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8873U -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8873U
CN217268873U CN202123161305.5U CN202123161305U CN217268873U CN 217268873 U CN217268873 U CN 217268873U CN 202123161305 U CN202123161305 U CN 202123161305U CN 217268873 U CN217268873 U CN 217268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vel
stupefied
assembly
back edg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13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ih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ih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ih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ih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13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8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8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8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模板施工用辅助构件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背楞组件,包括至少两段用于固定建筑模板的背楞主体,每段所述背楞主体包括两个开口相向且具有相向间隔的C型槽型材,两个相向间隔设置的所述C型槽型材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新型背楞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相向间隔内并用于固定两个建筑模板之间间距的紧固件、用于将其中一所述背楞主体连接于相邻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之间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其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强度且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施工用辅助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些年建筑行业快速发展,铝合金模板装配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相比较传统木模,铝合金模板具有环保、效率高、质量好、周期短等优势,并且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筑铝模代替原始木模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现有技术中,与建筑铝模相对应的铝模背楞,其使用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但现有的铝模背楞存在重量较重,耗材较大、成本高,且铝模背楞构件没有标准化,给安装增加难度,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背楞组件,其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强度且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背楞组件,包括至少两段用于固定建筑模板的背楞主体,每段所述背楞主体包括两个开口相向且具有相向间隔的C型槽型材,两个相向间隔设置的所述C型槽型材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新型背楞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相向间隔内并用于固定两个建筑模板之间间距的紧固件、用于将其中一所述背楞主体连接于相邻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之间的连接组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背楞主体设置于两个相邻建筑模板的外角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固定连接的阳角连接部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阳角连接部件包括套于所述背楞主体且通过纵向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楞主体的阳角连接套和倾斜穿过两个阳角连接套的倾斜紧固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楞主体具有多组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孔,所述阳角连接套具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孔位;所述阳角连接套靠近端部处设置有交汇部,所述交汇部具有供倾斜紧固件穿过的倾斜孔位;所述交汇部包括由相对的两个斜面板交汇而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背楞主体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沿延伸方向连接的直连接部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连接部件包括直连接套、侧穿所述直连接套和所述背楞主体的直紧固件;所述直连接套具有U型套、用于与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顶部相贴的连接面板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板并与所述相向间隔相对应的直连接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背楞主体设置于两个相邻建筑模板的内角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背楞主体沿相交的模板内侧连接的阴角连接部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角连接部件包括阴角连接套,所述阴角连接套具有套于一所述背楞主体外侧的第一套接部和套于相交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外侧的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的端部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接部的端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相垂直;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的断面均呈U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角连接部件还包括侧穿所述阴角连接套和所述背楞主体的阴角紧固件,所述阴角连接套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阴角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所述背楞主体为C型槽型材,相较于传统的双矩形管,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结构,提高强度且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通过采用统一的阴角连接部件、阳角连接部件、直连接部件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构件标准统一化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重复回收利用,回收难度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用于固定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用于固定建筑模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中所述阳角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中所述阳角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中所述阳角连接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中所述直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背楞主体采用双矩形管的左视图;
图13是现有技术中背楞主体采用双矩形管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中所述背楞主体的左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中所述背楞主体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
1-建筑模板;2-背楞主体,21-C型槽型材;3-阳角连接部件,31-阳角连接套,311-孔位,312-交汇部,313-斜面板,314-倾斜孔位,32-纵向紧固件,33-倾斜紧固件;
4-直连接部件,41-直连接套,411-连接面板,412-直连接孔,42-直紧固件;
5-阳角连接套,51-第一套接部,52-第二套接部,53-通孔;
6-连接部;7-传统背楞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不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包括至少两段背楞主体2,所述背楞主体2用于固定建筑模板1;每段所述背楞主体2包括两个开口相向的C型槽型材21,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21之间具有相向间隔,所述新型背楞组件还包括连接部6、紧固件和连接组件;两个相向间隔设置的所述C型槽型材21通过连接部6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部6一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6一体连接于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之间,以固定相向间隔;所述紧固件设置于相向的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21之间并用于固定两个建筑模板1之间的间距,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根据墙面的厚度调节间距;其中一所述背楞主体2与相邻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背楞主体2具有C型槽型材21,相较于传统的双矩形管,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结构,提高强度且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
如图12至图15所示,下面以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传统背楞主体7的主截面尺寸一般采用双矩形管(尺寸分别为a=40mm,b=30mm,c=40mm,d=60mm,e=110mm),材质为低碳钢Q235B,每米重量为8.86千克,截面轴惯性矩为54.78cm4;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楞主体尺寸:g=20mm,f=20mm,h=80mm,p=60mm,m=10mm,n=10mm,双C型槽型材21的主截面尺寸为(80X20X10X3mm4),材质为低碳钢Q235B,每米重量6.02千克,截面轴惯性矩为:65.3cm4,重量减轻了:(8.86-6.02)/8.86≈32%;
