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4452U -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4452U
CN217304452U CN202220991383.3U CN202220991383U CN217304452U CN 217304452 U CN217304452 U CN 217304452U CN 202220991383 U CN202220991383 U CN 202220991383U CN 217304452 U CN217304452 U CN 217304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inner cylinder
soil
bamboo
rhiz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13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琼
杨逢春
先元华
周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i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09913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4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4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4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属于土壤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及内筒,外筒包括外筒体和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外筒体底部,支撑板至少两个;内筒包括内筒体和手柄,手柄设置在内筒体上部,手柄至少两个,内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取样深度的刻度线;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土壤切割机构,土壤切割机构包括两个插杆和切割绳,插杆均呈中空设置,切割绳与插杆中空配合设置,切割绳长度大于两个插杆高度与内筒体直径三者之和;外筒体的高度小于内筒体的高度。可对不同深度的竹子根围土壤进行采样,且所采集的竹子根围土壤可参考性高;此外,本装置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拆分、组装,成本低等。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属于土壤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本。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其品种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价值和用途非常广泛,如:绿化观赏植物,其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南方有大面积的竹林和竹子景观,绿化效果很好;涵养水源,营造自然生态环境,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鲜竹笋上,竹笋为营养又健康的食材;此外,竹子的竹材还可用于建筑、加工用品、工业用品、纺织原材料等领域。因此,竹子的种植和栽培技术至关重要,而在竹子的种植和栽培中,对其生境进行研究是前提准备,其中,包括对竹子根围土壤进行采样,以研究根围区域内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等,最终进行针对性的人为干预,比如:施肥、除虫等。
目前,采集土壤的装置多为简单筒状取土器,但因大多数竹子根系发达,且在土壤中连片延伸,取土时阻力较大,因此,该类装置并不能够较好的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采集;另,有一些复杂的取土装置,不便于野外取土样时携带。
现有技术CN111157282A中公开“一种雷竹笋种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机构和落料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上下旋动的取样筒,取样筒内嵌套有推动板,推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上方设有抵接板,其通过设有移动块、升降板、包括套接齿轮、传动轴、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传动机构,实现取样筒上下旋动;通过设有落料筒、滑动座、滑轨、钢丝、弹性绕卷筒、推动板、推动杆和抵接板,实现土样的自动收集。CN106226136A中公开“一种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装置及利用其采集根际土壤的方法”,解决现有方法采集根际土壤时,造成根际土壤的采集常常会掺混进许多的非根际土壤,同时会有许多的植物细根系掺杂到土壤中的问题。为此,该装置包括两片PVC磨砂板与和夹持装置,每片PVC磨砂板的中心均设有正方形的孔,每片PVC磨砂板的底面均以尼龙网封底,两片PVC磨砂板层叠放置,边缘设有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外筒、内筒及土壤切割机构等设置,可对不同深度的竹子根围土壤进行采样,且所采集的竹子根围土壤可参考性高;此外,本装置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拆分、组装,成本低等。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包括外筒及套设在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筒体和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外筒体底部,支撑板至少两个,支撑板都均匀分布在外筒体的同一外面周面上;
所述内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内筒体和手柄,手柄设置在内筒体上部,手柄至少两个,手柄都均匀分布在内筒体的同一外面周面上,内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取样深度的刻度线,可以按需进行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
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土壤切割机构,土壤切割机构包括两个插杆和切割绳,插杆均呈中空设置,切割绳与插杆中空配合设置,切割绳长度大于两个插杆高度与内筒体直径三者之和;
