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3321U - 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83321U CN217283321U CN202220644421.8U CN202220644421U CN217283321U CN 217283321 U CN217283321 U CN 217283321U CN 202220644421 U CN202220644421 U CN 202220644421U CN 217283321 U CN217283321 U CN 2172833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hone
- hole
- sound
- noise reduction
- moving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动圈、电池和耳塞;耳机外壳内具有容纳腔,耳机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连通容纳腔的出音管和进气孔,动圈和电池安装于容纳腔,动圈靠近出音管;出音管的直径由远离耳机外壳的一端向靠近耳机外壳的一端递增形成锥形部,耳塞包括连接环和环形帽;环形帽的前端与连接环的前端,且环形帽套设于连接环外;连接环的环孔直径由其前端像后端递增形成锥形槽;锥形槽适配套接于锥形部,在外力的推动下,锥形槽能沿锥形部前后移动,连接环会挤压环形帽外壁抵紧耳朵的耳道周向侧壁,减小或消除耳塞与耳道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耳塞的降噪效果,使用户具有好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酒吧、旅途、运动等在嘈杂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一般会在出音管处设置耳塞,出音管与耳塞可拆卸连接,使用者可依据自身感受更换不同尺寸的耳塞。其中,耳塞的设置,一方面可提高使用者体验感,另一方面可起到有效降噪的作用。
入耳式耳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使用者的耳形各异,耳塞与耳朵容易出现配合不紧密而存在间隙,一方面造成间隙处出现漏音,另一方面造成耳塞降噪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使用者体验感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入耳式耳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使用者的耳形各异,耳塞与耳朵容易出现配合不紧密而存在间隙,一方面造成间隙处出现漏音,另一方面造成耳塞降噪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使用者体验感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动圈、电池和耳塞;所述耳机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耳机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音管和进气孔,所述动圈和所述电池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圈靠近所述出音管;所述出音管的直径由远离所述耳机外壳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耳机外壳的一端递增形成锥形部,所述耳塞包括连接环和环形帽;所述环形帽的前端与所述连接环的前端,且所述环形帽套设于所述连接环外;所述连接环的环孔直径由其前端像后端递增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槽适配套接于所述锥形部上,在外力的推动下,所述锥形槽能沿所述锥形部前后移动。
可选地,所述锥形槽的后端内壁向内测延伸有限位环,所述出音管靠近所述耳机外壳的一端直径缩小形成下沉槽,所述限位环套接于所述出音管上并伸进所述下沉槽;在所述锥形槽沿所述锥形部前后移动时,所述限位环沿所述下沉槽前后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环的环孔设为敞开口。
可选地,所述锥形部的前端边缘过度有圆角。
可选地,所述出音管远离所述耳机外壳的端口覆盖有第二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动圈包括壳体、动圈单元、第一屏蔽板、第二屏蔽板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内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出音口和安装口,所述动圈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靠近所述出音口;所述第一屏蔽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且所述第一屏蔽板靠近所述动圈单元,所述第一屏蔽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的中部均贯穿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覆盖有过滤棉;所述动圈单元和所述电池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动圈单元包括T铁、音膜、音圈和外磁铁;所述安装腔内依次安装有所述音膜、所述外磁铁和所述T铁,且所述音膜靠近所述出音口;所述T铁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中部的凸起;所述凸起靠近所述音膜,所述外磁铁套设于所述凸起外,且所述外磁铁与所述凸起之间具有容置槽;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音膜连接,所述音圈的另一端活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音圈电连接;所述凸起的中部贯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至少一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容置槽。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底部挖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内磁铁,所述内磁铁与所述外磁铁呈内外对应设置,所述内磁铁的中部贯穿设有避空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避空孔。
可选地,所述外磁铁与所述音膜之间设有华司,所述华司的中部贯穿设有避空所述音圈的第二避空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板呈盘状,所述第一屏蔽板的围壁顶端托住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穿孔设在所述第二屏蔽板的底壁,所述第一屏蔽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供气流流动的空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在将耳塞插进用户耳朵时,耳塞先伸进耳朵的耳道,然后用户推动耳机外壳带动出音管的锥形部沿锥形槽前移,锥形部会挤压耳塞的连接环,而连接环与环形帽相连,连接环会挤压环形帽外壁抵紧耳朵的耳道周向侧壁,能有效减小或消除耳塞与耳朵的耳道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上述间隙漏音的现象,以及提高了耳塞的降噪效果,使用户具有好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圈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圈的分解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耳机外壳;101、容纳腔;102、安装台;103、螺纹孔;110、出音管; 111、锥形部;111a、圆角;112、下沉槽;113、第二过滤网;120、进气孔; 130、第一过滤网;
