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9388U - 湿巾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巾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9388U
CN217279388U CN202220604831.XU CN202220604831U CN217279388U CN 217279388 U CN217279388 U CN 217279388U CN 202220604831 U CN202220604831 U CN 202220604831U CN 217279388 U CN217279388 U CN 217279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wet
control device
tec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48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倩倩
曾广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orerunner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orerunner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orerunner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orerunner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48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9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9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9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Washing Hand Wipe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湿巾温控装置,其包括盒体、第一盖体、支架、湿巾架、温控机构、通风机构、温度感应器、湿度传感器;盒体具有底壁,底壁具有收容部和多个通风孔;第一盖体与盒体形成封闭空间;湿巾架收容于封闭空间;温控机构包括导热板、TEC片、散热器、栅格罩及风扇,TEC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导热板的下表面接触,第二端与散热器热连接,第一端为热端而第二端为冷端或第一端为冷端而第二端为热端;TEC片和散热器形成的组合体与收容部的壁体间隔开以形成通路,栅格罩具有与通路连通的网孔,栅格罩的下侧的网孔与外部连通;通风机构具有多个第二盖体和多个通道,各第二盖体打开和关闭通风孔,各通道连通于通路,由此,能控制湿巾的湿度和温度。

Description

湿巾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巾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经常使用诸如湿纸巾、湿毛巾之类的湿巾来擦拭人体,但是由于室内或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异,常希望使用温度调整的湿巾,例如天气炎热时用冷的湿巾,天气寒冷时用热的湿巾,还有医护人员为发热患者降温时用冷的湿巾,尤其是对于体弱的老人和婴儿而言更是如此。由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湿巾温控装置来适应性地选用热的湿巾或冷的湿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巾温控装置,其能同时控制湿巾的湿度和温度,以适应性地选用热的湿巾或冷的湿巾。
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湿巾温控装置包括盒体、第一盖体、支架、湿巾架、温控机构、通风机构、温度感应器、湿度传感器;盒体具有底壁,盒体的底壁具有收容部和多个通风孔;第一盖体与盒体枢转连接并形成封闭空间;支架位于底壁的下方并使底壁悬空地受支撑;湿巾架收容于封闭空间并受盒体支撑,湿巾架用于放置待温控的湿巾;温控机构设置于收容部内,温控机构包括导热板、TEC片、散热器、栅格罩以及风扇,导热板、TEC片、散热器和风扇沿上下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导热板的周边与收容部的顶部处的壁彼此密封接触;导热板的上表面面向上方;TEC片用于产热,TEC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导热板的下表面接触,第二端与散热器热连接,第一端为热端而第二端为冷端或者第一端为冷端而第二端为热端;栅格罩至少在左侧、右侧和下侧包围TEC片和散热器形成的组合体,TEC片和散热器形成的组合体与收容部的壁体间隔开以形成通路,栅格罩的左侧、右侧和下侧均具有与通路连通的网孔,栅格罩的下侧的网孔从盒体的底壁的底面露出并与外部连通;风扇设置在散热器的下方,用于向栅格罩的下侧的网孔排气;通风机构具有多个第二盖体和多个通道,各第二盖体在竖直平面内往复枢转地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的壁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孔,各通道沿上下方向贯通底壁且连