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6042U - 一种气管插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6042U
CN217246042U CN202123167307.5U CN202123167307U CN217246042U CN 217246042 U CN217246042 U CN 217246042U CN 202123167307 U CN202123167307 U CN 202123167307U CN 217246042 U CN217246042 U CN 21724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atheter
tube
straight
trach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73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居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1673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该气管插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为软质塑料材质,还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为硬质材质,所述穿刺针包括活动设置于导管内部的直针段、与直针段靠近导管的插入端的一端连接的尖端段,所述尖端段位于导管的外部;气囊,充气机构,用于向囊腔内充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软质导管内部活动设置硬质穿刺针,插入过程不易变形,操作更便捷;穿刺针表面光滑,尖端与导管平滑过渡,减小置入阻力;导管插入气管内后,可将穿刺针退出导管,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更加安全;充气机构对气囊充气,使之与气管内壁贴紧,达到固定导管的目的,固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一种专门用于插入气管中的管道,其作用是帮助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呼吸。在气管隆突成形术中,需要切开气管或支气管管壁时,非手术侧或手术侧主支气管远端插入气管插管,维持患者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在使用中要插入人体气管内,为了方便气管插管顺利插入,气管插管的插入端通常为斜口结构。当气管插管顺利插入患者主支气管后,由于患者左肺分别有2个肺叶、右肺3个肺叶,叶支气管开口位置相互毗邻,当选用普通的气管插管置入支气管时,气管气囊容易堵住一个或多个叶支气管开口,影响机械通气效果,严重时危机患者生命。为了避免气管插管对人体造成损伤,气管插管的管壁较薄,且为塑料材质,质地较软,受力容易变形,影响正常插入;而直接采用硬质材质(如金属),插入方便,但又更容易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气管插管,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保证插入过程不易变形,操作更便捷;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更加安全;固定导管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为软质塑料材质,还包括: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为硬质材质,所述穿刺针包括活动设置于导管内部的直针段、与直针段靠近导管的插入端的一端连接的尖端段,所述尖端段位于导管的外部;
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导管的插入端,所述导管的外侧壁与气囊之间构成囊腔;
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与气囊连接,且用于向囊腔内充气。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一体成型,所述尖端段为斜口状,所述硬质材质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尖端段为圆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包括活动套设于直针段上的直管段、与直管段靠近尖端段的一端连接的平缓过渡段,所述平缓过渡段的外径从靠近直管段的一端向远离直管段的一端递减,所述气囊设置于直管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与囊腔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外接充气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通过充气通道与囊腔连通,所述充气通道开设于导管上,所述充气通道沿导管的长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气路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远离气囊的一端通过接头外接呼吸机。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为三叉管,所述三叉管包括进气管段和两个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与呼吸机连接,所述出气管段与导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软质导管内部活动设置硬质穿刺针,使得导管在插入气管的过程中不易变形,操作更便捷;
2、导管插入气管内后,可将穿刺针退出导管,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更加安全;
3、导管包括直管段和平缓过渡段,平缓过渡段的外径从靠近直管段的一端向远离直管段的一端递减,与穿刺针平缓过渡,利于导管顺利插入人体气管内;
4、导管插入气管内后,充气机构对气囊充气,使之与气管内壁贴紧,达到固定导管的目的,固定可靠;