200、动圈;210、壳体;211、安装腔;212、出音口;213、安装口;214、筒状围壁;215、端壁;216、固定台;217、第一连接孔;218、插孔;220、动圈单元;221、T铁;221a、底板;221b、凸起;221c、第一通孔;221d、第二通孔;221e、安装槽;222、音圈;223、外磁铁;224、容置槽;225、音膜; 226、内磁铁;227、华司;230、第一屏蔽板;231、空腔;240、第二屏蔽板; 241、第二连接孔;242、螺丝;243、插柱;244、穿线孔;245、抗干扰磁环; 246、线缆;250、电路板;260、穿孔;261、过滤棉;
300、电池;
400、耳塞;410、连接环;411、锥形槽;412、限位环;413、敞开口;420、环形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提供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包括耳机外壳100、动圈200、电池300和耳塞400。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耳机外壳100内具有容纳腔101,所述耳机外壳 1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101的出音管110和进气孔120,所述动圈200和所述电池300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01内,所述动圈200靠近所述出音管110。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出音管110的直径由远离所述耳机外壳100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耳机外壳100的一端递增形成锥形部111。所述耳塞400包括连接环410和环形帽420。所述环形帽420的前端与所述连接环410的前端,且所述环形帽420套设于所述连接环410外。所述连接环410的环孔直径由其前端像后端递增形成锥形槽411。所述锥形槽411适配套接于所述锥形部111上,在外力的推动下,所述锥形槽411能沿所述锥形部111前后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1-图4,在将耳塞400插进用户耳朵时,耳塞400先伸进耳朵的耳道,然后用户推动耳机外壳100带动出音管110的锥形部111沿锥形槽411前移(即耳塞400相对出音管110的锥形部111后移),锥形部111会挤压耳塞400的连接环410,而连接环410与环形帽420相连,连接环410会挤压环形帽420外壁抵紧耳朵的耳道周向侧壁,能有效减小或消除耳塞400与耳朵的耳道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上述间隙漏音的现象,以及提高了耳塞400的降噪效果,使用户具有好的使用体验感。在下次将耳塞400插进耳朵之前,用户先推动耳塞400沿出音管110的锥形部111前移,使耳塞400返回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锥形槽411的后端内壁向内测延伸有限位环412,所述出音管110靠近所述耳机外壳100的一端直径缩小形成下沉槽112,所述限位环412套接于所述出音管110上并伸进所述下沉槽112。在所述锥形槽 411沿所述锥形部111前后移动时,所述限位环412沿所述下沉槽112前后移动。具体地,在所述连接环410的锥形槽411沿所述锥形部111前移时,所述限位环412会与锥形部111的凸起部抵接,防止所述连接环410从所述锥形部111 上滑出,从而使得耳塞400稳定地连接于所述出音管110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限位环412的环孔设为敞开口413,在将耳塞400安装于所述出音管110上时,上述敞开口413便于所述锥形部111的前端插进连接环410的环孔内,从而在外力的推动下使耳塞400套接于所述出音管110上,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锥形部111的前端边缘过度有圆角111a,便于所述锥形部111的前端插进连接环410的环孔内,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出音管110远离所述耳机外壳100的端口覆盖有第二过滤网113,所述第二过滤网113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防止灰尘进入从出音管110进入耳机外壳100内,起到很多的防尘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述动圈200包括壳体 210、动圈单元220、第一屏蔽板230、第二屏蔽板240和电路板250。所述壳体210内具有安装腔211,所述壳体210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211 的出音口212和安装口213,所述动圈单元22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11并靠近所述出音口212。
其中,参照图1-图4,壳体210包括筒状围壁214和盖设于筒状围壁214 的一端口上的端壁215。筒状围壁214与端壁215之间形成安装腔211,出音口 212设在端壁215,筒状围壁214的另一端口为安装口213。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第一屏蔽板230、所述电路板250和所述第二屏蔽板240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11,且所述第一屏蔽板230靠近所述动圈单元 220,所述第一屏蔽板230、所述电路板250和所述第二屏蔽板240的中部均贯穿设有穿孔260,所述穿孔260覆盖有过滤棉261。具体地,过滤棉261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孔260上。
其中,参照图1-图4,第一屏蔽板230和第二屏蔽板240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第一屏蔽板230和第二屏蔽板240的材料一般采用0.2mm-1mm厚的不锈钢和洋白铜为材料,其中洋白铜是一种容易上锡的金属屏蔽材料。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动圈单元220和所述电池300均与所述电路板 250电连接。所述电池300为可充电电池300,所述电池300为电路板250和动圈200提供电源。
