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5394U -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5394U
CN217265394U CN202221051630.8U CN202221051630U CN217265394U CN 217265394 U CN217265394 U CN 217265394U CN 202221051630 U CN202221051630 U CN 202221051630U CN 217265394 U CN217265394 U CN 217265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tank body
sludge
pipe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16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荣
陈朝湘
梁健晖
张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at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at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at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at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16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5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5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5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第一罐体上连接有进泥管和排水管,第一罐体内底端设有第一出泥管,第一出泥管上设有浓度计和阀门;第一出泥管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罐体上,第二罐体内设有搅拌器,第二罐体内底端设有第二出泥管,第二出泥管上设有浓度计和阀门;通过进泥管、排水管和第一浓度计的配合,可以实时读取并调节泥浆浓度使其处于最优脱水浓度范围内,降低额外的物料消耗与电力消耗,提升了整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自来水厂泥浆处置工艺基本有两种技术路线:
一、先将污泥和泥浆排入污泥混贮池进行混合,后进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再泥饼外运或者进一步进行污泥处置。
二、先将污泥和泥浆排入贮泥池后进入污泥浓缩机,或直接将污泥和泥浆排入重力浓缩池,后与初沉污泥混合进入污泥贮池,再入污泥脱水机,最后进行泥饼外运或进一步进行污泥处置。
无论采用哪一种技术路线,都需要通过污泥贮池进行浓度调节,并对污泥和泥浆进行浓缩后脱水,但贮泥池和浓缩池内泥浆浓度经常发生变化,目前的污泥贮池功能为单纯调节流量,并不能对泥浆浓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泥浆调节装置,使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地调节泥浆浓度以接近最优脱水浓度,降低物耗和电耗。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上连接有进泥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泥管上连接有流量调节泵、第一吸泵和第一浓度计,所述流量调节泵和所述第一吸泵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浓度计;所述排水管旁设有浊度仪,所述第一罐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罐体分成驱动区域和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泥管,所述第一出泥管上设有第二浓度计、第一阀门和第二吸泵,所述第二浓度计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上方一旁,所述第二吸泵设于所述第一阀门后;所述第一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罐体上,所述第二罐体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罐体分成供能区域和搅拌区域,所述搅拌区域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连接在旋转杆上,所述旋转杆连接在所述供能区域中的第一电机上,所述搅拌区域的底端设有第二出泥管,所述第二出泥管上设有第三浓度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三浓度计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上方一侧。
所述进泥管上还设有投料器,所述投料器设于所述流量调节泵之前。
所述进泥管上还设有螺旋回转器,所述螺旋回转器包括涡轮搅拌器和壳体,所述涡轮搅拌器连接在所述驱动区域中的电机上,所述涡轮搅拌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上。
所述进泥管还设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的底部均为倒锥形底部。
所述第一出泥管上设有第三吸泵,所述第三吸泵设于所述供能区域中。