外筒体的高度小于内筒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滑环设置外筒体上,外筒体上设置有与滑环配合的滑环槽;支撑板与滑环之间为活动方式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槽,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在本装置工作时,通过转动滑环而带动支撑板绕外筒体做圆周运动,待卡槽与支撑板上的卡块配合时,实现支撑板的固定,此时,外筒体垂直支撑板,即提高外筒体底部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表面积,保证外筒体垂直立于地面,进而保证内筒取土壤时能够垂直取样;本装置不工作时,通过滑动滑环而带动支撑板绕外筒体做圆周运动,解除卡槽与卡块之间的配合,调整支撑板与外筒体之间的夹角,即方便本装置的收捡和移动等。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两个,一个支撑板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的对侧,即一个支撑板的延长线经过外筒体圆心且与另一个支撑板重合,可使本装置在土壤取样时,外筒体垂直立于地面,进而保证内筒取土壤时能够垂直取样,即提高本装置在不同土壤深度取样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底部的厚度小于内筒体中上部的厚度,便于取样时将内筒体压土中,省时省力,提高取样质量和效率。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底部呈刀刃结构设置,方便取样时将内筒体压土中。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两个,一个手柄设置在另一个手柄的对侧,即一个手柄的延长线经过内筒体圆心且与另一个手柄重合,该设置保证取样中将内筒体顺利、稳定的压入土壤中,同时,还保证取样后便于将内筒体自土壤中取出,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橡胶套,使用时可减少对取样者手的磨损,保护手免于伤害。
在本技术方案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外筒体和内筒体限定为硬质金属材质,将插杆限定为不锈钢材质,将切割绳限定为细钢绳等。
本技术方案中,涉及“内部”、“两端”、“底部”、“均匀分布”、“外面周面”、“上部”、“上”、“之间”、“对侧”、“中上部”等位置关系,是根据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情况而定义的,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常规用语,也是本领域术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规用语。
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便捷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除非为本实用新型中特别限定或定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及套设在外筒内部的内筒,外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筒体和支撑板,内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内筒体和手柄,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土壤切割机构,土壤切割机构包括两个插杆和切割绳,保证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携带方便,便于拆分、组装,制造成本低;同时,可对不同深度的竹子根围土壤进行采样,保证取样的准确性,以及还保证所采集竹子根围土壤的参考性高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杆、切割绳及内筒之间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未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外筒体,2、支撑板,3、内筒体,4、手柄,5、刻度线,6、插杆,7、切割绳,8、滑环槽,9、卡槽,10、卡块,11、滑环,12、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包括外筒及套设在外筒内部的内筒,如图2所示:所述外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筒体1和支撑板2,支撑板2设置在外筒体1底部,支撑板2至少两个,支撑板2都均匀分布在外筒体1的同一外面周面上;如图3所示:内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内筒体3和手柄4,手柄4设置在内筒体3上部,手柄4至少两个,手柄4都均匀分布在内筒体3的同一外面周面上,内筒体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取样深度的刻度线5,可以按需进行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土壤切割机构,土壤切割机构包括两个插杆6和切割绳7,插杆6均呈中空设置,切割绳7与插杆6中空配合设置,切割绳7长度大于两个插杆6高度与内筒体3直径三者之和;外筒体1的高度小于内筒体3的高度,其中,外筒体1用于为内筒体3定位,引导内筒体3能够垂直取样,该设置,便于将内筒体3压入土壤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的采集装置呈分体式设置,可循环使用,在使用时进行组装,以实现竹子根围土壤的采集,其中,涉及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通过支撑板2的辅助,将外筒体1调整为垂直于待取样地面处;
二、将切割绳7依次穿过两个插杆6,且将两个插杆6之间的切割绳7段放于内筒体3的圆心处,即将切割绳7段与内筒体3的直径重合(如图4所示);
三、将经上述步骤二组装好后的内筒体3和两个插杆6插入至外筒体1内,并在手柄4的辅助下,将内筒体3持续向地面下插入,直至到达预计取样深度;在将内筒体3持续插向地面的同时,也将两个插杆6持续插向地面,直至其深度较取样深度大1-2cm;
上述过程中,保证内筒体3、切割绳7及两个插杆6之间的位置不动;
四、将切割绳7一端及该处的插杆6固定,将切割绳7另一端拧紧,转动该处的插杆6,使其绕内筒体3做圆周运动,该处的插杆6拉动切割绳7对内筒体3底部的土体做切割,使内筒体3中的土壤与深处的土壤分离,进而保证土壤样品易于采集,且取土量更加准确等;
五、通过手柄4,将取样后的内筒体3自地面下提出,完成竹子根围土壤的取样;