具体地,参照图1-图4,工作时,动圈单元220通过动圈200振动产生声音并从出音管110传出,而外界空气和噪音通过进气孔120和穿孔260进出动圈单元220内来平衡动圈单元220因振动产生的气流,使得动圈单元220音质更好。其中,第二屏蔽板240能有效屏蔽外界噪音中的电子信号或电磁波,第一屏蔽板230能有效屏蔽电路板250运作时产生的电子信号或电磁波,防止电路板250产生的电子信号或电磁波对动圈单元220造成干扰,抗干扰性能高,同时,过滤棉261能过滤外界空气传进来的噪音,有效的保证动圈单元220的音质,使得动圈单元220的音质好,从而使得蓝牙耳机的音质好。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过滤棉261可以是聚酯纤维棉隔音棉、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隔音棉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噪音通过隔音棉时经过隔音棉内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噪音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使噪音声波强度减弱,从而使噪音消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述容纳腔101的内壁凸设有安装台102,所述安装台102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03。所述安装口213的边缘向外延伸出固定台216,所述固定台216贯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17,所述第二屏蔽板240贯穿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41,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41分别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217一一对应设置。螺丝242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 24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217与所述螺纹孔103螺纹连接,从而将所述壳体210和所述第二屏蔽板240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01内,便于组装,且安装牢固。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固定台216环形均布有多个插孔218,所述第二屏蔽板240环形均布有多个插柱243,多个所述插柱243分别固定插接于多个所述插孔218,从而将所述第二屏蔽板240固定于所述壳体210,然后再将所述壳体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01内,有利于工人组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容纳腔101内设有覆盖住所述进气孔120 的第一过滤网130,所述第一过滤网130能过滤掉经过所述进气孔120的灰尘,防止环境中的灰尘进入所述容纳腔101内,保护动圈单元220。
其中,参照图1-图4,第一过滤网130和第二过滤网113可以采用尼龙网或铁丝网,过滤灰尘效果好。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第二屏蔽板240还贯穿设有穿线孔244,所述穿线孔244套设有一抗干扰磁环245,一线缆246穿设于所述抗干扰磁环245,且所述线缆24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250和所述电池300电连接。抗干扰磁环245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抗干扰磁环245用于抑制电源线、信号线(上述线缆246)上的电子信号或电磁波的干扰,同时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述动圈单元220包括T 铁221、音膜225、音圈222和外磁铁223。所述安装腔211内依次安装有所述音膜225、所述外磁铁223和所述T铁221,且所述音膜225靠近所述出音口212。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T铁221包括底板221a和设在底板221a中部的凸起221b;所述凸起221b靠近所述音膜225,所述外磁铁223套设于所述凸起221b外,且所述外磁铁223与所述凸起221b之间具有容置槽224。所述音圈 222的一端与所述音膜225连接,所述音圈222的另一端活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224。所述电路板250与所述音圈222电连接。所述凸起221b的中部贯穿设有第一通孔221c,所述底板221a上贯穿设有至少一第二通孔221d,且所述第二通孔221d连通所述容置槽224。
具体地,参照图1-图4,通过电路板250将变化电流流过音圈222,音圈 222产生变化的磁场与外磁铁223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音圈222在容置槽224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音膜225振动产生声音。音膜225振动在振动时,推动音膜 225与T铁221之间的腔体的空气振动产生气流,气流能通过第一通孔221c和第二通孔221d流进或流出上述腔体(即上述腔体内气流通过第一通孔221c、第二通孔221d、所述穿孔260和所述进气孔120流到蓝牙耳机外,蓝牙耳机外空气能通过所述进气孔120、所述穿孔260以及第一通孔221c和第二通孔221d流进上述腔体),使腔体内气流流动均匀,从而达到均衡腔体内因音膜225振动产生的气流,使音膜225振动更加流畅,提升蓝牙耳机的低频、中频和高频性能,进一步提升蓝牙耳机音质,从而提升蓝牙耳机的音质。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凸起221b的底部挖设有安装槽221e,所述第一通孔221c连通所述安装槽221e;所述安装槽221e内设有内磁铁226,所述内磁铁226与所述外磁铁223呈内外对应设置,所述内磁铁226的中部贯穿设有避空所述第一通孔221c的第一避空孔。气流能通过所述进气孔120、所述穿孔260、第一通孔221c和第一避空孔流进或流出上述腔体。在外磁铁223和内磁铁226共同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磁场,音圈222沿容置槽224往复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提高音圈222和音膜225振动的稳定性能,从而提升蓝牙耳机音质。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外磁铁223与所述音膜225之间设有华司 227,所述华司227的中部贯穿设有避空所述音圈222的第二避空孔。具体地,华司227具有导磁作用,外磁铁223产生的磁场线通过华司227后在周围形成稳定磁场,来提供音圈222稳定运动,保证音膜225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质。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所述第一屏蔽板230呈盘状,所述第一屏蔽板 230的围壁顶端托住所述底板221a的边缘,所述穿孔260设在所述第二屏蔽板的底壁,所述第一屏蔽板230与所述底板221a之间具有供气流流动的空腔231。具体地,盘状结构的上述第一屏蔽板230,使第一屏蔽板230能支撑住T铁221,又不会遮挡到第二通孔221d,使腔体内气流能依次通过第二通孔221d、空腔231、所述穿孔260和所述进气孔120流到蓝牙耳机外,蓝牙耳机外的空气也能依次通过所述进气孔120、所述穿孔260、空腔231和第二通孔221d流进腔体内,保证气流顺畅流动。
