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7008U -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7008U
CN217247008U CN202220456413.0U CN202220456413U CN217247008U CN 217247008 U CN217247008 U CN 217247008U CN 202220456413 U CN202220456413 U CN 202220456413U CN 217247008 U CN217247008 U CN 217247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artridge
circular ring
cylinder
raw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564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远忠
赵国洪
满拥军
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an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an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an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antia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564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7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7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7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内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和第四过滤筒,第一至第四过滤筒的底部共同水平设置有一底板,第一至第四过滤筒的顶部均与过滤箱的内顶部转动连接;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之间形成无烟煤层,第二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之间形成粗砂层,第三过滤筒和第四过滤筒之间形成细砂层;第一过滤筒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顶部贯穿过滤箱的顶部并与设置在过滤箱顶部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中心轴的底部贯穿底板并与过滤箱的底部转动连接;其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使原水快速进行过滤,提高原水的过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背景技术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原水一般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地下水、山泉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的天然水源,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或取自天然水体或蓄水水体,如河流、湖泊、池塘或地下蓄水层等,用作供水水源的水;或者指流入水处理厂的第一个处理单元的水。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杂质,在使用之前,需对其进行过滤处理。
现有的用于原水过滤的多介质过滤器常将多层过滤材料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铺设,在使用过程中,将原水沿最上层通入,在重力作用下,使原水按照多介质过滤材料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下流,此种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原水的过滤,但是仅依靠原水的重力进行过滤,过滤速度极慢,严重影响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使原水快速进行过滤,极大程度提高原水的过滤速度以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和第四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和第四过滤筒的底部共同水平设置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过滤箱的内底部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和第四过滤筒的顶部均与所述过滤箱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和第四过滤筒的侧壁均穿设有若干过滤孔,且由内至外的方向过滤孔孔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过滤筒和所述第二过滤筒之间形成无烟煤层,所述第二过滤筒和所述第三过滤筒之间形成粗砂层,所述第三过滤筒和所述第四过滤筒之间形成细砂层;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顶部贯穿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并与设置在所述过滤箱顶部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底部贯穿所述底板并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筒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侧壁或者底壁设置有排液管。上述方案中,将原水沿进液管通入第一过滤筒内,同时打开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四个过滤筒随着中心轴同步进行转动,进而使原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且依次进入无烟煤层、粗砂层以及细砂层进行分级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水沿第四过滤筒排向过滤箱下部,最终沿排液管进行收集;此外,因第一过滤筒至第四过滤筒侧壁的过滤孔的孔径逐渐减小,能够使原水中的杂质由大至小不断被去除,结合无烟煤层、粗砂层以及细砂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水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第四过滤筒内和中心轴,并与所述过滤箱的内壁转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能够对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第四过滤筒进行固定以及支撑,进而提高四个过滤筒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共同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所述过滤箱的内壁水平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块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转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在四个过滤筒进行转动时,第一环形滑块在第一环形滑槽内进行转动,能够提高四个过滤筒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第一环形滑槽同时能够对第一环形滑块发挥支撑作用,进而对四个过滤筒发挥支撑作用,提高四个过滤筒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的顶壁包括中心圆板、以及以所述中心圆板为轴心,由内而外依次围设在所述中心圆板外部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第三圆环;所述中心圆板、