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0625U - 锚钻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锚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0625U
CN217300625U CN202220799961.3U CN202220799961U CN217300625U CN 217300625 U CN217300625 U CN 217300625U CN 202220799961 U CN202220799961 U CN 202220799961U CN 217300625 U CN217300625 U CN 217300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assembly
piece
fixing plate
dr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999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杰
张宁波
史光亮
柳金贤
孙红杰
任杰
王瑞君
赵鑫升
任树鹏
郝晓飞
房权
兰辉敏
张云波
米豪鼎
米雄伟
朱振天
高丽
车利明
鲁鹤鸣
石晓光
胡凌云
张学峰
刘万宏
王彬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Huajin Group Co ltd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Huajin Group Co ltd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Huajin Group Co ltd,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Huaj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999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0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0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0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钻装置,包括架体,驱动件,固定板和锚钻总成,架体设有导向杆,导向杆沿着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板设于架体,驱动件导向滑移装配于导向杆,且驱动件可与固定板在架体的宽度方向上平齐;锚钻总成可在固定板和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锚钻总成和固定板之间设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第一件和第二件,第一件和第二件的其中一者设于锚钻总成、另一者设于固定板,第一件和第二件之间可产生连接作用力,连接作用力大于锚钻总成的重力。本实用新型的锚钻装置避免了锚箱或钻箱在使用时下滑的情况,保证了自动支护的顺利执行,降低了支护故障率,提升了支护效率。

Description

锚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锚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顶板垮落,井下掘进的巷道需要通过锚杆或锚索进行支护。为了提高支护的工作效率并减轻劳动负荷,相关技术中,锚杆或锚索的打设需要借助锚杆钻车等支护设备。锚杆钻车上设有锚箱和钻箱,其中钻箱用于钻孔,锚箱用于将锚杆送入钻孔。但是当需要对侧帮进行支护时,锚箱和钻箱会切换至上下排布的位置,此时,位于上侧的锚箱或钻箱容易下滑,进而容易影响自动支护流程的执行,增加了支护的故障率,降低了支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锚钻装置,该锚钻装置避免了锚箱或钻箱在使用时下滑的情况,保证了自动支护的顺利执行,降低了支护故障率,提升了支护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钻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着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驱动件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架体,所述驱动件导向滑移装配于所述导向杆,且所述驱动件可与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架体的宽度方向上平齐;锚钻总成,所述锚钻总成可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锚钻总成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件和第二件,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锚钻总成、另一者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可产生连接作用力,所述连接作用力大于所述锚钻总成的重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钻装置避免了锚箱或钻箱在使用时下滑的情况,保证了自动支护的顺利执行,降低了支护故障率,提升了支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为碰头式卡套锁紧组件或碰珠卡扣式锁紧组件或碰头磁吸式锁紧组件或卡簧压扣式锁紧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块部、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部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部和所述卡槽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形成所述连接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块部设于所述第一件,所述第二件包括安装座、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之间且所述卡槽的开口大小可调;所述第一锁扣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第二锁扣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扣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件包括枢轴,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通过所述枢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装配,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间隔排布,所述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之间,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夹在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扣设有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