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507U - 一种延长线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延长线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507U
CN217281507U CN202220235296.5U CN202220235296U CN217281507U CN 217281507 U CN217281507 U CN 217281507U CN 202220235296 U CN202220235296 U CN 202220235296U CN 217281507 U CN217281507 U CN 217281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inner shell
assembly
cover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52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安民
柯寒文
陈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52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长线插座,包括电源线、内壳组件和外壳组件,其中:电源线一端设置于内壳组件上;内壳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组件的内部;外壳组件上设置有容纳电源线另一端穿过的开口,且外壳组件的内壁与内壳组件的外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源线的收纳空间;外壳组件相对于内壳组件转动或者内壳组件相对于外壳组件转动时,以使电源线能够收纳于收纳空间内。操作人员只需转动内壳组件或外壳组件,使得内壳组件和外壳组件相对转动即可实现对电源线的整理收纳,和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延长线插座容易整理,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延长线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长线插座。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延长线插座的电源线不易收纳,不易整理,携带也不方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整理携带的延长线插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线插座,不仅方便整理携带,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延长线插座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延长线插座,包括电源线、内壳组件和外壳组件,其中:
所述电源线一端设置于所述内壳组件上;
所述内壳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
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电源线另一端穿过的开口,且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组件的外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源线的收纳空间;
所述外壳组件相对于所述内壳组件转动或者所述内壳组件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转动时,以使所述电源线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内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沿,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沿滑动配合的第一卡槽,或
所述内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卡沿。
优选的,所述内壳组件包括内壳上盖、内壳下盖,和设置于所述内壳上盖和所述内壳下盖之间的插套组件,所述内壳上盖设置于所述内壳下盖上;
所述插套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上盖与所述内壳下盖所围成的腔体中,所述电源线一端连接所述插套组件,所述电源线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上盖和/或所述内壳下盖。
优选的,所述内壳上盖和所述内壳下盖为紧固件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或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插套组件相对应设置,以使得电源连接线的连接头插入所述插孔时能够与所述插套组件接触以通电。
优选的,所述插孔为电源线插孔和/或为USB插孔。
优选的,所述内壳下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持的扭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扭转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内壳下盖的外表面的相邻两个扭转槽凹陷所形成的扭转凸起,或为设置于所述内壳下盖的外表面的扭转手柄。
优选的,所述内壳下盖的侧面还设置有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下盖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下盖上的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插孔的第一通孔,所述外壳下盖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扭转结构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滚轴。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盖和所述外壳下盖为紧固件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或为焊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操作人员只需转动内壳组件或外壳组件,使得内壳组件和外壳组件相对转动即可实现对电源线的整理收纳,和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延长线插座容易整理,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收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内壳组件和电源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内壳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内壳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的外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为电源线,200为内壳组件,201为内壳上盖,2011为插孔,202为内壳下盖,2021为扭转结构,203为插套组件,204为紧固件,205为第一卡沿,300为外壳组件,301为外壳上盖,3011为第一通孔,302为外壳下盖,3021为第二通孔,303为滚轴,304为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一种延长线插座,能够方便整理携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10。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包括电源线100、内壳组件200,和外壳组件300,其中电源线100一端设置于内壳组件200上,内壳组件200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组件300的内部,外壳组件300上设置有容纳电源线100另一端穿过的开口,且外壳组件300的内壁与内壳组件200的外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源线100的收纳空间,当外壳组件300相对于内壳组件200转动或者内壳组件200相对于外壳组件300转动时,以使电源线100能够收纳于收纳空间内。
因此,操作人员只需转动内壳组件200或外壳组件300,使得内壳组件200和外壳组件300相对转动即可实现对电源线100的整理收纳,和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延长线插座容易整理,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内壳组件200和外壳组件300的连接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可以在内壳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一卡沿205,在外壳组件300上设置与第一卡沿205滑动配合的第一卡槽304,通过第一卡沿205和第一卡槽304的滑动配合,使得内壳组件200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组件300上。
当然,第一卡槽304和第一卡沿205可以均设置一个,也可以均设置两个,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也可以在内壳组件200上设置第二卡槽,在外壳组件300上设置与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沿,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沿的滑动配合,使得内壳组件200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组件300上。
当然,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沿可以均设置一个,也可以均设置两个,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内壳组件200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内壳组件200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分体结构,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1、图7和图8,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壳组件200包括内壳上盖201、内壳下盖202,和设置于内壳上盖201和内壳下盖202之间的插套组件203,内壳上盖201设置于内壳下盖202上。
其中,插套组件203设置于内壳上盖201与内壳下盖202所围成的腔体中,其中电源线100一端连接插套组件203,电源线100另一端穿过内壳上盖201和/或内壳下盖202。
需要说明的是,内壳组件200上设置有用于电源线100一端通过的出线口,电源线100的一端置于内壳组件200的内部,且与插套组件203连接,出线口可以设置在内壳上盖201上,可以设置在内壳下盖202上,也可以在内壳上盖201和内壳下盖202上各设置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保证电源线100通过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内壳上盖201和内壳下盖20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进行限定,内壳上盖201和内壳下盖202可以为紧固件204连接,可以为卡扣连接,也可以为焊接相连,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紧固件204的具体结构也不进行限定,紧固件可以为锁紧螺钉,也可以为铆钉,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内壳上盖2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插孔2011,其中插孔2011与插套组件203相对应设置,从而使得电源连接线的连接头插入插孔2011时能够与插套组件203接触以实现通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插孔2011的类型及数量等均不进行具体限定,插孔2011可以为电源线插孔,也可以为USB插口,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上,可以单独设置电源线插孔,可以单独设置USB插孔,也可以将电源线插孔与USB插孔均设置于延长线插座上,