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第三圆环之间穿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用于固定所述中心圆板、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第三圆环;所述中心圆板和所述第一圆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无烟煤层相适配的无烟煤盖,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粗砂层相适配的粗砂盖;所述第二圆环和所述第三圆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细砂层相适配的细砂盖;所述第一过滤筒的顶部与中心圆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筒顶部与所述第一圆环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筒顶部与所述第三圆环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筒顶部与所述第三圆环底部转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当无烟煤层、粗砂层、细砂层中的滤料无效或者过滤效率降低时,通过打开无烟煤盖、粗砂盖或者细沙盖,其后将对应的滤料取出,可在不拆卸过滤筒的前提下完成对滤料的更换,操作极为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横杆,两根所述横杆均匀所述过滤箱的侧壁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横杆远离所述过滤箱的一端均设置有竖杆。
上述方案中,当对滤料进行更换时,使过滤箱沿着两根横杆进行转动,直至使过滤箱的进料管转动至竖直朝下时,打开无烟煤盖、粗砂盖或者细沙盖,使滤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其自然掉落出来,以实现对滤料的更换,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竖杆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
上述方案中,底座的设置能够对竖杆以及过滤箱发挥支撑作用,进而提高竖杆以及过滤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无烟煤盖、粗砂盖和细砂盖的顶端均设置有把手。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把手,能够增强三种盖在取放时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第四过滤筒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滑块,所述中心圆板、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第三圆环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块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二环形滑块与与其所对应的第二环形滑槽转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当四个过滤筒在转动时,每个过滤筒顶部的第二环形块均在其对应的第二环形滑槽内进行转动,提高四个过滤筒转动时的灵活性,避免四个过滤筒直接与过滤箱顶部发生摩擦,提高四个过滤筒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有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第三过滤筒、第四过滤筒、中心轴、电机、无烟煤层、粗砂层、细砂层等装置。在过滤时,使原水沿进液管通入第一过滤筒内,其后经无烟煤层、粗砂层以及细砂层进行分级过滤,过滤后的澄清水沿第四过滤筒排向过滤箱,在过滤的过程中,需同时打开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使四个过滤筒随着中心轴同步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加速原水的过滤速度,进而提高原水的过滤效率。此外,因第一过滤筒至第四过滤筒侧壁的过滤孔的孔径逐渐减小,能够使原水中的杂质由大至小不断被去除,结合无烟煤层、粗砂层以及细砂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水的过滤效率。
2.设置有横杆、竖杆、无烟煤盖、粗砂盖和细砂盖。当无烟煤层、粗砂层以及细砂层中的滤料失效或者过滤效率降低时,需对其进行更换。通过使过滤箱沿着两个横杆进行转动至竖直朝下,此时可打开无烟煤盖、粗砂盖或者细砂盖,以实现对对应的滤料进行更换的目的,不需要将第一至第四过滤筒进行拆卸即可实现更换滤料的目的,操作极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过滤箱、110-第一过滤筒、120-第二过滤筒、130-第三过滤筒、140-第四过滤筒、150-底板、160-无烟煤层、170-粗砂层、180-细砂层、190-中心轴、200-电机、210-进液管、220-排液管、230-第一连接杆、240-第一环形滑块、250-第一环形滑槽、260-中心圆板、270-第一圆环、280-第二圆环、290-第三圆环、300-第二连接杆、310-无烟煤盖、320-粗砂盖、330-细砂盖、340-横杆、350-竖杆、360-把手、370-第二环形滑块、380-第二环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包括过滤箱100,用于对原水进行充分过滤处理。具体的,过滤箱100内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的底部共同水平设置有一底板150,底板150与过滤箱100的内底部呈间隙设置,底板150用于对四个过滤筒进行固定;其中,第四过滤筒140与过滤箱100的内壁之间以及底板150与过滤箱100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即为过滤后的澄清水的收集腔,便于澄清水的存储;此外,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的顶部均与过滤箱100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便于使四个过滤筒能够与过滤箱100顶部接触,避免原水从四个过滤筒顶部溢出,使原水难以实现充分过滤的目的;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的侧壁均穿设有若干过滤孔,且由内至外的方向过滤孔孔径逐渐减小,通过此设置,能够使原水中的杂质由大至小分级被去除,同时能够对原水中的杂质发挥一定的分散作用,避免杂质集中在某一过滤筒,导致某一过滤筒的过滤孔快速被堵塞,从而增加清理频率,进一步增加工作强度;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筒110和第二过滤筒120之间形成无烟煤层160,第二过滤筒120和第三过滤筒130之间形成粗砂层17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之间形成细砂层180,其中,无烟煤层160中设置有若干无烟煤,粗砂层170中设置有若干粗砂,细砂层180中设置有若干细砂,因无烟煤、粗砂以及细砂三种滤料的粒径逐渐减少,能够将原水中的杂质从大至小逐级进行吸附、过滤,使最终沿第四过滤筒140排出的水为充分过滤的澄清水,即实现将原水过滤的目的。若仅依附原水自发的进行过滤,则其过滤速度极慢,因此,第一过滤筒110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轴180,中心轴180的顶部贯穿过滤箱100的顶部并与设置在过滤箱100顶部的电机2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中心轴180的底部贯穿底板150并与过滤箱100的底部转动连接;在通入原水的过程中,同时打开电机200,在电机200的作用下,四个过滤筒随着中心轴180同步进行转动,进而使原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且依次进入无烟煤层160、粗砂层170以及细砂层180进行分级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速度以及过滤效率;此外,为了便于将原水通入过滤箱100内,在过滤箱100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210,进液管210的底端与第一过滤筒110内部连通,过滤箱100的侧壁或者底壁设置有排液管220。通过将原水沿进液管210通入第一过滤筒110内,能够保证所有原水均经过四个过滤筒以及三层过滤层逐级过滤,使原水充分实现过滤的目的。
