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6370U -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6370U
CN217286370U CN202221151371.6U CN202221151371U CN217286370U CN 217286370 U CN217286370 U CN 217286370U CN 202221151371 U CN202221151371 U CN 202221151371U CN 217286370 U CN217286370 U CN 217286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elastic layer
fixing
cervical
pillow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13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雪梅
毛梅君
华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211513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6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6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63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包括枕体,枕体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弹性层、气囊层和第二弹性层,第一弹性层的硬度小于第二弹性层的硬度;枕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头部限位的固定片,固定片通过固定带与枕体连接,固定片和/或固定带设置为松紧调节件。该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结构合理,通过不同软硬度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提高枕体的舒适度和稳固性;通过枕体上表面设置的固定片,稳固头部与枕体的相对位置;固定片通过固定带与枕体连接,便捷医护人员摘取或穿戴固定片;固定片和/或固定带设置为松紧调节件,有利于调节固定片与头部贴合面的压力和固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背景技术
由于患者颈椎病术后、颈椎骨折或颈髓损伤往往要求强迫去枕卧位,通过颈部制动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防止颈部血肿、脊髓再损伤和骨块的脱落。因此,有效的颈部制动,以及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现有常见的护理方案是患者侧卧时头部垫普通枕,平卧时颈部垫毛巾,头部两侧放沙袋或米袋制动。由于毛巾与颈部的贴合不符合人体颈部的曲线,易导致患者颈部悬空,颈部肌肉僵硬,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术后的快速康复,甚至导致局部压疮的发生;沙袋或米袋的固定也不稳定。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387024U的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调节的颈椎枕结构,包括颈椎枕,颈椎枕上端面设有软垫,颈椎枕一端固定安装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充气口、第二充气口、第三充气口和第四充气口,颈椎枕内设有与第一充气口、第二充气口、第三充气口和第四充气口一一对应的第一充气囊、第二充气囊、第三充气囊和第四充气囊,第一充气口包括气门芯,气门芯上套设有压载块,压载块下端固定安装弹簧,弹簧下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该颈椎枕结构具有高度调节作用,设计新颖操作简单,适用性高,实用性较高。
公开号为CN204655362U的专利文件2公开了一种预防头枕部压疮的充气枕,包括枕体和充气装置;枕体包括圆环状的互相隔绝、可独立轮换充气排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以及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接的连接环,第一气囊、连接环以及第二气囊以同心圆的方式由内向外依次排列;充气装置由手动充气泵、主导气管、三通接头、与第一气囊连通的带有阀门的第一导气管和与第二气囊连通的带有阀门的第二导气管组成;大小不同的圆环状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能够单独轮换充气排气,分别支撑患者头枕部的不同位置,避免头枕部枕骨较单一部位长时间受压,杜绝压疮的形成;利用手动充气装置充气,体积小巧,使用方便,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
文件1:颈椎枕设置有下凹陷,静态平躺可以实现贴合头部的后脑勺,在气囊充气调节高度时,该结构易晃动不能保持头部的稳定性;颈椎枕使用医用塑料制成,高度调高后,易导致颈椎靠近人体肩部处悬空,颈部肌肉易僵硬带来不适感;
文件2:圆环状且同心设置的气囊,解决了压疮问题,但是颈椎枕的高度调节未能实现,不能灵活地适用于不同患者;也不能解决颈椎曲线贴合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颈椎枕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通过不同软硬度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提高枕体的舒适度和稳固性;通过枕体上表面设置的固定片,稳固头部与枕体的相对位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弹性层、气囊层和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的硬度小于第二弹性层的硬度;所述枕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头部限位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固定带与所述枕体连接,所述固定片和/或固定带设置为松紧调节件。
为了加强颈部制动过程中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片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脑门配合,第二固定片与下巴配合,所述第一固定片通过第一固定带与枕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通过第二固定带与枕体连接。
为了固定片适应贴合头部曲线,并稳固头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片设置为弧形状,所述弧形状固定片的凹面贴合头部的皮肤。
为了提高固定片与头部接触面的舒适度,及固定片的透气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片的凹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与头部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个凸点。