当然,插孔2011也不限于一位、两位,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9,为了便于对电源线100进行收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中,内壳下盖202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扭转结构2021。
其中,扭转结构2021可以设置于外壳组件300上,也可以设置于内壳组件200上,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方便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扭转结构2021优选设置于内壳下盖202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扭转结构2021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便于手持且能够实现扭转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扭转结构2021优选为设置于内壳下盖202的外表面的相邻两个扭转槽凹陷所形成的扭转凸起,当进行电源线100收纳时,可以手持扭转凸起,旋转内壳组件200或外壳组件300即可。
作为其中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扭转结构2021优选为设置于内壳下盖202的外表面的扭转手柄,当进行电源线100收纳时,可以手持扭转手柄,旋转内壳组件200或外壳组件300即可。
请具体参考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延长线插座,内壳组件200为筒状结构,其中在内壳下盖202的侧面还设置有平面结构,如此设置,在对电源线100进行收纳时,可为电源线100卷线预留折弯角,从而避免影响卷线排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平面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平面结构优选设置于内壳下盖202的侧面,且与电源线100穿过的部位相对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外壳组件300的具体结构也不进行限定,外壳组件300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分体结构,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外壳组件300包括外壳下盖302,和设置于外壳下盖302上的外壳上盖301,其中外壳上盖301上设置用于露出插孔2011的第一通孔3011,外壳下盖302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扭转结构2021的第二通孔3021。
在对电源线100收纳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电源线100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延长线插座,在外壳组件300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滚轴303,其中滚轴303可以有效降低电源线100与外壳组件300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滚轴303可以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滚轴303可选设置两根,且分别设置于外壳组件300的开口处的两侧,如此设置,可使得电源线100在收纳的过程中与滚轴303进行接触,在滚轴303的转动作用下,降低对电源线100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外壳上盖301和外壳下盖302的具体连接方式也不进行限定,外壳上盖301和外壳下盖302可以为紧固件204连接,可以为卡扣连接,也可以为焊接,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紧固件204的具体结构也不进行限定,紧固件可以为锁紧螺钉,也可以为铆钉,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线、内壳组件和外壳组件,其中:
所述电源线一端设置于所述内壳组件上;
所述内壳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
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电源线另一端穿过的开口,且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组件的外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源线的收纳空间;
所述外壳组件相对于所述内壳组件转动或者所述内壳组件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电源线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沿,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沿滑动配合的第一卡槽,或
所述内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卡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内壳上盖、内壳下盖,和设置于所述内壳上盖和所述内壳下盖之间的插套组件,所述内壳上盖设置于所述内壳下盖上;
所述插套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壳上盖与所述内壳下盖所围成的腔体中,所述电源线一端连接所述插套组件,所述电源线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上盖和/或所述内壳下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盖和所述内壳下盖为紧固件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或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插套组件相对应设置,以使得电源连接线的连接头插入所述插孔时能够与所述插套组件接触以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为电源线插孔和/或为USB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下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持的扭转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内壳下盖的外表面的相邻两个扭转槽凹陷所形成的扭转凸起,或为设置于所述内壳下盖的外表面的扭转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下盖的侧面还设置有平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下盖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下盖上的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插孔的第一通孔,所述外壳下盖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扭转结构的第二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滚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延长线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盖和所述外壳下盖为紧固件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或为焊接。
CN202220235296.5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延长线插座 Active CN217281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296.5U CN217281507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延长线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296.5U CN217281507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延长线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507U true CN217281507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5296.5U Active CN217281507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延长线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5474B1 (en) Power adapter having replaceable plugs
EP1237234A2 (en) AC-adapter and pin configuration adapter for AC-adapter
CN114207953B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连接器
US7458814B2 (en) Twist-check socket and electronic article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217281507U (zh) 一种延长线插座
CN212542777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连接器
CN210608589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宝
CN209448032U (zh) 尾部拨盖式连接器
CN216389958U (zh) 滑动式双接头连接线
CN206098813U (zh) 转换插头
CN213602034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交流转接固定式结构及可拆卸插头
CN210468320U (zh) 多用插头组件及电器
CN209929637U (zh) 一种可旋转的数据线接头
CN216850182U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19107074U (zh) 移动电源
CN111370956A (zh) 适配器
CN216794167U (zh) 一种带充电数据线的插头转换器
CN220510381U (zh) 连接器及储能设备
CN211789723U (zh) 一种按键式usb接口
CN220652408U (zh) 一种插针的固定组件及连接器
CN213660686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7848515U (zh) 直头式储能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106631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8161025U (zh) 一种带防震功能的车载usb连接器
CN214490452U (zh) 一种电锤的自动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