二锁扣设有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适于与第二锁扣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锁扣挡止以限制所述卡槽的最大开口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扣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枢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二锁扣包括第二直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与所述枢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二直段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段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侧面,所述第二挡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段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段设有第一柱,所述第二直段设有第二柱,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三柱和第四柱,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柱配合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三柱配合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内部,所述第二柱配合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内部,所述第四柱配合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有两个,所述卡块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直段可配合在一个限位部和所述卡块部之间,所述第二直段可配合在另一个限位部和所述卡块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为钻箱固定板和锚箱固定板,所述钻箱固定板和所述锚箱固定板沿着所述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钻箱固定板和所述锚箱固定板之间;所述锁紧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锚钻总成有两个,两个所述锚钻总成分别为钻箱总成和锚箱总成;所述钻箱总成设于所述钻箱固定板并可在所述钻箱固定板和所述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钻箱总成和所述钻箱固定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形成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所述钻箱总成的重力;所述锚箱总成设于所述锚箱固定板并可在所述锚箱固定板和所述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锚箱总成和所述锚箱固定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形成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大于所述锚箱总成的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锁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一件和第二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锚钻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锚钻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锁紧组件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架体1;导向杆11;
驱动件2;
固定板3;钻箱固定板31;锚箱固定板32;
锚钻总成4;钻箱总成41;锚箱总成42;
锁紧组件5;第一件51;卡块部511;限位部512;第二件52;安装座521;第三柱5211;第四柱5212;第一锁扣522;第一弧形段5221;第一直段5222;第一柱5223;第二锁扣523;第二弧形段5231;第二直段5232;第二挡止部5233;第二柱5234;第一弹性件524;第二弹性件525;枢轴526;卡槽527;第一组件501;第二组件502;
驱动组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钻装置包括架体1,驱动件2,固定板3和锚钻总成4。
架体1设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沿着架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架体1可以由型材拼焊成型,导向杆11可以焊接在架体1上,导向杆11可以有两个,两个导向杆11均可以沿着架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两个导向杆11可以在架体1的宽度方向并行间隔排布。
固定板3设于架体1,驱动件2导向滑移装配于导向杆11,且驱动件2可与固定板3在架体1的宽度方向上平齐。如图1所示,固定板3可以与架体1焊接固定,固定板3可以为L型板。驱动件2可以导向滑移配合在导向杆11上,驱动件2可以沿着导向杆11的延伸方向移动,在驱动件2移动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驱动件2可以移动至与固定板3位于同一宽度方向的位置。
锚钻总成4可在固定板3和驱动件2之间往复移动,锚钻总成4和固定板3之间设有锁紧组件5,锁紧组件5包括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的其中一者设于锚钻总成4、另一者设于固定板3,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之间可产生连接作用力,连接作用力大于锚钻总成4的重力。
锚钻总成4可以包括安装板和钻机,钻机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导向滑移装配在固定板3上,例如,固定板3和驱动件2上均可以设有导向孔,驱动件2移动至与固定板3平齐的位置处时,驱动件2上的导向孔和固定板3上的导向孔可以在架体1的宽度方向上对齐。
安装板上可以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导向配合在导向孔内。当驱动件2和固定板3平齐时,安装板可以在固定板3的导向孔和驱动件2的导向孔内往复滑移,从而可以山西爱你锚钻总成4在固定板3和驱动件2之间的往复切换。
锁紧组件5可以为磁吸式,例如,第一件51可以为磁体,第一件51可以固定在驱动件2上,第二件52可以磁钢,第二件52可以固定在固定板3上,当锚钻总成4移动至固定板3上时,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可以磁性相吸,从而可以将锚钻总成4和固定板3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磁吸相连时,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之间的连接作用力大于锚钻总成4的重力,由此,当需要对侧帮煤壁进行支护时,锚钻总成4可以通过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悬吊在固定板3的下侧,从而避免了锚钻总成4在闲置时容易下滑的情况。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组件5也可以为碰头式卡套锁紧组件5或碰珠卡扣式锁紧组件5或碰头磁吸式锁紧组件5或卡簧压扣式锁紧组件5。