可见,截面强度增加了:(65.3-54.78)/54.78≈19.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所述新型铝模背楞不仅减少了用钢量,优化生产成本,降低安装难度,且强度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如图5、图8和图9所示,两个所述背楞主体2设置于两个相邻建筑模板1的外角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阳角连接部件3,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阳角连接部件3包括阳角连接套31、纵向紧固件32和倾斜紧固件33;所述阳角连接套31设置于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21的顶部;所述纵向紧固件32伸入所述相向间隔;所述倾斜紧固件33倾斜穿过两个阳角连接套31。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背楞主体2具有多组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孔,所述阳角连接套31具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孔位311;所述阳角连接套31的顶部设置一个交汇部312,所述交汇部312由相对的两个斜面板313交汇而成;所述交汇部312具有供倾斜紧固件33穿过的倾斜孔位314,具体地,位于内侧的所述斜面板313具有供所述倾斜紧固件34穿过的倾斜孔位31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阳角连接套31设置有两个交汇部312,所述交汇部312相对的两个斜面板313均设置有倾斜孔位314,所述阳角连接套31可贴于沿两个相对建筑模板1的厚度方向,分别与位于相交的建筑模板1侧面的阳角连接套31形成连接,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11所示,两个所述背楞主体2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2沿延伸方向连接的直连接部件4。所述直连接部件4包括直连接套41、侧穿所述直连接套41和所述背楞主体2的直紧固件42;所述直连接套41具有U型套,所述直连接套41还具有用于与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21顶部相贴的连接面板411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板411并与所述相向间隔相对应的直连接孔4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直连接套41的横截面为U型,且相对的两侧具有过孔,供所述直紧固件42穿过,直连接套41的顶部还设置有穿孔,可以进一步减少材料用量,也可供螺栓穿过,螺栓可抵于建筑模板1,进一步锁紧所述新型背楞组件,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10所示,两个所述背楞主体2设置于两个相邻建筑模板1的内角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2的固定连接的阴角连接部件。所述阴角连接部件包括阴角连接套5,所述阴角连接套5具有套于一所述背楞主体2外侧的第一套接部51和套于相交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2外侧的第二套接部52;所述第二套接部52的端部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接部51的端部。所述第一套接部51和所述第二套接部52相垂直;所述第一套接部51和所述第二套接部52的断面均呈U型,可为建筑模板1提供足够的支撑,保证强度同时减少材料用料量,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阴角连接部件还包括侧穿所述阴角连接套和所述背楞主体2的阴角紧固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阴角连接套5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阴角紧固件穿过的通孔53。
具体应用中,所述背楞主体2的长度分为(单位均为mm):4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3000,所有长度由以上尺寸搭配而成,用统一的阴角连接部件、阳角连接部件3、直连接部件4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构件标准统一化降低成本,且便于重复回收利用,回收难度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背楞组件,所述背楞主体2为C型槽型材21,相较于传统的双矩形管,不仅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结构,提高强度且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通过采用统一的阴角连接部件、阳角连接部件3、直连接部件4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构件标准统一化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重复回收利用,回收难度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用于固定建筑模板的背楞主体,每段所述背楞主体包括两个开口相向且具有相向间隔的C型槽型材,两个相向间隔设置的所述C型槽型材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新型背楞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相向间隔内并用于固定两个建筑模板之间间距的紧固件、用于将其中一所述背楞主体连接于相邻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之间的连接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背楞主体设置于两个相邻建筑模板的外角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固定连接的阳角连接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角连接部件包括套于所述背楞主体且通过纵向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楞主体的阳角连接套和倾斜穿过两个阳角连接套的倾斜紧固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主体具有多组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孔,所述阳角连接套具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孔位;所述阳角连接套靠近端部处设置有交汇部,所述交汇部具有供倾斜紧固件穿过的倾斜孔位;所述交汇部由相对的两个斜面板交汇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背楞主体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两个所述背楞主体沿延伸方向连接的直连接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连接部件包括直连接套、侧穿所述直连接套和所述背楞主体的直紧固件;所述直连接套具有U型套、用于与两个所述C型槽型材顶部相贴的连接面板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板并与所述相向间隔相对应的直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背楞主体设置于两个相邻建筑模板的内角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背楞主体沿相交的模板内侧连接的阴角连接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部件包括阴角连接套,所述阴角连接套具有套于一所述背楞主体外侧的第一套接部和套于相交的另一所述背楞主体外侧的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的端部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接部的端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相垂直;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的断面均呈U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背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部件还包括侧穿所述阴角连接套和所述背楞主体的阴角紧固件,所述阴角连接套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阴角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CN202123161305.5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Active CN217268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1305.5U CN2172688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1305.5U CN2172688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8873U true CN21726887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1305.5U Active CN2172688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8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9180B (zh) 桁架组合梁与上下层连接的轻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69185A (zh) 高强度凹凸槽型钢连接房屋
CN209538382U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CN205314257U (zh) M型材及采用该型材的建筑件连接结构
CN217268873U (zh) 一种新型背楞组件
CN204137133U (zh) 一种十字形骨架梁支撑接头
CN112376735A (zh) 一种预制h型钢柱与钢框轻质外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05298175U (zh) 高强度凹凸槽方矩管或圆矩管连接结构
CN206667589U (zh) 一种带洞口装配式外墙构造
CN206655317U (zh) 矩形钢管主次梁铰接连接装配式节点
CN212295460U (zh) 室内墙面石材饰板半单元式干挂系统
CN215254199U (zh) 一种墙面铝板的安装结构及铝板墙面
CN214247034U (zh) 一种带有嵌入式加强件的钢衬
CN205369523U (zh) 高强度凹凸槽型钢连接房屋
CN21177459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房屋钢结构与墙体链接的连接件
CN110258880B (zh) 装配式建筑的轻钢楼盖系统
CN207630233U (zh) 一种空心砌块模具
CN202152490U (zh) 连接上下层的穿梁扣件及其轻钢结构
CN211691442U (zh) 一种装配式竖向建筑模板系统
CN205712719U (zh) 一种建造洁净室用的洁净板
CN212773441U (zh) 建筑改造施工外侧单面支模结构
CN213805975U (zh) 一种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结构
CN208430626U (zh) 一种箱型人字支撑与h型钢梁的连接节点构造
CN216196651U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系统用阴角连接件
CN210288871U (zh) 装配式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