为了灵活地调节固定片与头部的松紧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片的凹面和柔性层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手动充放气装置连接。
为了调节枕体的高度适应不同患者,及调节枕体上表面的弯曲弧度提高人体颈部的舒适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囊层包括若干个气囊单元,若干个所述气囊单元沿所述枕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枕体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为了稳固气囊,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与所述气囊层的贴合面均设置有与若干个所述气囊单元一一对应的限位凹槽。
为了稳固枕体并提高支撑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枕体的侧面围设有第三弹性层,所述第三弹性层的硬度大于等于第二弹性层的硬度。
为了控制沿枕体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气囊充放气,有效预防压疮的产生,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弹性层设置有与所述气囊单元一一对应的充放气口,所述充放气口与充放气装置连接。
为了提高枕体的透气性,进一步防止压疮的产生,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弹性层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透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弹性层设置的通孔,所述透气通道设置于相邻气囊单元之间及气囊单元与所述第三弹性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结构合理,通过不同软硬度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提高枕体的舒适度和稳固性;通过枕体上表面设置的固定片,稳固头部与枕体的相对位置;固定片通过固定带与枕体连接,便捷医护人员摘取或穿戴固定片;固定片和/或固定带设置为松紧调节件,有利于调节固定片与头部贴合面的压力和固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颈椎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颈椎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枕体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颈椎枕气囊调高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颈椎枕气囊调高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颈椎枕形成曲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体;2、固定片;3、连接卡扣;1-a、第一弹性层;1-b、气囊层;1-c、第二弹性层;2-a、第一固定片;2-b、第二固定片; 10、限位凹槽;11、第三弹性层;12、充放气口;13、通孔;100、透气通道;101、气囊单元; 20、固定带;201、第一固定带;202、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表面”“侧面”“由上至下”以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固定带与枕体连接方式
固定带与枕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为了更灵活地适应不同患者,进一步的,固定带与枕体可拆卸连接,枕体上设置有连接卡扣,固定带与连接卡扣连接。连接卡扣为子母扣,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端部均设置有子扣,枕体设置有与子扣相配的母扣。连接卡扣分别设置在患者头部两耳外侧。
弹性层的材质
为了优化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三弹性层的舒适度,进一步的,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三弹性层的材质均为乳胶。
柔性层
柔性层设置有若干个凸点,若干个凸点均匀分布或呈几何矩阵分布;若干个凸点对应设置于头部发际线和美毛之间的区域。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包括枕体1,枕体1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弹性层1-a、气囊层1-b和第二弹性层1-c,第一弹性层1-a的硬度小于第二弹性层1-c的硬度,枕体1的侧面围设有第三弹性层11,第三弹性层11的硬度大于第二弹性层1-c的硬度。
枕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头部限位的固定片2,固定片2包括第一固定片2-a和第二固定片2-b,第一固定片2-a与脑门配合,第二固定片2-b与下巴配合,第一固定片2-a通过第一固定带201与枕体1连接,第二固定片2-b通过第二固定带202与枕体1连接。枕体1上设置有连接卡扣3,连接卡扣3为子母扣,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的端部均设置有子扣,枕体1设置有与子扣相配的母扣。连接卡扣3分别设置在患者头部两耳外侧。
固定片2设置为弧形状,弧形状固定片2的凹面贴合头部的皮肤;固定片2的凹面设置有柔性层。第一固定带201和第二固定带202均为弹性带。
气囊层1-b包括若干个气囊单元101,若干个气囊单元101沿枕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枕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一弹性层1-a和第二弹性层1-c与气囊层1-b的贴合面均设置有与若干个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限位凹槽10。第三弹性层11设置有与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充放气口12,充放气口12与充放气装置连接。
第一弹性层1-a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通过透气通道100连通第三弹性层11设置的通孔13,透气通道100设置于相邻气囊单元101之间及气囊单元101与第三弹性层11之间。
第一弹性层2-a、第二弹性层2-c和第三弹性层11的材质均为乳胶。
实施例2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第一固定片2-a和第二固定片2-b的凹面和柔性层之间均设置有气囊,气囊与手动充放气装置连接。柔性层与头部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个凸点。