具体实施时,将原水沿进液管210通入第一过滤筒110内,同时打开电机200,在电机200的作用下,四个过滤筒以及底板150随着中心轴180同步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能够使原水快速且依次沿第一过滤筒110、无烟煤层160、第二过滤筒120、粗砂层170、第三过滤筒130、细砂层180以及第四过滤筒140进行分级过滤后进入收集腔内,最终经过滤后的澄清水沿排液管220进行收集。通过上述各装置的共同作用,能够提高原水的过滤速度,同时通过四个过滤筒以及三个过滤层的设置,能够提高原水的过滤程度,进而提高原水的过滤效率。
在实际使用时,若四个过滤筒仅通过底板150进行固定,则当四个过滤筒在进行转动时,会出现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过滤箱100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230,第一连接杆230的一端与过滤箱100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230的另一端贯穿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第四过滤筒140内和中心轴180,并与过滤箱100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230能够加强对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第四过滤筒140进行固定以及支撑,进而提高四个过滤筒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使第一连接杆230与过滤箱100内壁的转动更加顺畅,减少第一连接杆230与过滤箱100内壁之间的摩擦,提高连接杆的使用性能,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杆230的两端共同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240,过滤箱100的内壁水平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250,第一环形滑块240与第一环形滑槽250转动连接。具体使用时,当四个过滤筒进行转动时,第一环形滑块240在第一环形滑槽250内进行自由转动,能够使四个过滤筒转动时更加顺畅,同时,第一环形滑槽250能够对第一环形滑块240发挥支撑作用,进而对四个过滤筒发挥支撑作用,使四个过滤筒在转动时能够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在实际过滤时,三个过滤层中的滤料会吸附大量的杂质,导致其过滤效果降低甚至完全失去过滤效果,此时,需对三个过滤层中的滤料进行更换,为了在不拆卸四个过滤筒的前提下对滤料进行更换,对过滤箱100的顶部结构进行设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过滤箱100的顶壁包括中心圆板260、以及以中心圆板260为轴心,由内而外依次围设在中心圆板260外部的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其中,第一过滤筒110的顶部与中心圆板260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过滤筒120顶部与第一圆环270底部转动连接,第三过滤筒130顶部与第三圆环290底部转动连接,第四过滤筒140顶部与第三圆环290底部转动连接;此外,中心圆板260、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之间穿设有第二连接杆300,第二连接杆300用于固定中心圆板260、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中心圆板260和第一圆环270之间设置有与无烟煤层160相适配的无烟煤盖310,第一圆环270和第二圆环280之间设置有与粗砂层170相适配的粗砂盖32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之间设置有与细砂层180相适配的细砂盖330;当需更换某一过滤层中的滤料时,只需将与该过滤层相适配的盖取下,其后用勺子等取用工具将滤料从过滤层中取出即可,操作极为简便。
在实际使用时,双述采用勺子等工具取出滤料虽然较简便,但是比较耗时,为了克服该缺陷,在过滤箱100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横杆340,两根横杆340均匀过滤箱100的侧壁转动连接,两根横杆340远离过滤箱100的一端均设置有竖杆350。当对滤料进行更换时,使过滤箱100沿着两根横杆340进行转动,直至使过滤箱100转动至竖直朝下时,打开无烟煤盖310、粗砂盖320或者细砂80盖,使勺子等取用工具将滤料从上至下刮下即可,其后使滤料自然掉落出来,以实现对滤料的更换,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以及节约更换时间。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竖杆350以及过滤箱100的稳定性,在每根竖杆350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底座的设置能够增加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强对对竖杆350以及过滤箱100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当在更换滤料时,为了提高无烟煤盖310、粗砂盖320和细砂盖330的取用便利性,在无烟煤盖310、粗砂盖320和细砂盖330的顶端均设置有把手360。
进一步的,为了使四个过滤筒在进行转动时,减少与过滤箱100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四个过滤筒的使用性能,在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第四过滤筒140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滑块370,中心圆板260、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的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二环形滑块370370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滑槽380,第二环形滑块370370与与其所对应的第二环形滑槽380转动连接。当四个过滤筒在转动时,每个过滤筒顶部的第二环形滑块370均在其对应的第二环形滑槽380内进行转动,提高四个过滤筒转动时的灵活性以及顺畅性,避免四个过滤筒直接与过滤箱100顶部产生摩擦,进而提高四个过滤筒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00),所述过滤箱(100)内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的底部共同水平设置有一底板(150),所述底板(150)与所述过滤箱(100)的内底部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的顶部均与所述过滤箱(100)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和第四过滤筒(140)的侧壁均穿设有若干过滤孔,且由内至外的方向过滤孔孔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过滤筒(110)和所述第二过滤筒(120)之间形成无烟煤层(160),所述第二过滤筒(120)和所述第三过滤筒(130)之间形成粗砂层(170),所述第三过滤筒(130)和所述第四过滤筒(140)之间形成细砂层(180);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中心轴(190),所述中心轴(190)的顶部贯穿所述过滤箱(100)的顶部并与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00)顶部的电机(20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190)的底部贯穿所述底板(150)并与所述过滤箱(100)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箱(100)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210),所述进液管(21