zh) 2022-05-31 2022-05-31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5134U true CN217315134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8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9972.8U Active CN217315134U (zh) 2022-05-31 2022-05-31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5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15134U (zh) 四辊轧机及其动力机构
CN111299323B (zh) 一种双转轴式电动伺服柔性斜轧机
CN214813624U (zh) 一种轧机及其轧机箱
CN101229561A (zh) 定、减径机的传动装置
CN201283362Y (zh) 新型轧机接轴系统
CN102606683A (zh) 环模制粒机双轴驱动齿轮传动系统
CN202921653U (zh) 一种棒线材轧机复合齿轮箱
CN101403426B (zh) 两工作辊独力驱动联合齿轮箱
CN212442579U (zh) 一种单机架独立传动模块化轧机及机组
CN212238619U (zh) 双转轴式电动伺服柔性斜轧机
CN201287141Y (zh) 两工作辊独立驱动联合齿轮箱装置
CN101786103A (zh) 一种改进的六辊轧机的万向轴接头结构
CN210371730U (zh) 一种新型的矫平机减速分齿一体传动箱
CN201320555Y (zh) 三辊轧机的专用齿轮减速箱
CN202741654U (zh) 压力机移动工作台传动装置
CN202531743U (zh) 一种环模制粒机双轴驱动齿轮传动系统
US7870775B2 (en) Drive arrangement for rolling mill
JP3324696B2 (ja) 4ロールミル用のロール駆動装置
CN2615424Y (zh) 便于拆卸的齿式联轴器
CN211951239U (zh) 一种新型hc六辊轧机组主传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JP3270369B2 (ja) 線材・棒鋼用圧延機
CN217197086U (zh) 一种保温材料加工用辊压装置
CN201603752U (zh) 六辊轧机的万向轴接头结构
CN210566138U (zh) 同步卧式分流双轴减速器
CN217665432U (zh) 一种压下蜗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