锚钻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可以与架体1连接固定,驱动组件6可以包括液压伸缩缸和切换油缸,液压伸缩缸可以沿着架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液压伸缩缸可以在架体1的宽度方向伸缩,切换油缸可以固定在液压伸缩缸的驱动端,切换油缸的活塞可以从切换油缸的缸体内伸出并与锚钻总成4上的孔配合,然后通过液压伸缩缸的伸缩可以实现锚钻总成4在驱动件2和固定板3之间的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将锚钻总成4从固定板3上分离时,可以利用液压伸缩缸的伸展克服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之间的连接作用力,从而实现锚钻总成4和固定板3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钻装置,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克服锚钻总成4的重力,避免了锚钻总成4在闲置时容易下滑的情况,使得锚钻总成4能够稳定的保持在固定板3上,进而保证了自动支护的顺利执行,降低了支护故障率,提升了支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块部511、另一者设有卡槽527,卡块部511配合在卡槽527内,卡块部511和卡槽527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形成连接作用力。
如图5所示,卡块部511可以与第一件51一体设置,卡槽527可以设在第二件52上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架体1的宽度方向上,卡块部511可以与卡槽527正对,由此,在锚钻总成4移动至固定板3上后,卡块部511可以自动插入卡槽527内,从而方便了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的连接固定,进而方便了锚钻总成4和固定板3的连接固定。
可选地,卡块部511的径向尺寸先增大后减小,例如,如图5所示,卡块部511大体可以为水滴型,卡槽527的形状与卡块部511的形状适配,此时,卡块部511的相对两侧均构成引导曲面,引导曲面为半球状,引导曲面具有引导作用,从而方便了卡块部511插入和拔出卡槽527。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块部511设于第一件51,第二件52包括安装座521、第一锁扣522、第二锁扣523、第一弹性件524和第二弹性件525,卡槽527形成在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之间且卡槽527的开口大小可调;第一锁扣522的一端与安装座521转动相连,第一弹性件524的一端与第一锁扣522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弹性件524的另一端与安装座521相连;第二锁扣523的一端与安装座521转动相连,第二弹性件525的一端与第二锁扣523的另一端相连,第二弹性件525的另一端与安装座521相连。
具体地,如图4所示,安装座521可以与固定板3连接固定,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均与安装座521转动装配,例如,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朝向彼此的端部可以均与安装座521铰接,第一弹性件524和第二弹性件525可以为弹簧,第一弹性件524连接在第一锁扣522远离第二锁扣523的端部和安装座521之间,第二弹性件525连接在第二锁扣523背离第一锁扣522的端部和安装座521之间。
卡槽527形成在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之间,当卡块部511插入卡槽527时,卡块部511可以首先向两侧顶推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此时,卡槽527的开口会变大,当卡块部511的大部分插入卡槽527内后,第一锁扣522在第一弹性件524的作用下、第二锁扣523在第二弹性件525的作用下会复位,从而可以将卡块部511锁止在卡槽527内。由此,卡槽527可以将卡块部511包覆,且卡槽527和卡块部511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挡止效果,保证了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件52包括枢轴526,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通过枢轴526与安装座521转动装配,安装座521设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间隔排布,枢轴526连接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夹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均大体为三角型,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并行间隔布置,枢轴526可以固定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第一锁扣522可以与枢轴526枢转装配,第二锁扣523可以与枢轴526枢转装配。由此,使得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可以被限制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提升了装配的紧凑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扣522设有第一挡止部,第二锁扣523设有第二挡止部5233,第一挡止部适于与第二锁扣523挡止、第二挡止部5233适于与第一锁扣522挡止以限制卡槽527的最大开口尺寸。
具体地,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中心对称布置,第一挡止部可以为设在第一锁扣522的侧面的凸起,如图4所示,第二挡止部5233可以为设在第二锁扣523的侧面的凸起。当卡槽527的开口增大时,第一锁扣522的端部可以与第二挡止部5233顶压接触,第二锁扣523的端部可以与第一挡止部顶压接触。由此,可以限制卡槽527的最大开口尺寸,避免了锚钻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震动而使得卡槽527的开口较大而使得卡块部511脱出的情况,提升了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挡止部可以与第一锁扣522一体成型,第二挡止部5233可以与第二锁扣523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扣522包括第一直段5222和第一弧形段5221,第一弧形段5221与枢轴526转动相连,第一直段5222与第一弹性件524相连,第二锁扣523包括第二直段5232和第二弧形段5231,第二弧形段5231与枢轴526转动相连,第二直段5232与第二弹性件525相连,卡槽527形成在第一弧形段5221和第二弧形段5231之间,第一挡止部与第一弧形段5221一体成型并位于第一弧形段5221的侧面,第二挡止部5233与第二弧形段5231一体成型并位于第二弧形段5231的侧面。