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筒(110)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0)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230),所述第一连接杆(230)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箱(10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3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第四过滤筒(140)内和中心轴(190),并与所述过滤箱(100)的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30)的两端共同连接有第一环形滑块(240),所述过滤箱(100)的内壁水平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250),所述第一环形滑块(240)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25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0)的顶壁包括中心圆板(260)、以及以所述中心圆板(260)为轴心,由内而外依次围设在所述中心圆板(260)外部的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所述中心圆板(260)、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之间穿设有第二连接杆(300),所述第二连接杆(300)用于固定所述中心圆板(260)、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所述中心圆板(260)和所述第一圆环(270)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无烟煤层(160)相适配的无烟煤盖(310),所述第一圆环(270)和所述第二圆环(280)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粗砂层(170)相适配的粗砂盖(320);所述第二圆环(280)和所述第三圆环(290)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细砂层(180)相适配的细砂盖(330);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的顶部与所述中心圆板(260)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筒(120)顶部与所述第一圆环(270)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筒(130)顶部与所述第三圆环(290)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筒(140)顶部与所述第三圆环(290)底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00)两侧外壁对称设置有横杆(340),两根所述横杆(340)均匀所述过滤箱(100)的侧壁转动连接,两根所述横杆(340)远离所述过滤箱(100)的一端均设置有竖杆(3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竖杆(350)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烟煤盖(310)、粗砂盖(320)和细砂盖(330)的顶端均设置有把手(36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筒(110)、第二过滤筒(120)、第三过滤筒(130)、第四过滤筒(140)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滑块(370),所述中心圆板(260)、第一圆环(270)、第二圆环(280)和第三圆环(290)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块(370)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滑槽(380),所述第二环形滑块(370)与其所对应的第二环形滑槽(380)转动连接。
CN202220456413.0U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Active CN217247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6413.0U CN217247008U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6413.0U CN217247008U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7008U true CN21724700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56413.0U Active CN217247008U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70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2993A (zh) * 2022-11-18 2023-04-07 扬州扬铭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地板膜生产用具有冷却清洗功能的印花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2993A (zh) * 2022-11-18 2023-04-07 扬州扬铭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vc地板膜生产用具有冷却清洗功能的印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2325U (zh) 传动式锥形转鼓微滤装置
CN217247008U (zh) 一种用于原水处理的多介质过滤器
CN112429874B (zh) 一种桶装水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CN210528868U (zh) 一种防堵塞的油田采油用过滤装置
CN213375265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10287451U (zh) 一种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回收系统
CN1142467A (zh) 矿化水生成器
CN214990819U (zh) 含氟废水膜处理系统中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14913805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快速除悬浮污染物装置
CN214551756U (zh) 生态盐生产用卤水粗过滤装置
CN210885546U (zh) 一种矿用机械废水除尘装置
CN214130611U (zh) 一种下挖泥一级处理装置
CN213853314U (zh) 一种混凝土浆水回收装置
CN21242562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污水过滤装置
CN113599908A (zh) 一种污水过滤机
CN112079512A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废水回收装置
CN218589769U (zh) 一种旋转过滤装置
CN217921669U (zh) 一种方便清理过滤网板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7986741U (zh) 一种硅藻土颗粒净水器
CN211635500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CN215975202U (zh) 一种粪便分解液过滤装置
CN220564338U (zh) 一种污水过滤器
CN220460058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旋转式除沙机
CN217247086U (zh) 一种生产桶装水用精密过滤器
CN219002303U (zh) 砂石流态尾矿浓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