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3657U -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3657U
CN217303657U CN202123390441.1U CN202123390441U CN217303657U CN 217303657 U CN217303657 U CN 217303657U CN 202123390441 U CN202123390441 U CN 202123390441U CN 217303657 U CN217303657 U CN 217303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tube
aluminum flat
groove
aluminum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04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佐
陈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sanhuan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04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3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3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3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涉及管道部件领域,包括铝扁管机构一和铝扁管机构二,所述组合槽机构设置在铝扁管机构一的一侧,所述卡接机构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二的一侧,所述卡接机构的一侧与组合槽机构相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内,所述驱动杆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上,所述驱动杆驱动滑杆进行平移;该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对对接入组合槽机构内的卡接机构进行限位固封,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组装后的稳固性,避免后期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受到横向作用力,导致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发生解体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与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部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背景技术
铝扁管是一种新型环保平行流换热器承载管道部件,现有技术中,往往因为固定的铝扁管数量制约工作效率,为了满足使用要求,通常需要加宽铝扁管的宽度,增大交换的面积,提平行流换热器的交换率,但是因为铝扁管在制造的过程中会随着铝扁管宽度的加大,而导致制造难度的大幅度增加,同时会导致加工后的铝扁管在受到挤压时很容易损坏,因此大多数的铝扁管加工人员会先将铝扁管加工完成,再将两组加工好的铝扁管进行组装以实现铝扁管宽度的加大。
现有的铝扁管在进行组装后,容易在受到外来横向或纵向的作用力后,导致两组铝扁管之间发生解体,同时两组铝扁管在进行拆装时也较为复杂,拆装耗费且繁琐,设备的使用效果与实用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包括铝扁管机构一和铝扁管机构二,所述铝扁管机构一和铝扁管机构二内均安装有翅片,所述组合槽机构设置在铝扁管机构一的一侧,所述组合槽机构包括球槽、杆槽和滑槽,所述球槽、杆槽和滑槽之间相连通,所述卡接机构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二的一侧,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球头,所述卡接机构的一侧与组合槽机构相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驱动杆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上,所述驱动杆驱动滑杆进行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铝扁管机构一包括铝扁管一,所述铝扁管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条,所述铝扁管机构二包括铝扁管二,所述铝扁管二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与凸条相适配,通过凸条与凹槽的对接,实现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的初步对接,同时拉高了后期铝扁管在使用时连接处应力的承受极限。
进一步地,所述球槽、杆槽和滑槽均开设在铝扁管一上,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球头均与球槽和滑槽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杆槽的内表面与支杆相适配,通过将凹槽上的球头对准球槽并插入,限位球受力挤压并移动带动滑杆与圆盘移动,弹簧受力拉伸,球头再由球槽滑至滑槽内,实现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的进一步对接组装,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组装后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铝扁管一并与所述铝扁管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铝扁管一固定连接,通过球头由球槽滑至滑槽内时,支杆沿杆槽进行滑动,限位球失去受力,弹簧复位收缩即可实现带动圆盘与滑杆进行复位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铝扁管一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球槽相连通,所述限位球均与限位槽和球槽相适配,实现了限位球受力挤压后可自球槽退至限位槽内,进而保证了限位球可在不阻碍球头由球槽滑至滑槽内的同时,利用滑杆复位带动其自身复位实现对进入滑槽内的球头进行限位固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的底端贯穿铝扁管一并与所述铝扁管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顶部开设有斜槽,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斜槽相适配的斜面,通过按压驱动杆向下滑动并配合斜槽挤压推挤滑杆滑动,弹簧受力拉伸,滑杆滑动即可带动限位球自球槽退至限位槽内,使用人员即可将球头沿滑槽滑动至球槽内并退出至铝扁管一外,进而实现对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的拆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通过凸条与凹槽的对接,实现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的初步对接,同时拉高了后期铝扁管在使用时连接处应力的承受极限,通过卡接机构配合组合槽机构的插入滑动对接,进一步实现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的组装对接,不仅降低了设备组装的复杂性与难度,同时也提高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组装后的稳固性;