5、导管远离气囊的一端通过接头外接呼吸机,接头为三叉管,三叉管包括进气管段和两个出气管段,进气管段与呼吸机连接,出气管段与导管连接,这样,一台呼吸机可同时对应两根导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连接一根气管插管,或两根气管插管,通过气管钳,夹闭气管,从而实现单肺通气或双肺通气(甚至可以细化为选择性肺叶通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中:
1、穿刺针;101、尖端段;102、直针段;
2、导管;201、平缓过渡段;202、直管段;
3、气囊;
4、充气机构;401、充气通道;402、充气管;403、气路单向阀;
5、接头;501、进气管段;502、第一出气管段;503、第二出气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气管插管,包括导管2,所述导管2为软质塑料材质,还包括:
穿刺针1,所述穿刺针1为硬质材质,所述穿刺针1包括活动设置于导管2内部的直针段102、与直针段102靠近导管2的插入端的一端连接的尖端段101,所述尖端段101位于导管2的外部;
气囊3,所述气囊3设置于导管2的插入端,所述导管2的外侧壁与气囊3之间构成囊腔;
充气机构4,所述充气机构4与气囊3连接,且用于向囊腔内充气。
具体而言,一种气管插管,包括导管2,导管2为软质塑料材质,该导管2为现有技术产品,符合相应医疗用具的要求,还包括:
穿刺针1,穿刺针1为硬质材质,穿刺针1包括活动套装在导管2内部的直针段102、与直针段102靠近导管2的插入端的一端即直针段102的左端连接的尖端段101,尖端段101位于导管2的外部,使得导管2插入气管的过程更加顺畅,且不易变形,操作更便捷;并且,导管2插入气管内后,可将穿刺针1从导管2的右端退出导管2,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更加安全;
气囊3,气囊3连接在导管2的插入端即导管2的左端,导管2的外侧壁与气囊3之间构成囊腔;
充气机构4,充气机构4与气囊3连接,且用于向囊腔内充气,使气囊3与气管内壁贴紧,达到固定导管2的目的,固定可靠,不易脱落,更加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穿刺针1一体成型,尖端段为斜口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的,硬质材质为金属材质。具体地,金属材质选用不锈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尖端段为圆锥状,硬质材质为塑料,起穿刺引导作用,便于运输,安全性更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5所示,导管2包括活动套装在直针段102上的直管段202、与直管段202靠近尖端段101的一端连接的平缓过渡段201,平缓过渡段201的外径从靠近直管段202的一端向远离直管段202的一端递减,气囊3连接在直管段上。
进一步的,导管2一体成型。
具体地,导管2包括活动套装在直针段102上的直管段202、与直管段202的左端连接的平缓过渡段201,导管2一体成型,制造工艺简单,节省成本。平缓过渡段201也活动套装在直针段102上,平缓过渡段201的外径从右向左递减,与穿刺针1平缓过渡,以利于导管2顺利插入人体气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充气机构4包括与囊腔连通的充气管402,充气管402的另一端外接充气设备,充气设备为现有技术,用于提供气源,不在这里做进一步赘述。
进一步的,充气管402通过充气通道401与囊腔连通,充气通道401开设在导管2上,充气通道401沿导管2的长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充气管402上设有气路单向阀403。
具体地,导管2上开设充气通道401,充气通道401沿导管2的长度方向布置,充气管402的左端与导管2的外侧壁连接且充气管402与充气通道401连通,充气管402上安装气路单向阀403,气路单向阀403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选型,这里不再做进一步赘述。充气管402的右端连接充气设备。充气设备工作,通过充气管402和充气通道401向囊腔内充气,使气囊3膨胀,气囊3与气管内壁贴紧,从而达到固定导管2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导管2远离气囊3的一端即导管2的右端通过接头5外接呼吸机。
进一步的,接头5为三叉管,三叉管包括进气管段501和两个出气管段,三叉管是一个软质的透明管,施加压力可以使其夹闭。两个出气管段分别为第一出气管段502和第二出气管段503,进气管段501与呼吸机连接,两个出气管段分别与两个导管2连接。
具体地,呼吸机为现有技术,不在这里做进一步赘述。呼吸机的出气口与进气管段501可通过插装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出气管段502和第二出气管段503可通过插装的方式分别与两个导管2连接,这样,一台呼吸机可同时对应两根导管2,工作效率更高。
另外,临床上常用的单腔气管导管,主要是插入患者主气道内,其气囊宽度(以美国柯惠公司产品为例)如下:
ID(导管内径)号4.0-4.5(气囊宽度11mm);
ID(导管内径)号5.0-5.5(气囊宽度17mm);
ID(导管内径)号6.0-6.5(气囊宽度22mm);
ID(导管内径)号7.0-7.5(气囊宽度25mm);
ID(导管内径)号8.0-8.5(气囊宽度27mm)。
在气管隆突切除及气管隆突成形术中,为实现单肺通气,需将导管插入主支气管内,将气囊充气;由于气囊宽度较宽,充气膨胀后的气囊容易堵塞肺叶支气管开口,从而影响单肺通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为了解决此问题,将气囊设计为:
ID(导管内径)号4.0(气囊宽度6mm);
ID(导管内径)号4.5(气囊宽度8mm);
ID(导管内径)号5.0(气囊宽度10mm);
ID(导管内径)号5.5(气囊宽度12mm);
ID(导管内径)号6.0(气囊宽度14mm);
ID(导管内径)号6.5(气囊宽度16mm);
ID(导管内径)号7.0(气囊宽度18mm);
ID(导管内径)号7.5(气囊宽度20mm);
ID(导管内径)号8.0(气囊宽度22mm);
ID(导管内径)号8.5(气囊宽度24mm)。