通于通路;温度感应器设置于盒体,温度感应器用于感测封闭空间的温度,并与TEC片通信连接,TEC片通过感温度感应器感测的温度控制第一端的热交换量;湿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封闭空间内的湿度,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于TEC片,以使TEC片的温度控制与湿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湿度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板的上表面与底壁的顶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格罩的下侧的外表面与底壁的底面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机构还包括多个枢转轴和多个弹簧,各枢转轴设置在对应一个第二盖体的一直径线的一端部附近、枢转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的壁,各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的底表面且各弹簧的上端与对应的枢转轴沿该直径线间隔开,各弹簧的下端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的壁且在上下方向上与对应的枢转轴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的底表面的位置靠近该直径线的相反的另一端部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还具有左右方向相对的左壁和右壁、前后方向相对的前壁和后壁;第一盖体与底壁沿上下方向相对,第一盖体设置在后壁的顶部且枢转连接于后壁;第一盖体设置有贯通的用于抽出湿巾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巾架为水平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还包括触摸屏,触摸屏设置于第一盖体的外表面上,触摸屏通信连接于温度感应器和TEC片,用于至少显示封闭空间内的温度和使TEC片的电流方向反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还包括吸附过滤机构,吸附过滤机构设置在封闭空间内,用于吸附湿巾挥发处的水汽含有的杂质和水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还电池,电池连接于TEC片,以用于为 TEC片提供电源。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湿巾温控装置工作时,TEC片通过第一端与导热板热交换,导热板与封闭空间进行辐射热交换,从而与封闭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对应第一端为热端,即加热,对应第一端为冷端,即制冷),热交换的空气通过与湿巾架上的湿巾进行热交换,使得湿巾的温度发生变化 (对应第一端为热端,即加热,对应第一端为冷端,即制冷),在风扇的抽吸力的情况下,封闭空间的空气定向作用在通风机构的各第二盖体上,使得各第二盖体向下枢转,进而封闭空间、通风孔、通道、通路、栅格罩的网孔以及支架与底壁的底面之间的空间形成连通,由此进行向外排气。由此,能同时控制湿巾的湿度和温度,以适应性地选用热的湿巾或冷的湿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湿巾温控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前壁未示出且第一盖体处于打开状态。
图2是图1的湿巾温控装置的前视图,其中第一盖体处于闭合状态。
图3是图1的湿巾温控装置的通风机构的构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湿巾温控装置 511上表面
D1上下方向 512下表面
D2左右方向 52TEC片
D3前后方向 521第一端
1盒体 522第二端
11底壁 53散热器
111收容部 54栅格罩
112通风孔 541网孔
113底面 55风扇
114顶面 P通路
12左壁 6通风机构
13右壁 61第二盖体
14前壁 L直径线
15后壁 62通道
2第一盖体 63枢转轴
21开口 64弹簧
S封闭空间 7温度感应器
3支架 8触摸屏
4湿巾架 9吸附过滤机构
5温控机构 H湿度传感器
51导热板 B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本公开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公开。
参照图1至图3,湿巾温控装置100包括盒体1、第一盖体2、支架3、湿巾架4、温控机构5、通风机构6、温度感应器7以及湿度传感器H。
盒体1具有底壁11,盒体1的底壁11具有收容部111和多个通风孔112。盒体1的材料优选具有保温绝缘的材料制成。
第一盖体2与盒体1枢转连接并形成封闭空间S。第一盖体2与盒体1 的枢转连接部位可以灵活地确定。例如,如图所示,第一盖体2设置在盒体 1的顶部。具体地,盒体1还具有左右方向D2相对的左壁12和右壁13、前后方向D3相对的前壁14和后壁15;第一盖体2与底壁11沿上下方向D1 相对,第一盖体2设置在后壁15的顶部且枢转连接于后壁15;第一盖体2设置有贯通的用于抽出湿巾的开口21。这种第一盖体2和盒体1的配置非常适合于湿巾为湿纸巾的情况,第一盖体2的打开和闭合仅需要在更换湿纸巾时操作即可。通常湿纸巾是有独立包装的,独立包装的包装袋上开设由湿纸巾抽出缝,从独立包装的包装袋的抽出缝抽出的湿纸巾的一部分可以从开口 21抽出,以便人用手抽湿纸巾使用。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 设置在盒体1的前部,如通常的微波炉的门那样进行开合。此时,盒体1仅前部开口,第一盖体2设置在盒体1的前部的开口处,第一盖体2可以不设置前述的开口21,从而适用于湿巾为湿毛巾的情况,因为湿毛巾不会像湿纸巾那样一张一张地进行抽取。同样地,第一盖体2的材料优选具有保温绝缘的材料制成。
