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8317U -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8317U
CN217258317U CN202220290618.6U CN202220290618U CN217258317U CN 217258317 U CN217258317 U CN 217258317U CN 202220290618 U CN202220290618 U CN 202220290618U CN 217258317 U CN217258317 U CN 21725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isolation column
sharing device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06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han Ju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shan Ju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an Ju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shan Ju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906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模座,所述模座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用于起到吹塑定型作用的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模组以及右模组,所述左模组和右模组设置于模座上;通过设置两组油缸同时运转,推动连接板推动第一左模以及第一右模对向移动,第一左模与第二右模合模,第二左模与第一右模合模进行吹塑加工,避免传统技术中,单油缸的设计导致模具组件锁不紧,在吹塑过程中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毛边,影响吹塑制品的成型效果等问题,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吹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
现有技术中使用油缸固定在推板上,每一套模上都需要两个油缸,由于行位较长,单侧一个油缸锁不死,在吹塑过程中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毛边,影响吹塑制品的成型效果。并且拆卸油缸麻烦,在进行卸模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装置的实用性较差,影响使用人员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
模座,所述模座设置于外固定面上;
用于起到吹塑定型作用的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模组以及右模组,所述左模组和右模组设置于模座上;以及
设置于模座两端的两组撑紧组件,所述撑紧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左模组以及右模组的外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座包括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开模斜块,所述开模斜块的顶端延伸至推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顶端还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镶板,所述镶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卡接有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左模组包括第一左模,所述第一左模的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左模连杆,所述左模连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左模,所述右模组包括与第二左模相互适配的第一右模,所述第一右模的左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右模连杆,所述右模连杆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左模相适配的第二右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模以及第二右模上分别设置有与右模连杆以及左模连杆相互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左模、第二左模、第一右模以及第二右模相对应的四组行位滑块,所述第一左模、第二左模、第一右模以及第二右模分别卡接于对应行位滑块的顶端,所述行位滑块的底端滑动连接于推板的顶端,所述行位滑块的顶端滑动连接于导轨的外侧,所述行位滑块上还设置有与开模斜块相对应的开模槽。
进一步地,所述撑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吹塑机隔离柱外侧的连接件,所述隔离柱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组半圆筒,所述半圆筒可拆卸连接于隔离柱的外侧,所述半圆筒的顶端均设置有盖板,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焊接固定于半圆筒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撑紧组件还包括撑紧件,所述撑紧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组油缸,所述油缸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外侧,所述油缸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板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推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左模以及第一右模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注塑机的四组隔离柱外侧加设连接件,并利用安装板将其连接起来,使用人员将两组油缸固定在安装板上,在生产时只需要用螺栓把油缸输出端的连接板固定在第一左模以及第一右模的外侧即可,两组油缸同时运转,推动连接板推动第一左模以及第一右模对向移动,第一左模与第二右模合模,第二左模与第一右模合模进行吹塑加工,避免传统技术中,单油缸的设计导致模具组件锁不紧,在吹塑过程中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毛边,影响吹塑制品的成型效果等问题,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并且在生产完后,只需要拆掉连接板与第一左模以及第一右模外侧的螺栓既可实现卸模,操作简单便捷,方便使用人员使用,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并且撑紧组件能够整体转移配合其他模具使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模座;21、底板;22、垫板;23、推板;231、升降槽;232、镶板;233、导轨;234、开模斜块;3、撑紧组件;31、隔离柱;32、连接件;321、半圆筒;322、盖板;323、安装板;33、撑紧件;331、油缸;332、推杆;333、连接块;334、连接板;4、模具组件;41、左模组;411、第一左模;412、左模连杆;413、第二左模;42、右模组;421、第一右模;422、右模连杆;423、第二右模;43、行位滑块;431、开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提供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技术方案: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包括:
模座2,模座2设置于外固定面上,模座2包括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的底板21,底板21的顶端设置有垫板22,垫板22的顶端设置有推板23,推板23的顶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组升降槽231,升降槽231的内部设置有开模斜块234,开模斜块234的顶端延伸至推板23的上方,用于开模,推板23的顶端还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镶板232,镶板232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有导轨233,开模时起到导向作用;
用于起到吹塑定型作用的模具组件4,模具组件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模组41以及右模组42,左模组41和右模组42设置于模座2上,左模组41包括第一左模411,第一左模411的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左模连杆412,左模连杆41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左模413,右模组42包括与第二左模413相互适配的第一右模421,第一右模421的左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右模连杆422,右模连杆422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左模411相适配的第二右模423,第二左模413以及第二右模423上分别设置有与右模连杆422以及左模连杆412相互对应的通孔,模具组件4还包括与第一左模411、第二左模413、第一右模421以及第二右模423相对应的四组行位滑块43,第一左模411、第二左模413、第一右模421以及第二右模423分别卡接于对应行位滑块43的顶端,行位滑块43的底端滑动连接于推板23的顶端,行位滑块43的顶端滑动连接于导轨233的外侧,行位滑块43上还设置有与开模斜块234相对应的开模槽431;以及
