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7656U -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 Google Patents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7656U
CN217267656U CN202220580905.0U CN202220580905U CN217267656U CN 217267656 U CN217267656 U CN 217267656U CN 202220580905 U CN202220580905 U CN 202220580905U CN 217267656 U CN217267656 U CN 217267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lid
close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09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飞
夏瑞杰
胡灵
崔明
刘洋
朱峰
陈巍
李文力
刘珠呈
周久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205809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7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7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7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涉及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技术领域。其中,该井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二者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转动安装于井口盖板,以使二者可在相互扣合以封闭井口的第一状态,和相互远离以至少显露部分井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缺失部和第二缺失部,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顶面转动连接。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降低油水井作业期间人员或设备坠落至井口区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

Description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背景技术
在海上石油平台,井盖是最常见的设备,它为油水井作业设备工具和井口区采油树之间提供了连接通道,但是传统的海上石油平台井盖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为每次作业时都需要将圆形井盖整体移开,裸露空间大,人员或设备容易坠落,因此,海上石油平台油水井作业期间重要的安全隐患,对传统型井盖装置进行优化创新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以降低油水井作业期间人员或设备坠落至井口区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该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二者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转动安装于井口盖板,以使二者可在相互扣合以封闭井口的第一状态,和相互远离以至少显露部分井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缺失部和第二缺失部,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顶面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一侧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连接件的另一端在纵向上交叠设置,且通过穿设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井口盖板,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二者接缝的延长线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且垂直于纵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的侧面上、以及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挡水折板,所述挡水折板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的竖直部分,及设置于所述竖直部分的顶侧的水平部分;
所述第一盖体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和所述第二盖体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闭合盖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和所述第二闭合盖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相背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衔接处的上侧以及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的衔接处的上侧,且覆盖所述挡水折板的水平部分。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套具有与所述挡水折板的水平部分适配的容置腔,所述密封套的底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与对应的两个挡水折板的竖直部分的厚度适配,所述密封套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为开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井口盖板具有环设于井口边缘的围挡,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闭合盖及所述第二闭合盖对应于井口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底侧延伸的挡边;
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封闭所述第一缺失部和所述第二缺失部时,所述挡边贴合于所述围挡的外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闭合盖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一盖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闭合盖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二闭合盖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条。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接缝长度的1/2;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且垂直于纵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板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该井盖由转动连接于井口盖板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构成,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自由开合,实现井口从全开-部分开-全封闭状态的调节,以满足油井作业时的需求;在需要动管柱作业期间,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适当闭合,尽量减少井口显露的面积,以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在不动管柱作业期间,可以通过开启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建立作业通道,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井口显露的面积,可以极大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在安装密封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在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盖体1、第一缺失部101、第二盖体2、第二缺失部201、第一闭合盖3、第二闭合盖4、转动连接件5、转动轴6、挡水折板7、竖直部分701、水平部分702、密封套8、容置腔801、通槽802、挡边9;
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至附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该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包括: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二者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且转动安装于井口盖板,以使二者可在相互扣合以封闭井口的第一状态,和相互远离以至少显露部分井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所述第二闭合盖4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的顶面转动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井盖应用于海上石油平台,该井盖安装于井口盖板上,且位于井口盖板上对应于井口的围挡的上侧;井盖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形状相同,具体可以为半圆形板件,可以组成圆形的井盖以适配圆形的井口设置,下面以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分别设置为相同直径的半圆形板件为例,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相对设置且转动连接于井口盖板,在油井作业期间,无需整体的移动井盖,只需转动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即可,可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转动连接可以使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扣合形成圆形的井盖,并将井口封闭,此时的状态为第一状态,还可使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以由第一状态切换至至少显露部分井口的第二状态,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自由开合,实现井口从全开-部分开-全封闭状态的调节,以满足油井作业时的需求;在需要动管柱作业期间,可将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转动开启,实现动管柱作业的正常开展,同时在作业期间,可以通过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适当闭合,尽量减少井口显露的面积,以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