使用实施例2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时,患者仰卧头部贴合枕体1的第一弹性层1-a,第一固定片2-a与脑门配合,第二固定片2-b与下巴配合,第一固定片2-a通过第一固定带201与枕体1设置的连接卡扣3相配合,第二固定片2-b通过第二固定带202与枕体1设置的连接卡扣3相配合,连接卡扣3分别设置在患者头部两耳外侧。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枕体的高度,通过充放气装置连接第三弹性层11设置有与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充放气口12,填充适量的气体达到调高的作用。为了更加贴合颈部颈椎的曲线,同样通过充放气装置连接与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充放气口12,枕体1中部气囊单元101填充的气体量大于枕体1两侧气囊单元101填充的气体量,使得枕体上表面形成曲面。防止长期卧躺引起压疮,同样通过充放气装置连接与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充放气口12,控制相邻气囊单元101的充气量,形成高度差,再结合第一弹性层1-a设置的透气孔,相邻气囊单元101之间及气囊单元101与第三弹性层11之间设置有透气通道100,透气孔通过透气通道100连通第三弹性层11设置的通孔13,缓解了压疮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包括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弹性层(1-a)、气囊层(1-b)和第二弹性层(1-c),所述第一弹性层(1-a)的硬度小于第二弹性层(1-c)的硬度;所述枕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头部限位的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通过固定带(20)与所述枕体(1)连接,所述固定片(2)和/或固定带(20)设置为松紧调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包括第一固定片(2-a)和第二固定片(2-b),所述第一固定片(2-a)与脑门配合,第二固定片(2-b)与下巴配合,所述第一固定片(2-a)通过第一固定带(201)与枕体(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2-b)通过第二固定带(202)与枕体(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设置为弧形状,所述弧形状固定片(2)的凹面贴合头部的皮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的凹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与头部的贴合面设置有若干个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2)的凹面和柔性层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手动充放气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1-b)包括若干个气囊单元(101),若干个所述气囊单元(101)沿所述枕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枕体(1)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1-a)和第二弹性层(1-c)与所述气囊层(1-b)的贴合面均设置有与若干个所述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限位凹槽(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的侧面围设有第三弹性层(11),所述第三弹性层(11)的硬度大于等于第二弹性层(1-c)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层(11)设置有与所述气囊单元(101)一一对应的充放气口(12),所述充放气口(12)与充放气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1-a)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透气通道(100)连通所述第三弹性层(11)设置的通孔(13),所述透气通道(100)设置于相邻气囊单元(101)之间及气囊单元(101)与所述第三弹性层(11)之间。
CN202221151371.6U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86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1371.6U CN217286370U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1371.6U CN217286370U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6370U true CN217286370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137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86370U (zh) 2022-05-14 2022-05-14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6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4698B2 (en) Therapeutic cushion
US7225486B2 (en) Therapeutic seat cushion
US4876756A (en) Air mattress
US8286285B2 (en) Orthopedic support pillow
US20060267392A1 (en) Head rest
US20050027222A1 (en) Integral head, neck, and upper torso immobilizer
CN217286370U (zh) 一种颈椎病患者用的医用颈椎枕
CN217853677U (zh) 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
CN212368731U (zh) 一种颈椎枕
KR20020018674A (ko) 좌우 유동이 용이한 베개
CN218390620U (zh) 一种能调整高度的枕头
CN215385591U (zh) 一种可调节仰卧位体位垫
CN220632414U (zh) 一种机械通气用u型枕
CN218979374U (zh) 一种可调式护腰带
CN217593255U (zh) 一种妇产科新生儿专用护垫
CN216365661U (zh) 防侧偏头枕
CN215607333U (zh) 一种便于牙科医生操作的颈枕
CN215274096U (zh) 一种术后麻醉复苏患者用气道安全护理枕
CN213525746U (zh) 一种护腰充气气囊及护腰
CN219662131U (zh) 一种通气头枕以及俯卧位通气快速多体位限位摆放工具
CN215081253U (zh) 一种预防枕后压疮的软枕
TWI797869B (zh) 可調式充氣式的頸部支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13607915U (zh) 一种可调节体位的充气式手术气垫
CN210812148U (zh) 俯卧位通气枕
CN212233954U (zh) 一种医用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