设置于模座2两端的两组撑紧组件3,撑紧组件3的输出端分别与左模组41以及右模组42的外侧连接,撑紧组件3包括设置于吹塑机隔离柱31外侧的连接件32,隔离柱31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件32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组半圆筒321,半圆筒321可拆卸连接于隔离柱31的外侧,半圆筒321的顶端均设置有盖板322,连接件32还包括安装板323,安装板323的前后两端焊接固定于半圆筒321的外侧,撑紧组件3还包括撑紧件33,撑紧件33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组油缸331,油缸33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23的外侧,油缸331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板323设置有推杆332,推杆332远离安装板32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333,连接块333远离推杆33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334,两组连接板334通过螺栓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左模411以及第一右模42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在注塑机的四组隔离柱31外侧加设连接件32,并利用安装板323将其连接起来,使用人员将两组油缸331固定在安装板323上,在生产时只需要用螺栓把油缸331输出端的连接板334固定在第一左模411以及第一右模421的外侧即可,两组油缸331同时运转,推动连接板334推动第一左模411以及第一右模421对向移动,第一左模411与第二右模423合模,第二左模413与第一右模421合模进行吹塑加工,避免传统技术中,单油缸331的设计导致模具组件4锁不紧,在吹塑过程中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毛边,影响吹塑制品的成型效果等问题,有效增强装置的实用性,并且在生产完后,只需要拆掉连接板334与第一左模411以及第一右模421外侧的螺栓既可实现卸模,操作简单便捷,方便使用人员使用,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并且撑紧组件3能够整体转移配合其他模具使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
模座(2),所述模座(2)设置于外固定面上;
用于起到吹塑定型作用的模具组件(4),所述模具组件(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模组(41)以及右模组(42),所述左模组(41)和右模组(42)设置于模座(2)上;以及
设置于模座(2)两端的两组撑紧组件(3),所述撑紧组件(3)的输出端分别与左模组(41)以及右模组(42)的外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2)包括设置于外固定面上的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顶端设置有垫板(22),所述垫板(22)的顶端设置有推板(23),所述推板(23)的顶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四组升降槽(231),所述升降槽(231)的内部设置有开模斜块(234),所述开模斜块(234)的顶端延伸至推板(2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3)的顶端还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镶板(232),所述镶板(232)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卡接有导轨(2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组(41)包括第一左模(411),所述第一左模(411)的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左模连杆(412),所述左模连杆(41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左模(413),所述右模组(42)包括与第二左模(413)相互适配的第一右模(421),所述第一右模(421)的左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右模连杆(422),所述右模连杆(422)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左模(411)相适配的第二右模(4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模(413)以及第二右模(423)上分别设置有与右模连杆(422)以及左模连杆(412)相互对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4)还包括与第一左模(411)、第二左模(413)、第一右模(421)以及第二右模(423)相对应的四组行位滑块(43),所述第一左模(411)、第二左模(413)、第一右模(421)以及第二右模(423)分别卡接于对应行位滑块(43)的顶端,所述行位滑块(43)的底端滑动连接于推板(23)的顶端,所述行位滑块(43)的顶端滑动连接于导轨(233)的外侧,所述行位滑块(43)上还设置有与开模斜块(234)相对应的开模槽(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组件(3)包括设置于吹塑机隔离柱(31)外侧的连接件(32),所述隔离柱(31)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件(32)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组半圆筒(321),所述半圆筒(321)可拆卸连接于隔离柱(31)的外侧,所述半圆筒(321)的顶端均设置有盖板(322),所述连接件(32)还包括安装板(323),所述安装板(323)的前后两端焊接固定于半圆筒(32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组件(3)还包括撑紧件(33),所述撑紧件(33)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组油缸(331),所述油缸(33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23)的外侧,所述油缸(331)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板(323)设置有推杆(332),所述推杆(332)远离安装板(32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333),所述连接块(333)远离推杆(33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334),两组所述连接板(334)通过螺栓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左模(411)以及第一右模(421)的外侧。
CN202220290618.6U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Active CN21725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0618.6U CN217258317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0618.6U CN217258317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8317U true CN217258317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0618.6U Active CN217258317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8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1098A (zh) * 2023-11-21 2023-12-22 扬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注塑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1098A (zh) * 2023-11-21 2023-12-22 扬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注塑装置及方法
CN117261098B (zh) * 2023-11-21 2024-01-30 扬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注塑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58317U (zh) 一种设计在隔离柱上的油缸共用装置
CN10936091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全复合材料电池箱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15163B (zh) 一种洗衣机面板注塑模具以及注塑工艺
CN218876145U (zh) 一种汽车储物盒用注塑模具
CN107755660B (zh) 一种生产汽车车顶支架产品的模具
CN100427293C (zh) 塑料吹瓶机合模机构
CN201576515U (zh) 500kV空心复合绝缘子合模机
CN213500463U (zh) 一种回流基台
CN203529011U (zh) 塑料箱铰链
CN213797723U (zh) 一种一次成型冰箱内胆发泡工装
CN212219232U (zh) 一种吹瓶机快速换模装置
CN211251302U (zh) 一种增压式模具推动锁紧液压装置
CN215512235U (zh) 一种吹塑机用三缸锁模机构
CN110884017A (zh) 一种简易中空行李箱盖板模具及盖板
CN216267442U (zh) 一种便于清理塑胶废料具有锁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4137095U (zh) 一种农用车整体机罩左右护板模具
CN206633360U (zh) 一种新型压铸机动模板结构
CN209971497U (zh) 一种拉伸压紧吹塑结构
CN213035183U (zh) 一种用于pp蜂窝板加工的塑料制品成型模具
CN214562556U (zh) 汽车下饰盖模具
CN220883194U (zh) 双色包胶注塑模具
CN216635346U (zh) 一种高精度吹塑模具
CN217777639U (zh) 一种用于制造复合结构件的注塑模具
CN216423299U (zh) 一种注塑机用活动模板
CN21452151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epp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