从而降低单肺通气不足的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尖端段101插入肺叶气管内,带着直针段102和导管2顺畅的插入气管内,有直针段102的支撑,插入过程中,导管2不易变形,使操作更便捷;因平缓过渡段201与穿刺针平缓过渡,利于导管2顺利插入人体气管内;导管2插入气管内后,将穿刺针1从导管2的右端退出导管2,避免对气管造成损伤,更加安全;然后,充气设备工作,通过充气管402和充气通道401向囊腔内充气,使气囊3膨胀,气囊3与气管内壁贴紧,从而达到固定导管2的效果,使导管2不易脱落,固定可靠;导管2与第一出气管段502连接,进气管段501与呼吸机连接,第二出气管段503被夹持住即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呼吸机工作,只通过一个导管2输送氧气;当有需要时,第二出气管段503与另一个导管2插装连接,这样,一台呼吸机可同时对应两根导管2,工作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管插管,包括导管(2),所述导管(2)为软质塑料材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穿刺针(1),所述穿刺针(1)为硬质材质,所述穿刺针(1)包括活动设置于导管(2)内部的直针段(102)、与直针段(102)靠近导管(2)的插入端的一端连接的尖端段(101),所述尖端段(101)位于导管(2)的外部;
气囊(3),所述气囊(3)设置于导管(2)的插入端,所述导管(2)的外侧壁与气囊(3)之间构成囊腔;
充气机构(4),所述充气机构(4)与气囊(3)连接,且用于向囊腔内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一体成型,所述尖端段(101)为斜口状,所述硬质材质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段(101)为圆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包括活动套设于直针段(102)上的直管段(202)、与直管段(202)靠近尖端段(101)的一端连接的平缓过渡段(201),所述平缓过渡段(201)的外径从靠近直管段(202)的一端向远离直管段(202)的一端递减,所述气囊(3)设置于直管段(2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4)包括与囊腔连通的充气管(402),所述充气管(402)的另一端外接充气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402)通过充气通道(401)与囊腔连通,所述充气通道(401)开设于导管(2)上,所述充气通道(401)沿导管(2)的长度方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402)上设有气路单向阀(40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远离气囊(3)的一端通过接头(5)外接呼吸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为三叉管,所述三叉管包括进气管段(501)和两个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501)与呼吸机连接,所述出气管段与导管(2)连接。
CN202123167307.5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气管插管 Active CN21724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7307.5U CN21724604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气管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7307.5U CN21724604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气管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6042U true CN217246042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7307.5U Active CN217246042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气管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8294U (zh) 一种兼具吸痰和单肺或双肺通气功能的单腔气管导管
CN201414982Y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
CN102120056A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CN102068742A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201558393U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112642037A (zh)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17246042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02666144U (zh) 一种单腔气管插管
US20130000649A1 (en) Tracheal tube with controlled-profile cuff
CN210078522U (zh) 一种可泄气式支气管封堵型气管插管
CN114053542A (zh) 气管插管
CN205494598U (zh) 一种单腔支气管导管
CN213789429U (zh) 单腔双囊气管导管
CN211584768U (zh) 气管插管
CN201791212U (zh) 支气管导管用导芯
CN214318807U (zh) 一种抢救性双腔气管导管
CN219049958U (zh) 一种麻醉机联合高频喷射通气呼吸机双腔气管导管
CN204484993U (zh) 气管支气管导管
CN110935087A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9878886U (zh) 一种平囊硅胶可吸痰式气管插管
CN204723553U (zh) 一种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CN216777148U (zh) 一种用于气管止血的联体双囊气管导管
CN215309411U (zh) 一种防弯折气管插管
CN215024441U (zh) 一种婴幼儿支气管封堵式气管导管
CN214970649U (zh) 单腔支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