支架3位于底壁11的下方并使底壁11悬空地受支撑。由此,支架3与底壁11的底面113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的空间。
湿巾架4收容于封闭空间S并受盒体1支撑,湿巾架4用于放置待温控的湿巾。湿巾架4可以用于放置如前所述的独立包装的湿纸巾,也可以用于防止无任何包装的湿毛巾。当用于后者时,湿巾架4如图所示地采用水平放置的杆形成的架子结构(即水平架),如此使得放置的湿毛巾被加热或制冷时湿毛巾的各部位的温度接近均匀一致,此时湿巾架4的层数可以依据放置湿毛巾的方便性、封闭空间S的体积来确定。
温控机构5设置于收容部111内,温控机构5包括导热板51、TEC片 52、散热器53、栅格罩54以及风扇55,导热板51、TEC片52、散热器53 和风扇55沿上下方向D1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导热板51的周边与收容部111 的顶部处的壁彼此密封接触。密封接触例如通过过盈配合,也可以采用密封垫形式。
导热板51的上表面511面向盒体1的顶壁12。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导热板51的上表面511与底壁11的顶面114齐平。由此保证封闭空间S的空间使用率和表面美观性。在变化实施例中,导热板51的上表面511低于底壁11的顶面114,如此加大导热板51的上表面511和湿巾架4的最低位置在上下方向D1上的最短距离,进而增大封闭空间S的体积,有利于当适用于湿毛巾时的湿巾架4的层数增加。
TEC片52用于产热,TEC片52具有第一端521和第二端522,第一端 521与导热板51的下表面512接触,第二端522与散热器53热连接,第一端521为热端而第二端522为冷端或者第一端521为冷端而第二端522为热端。TEC片52通过TEC半导体制热原理,发热速度快。如本领域所公知的, TEC片52由热电粒子串联形成。热电粒子的材料可以选用任何公知的材料。由于第一端521和第二端522可以作为热端和冷端互换地使用(即使串联的热电粒子流经的电流方向反向),从而实现对封闭空间S内的湿巾的加热和制冷,从而使得湿巾加热后适用于冷环境下使用以及湿巾制冷后适用于热环境下使用。
散热器5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构造。在图中的示例中,散热器53具有多个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栅格罩54至少在左侧、右侧和下侧包围TEC片52和散热器53形成的组合体,TEC片52和散热器53形成的组合体与收容部111的壁体间隔开以形成通路P,栅格罩54的左侧、右侧和下侧均具有与通路P连通的网孔541,栅格罩54的下侧的网孔541从盒体1的底壁11的底面113露出并与外部连通。栅格罩54起到对TEC片52、散热器53以及后述的风扇55的保护作用,另外也防止人手在意外探到底壁11的底面113的下方空间时手指伸入栅格罩 54,对人手造成损伤。栅格罩54的网孔541的尺寸以阻止人的手指插入为准。
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栅格罩54的下侧的外表面与底壁11的底面113 齐平。由此保证支架3与底壁11的底面113之间形成的空气流动的空间,提高湿巾温控装置100在底壁11的底面113下方的美观性。
风扇55设置在散热器53的下方,用于向栅格罩54的下侧的网孔541 排气。风扇55提高散热性能。
通风机构6具有多个第二盖体61和多个通道62,各第二盖体61在竖直平面内往复枢转地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112的壁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孔112,各通道62沿上下方向D1贯通底壁11且连通于通路P。
在湿巾温控装置100工作时,TEC片52通过第一端521与导热板51热交换,导热板51与封闭空间S进行辐射热交换,从而与封闭空间S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对应第一端521为热端,即加热,对应第一端521为冷端,即制冷),热交换的空气通过与湿巾架4上的湿巾进行热交换,使得湿巾的温度发生变化(对应第一端521为热端,即加热,对应第一端521为冷端,即制冷),在风扇55的抽吸力的情况下,封闭空间S的空气定向作用在通风机构6的各第二盖体61上,使得各第二盖体61向下枢转,进而封闭空间S、通风孔112、通道62、通路P、栅格罩54的网孔541以及支架3与底壁11 的底面113之间的空间形成连通,由此进行向外排气。
参照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通风机构6还包括多个枢转轴63和多个弹簧64。各枢转轴63设置在对应一个第二盖体61的一直径线L的一端部附近、枢转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112的壁,各弹簧6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61的底表面且各弹簧64的上端与对应的枢转轴63沿该直径线L间隔开,各弹簧64的下端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112的壁且在上下方向D1上与对应的枢转轴63间隔开。枢转轴63和弹簧64实现各第二盖体61的枢转而打开通风孔112和各第二盖体61恢复关闭通风孔112(即通风机构6以及湿巾温控装置100停止工作时,各第二盖体61恢复关闭通风孔112)。