六、拆分插杆6和切割绳7,收捡外筒体1,将内筒体3内样品取出,然后清洁等。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就支撑板2做进一步的限定,以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5-6所示:支撑板2通过滑环11设置外筒体1上,外筒体1上设置有与滑环11配合的滑环槽8;支撑板2与滑环11之间为活动方式连接,支撑板2上设置有卡槽9,支撑板2上设置有与卡槽9配合的卡块10。在本装置工作时,通过转动滑环11而带动支撑板2绕外筒体1做圆周运动,待卡槽9与支撑板2上的卡块10配合时,实现支撑板2的固定,此时,外筒体1垂直支撑板2,即提高外筒体1底部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表面积,保证外筒体1垂直立于地面,进而保证内筒取土壤时能够垂直取样;本装置不工作时,通过滑动滑环11而带动支撑板2绕外筒体1做圆周运动,解除卡槽9与卡块10之间的配合,调整支撑板2与外筒体1之间的夹角,即方便本装置的收捡和移动等。
优选的,支撑板2为两个,一个支撑板2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2的对侧,即一个支撑板2的延长线经过外筒体1圆心且与另一个支撑板2重合,可使本装置在土壤取样时,外筒体1垂直立于地面,进而保证内筒取土壤时能够垂直取样,即提高本装置在不同土壤深度取样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2,本实施例就内筒体3做进一步的限定,以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内筒体3底部的厚度小于内筒体3中上部的厚度,便于取样时将内筒体3压土中,省时省力,提高取样质量和效率。
优选的,内筒体3底部呈刀刃结构设置,方便取样时将内筒体3压土中。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3,本实施例就手柄4做进一步的限定,以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手柄4为两个,一个手柄4设置在另一个手柄4的对侧,即一个手柄4的延长线经过内筒体3圆心且与另一个手柄4重合,该设置保证取样中将内筒体3顺利、稳定的压入土壤中,同时,还保证取样后便于将内筒体3自土壤中取出,省时省力。
优选的,手柄4上设置有橡胶套12,使用时可减少对取样者手的磨损,保护手免于伤害。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及套设在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筒体(1)和支撑板(2),支撑板(2)设置在外筒体(1)底部,支撑板(2)至少两个,支撑板(2)都均匀分布在外筒体(1)的同一外面周面上;
所述内筒包括两端开口的内筒体(3)和手柄(4),手柄(4)设置在内筒体(3)上部,手柄(4)至少两个,手柄(4)都均匀分布在内筒体(3)的同一外面周面上,内筒体(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取样深度的刻度线(5);
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土壤切割机构,土壤切割机构包括两个插杆(6)和切割绳(7),插杆(6)均呈中空设置,切割绳(7)与插杆(6)中空配合设置,切割绳(7)长度大于两个插杆(6)高度与内筒体(3)直径三者之和;
外筒体(1)的高度小于内筒体(3)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通过滑环(11)设置外筒体(1)上,外筒体(1)上设置有与滑环(11)配合的滑环槽(8);支撑板(2)与滑环(11)之间为活动方式连接,支撑板(2)上设置有卡槽(9),支撑板(2)上设置有与卡槽(9)配合的卡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为两个,一个支撑板(2)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2)的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3)底部的厚度小于内筒体(3)中上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3)底部呈刀刃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为两个,一个手柄(4)设置在另一个手柄(4)的对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上设置有橡胶套(12)。
CN202220991383.3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Active CN217304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1383.3U CN21730445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1383.3U CN21730445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4452U true CN217304452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1383.3U Active CN21730445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4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04452U (zh) 一种适用于竹子根围土壤的便携式采集装置
CN117204232B (zh) 辣椒幼苗培养移栽装置
CN108507820B (zh) 一种农业建设用土壤取样装置
CN212232337U (zh) 一种基于受力成型的棉花种播种育苗装置
CN109220318B (zh) 一种省力的花生种植装置
CN217241399U (zh) 一种南瓜穴盘苗移栽定植装置
CN216874106U (zh) 一种便于滇黄精育苗移苗的育苗箱
CN114190199B (zh) 一种玉米培育种植器
CN112284797B (zh) 一种农业种植土壤酸碱度检测采样装置
CN214844072U (zh) 一种红壤地区玉米根系土壤采集的装置
CN113693053B (zh) 一种螺旋筋式除草器
CN214482535U (zh) 一种果苗种植用可调式防护支撑架
CN113545247B (zh) 一种黄金蜜李种植用避免土壤板结的高产栽培方法
CN213694818U (zh) 一种大豆的抗非生物胁迫育种试验用移苗装置
CN217509753U (zh) 一种蔬菜种植专用拉秧器
CN112493025A (zh) 一种快速与土壤分离的填埋式模块化生物育种装置
CN112655323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小规模播种器具
CN219978290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深度检测装置
CN216163306U (zh) 一种棉花简易播种机
CN217509498U (zh) 草莓新品种培育用育苗盘结构
CN214126204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瓜种植装置
CN217308378U (zh) 一种温室大棚用快速扦插装置
CN220897169U (zh) 一种中药材种植用安全移苗装置
CN219301984U (zh) 一种植物根取样装置
CN220951802U (zh) 葡萄园根际土壤微生物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