其中,参照图1-图4,电路板250托住第一屏蔽板230,第二屏蔽板240托住电路板250,从而第一屏蔽板230、第二屏蔽板240和电路板250稳定地安装于安装腔211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的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外壳、动圈、电池和耳塞;所述耳机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耳机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音管和进气孔,所述动圈和所述电池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圈靠近所述出音管;所述出音管的直径由远离所述耳机外壳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耳机外壳的一端递增形成锥形部,所述耳塞包括连接环和环形帽;所述环形帽的前端与所述连接环的前端,且所述环形帽套设于所述连接环外;所述连接环的环孔直径由其前端像后端递增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槽适配套接于所述锥形部上,在外力的推动下,所述锥形槽能沿所述锥形部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槽的后端内壁向内测延伸有限位环,所述出音管靠近所述耳机外壳的一端直径缩小形成下沉槽,所述限位环套接于所述出音管上并伸进所述下沉槽;在所述锥形槽沿所述锥形部前后移动时,所述限位环沿所述下沉槽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环孔设为敞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的前端边缘过度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管远离所述耳机外壳的端口覆盖有第二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包括壳体、动圈单元、第一屏蔽板、第二屏蔽板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内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出音口和安装口,所述动圈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靠近所述出音口;所述第一屏蔽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且所述第一屏蔽板靠近所述动圈单元,所述第一屏蔽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二屏蔽板的中部均贯穿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覆盖有过滤棉;所述动圈单元和所述电池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单元包括T铁、音膜、音圈和外磁铁;所述安装腔内依次安装有所述音膜、所述外磁铁和所述T铁,且所述音膜靠近所述出音口;所述T铁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中部的凸起;所述凸起靠近所述音膜,所述外磁铁套设于所述凸起外,且所述外磁铁与所述凸起之间具有容置槽;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音膜连接,所述音圈的另一端活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音圈电连接;所述凸起的中部贯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至少一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底部挖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内磁铁,所述内磁铁与所述外磁铁呈内外对应设置,所述内磁铁的中部贯穿设有避空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避空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铁与所述音膜之间设有华司,所述华司的中部贯穿设有避空所述音圈的第二避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板呈盘状,所述第一屏蔽板的围壁顶端托住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穿孔设在所述第二屏蔽板的底壁,所述第一屏蔽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供气流流动的空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44421.8U CN217283321U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44421.8U CN217283321U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83321U true CN217283321U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86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44421.8U Active CN217283321U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83321U (zh) |
-
2022
- 2022-03-23 CN CN202220644421.8U patent/CN2172833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05624U (zh) | 具备气压平衡装置的耳机 | |
US2008024048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arphone device | |
US20100322453A1 (en) | Canalphones | |
CN108476353B (zh) | 具有滤音器的噪音屏蔽耳机 | |
CN209964288U (zh) | 扬声器箱 | |
EP1911323A2 (en) | Adapter for a loudspeaker | |
KR102287938B1 (ko) | 헤드셋의 마이크 장착 구조 | |
CN210579147U (zh) | 一种降噪耳机 | |
JP2965978B2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CN217283321U (zh) | 具有降噪结构的高音质耳机 | |
WO2020147542A1 (zh) | 发声装置和耳机 | |
KR20110031570A (ko) | 스피커 | |
CN116471524A (zh) |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 |
CN208540112U (zh) | 耳机及具有声学功能的耳机壳 | |
CN217283320U (zh) | 高保真立体声动圈耳机 | |
CN212486758U (zh) | 一种耳机 | |
CN214205794U (zh) | 一种麦克风音箱一体化集成装置 | |
KR20170080386A (ko) | 중공채널을 갖는 이어셋 | |
CN217283322U (zh) | 具有抗干扰功能的蓝牙耳机 | |
WO2005055655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microphone | |
CN214675540U (zh) | 一种摄像头终端扬声器 | |
CN206024043U (zh) | 耳机 | |
CN221306057U (zh) | 一种耳机用拾音孔物理防风噪结构 | |
CN219395039U (zh) | 一款同轴双动圈模组分频发声的机构 | |
KR102576983B1 (ko) | 연성회로기판을 구비하는 이어폰용 스피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