另外的,所述进泥管的另一端连接贮泥池,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泥池,所述投料口的投料为PAM(聚丙烯酰胺),所述第二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浓缩脱水装置。对比现有技术中将PAM投料口设于浓缩脱水机进料口的设计,本技术方案将PAM投料口设于泥浆调节装置进料口,给予了PAM充分的反应时间,减少了因反应不充分导致的物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浓度计、流量调节泵和第二浓度计的配合可以让工作人员实时读取并调节第一罐体中泥浆的浓度,第二罐体和搅拌器可以让工作人员对第一罐体中完成调节的泥浆进行搅拌,使泥浆浓度均匀稳定在符合要求的脱水浓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1、进泥管;2、投料器;3、流量调节泵;4、第一浓度计;5、第一吸泵;6、螺旋回转器;7、固定杆;8、分流器;9、第二浓度计;10、第一阀门;11、第一出泥管;12、第二吸泵;13、第三吸泵;14、第一电机;15、旋转杆;16、搅拌器;17、第三浓度计;18、第二阀门;19、第二出泥管;20、第一罐体;21、第二罐体;22、驱动区域;23、工作区域;24、供能区域;25、搅拌区域;26、浊度仪;27、排水管;28、第一隔板;29、第二隔板;30、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进泥管1的另一端连接贮泥池,排水管27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池,第二出泥管19的另一端连接浓缩脱水装置,投料口添加的投料为PAM(聚丙烯酰胺)。通过完成对脱水前泥浆浓度的调节,可以降低因泥浆浓度问题导致的额外物料消耗与电力消耗。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罐体20和第二罐体21,第一罐体20上连接有进泥管1和排水管27,进泥管1上设有螺旋回转器6,螺旋回转器6包括涡轮搅拌器和壳体,涡轮搅拌器连接在驱动区域22中的电机上,涡轮搅拌器设于壳体的内部,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28上。在泥浆和PAM进入壳体时,涡轮搅拌器对PAM和泥浆进行搅拌,可以对泥浆产生一定的离心效果,同时促进PAM和泥浆的反应,提升后续泥浆浓度调节效率;进泥管1上还连接有流量调节泵3、第一吸泵5和第一浓度计4,流量调节泵3和第一吸泵5之间设有第一浓度计4;进泥管1的末端设有分流器8,分流器8通过固定杆7固定在第一罐体20的内部。通过分流器8可以防止泥浆水在重力作用下直接冲击第一罐体20底部,影响浓度调节效果;设置固定杆7可以对分流器8和进泥管1起到固定作用。排水管27旁设有浊度仪26,第一罐体20内设有第一隔板28,第一隔板28将第一罐体20分成驱动区域22和工作区域23,工作区域23底端设有第一出泥管11,第一出泥管11上设有第二浓度计9、第一阀门10和第二吸泵12,第二浓度计9位于第一阀门10上方一旁,第二吸泵12设于第一阀门10后;第一出泥管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罐体21上,第二罐体21内设有第二隔板29,第二隔板29将第二罐体21分成供能区域24和搅拌区域25,搅拌区域25包括搅拌器16,搅拌器16连接在旋转杆15上,旋转杆15连接在供能区域24中的第一电机14上,搅拌区域25底端设有第二出泥管19,第二出泥管19上设有第三浓度计17和第二阀门18,第三浓度计17位于第二阀门18上方一侧。
进泥管1上还设有投料器2,投料器2设于流量调节泵3之前。预先添加投料至投料器2的投料口中,投料器2就可以自动上下料。
第一罐体20和第二罐体21底部均为倒锥形底部。通过倒锥形底部可以使第一罐体20和第二罐体21内的泥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沉,汇集在第一出泥管11和第二出泥管19的位置,第一罐体20和第二罐体21的泥浆分别通过第二浓度计9和第三浓度计17检测浓度。
第一出泥管11上设有第三吸泵13,第三吸泵13设于第二罐体21的供能区域24中。通过第三吸泵13,可以将第一罐体20内已经完成浓度调整的泥浆吸入第二罐体21的搅拌区域25中,第二吸泵12和第三吸泵13共同使用可以加快吸入速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工作人员添加PAM至投料器2中,开启投料器2,开启流量调节泵3的开关,启动驱动区域22内的第一吸泵5和螺旋回转器6。调节流量调节泵3来调节进料流量,再通过第一吸泵5件PAM和泥浆一同吸入螺旋回转器6中,第一浓度计4将获取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读取并显示泥浆的实时进料浓度,工作人员可以依据读数,控制流量调节泵3来调整泥浆的进料流量,从而调整泥浆的进料浓度;泥浆经过螺旋回转器6的部分离心后,通过分流器8分流进入工作区域23,螺旋回转器6的工作过程中,泥浆和PAM充分反应,使泥浆分离成上清液和底浊液;泥浆在不停进料的过程中向下流通,第一罐体20中的泥浆下沉至第一出泥管11处,第二浓度计9获取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读取并显示泥浆的实时进料浓度;在此过程中泥浆浓度不断上升,同时浊度仪26显示上清液的浊度,上清液从排水管27处不断排出。