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对对接入组合槽机构内的卡接机构进行限位固封,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组装后的稳固性,避免后期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受到横向作用力,导致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发生解体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与实用性,通过驱动杆驱动滑杆平移,再将球头沿滑槽滑动至球槽内并退出至铝扁管一外,到达对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进行拆除的目的,实现了人为主观便捷解除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组装的效果,不仅减少了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拆装的时间,降低其拆装的繁琐性,也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由于误触驱动杆,导致铝扁管一与铝扁管二之间发生意外解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扁管机构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扁管机构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扁管机构一局部纵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铝扁管机构一;11、铝扁管一;12、凸条;2、铝扁管机构二;21、铝扁管二;22、凹槽;3、翅片;4、组合槽机构;41、球槽;42、杆槽;43、滑槽;5、卡接机构;51、球头;52、支杆;6、限位机构;61、限位球;62、滑杆;63、斜槽;64、圆盘;65、弹簧;66、限位槽;7、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包括铝扁管机构一1和铝扁管机构二2,铝扁管机构一1和铝扁管机构二2内均安装有翅片3,组合槽机构4设置在铝扁管机构一1的一侧,组合槽机构4包括球槽41、杆槽42和滑槽43,球槽41、杆槽42和滑槽43之间相连通,卡接机构5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二2的一侧,卡接机构5包括支杆52,支杆5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球头51,卡接机构5的一侧与组合槽机构4相连接,限位机构6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1内,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球61,限位球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62,滑杆6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65,驱动杆7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1上,驱动杆7驱动滑杆62进行平移,铝扁管机构一1包括铝扁管一11,铝扁管一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条12,铝扁管机构二2包括铝扁管二21,铝扁管二2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内表面与凸条12相适配,通过凸条12与凹槽22的对接,实现了铝扁管一11与铝扁管二21的初步对接,同时拉高了后期铝扁管在使用时连接处应力的承受极限,球槽41、杆槽42和滑槽43均开设在铝扁管一11上,凹槽22的内壁与支杆52固定连接,球头51均与球槽41和滑槽43的内表面相适配,杆槽42的内表面与支杆52相适配,通过将凹槽22上的球头51对准球槽41并插入,限位球61受力挤压并移动带动滑杆62与圆盘64移动,弹簧65受力拉伸,球头51再由球槽41滑至滑槽43内,实现铝扁管一11与铝扁管二21之间的进一步对接组装,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铝扁管一11与铝扁管二21组装后的稳固性,滑杆62的一端贯穿铝扁管一11并与铝扁管一11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6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64,圆盘64的一侧与弹簧65固定连接,弹簧65的一端与铝扁管一11固定连接,通过球头51由球槽41滑至滑槽43内时,支杆52沿杆槽42进行滑动,限位球61失去受力,弹簧65复位收缩即可实现带动圆盘64与滑杆62进行复位平移,铝扁管一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6,限位槽66与球槽41相连通,限位球61均与限位槽66和球槽41相适配,实现了限位球61受力挤压后可自球槽41退至限位槽66内,进而保证了限位球61可在不阻碍球头51由球槽41滑至滑槽43内的同时,利用滑杆62复位带动其自身复位实现对进入滑槽43内的球头51进行限位固封,驱动杆7的底端贯穿铝扁管一11并与铝扁管一11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62的顶部开设有斜槽63,驱动杆7的底部设置有与斜槽63相适配的斜面,通过按压驱动杆7向下滑动并配合斜槽63挤压推挤滑杆62滑动,弹簧65受力拉伸,滑杆62滑动即可带动限位球61自球槽41退至限位槽66内,使用人员即可将球头51沿滑槽43滑动至球槽41内并退出至铝扁管一11外,进而实现对铝扁管一11与铝扁管二21之间的拆除。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先将铝扁管一11上的凸条12与铝扁管二21上的凹槽22纵向对准,将凹槽22上的球头51对准球槽41并插入,限位球61受力挤压并自球槽41退至限位槽66内,限位球61移动带动滑杆62与圆盘64移动,弹簧65受力拉伸,接着使用人员滑动铝扁管二21,球头51由球槽41滑至滑槽43内,支杆52沿杆槽42进行滑动,限位球61失去受力,弹簧65复位收缩并带动圆盘64与滑杆62进行复位平移,滑杆62复位带动限位球61复位至球槽41内并对球头51进行限位固封;