为进一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上分别相对且对应设置有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半圆形,分别用于铰接形状适配的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构成的井盖的半径;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铰接的位置位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顶面,且位于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相背的一侧;参考附图5,通过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相对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开启,可实现作业通道的建立,满足不动管柱作业的需要,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井口显露的面积,可以极大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提高作业安全性。
具体的,在日常无油水作业期间或者作业结束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相互扣合,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扣合封闭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使井口处于封闭状态;在现场油水井不动管柱作业期间,打开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在不动管柱下放连接以后,适当关闭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降低井口显露面积;在现场动管柱作业时,将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转动开启,根据现场作业需要调整井口显露面积,实现动管柱作业的正常开展。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该井盖由转动连接于井口盖板的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构成,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自由开合,实现井口从全开-部分开-全封闭状态的调节,以满足油井作业时的需求;在需要动管柱作业期间,通过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适当闭合,尽量减少井口显露的面积,以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在不动管柱作业期间,可以通过开启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建立作业通道,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井口显露的面积,可以极大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相对一侧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转动连接件5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连接件5的另一端在纵向上交叠设置,且通过穿设转动轴6转动安装于所述井口盖板,所述转动轴6位于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二者接缝的延长线上。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在第一状态下的接缝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Y,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纵向,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相对的一侧在第二方向Y上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第一端部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件5,两个转动连接件5的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下表面,两个转动连接件5的另一端在纵向上交叠设置,且交叠处穿设有转动轴6,该转动轴6沿纵向设置且固定于井口盖板,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2可以分别通过转动连接件5相对转动轴6的转动,从而可实现井盖的开合;需要说明的是,转动轴6位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处于第一状态时,二者的接缝的延长线上,从而可使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扣合以完全封闭井口至完全显露井口的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能够满足油井作业时的需求。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所述第二闭合盖4位于所述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相对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相互垂直,且垂直于纵向。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分别对应的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的设置满足不动管柱作业需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对应设置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相对一侧的第二端部,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的位置对应且连通,基于此,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分别安装于第一缺失部101和第二缺失部201,二者的位置位于第二端部,在不动管柱作业期间,不需要开合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仅通过翻转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即可建立作业通道,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井口显露的面积,可以极大降低人员坠落的风险,且能够节省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2,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相对的侧面上、以及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所述第二闭合盖4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挡水折板7,所述挡水折板7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的竖直部分701,及设置于所述竖直部分701的顶侧的水平部分702;所述第一盖体1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702和所述第二盖体2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702相背设置;所述第一闭合盖3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702和所述第二闭合盖4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702相背设置。
具体的,为了提高第一盖体1于第二盖体2的衔接处,以及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的衔接处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盖体1上与第二盖体2衔接的表面上、第二盖体2与第一盖体1衔接的表面上、第一闭合盖3于第二闭合盖4衔接的表面上以及第二闭合盖4与第一闭合盖3衔接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挡水折板7,挡水折板7包括:竖直部分701和连接于竖直部分701顶侧的水平部分702,以使挡水折板7形成类似“┌”形的结构,其中的竖直部分701固定在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以及第二闭合盖4的上述衔接面上,第二部分固定贴合于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以及第二闭合盖4的背离井口的上表面,且第一盖体1对应的水平部分702和第二盖体2对应的水平部分702相背设置,第一闭合盖3对应的水平部分702和第二闭合盖4对应的水平部分702相背设置;通过设置挡水折板7能够提高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在闭合状态下衔接位置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阻挡井盖上的雨雪、杂物等沿衔接位置向井内下落。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还包括:密封套8,所述密封套8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的衔接处的上侧以及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所述第二闭合盖4的衔接处的上侧,且覆盖所述挡水折板7的水平部分702。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井盖在接缝位置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密封套8覆盖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上设置的两个挡水折板7,以及覆盖于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上设置的两个挡水折板7,从而能够完全覆盖井盖的接缝处,能够避免在雨雪天气时出现雨雪从井盖的接缝处渗漏至下层采油树甲板区域的情况发生;密封套8为一体式结构,可同时覆盖两组挡水折板7的衔接处。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3和附图4,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密封套8具有与所述挡水折板7的水平部分702适配的容置腔801,所述密封套8的底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通槽802,所述通槽802沿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与对应的两个挡水折板7的竖直部分701的厚度适配,所述密封套8沿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至少一个端部为开口。