如图4所示,第一弧形段5221为圆弧型,第一弧形段5221在延伸方向上具有具有较薄的部分和较厚的部分,较薄的部分与枢轴526转动相连,较厚的部分形成第一挡止部。相类似的,地库而弧形段为圆弧型,第二弧形段5231在延伸方向上具有具有较薄的部分和较厚的部分,较薄的部分与枢轴526转动相连,较厚的部分形成第二挡止部5233。第一弧形段5221的较薄的部分和第二弧形段5231的较薄的部分贴合配合,由此,使得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在转动时具有引导限位效果,避免了第一锁扣522和第二锁扣523在转动时沿着枢轴526的延伸方向歪斜的情况。
第一直段5222和第二直段5232均可以为平板状,第一直段5222和第二直段5232位于第一弧形段5221和第二弧形段5231的外侧,如图4所示,在常态下,第一直段5222和第二直段5232均大体与安装座521平行,避免了第一直段5222和第二直段5232向第一件51方向倾斜设置时容易与第一件51碰触干涉的情况,也避免了第一直段5222和第二直段5232向安装座521一侧倾斜时容易限制第一弹性件524和第二弹性件525的长度尺寸,进而容易限制弹性性能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段5222设有第一柱5223,第二直段5232设有第二柱5234,安装座521设有第三柱5211和第四柱5212,第一弹性件524和第二弹性件525为弹簧,第一柱5223配合在第一弹性件524的一端内部,第三柱5211配合在第一弹性件524的另一端内部,第二柱5234配合在第二弹性件525的一端内部,第四柱5212配合在第二弹性件525的另一端内部。
如图4所示,第一柱5223可以与第一直段5222一体设置,第三柱5211可以与安装座521一体设置,第一弹性件524为弹簧,第一柱5223可以插入第一弹性件524的一端内,第三柱5211可以插入第一弹性件524的另一端内。相似的,第二柱5234可以与第二直段5232一体设置,第四柱5212可以与安装座521一体设置,第二弹性件525为弹簧,第二柱5234可以插入第二弹性件525的一端内,第四柱5212可以插入第二弹性件525的另一端内。由此,可以限制第一弹性件524的两端和第二弹性件525的两端在径向方向的位移,提高了第一弹性件524和第二弹性件525装配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避免了第一弹性件524和第二弹性件525在挤压弯曲过程中容易蹦出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件51上可以设有两个限位部512,两个限位部512可以柱状,其中一个可以位于第一件51的一端,另一个可以位于第一件51的另一端。卡块部511可以位于两个限位部512之间。当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配合后,如图2所示,第一直段5222可以夹在一个限位部512和卡块部511之间,第二直段5232可以夹在另一个限位部512和卡块部511之间。限位部512可以起到约束限位效果,从而避免了锚钻装置振动时容易将卡块部511从卡槽527内震出的情况,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3有两个,两个固定板3分别为钻箱固定板31和锚箱固定板32,钻箱固定板31和锚箱固定板32沿着架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驱动件2位于钻箱固定板31和锚箱固定板32之间;锁紧组件5有两个,两个锁紧组件5分别为第一组件501和第二组件502,锚钻总成4有两个,两个锚钻总成4分别为钻箱总成41和锚箱总成42;钻箱总成41设于钻箱固定板31并可在钻箱固定板31和驱动件2之间往复移动,钻箱总成41和钻箱固定板31之间设有第一组件501,第一组件501的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之间形成第一作用力,第一作用力大于钻箱总成41的重力;锚箱总成42设于锚箱固定板32并可在锚箱固定板32和驱动件2之间往复移动,锚箱总成42和锚箱固定板32之间设有第二组件502,第二组件502的第一件51和第二件52之间形成第二作用力,第二作用力大于锚箱总成42的重力。
具体地,如图6所示,钻箱固定板31、驱动件2和锚箱固定板32可以沿着架体1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其中钻箱固定板31和锚箱固定板32可以镜像对称布置。在驱动组件6的作用下,钻箱总成41可以在驱动件2和钻箱固定板31之间往复切换,当钻箱总成41移动至钻箱固定板31上后,钻箱总成41可以通过第一组件501与钻箱固定板31连接固定。相似的,锚箱总成42可以在驱动件2和锚箱固定板32之间往复切换,当锚箱总成42移动至锚箱固定板32上后,锚箱总成42可以通过第二组件502与钻箱固定板31连接固定,第一组件501和第二组件502的结构可以相同。
当锚箱总成42位于钻箱总成41的上方时,锚箱总成42可以通过第二组件502定位在锚箱固定板32上,避免了锚箱总成42的下滑。当钻箱总成41位于锚箱总成42的上方时,如图7所示,钻箱总成41可以通过第一组件501定位在钻箱固定板31上,避免了钻箱总成41的下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组件501和第二组件502均可以设有多个,钻箱总成41可以通过多个第一组件501与钻箱固定板31连接固定,锚箱总成42可以通过多个第二组件502与锚箱固定板32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着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驱动件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架体,所述驱动件导向滑移装配于所述导向杆,且所述驱动件可与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架体的宽度方向上平齐;
锚钻总成,所述锚钻总成可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锚钻总成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件和第二件,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的其中一者设于所述锚钻总成、另一者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可产生连接作用力,所述连接作用力大于所述锚钻总成的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为碰头式卡套锁紧组件或碰珠卡扣式锁紧组件或碰头磁吸式锁紧组件或卡簧压扣式锁紧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块部、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部配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部和所述卡槽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形成所述连接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部设于所述第一件,所述第二件包括安装座、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之间且所述卡槽的开口大小可调;