为了加强枢转打开通风孔112的容易性,各弹簧6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61的底表面的位置靠近该直径线L的相反的另一端部附近。
温度感应器7设置于盒体1,温度感应器7用于感测封闭空间S的温度,并与TEC片52通信连接,TEC片52通过感温度感应器7感测的温度控制第一端521的热交换量。温度感应器7可以设置在盒体1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在图中,温度感应器7设置在左壁12的内表面,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右壁 13或后壁14。
湿度传感器H用于感测封闭空间S内的湿度,湿度传感器H通信连接于 TEC片52,以使TEC片52的温度控制与湿度传感器H感测到的湿度匹配。从而使得湿巾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温度,提高人体擦拭的舒适性。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100还包括触摸屏8。触摸屏8 设置于湿巾温控装置100的外表面上。依据第一盖体2的设置方式,如果第一盖体2如图那样的设置,触摸屏8设置于前壁12的外表面上。如果如前述说明的,如果第一盖体2设置在盒体1的前部开口处,则触摸屏8设置在第一盖体2的外表面上。
触摸屏8通信连接于温度感应器7和TEC片52,用于至少显示封闭空间S内的温度和使TEC片52的电流方向反向。触摸屏8还可具有控制温控机构5的TEC片52的热交换的强度提高、下降增加、停止(即温度保持恒定)的作用,也就是说,触摸屏8起到温控功能,热交换的热量可以通过控制TEC片52的电流大小来进行。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 100还包括吸附过滤机构9。吸附过滤机构9设置在封闭空间S内,用于吸附湿巾挥发处的水汽含有的杂质和水分。吸附过滤机构9可含有任何合适的吸附物质,例如竹炭。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100还包括电池B。电池B连接于TEC片52,以用于为TEC片52提供电源。采用电池B作为独立的供电,在电池B提供的电力下,TEC片52工作。此时湿巾温控装置100能够自由地被人携带,而无场所的固定电源限制人的行动的问题。更进一步地,在未示出的一实施例中,湿巾温控装置100包括充电口(未示出)。电池B 为二次电池B。充电口4设置在湿巾温控装置100的外表上并电连接于电池 B以从外部给电池B充电。充电口可为USB口或三相插口。采用充电口,可以在湿巾温控装置100工作的同时进行充电,如此加长了湿巾温控装置100 的续航时间。
注意的是,湿毛巾可以具有各种合适的尺寸,不限于擦手擦脸的小毛巾尺寸,也可以适用于像浴巾一样的尺寸。
采用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第一盖体(2)、支架(3)、湿巾架(4)、温控机构(5)、通风机构(6)、温度感应器(7)、湿度传感器(H);
盒体(1)具有底壁(11),盒体(1)的底壁(11)具有收容部(111)和多个通风孔(112);
第一盖体(2)与盒体(1)枢转连接并形成封闭空间(S);
支架(3)位于底壁(11)的下方并使底壁(11)悬空地受支撑;
湿巾架(4)收容于封闭空间(S)并受盒体(1)支撑,湿巾架(4)用于放置待温控的湿巾;
温控机构(5)设置于收容部(111)内,温控机构(5)包括导热板(51)、TEC片(52)、散热器(53)、栅格罩(54)以及风扇(55),导热板(51)、TEC片(52)、散热器(53)和风扇(55)沿上下方向(D1)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导热板(51)的周边与收容部(111)的顶部处的壁彼此密封接触;
导热板(51)的上表面(511)面向上方;
TEC片(52)用于产热,TEC片(52)具有第一端(521)和第二端(522),第一端(521)与导热板(51)的下表面(512)接触,第二端(522)与散热器(53)热连接,第一端(521)为热端而第二端(522)为冷端或者第一端(521)为冷端而第二端(522)为热端;
栅格罩(54)至少在左侧、右侧和下侧包围TEC片(52)和散热器(53)形成的组合体,TEC片(52)和散热器(53)形成的组合体与收容部(111)的壁体间隔开以形成通路(P),栅格罩(54)的左侧、右侧和下侧均具有与通路(P)连通的网孔(541),栅格罩(54)的下侧的网孔(541)从盒体(1)的底壁(11)的底面(113)露出并与外部连通;
风扇(55)设置在散热器(53)的下方,用于向栅格罩(54)的下侧的网孔(541)排气;
通风机构(6)具有多个第二盖体(61)和多个通道(62),各第二盖体(61)在竖直平面内往复枢转地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112)的壁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孔(112),各通道(62)沿上下方向(D1)贯通底壁(11)且连通于通路(P);
温度感应器(7)设置于盒体(1),温度感应器(7)用于感测封闭空间(S)的温度,并与TEC片(52)通信连接,TEC片(52)通过感温度感应器(7)感测的温度控制第一端(521)的热交换量;
湿度传感器(H)用于感测封闭空间(S)内的湿度,湿度传感器(H)通信连接于TEC片(52),以使TEC片(52)的温度控制与湿度传感器(H)感测到的湿度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导热板(51)的上表面(511)与底壁(11)的顶面(114)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栅格罩(54)的下侧的外表面与底壁(11)的底面(113)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通风机构(6)还包括多个枢转轴(63)和多个弹簧(64),
