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0397U -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0397U
CN217270397U CN202221239659.9U CN202221239659U CN217270397U CN 217270397 U CN217270397 U CN 217270397U CN 202221239659 U CN202221239659 U CN 202221239659U CN 217270397 U CN217270397 U CN 217270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parator
peripheral wall
central tube
co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96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成
刘向民
马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96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0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0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0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芯体中央沿轴向穿插有中心管,中心管内开设有底部开放的内通道,中心管顶部设有顶壁,顶壁封闭内通道的顶部;中心管上端部的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上喷口,上喷口连通内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上喷口沿径向开设在中心管上端部的圆周壁面上,油雾流动路径更短,流动阻力更小,形成油膜的速度更快,而且若干个上喷口同时喷射,更利与快速形成油膜,尤其在油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多个上喷口一起喷射,可以快速提升混合油气内的油气浓度,快速形成一层致密的油膜,提高过滤效率。

Description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曲轴箱的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时,由于活塞环和缸套之间、活塞环和活塞环槽之间、活塞环开口处均存在间隙,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时,不可避免会有少部分混合气会通过间隙窜出到曲轴箱内,导致曲轴箱内压力升高,容易使得密封处发生泄露;而且窜出的混合气中夹杂的杂质进入机油内,也会污染机油,进而损坏发动机相关零部件;因此在发动机和曲轴箱之间需要采用油气分离器及时将曲轴箱内的窜气排出。
现有的离心式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在油气浓度较低时,很难将细小的油液颗粒吸附分离,过滤效率较低。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910854388.4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其分离芯总成的中心轴内沿轴向设有内孔,与内孔中心轴底部设有连通内孔的通油孔,中心轴顶部与上轴承之间具有连通内孔的回流通道,在工作时,在中心轴旋转产生的压差作用下,壳体底部的润滑油雾通过通油孔被吸入内孔,然后通过回流通道流到上轴承、对上轴承进行润滑,向下回流的油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壳体内壁上形成流动的油膜,油膜可以防止窜气中分离出的胶质和杂质粘结在壳体内壁上,油膜还可以提高对细小油液颗粒的吸附能力,提高分离效率。
这种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存在如下问题:中心轴通过底部的通油孔将润滑油吸入内孔后,从内孔顶端轴向出油,润滑油从顶端流出后,需要转向180度后向下流动,流动路径相对较长,流动的阻力也相对较大,因此在油气分离器启动的初始阶段,形成油膜的速度较缓慢,尤其在油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需要随着工作时间推进油气浓度不断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逐渐形成油膜,这个过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即分离芯总成在启动初始阶段不能快递形成油膜,对细小油液颗粒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过滤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分离芯总成可以快速形成油膜,提高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芯体中央沿轴向穿插有中心管,中心管内开设有底部开放的内通道,中心管顶部设有顶壁,顶壁封闭内通道的顶部;中心管上端部的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上喷口,上喷口连通内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中心管的内通道下端部设有下喷口。
下喷口孔径小于内通道孔径。
芯体外表面沿径向阵列布置有若干分离纤维。
芯体包含有内周壁与外周壁及封闭的底板,内周壁与外周壁底部通过底板相连,芯体顶面为开放面;中心管穿插在内周壁中央,分离纤维插装在外周壁上。
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肋板,将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芯腔,外周壁的壁面上、对应每个芯腔分别开设若干通孔。
肋板底部与底板相连。
一种油气分离器,分离芯总成通过支撑板设置在下壳体上,中心管下端部伸入下壳体的下腔体内,中心管通过下轴承总成支撑在支撑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挡油板,挡油板与中心管之间具有回油通道;挡油板上设有上集油槽与下集油槽,上集油槽与下集油槽连通回油通道,挡油板下部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槽口,槽口连通下集油槽与挡油板外侧的腔体。
中心管的上端部套设有上轴承总成;中心管伸入下腔体内的管部外周套设有叶轮;支撑板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上喷口沿径向开设在中心管上端部的圆周壁面上,内通道的油雾从上喷口喷出后,只需要转向90度向下流动,流动路径更短,流动阻力更小,形成油膜的速度更快,而且若干个上喷口同时喷射,更利与快速形成油膜,尤其在油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多个上喷口一起喷射,可以快速提升混合油气内的油气浓度,快速形成一层致密的油膜,提高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下喷口孔径小于内通道孔径,更利于在压差作用下,快速将油雾吸入内通道并向上喷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中:1、分离芯总成;11、芯体;111、内周壁;112、外周壁;113、底板;114、肋板;115、芯腔;116、通孔;12、中心管;121、内通道;122、顶壁;123、上喷口;124、凸环;125、下喷口;13、分离纤维;
2、下壳体;21、回油口;22、下腔体;3、挡油板;31、上集油槽;32、下集油槽;33、槽口;4、支撑板;5、密封件;6、下轴承总成;7、叶轮;8、上轴承总成;9、回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离芯总成1的芯体11中央沿轴向穿插有中心管12,芯体11外表面沿径向穿插若干分离纤维13,若干分离纤维13阵列布置在芯体11外表面上。
如图1所示,芯体11包含有圆筒形的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及封闭的底板113,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底部通过底板113相连,芯体11顶面为开放面;中心管12穿插在内周壁111中央,分离纤维13插装在外周壁112上。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肋板114,如图3所示,肋板114底部向下延伸至与底板113相连;如图1所示,若干肋板114将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芯腔115,外周壁112的壁面上、对应每个芯腔115分别开设若干通孔116。
如图1所示,中心管12为中空管,其管体中央开设有底部开放、顶部封闭的内通道121,中心管12顶部为封闭的顶壁122。中心管12靠近顶壁122的上端部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上喷口123,若干上喷口123沿周向均匀布置,上喷口123连通内通道121;若干上喷口123沿径向开设在中心管12上端部的圆周壁面上,内通道121的油雾从上喷口123喷出后,只需要转向90度向下流动,流动路径更短,流动阻力更小,形成油膜的速度更快,而且若干个上喷口123同时喷射,更利与快速形成油膜,尤其在油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多个上喷口123一起喷射,可以快速提升混合油气内的油气浓度,快速形成一层致密的油膜,提高过滤效率。中心管12的内周面、靠近下端管口的部位沿径向朝内凸起一圈凸环124,在内通道121下端部内、位于下端管口上方形成下喷口125,下喷口125孔径小于内通道121孔径,更利于在压差作用下,快速将油雾吸入内通道121并向上喷射。