所述第一锁扣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所述第二锁扣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扣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件包括枢轴,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通过所述枢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装配,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间隔排布,所述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之间,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夹在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设有第一挡止部,所述第二锁扣设有第二挡止部,所述第一挡止部适于与第二锁扣挡止、所述第二挡止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锁扣挡止以限制所述卡槽的最大开口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枢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二锁扣包括第二直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与所述枢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二直段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一挡止部与所述第一弧形段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侧面,所述第二挡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段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设有第一柱,所述第二直段设有第二柱,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三柱和第四柱,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柱配合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三柱配合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内部,所述第二柱配合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内部,所述第四柱配合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有两个,所述卡块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直段可配合在一个限位部和所述卡块部之间,所述第二直段可配合在另一个限位部和所述卡块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锚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为钻箱固定板和锚箱固定板,所述钻箱固定板和所述锚箱固定板沿着所述架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钻箱固定板和所述锚箱固定板之间;
所述锁紧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锚钻总成有两个,两个所述锚钻总成分别为钻箱总成和锚箱总成;
所述钻箱总成设于所述钻箱固定板并可在所述钻箱固定板和所述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钻箱总成和所述钻箱固定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形成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大于所述钻箱总成的重力;
所述锚箱总成设于所述锚箱固定板并可在所述锚箱固定板和所述驱动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锚箱总成和所述锚箱固定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形成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大于所述锚箱总成的重力。
CN202220799961.3U 2022-04-07 2022-04-07 锚钻装置 Active CN217300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9961.3U CN217300625U (zh) 2022-04-07 2022-04-07 锚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9961.3U CN217300625U (zh) 2022-04-07 2022-04-07 锚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0625U true CN217300625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99961.3U Active CN217300625U (zh) 2022-04-07 2022-04-07 锚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0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5489B2 (en) Fixing device for a slide assembly
US20140363108A1 (en) Fixing device for a slide assembly
CN217300625U (zh) 锚钻装置
CN114673536A (zh) 锚钻装置和使用方法
CN111453421B (zh) 一种螺钉分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KR101129565B1 (ko) 복식 스프링을 갖는 자동폐쇄장치
CN217547733U (zh) 窗帘开合装置
CN216976371U (zh) 显示器滑动调节结构
EP2813161A1 (en) Fixing device for a slide assembly
CN219013075U (zh) 一种用于板的连接器
CN115030436B (zh) 一种地板安装机构、地板安装设备及地板安装方法
CN219680145U (zh) 一种带有拉线解锁的座椅用滑动组件
CN108076610B (zh) 托架装置
JP4713527B2 (ja) 支持装置
CN219578551U (zh) 一种便于微调长度的伸缩隔板
CN220101718U (zh) 连接锁及显示屏
KR101056917B1 (ko) 긴 행정거리를 갖는 자동폐쇄장치
CN216020219U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补货层架
CN216377075U (zh) 电梯广告安装架
CN218896871U (zh) 一种电连接件及电动汽车
CN216416614U (zh) 一种固定杆高度调节结构以及床护栏
KR20150004191A (ko) 도어용 피봇
CN220782830U (zh) 一种锁座装配装置
CN218419686U (zh) 一种传动斜滑槽控制扣位的结构及洗地机
CN219530432U (zh) 一种支承稳固的三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