各枢转轴(63)设置在对应一个第二盖体(61)的一直径线(L)的一端部附近、枢转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112)的壁,
各弹簧(6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61)的底表面且各弹簧(64)的上端与对应的枢转轴(63)沿该直径线(L)间隔开,各弹簧(64)的下端连接于对应的通风孔(112)的壁且在上下方向(D1)上与对应的枢转轴(63)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各弹簧(6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盖体(61)的底表面的位置靠近该直径线(L)的相反的另一端部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盒体(1)还具有左右方向(D2)相对的左壁(12)和右壁(13)、前后方向(D3)相对的前壁(14)和后壁(15);
第一盖体(2)与底壁(11)沿上下方向(D1)相对,第一盖体(2)设置在后壁(15)的顶部且枢转连接于后壁(15);
第一盖体(2)设置有贯通的用于抽出湿巾的开口(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湿巾架(4)为水平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湿巾温控装置(100)还包括触摸屏(8),
触摸屏(8)设置于第一盖体(2)的外表面上,触摸屏(8)通信连接于温度感应器(7)和TEC片(52),用于至少显示封闭空间(S)内的温度和使TEC片(52)的电流方向反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湿巾温控装置(100)还包括吸附过滤机构(9),
吸附过滤机构(9)设置在封闭空间(S)内,用于吸附湿巾挥发处的水汽含有的杂质和水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巾温控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湿巾温控装置(100)还电池(B),
电池(B)连接于TEC片(52),以用于为TEC片(52)提供电源。
CN202220604831.XU 2022-03-18 2022-03-18 湿巾温控装置 Active CN217279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4831.XU CN217279388U (zh) 2022-03-18 2022-03-18 湿巾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4831.XU CN217279388U (zh) 2022-03-18 2022-03-18 湿巾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9388U true CN21727938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4831.XU Active CN217279388U (zh) 2022-03-18 2022-03-18 湿巾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9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8111048A (ru) Подушка с конвекционным теплообменом с положительным коэффициентом электронагрева
CN217279388U (zh) 湿巾温控装置
CN212261912U (zh) 一种多功能暖奶消毒器
CN205094099U (zh) 一种杯座
CN217244029U (zh) 毛巾烘干装置
WO2023279854A1 (zh) 烹饪器具
CN210177226U (zh) 烘干衣架
CN217893621U (zh) 一种温度分区的储物容器
KR100599841B1 (ko) 냉온 겸용 반찬저장고 구조
CN215304753U (zh) 冷热一体化多功能智能杯
CN214414301U (zh) 一种自动伞伞柄
CN211883518U (zh) 一种保鲜加热装置
CN209074111U (zh) 接汁杯和原汁机
CN211394485U (zh) 一种便携恒温扩增仪
CN213940516U (zh) 一种新型独立式双内胆烤箱
CN11152864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带有体感按摩功能的智能家居用沙发
CN216753006U (zh) 支架导热式可调节温湿度的乌灵参培养箱
CN216384572U (zh) 一种多功能水温加热器
CN21324842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液体加热调奶器
CN217715065U (zh) 电加热炉具
WO2012144245A1 (ja) 加湿器
CN218318264U (zh) 一种带有加热消毒功能的保温袋
CN217090414U (zh) 一种门结构及使用该门结构的设备
CN219057223U (zh) 一种多层冷热保鲜保温盒
CN213096930U (zh) 一种恒温保鲜可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