具体的,为使密封套8在起到密封井盖的同时,在井盖闭合状态下起到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密封套8设置为腔体结构,其中部具有与容置腔801,能够容纳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及第二闭合盖4上设置的挡水折板7的水平部分702,即容置腔80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与向背的两个水平部分70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之和适配,容置腔801在纵向上的高度与水平部分702在纵向上的厚度适配,且密封套8的底侧设置有与容置腔801连通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通槽802,该通槽80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与两个挡水折板7的竖直部分701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适配,且密封套8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呈开口状,从而可使密封套8能够从井盖的一侧沿第二方向Y穿插并套设至两组挡水折板7的外部,一方面,能够起到覆盖井盖的接缝处的密封作用,能够避免在雨雪天气时出现雨雪从井盖的接缝处渗漏至下层采油树甲板区域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在迆结束后,井盖的闭合期间,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及第二闭合盖4的移动;在作业期间,将密封套8沿第二方向Y抽出取下即可实现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开合,以及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的开合。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6,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井口盖板具有环设于井口边缘的围挡,所述第一盖体1、所述第二盖体2、所述第一闭合盖3及所述第二闭合盖4对应于井口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底侧延伸的挡边9;当所述第一盖体1和所述第二盖体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所述第二闭合盖4封闭所述第一缺失部101和所述第二缺失部201时,所述挡边9贴合于所述围挡的外侧。
具体的,井口盖板上设置有环设于井口的围挡,井盖架设于围挡的上侧,且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分别通过转动连接件5转动连接于井口盖板,从而可实现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自由开合,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第一闭合盖3及第二闭合盖4对应于井口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底侧延伸的挡边9,在井盖处于闭合状态时,该挡边9贴合于围挡的外侧,能够使井盖与围挡吻合以保持良好密封效果,并能够防止井盖在闭合状态下产生位移,且不会应该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以及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的自由开合,以满足油井作业时的需要。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闭合盖3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一闭合盖3和所述第一盖体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闭合盖4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二闭合盖4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条。
具体的,为了提高第一闭合盖3和第一盖体1之间的接缝处的密封性,以及第二闭合盖4和第二盖体之间的接缝处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在第一闭合盖3朝向第一盖体1的边缘设置密封条,并在第二闭合盖4朝向第二盖体2的边缘设置密封条,该密封条可以通过胶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闭合盖3和第二闭合盖4,可以采用橡胶等材质制成,可提高密封效果,阻挡井盖上的雨雪、杂物等第一闭合盖3和第一盖体1之间的接缝处、以及第二闭合盖4和第二盖体之间的接缝处向井内下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二者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且转动安装于井口盖板,以使二者可在相互扣合以封闭井口的第一状态,和相互远离以至少显露部分井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缺失部和第二缺失部,分别用于安装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顶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一侧的第一端部分别连接转动连接件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连接件的另一端在纵向上交叠设置,且通过穿设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井口盖板,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二者接缝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且垂直于纵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对的侧面上、以及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挡水折板,所述挡水折板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闭合盖和第二闭合盖的竖直部分,及设置于所述竖直部分的顶侧的水平部分;
所述第一盖体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和所述第二盖体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闭合盖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和所述第二闭合盖对应的所述水平部分相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衔接处的上侧以及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的衔接处的上侧,且覆盖所述挡水折板的水平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套具有与所述挡水折板的水平部分适配的容置腔,所述密封套的底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与对应的两个挡水折板的竖直部分的厚度适配,所述密封套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为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井口盖板具有环设于井口边缘的围挡,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闭合盖及所述第二闭合盖对应于井口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底侧延伸的挡边;
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封闭所述第一缺失部和所述第二缺失部时,所述挡边贴合于所述围挡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闭合盖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一盖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闭合盖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二闭合盖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闭合盖和所述第二闭合盖沿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接缝长度的1/2;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且垂直于纵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板件。
CN202220580905.0U 2022-03-16 2022-03-16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Active CN217267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0905.0U CN217267656U (zh) 2022-03-16 2022-03-16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0905.0U CN217267656U (zh) 2022-03-16 2022-03-16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7656U true CN217267656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0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0905.0U Active CN217267656U (zh) 2022-03-16 2022-03-16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7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55600C (en) Louvered roof assembly
PL199371B1 (pl) Przenośna zapora przeciwpowodziowa
CN217267656U (zh) 海上石油平台用井盖
CN205637054U (zh) 一种检查井井盖及用于综合管廊内排水管道的检查井
CN2732838Y (zh) 井盖
CN206942592U (zh) 一种拦水设施
CN202248598U (zh) 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装置
CN212715688U (zh) 一种彩钢屋面的天窗
KR102091413B1 (ko) 자동으로 기립되는 무동력 수문구조체 및 복수의 수문구조체를 연결하는 수문구조체 연결장치
KR101343082B1 (ko) 지하 환기구 차수 장치
KR102560080B1 (ko) 자동 차수문 구조체
CN212023030U (zh) 一种翻盖式飞机勤务地井
JP3105835B2 (ja) 換気口用防水装置
CN213484283U (zh) 一种高强门板的变电箱
KR102592378B1 (ko) 회전 차수문
CN205954824U (zh) 一种门栓式水下密封门
CN112065204A (zh) 一种智能远程控制型扇形门及其实现方法
CN216304972U (zh) 一种后浇带防护盖板
CN215889802U (zh) 一种双向打开的密封平开窗
CN116411591B (zh) 一种可调整水平状态的井盖
CN216740428U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屋面防水工程结构
CN208267706U (zh) 综合管廊无门槛通风防护门
CN218622683U (zh) 一种卫生间二次结构止水钢板构造
CN211233228U (zh) 一种防鸟气楼
CN220666144U (zh) 一种升降式水利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