在第二浓度计9显示浓度达到预设浓度后,关闭流量调节泵3和第一吸泵5的开关,打开第一阀门10,启动第二吸泵12、第三吸泵13和第一电机14,将浓度调节完毕的泥浆吸入第二罐体21的搅拌区域25中,等待控制系统读取并显示第二浓度计9的读数趋于稳定后,关闭第一阀门10,搅拌区域25中搅拌器16搅拌,将第二罐体21中的浓度搅拌均匀,第三浓度计17获取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读取并显示读数,等待第三浓度计17读数趋于稳定后,关闭第二阀门18,然后重新启动流量调节泵3和第一吸泵5。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范围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20)和第二罐体(21),所述第一罐体(20)上连接有进泥管(1)和排水管(27),所述进泥管(1)上连接有流量调节泵(3)、第一吸泵(5)和第一浓度计(4),所述流量调节泵(3)和所述第一吸泵(5)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浓度计(4);所述排水管(27)旁设有浊度仪(26),所述第一罐体(20)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28),所述第一隔板(28)将所述第一罐体(20)分成驱动区域(22)和工作区域(23),所述第一罐体(20)位于所述工作区域(23)上,设有第一出泥管(11),所述第一出泥管(11)上设有第二浓度计(9)、第一阀门(10)和第二吸泵(12),所述第二吸泵(12)设于所述第一阀门(10)后;所述第一出泥管(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罐体(21)上,所述第二罐体(21)内设有第二隔板(29),所述第二隔板(29)将所述第二罐体(21)分成供能区域(24)和搅拌区域(25),所述搅拌区域(25)包括搅拌器(16),所述搅拌器(16)连接在旋转杆(15)上,所述旋转杆(15)连接在所述供能区域(24)中的第一电机(14)上,所述搅拌区域(25)的底端设有第二出泥管(19),所述第二出泥管(19)上设有第三浓度计(17)和第二阀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1)上还设有投料器(2),所述投料器(2)设于所述流量调节泵(3)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1)上还设有螺旋回转器(6),所述螺旋回转器(6)包括涡轮搅拌器和壳体,所述涡轮搅拌器连接在所述驱动区域(22)中的电机上,所述涡轮搅拌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1)上还设有分流器(8),所述分流器(8)通过固定杆(7)固定在所述第一罐体(2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20)和第二罐体(21)的底部均为倒锥形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泥管(11)上设有第三吸泵(13),所述第三吸泵(13)设于所述供能区域(24)中。
CN202221051630.8U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Active CN217265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1630.8U CN217265394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1630.8U CN217265394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5394U true CN217265394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1630.8U Active CN217265394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5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0582U (zh) 一种餐厨垃圾水力洗浆机
CN114314791B (zh) 煤泥水浓缩处理系统
CN217265394U (zh) 一种泥浆调节装置
CN214004402U (zh) 一种污泥脱水系统
CN218811313U (zh) 一种用于分离泥和水的设备
CN215195546U (zh) 一种二沉池污泥处理系统
CN210683570U (zh) 高效絮凝装置及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CN105906146A (zh) 一种果胶废水处理新工艺及处理装置
CN102040324B (zh) 污泥混合设备
CN110103355A (zh) 塑胶废料处理水循环系统
CN205501040U (zh) 孢子转移一体机
CN213995685U (zh) 一种火电厂排泥水助凝剂精准配置设备
CN202682857U (zh) 高效增稠沉降器
CN109019793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加泥型高效澄清池
JP2012187489A (ja) 醤油粕のメタン発酵処理装置
CN209835839U (zh) 混合絮凝气浮分离装置
CN209752351U (zh) 冷轧清洗段废液处理系统
CN106000138A (zh) 一种絮凝剂自动加料搅拌溶化系统
CN209081539U (zh) 一种新型玻璃深加工磨机的水处理循环系统
CN101928056A (zh) 一种油墨废水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13087350A (zh) 一种集成化叠螺式移动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KR101943943B1 (ko) 사이클론 응집 및 농축 기능을 구비한 일체형 탈수장치
CN220879220U (zh) 一种带絮凝剂加注装置的卧螺离心机
CN220245772U (zh) 一种a2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1343468Y (zh) 一种矿井水处理石灰自动投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