如图2、图3所示,分离芯总成1通过支撑板4设置在下壳体2上,支撑板4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下壳体2上设有回油口21,回油口21连通下壳体2的下腔体22。中心管12下端部穿过支撑板4、伸入下壳体2的下腔体22内,中心管12通过下轴承总成6支撑在支撑板4上,中心管12伸入下腔体22内的管部外周套设有叶轮7;中心管12的上端部套设有上轴承总成8。支撑板4上固定设置有挡油板3,挡油板3套设在分离芯总成1的下部,挡油板3内侧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与中心管12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回油通道9,回油通道9连通下腔体22;隔板将挡油板3内侧分隔为上集油槽31与下集油槽32,上集油槽31与下集油槽32连通回油通道9,上集油槽31与下集油槽32内收集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回油通道9回流至下腔体22;挡油板3下部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槽口33,槽口33连通下集油槽32与挡油板3外侧的腔体,挡油板3外侧的腔体收集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槽口33流入下集油槽32。
实际使用时,当汽车启动后,曲轴箱的混合气体进入油气分离器内,同时,润滑油液通过叶轮7带动中心管12转动,中心管12带动分离芯总成1转动,分离器内的油气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周围散开,中心管12周围的气压降低、产生气压差,下腔体22内的高浓度油雾在气压差作用下,从中心管12的内通道121被吸入,通过下喷口125向上喷射,然后通过顶端的上喷口123向外喷射。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芯体(11)中央沿轴向穿插有中心管(12),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2)内开设有底部开放的内通道(121),中心管(12)顶部设有顶壁(122),顶壁(122)封闭内通道(121)的顶部;中心管(12)上端部的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上喷口(123),上喷口(123)连通内通道(12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2)的内通道(121)下端部设有下喷口(12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其特征在于:下喷口(125)孔径小于内通道(121)孔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其特征在于:芯体(11)外表面沿径向阵列布置有若干分离纤维(1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其特征在于:芯体(11)包含有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及封闭的底板(113),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底部通过底板(113)相连,芯体(11)顶面为开放面;中心管(12)穿插在内周壁(111)中央,分离纤维(13)插装在外周壁(112)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其特征在于: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肋板(114),将内周壁(111)与外周壁(112)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芯腔(115),外周壁(112)的壁面上、对应每个芯腔(115)分别开设若干通孔(116)。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其特征在于:肋板(114)底部与底板(113)相连。
8.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分离芯总成(1)通过支撑板(4)设置在下壳体(2)上,中心管(12)下端部伸入下壳体(2)的下腔体(22)内,中心管(12)通过下轴承总成(6)支撑在支撑板(4)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板(4)上固定设置有挡油板(3),挡油板(3)与中心管(12)之间具有回油通道(9);挡油板(3)上设有上集油槽(31)与下集油槽(32),上集油槽(31)与下集油槽(32)连通回油通道(9),挡油板(3)下部圆周壁面上开设有若干槽口(33),槽口(33)连通下集油槽(32)与挡油板(3)外侧的腔体。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2)的上端部套设有上轴承总成(8);中心管(12)伸入下腔体(22)内的管部外周套设有叶轮(7);支撑板(4)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
CN202221239659.9U 2022-05-23 2022-05-23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Active CN217270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9659.9U CN217270397U (zh) 2022-05-23 2022-05-23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9659.9U CN217270397U (zh) 2022-05-23 2022-05-23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0397U true CN217270397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9659.9U Active CN217270397U (zh) 2022-05-23 2022-05-23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0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2543C1 (ru) Сепарирующ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газа
CA2972837C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 for cleaning gas
CN109236658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1519618U (zh) 离心式滤清器
CN107921346A (zh) 具有定向的液体排放口和气体出口的旋转聚结元件
CN106014539A (zh) 一种设有圆锥螺旋通道的油气分离器
CN101368499A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及其油气分离方法
CN217270397U (zh)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芯总成与油气分离器
CN113153696B (zh) 一种轴向精滤的油气分离筒
CN208169129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05673137B (zh) 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
CN107842411A (zh) 发动机及其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CN113153695B (zh) 一种径向精滤的油气分离筒
CN207454067U (zh) 柴油机用卧式油气分离器
CN206397561U (zh) 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
CN215057655U (zh) 油气分离器
CN211950629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11924419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内置立式油分离器
CN215057656U (zh) 油气分离器的回油结构
CN211174275U (zh) 适于离心式油气分离器的外壳体
CN105999950A (zh) 一种新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CN113153697B (zh) 一种环状径向精滤的油气分离筒
CN209990610U (zh) 油气分离器及应用有该油气分离器的空气压缩机
CN217354512U (zh) 顶进顶出式油气分离器
CN208138017U (zh) 柴油机油气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