当使用人员需要对铝扁管一11与铝扁管二21进行拆除时,通过按压驱动杆7,驱动杆7受力向下滑动并配合斜槽63挤压推挤滑杆62滑动,弹簧65受力拉伸,滑杆62滑动带动限位球61自球槽41退至限位槽66内,使用人员即可将球头51沿滑槽43滑动至球槽41内并退出至铝扁管一11外,进而实现对铝扁管一11与铝扁管二21之间的拆除。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铝扁管机构一(1)和铝扁管机构二(2),所述铝扁管机构一(1)和铝扁管机构二(2)内均安装有翅片(3);
组合槽机构(4),所述组合槽机构(4)设置在铝扁管机构一(1)的一侧,所述组合槽机构(4)包括球槽(41)、杆槽(42)和滑槽(43),所述球槽(41)、杆槽(42)和滑槽(43)之间相连通;
卡接机构(5),所述卡接机构(5)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二(2)的一侧,所述卡接机构(5)包括支杆(52),所述支杆(5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球头(51),所述卡接机构(5)的一侧与组合槽机构(4)相连接;
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1)内,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球(61),所述限位球(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62),所述滑杆(6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65);
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安装在铝扁管机构一(1)上,所述驱动杆(7)驱动滑杆(62)进行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扁管机构一(1)包括铝扁管一(11),所述铝扁管一(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条(12),所述铝扁管机构二(2)包括铝扁管二(21),所述铝扁管二(2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内表面与凸条(1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槽(41)、杆槽(42)和滑槽(43)均开设在铝扁管一(11)上,所述凹槽(22)的内壁与支杆(52)固定连接,所述球头(51)均与球槽(41)和滑槽(43)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杆槽(42)的内表面与支杆(5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62)的一端贯穿铝扁管一(11)并与所述铝扁管一(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6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64),所述圆盘(64)的一侧与弹簧(6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5)的一端与铝扁管一(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扁管一(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6),所述限位槽(66)与球槽(41)相连通,所述限位球(61)均与限位槽(66)和球槽(41)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7)的底端贯穿铝扁管一(11)并与所述铝扁管一(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62)的顶部开设有斜槽(63),所述驱动杆(7)的底部设置有与斜槽(63)相适配的斜面。
CN202123390441.1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Active CN217303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441.1U CN21730365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441.1U CN21730365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3657U true CN21730365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0441.1U Active CN21730365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3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58351A1 (zh) 一种用于5g基站的快速安装装置
CN114192680A (zh) 一种铜管扩孔加工设备
CN217303657U (zh) 一种组装式平行流换热铝扁管
CN214852495U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电脑机箱散热片
CN107626838B (zh) 胀管机夹持机构
CN111240441A (zh)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设备
CN211526702U (zh) 一种空调用便于拆卸的换热器支撑板
CN21428156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5g路由器
CN212960303U (zh) 一种汽车冷凝器用快速接头
CN108942183B (zh) 一种翅片式电加热管加工用自动装套设备
CN111365940B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4028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线路板
CN209510923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正逆铜套
CN216291927U (zh) 一种散热铝材结构
CN217032170U (zh) 一种新型波节管热交换器
CN221006060U (zh) 一种可灵活拆装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9390683U (zh)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21103797U (zh) 多源异构数据实时采集装置
CN218934059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把手
CN210050965U (zh) 一种新型冷风扇导风机构
CN218215287U (zh) 一种晶闸管器件用热管散热器
CN214133456U (zh) 一种电脑散热管折弯模
CN218541673U (zh) 一种支撑钢架
CN208698091U (zh) 一种金属复合铝蜂窝板结构
CN219889666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空调铜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