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4735U -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4735U
CN217244735U CN202220526049.0U CN202220526049U CN217244735U CN 217244735 U CN217244735 U CN 217244735U CN 202220526049 U CN202220526049 U CN 202220526049U CN 217244735 U CN217244735 U CN 217244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ing
skull
positioning
screw
mar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60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兵磊
黄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60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4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4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4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所述颅骨螺钉包括固定部、撑开部和标记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区域具有外螺纹,所述撑开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撑开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撑开部被配置为用于在转动过程中撑开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所述标记部连接所述撑开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颅骨螺钉设置有与固定部连接的撑开部,固定部可以通过其上的外螺纹以螺纹旋合的方式固定在目标区域,在颅骨螺钉旋合固定的过程中,撑开部也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对目标区域进行撑开,防止颅骨螺钉对目标区域进行搅扯,减少对目标区域的损伤,减轻目标对象的精神压力,标记部可用来接收标记构件,使颅骨螺钉本身就可以作为脑外科手术中的标记基准。

Description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导航系统中,颅骨定位标记物经常需要利用紧固件间接地固定在颅骨上,常用的紧固件为颅骨螺钉。
颅骨螺钉属于骨螺钉的一种,目前常用的颅骨螺钉有平头螺钉,这种颅骨螺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局麻下划破头皮,借助颅骨钻在患者头骨上钻出孔通道,使用丝锥在孔通道中预攻螺纹形成螺纹通道,将颅骨螺钉沿螺纹通道旋入固定,但是这种颅骨螺钉在使用过程中不仅繁琐,而且容易发生搅扯患者头皮的情况,对患者造成头皮损伤,使患者精神压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颅骨螺钉搅扯头皮、造成头皮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骨螺钉,所述颅骨螺钉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区域具有外螺纹;
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撑开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撑开部被配置为用于在转动过程中撑开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
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连接所述撑开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开部的尾端与所述固定部的首端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首端端面为圆形,所述撑开部的尾端端面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部的首端端面直径;
其中,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变径段,所述固定部的变径段自首端至尾端方向的直径逐渐减小,和/或所述撑开部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变径段,所述撑开部的变径段自首端至尾端方向的直径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台结构所在的圆锥的锥角在15°至6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颅骨螺钉还包括:
标记构件,所述标记构件与所述标记部可分离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记部包括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标记构件定位装配,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标记构件插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标记部上的定位槽;和/或,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标记部上的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标记部的轴向开设,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标记部的首端端面,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记构件包括连接部分和标记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连接结构可分离地连接,所述标记部分用于形成标记信号;和/或,
所述标记构件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与所述定位结构定位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记部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驱动部件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标记部上的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航系统,包括所述颅骨螺钉。
上述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中,颅骨螺钉设置有与固定部连接的撑开部,固定部可以通过其上的外螺纹以螺纹旋合的方式固定在目标区域,在颅骨螺钉旋合固定的过程中,撑开部也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对目标区域进行撑开,防止颅骨螺钉对目标区域进行搅扯,减少对目标区域的损伤,减轻目标对象的精神压力,而且,标记部可以用来接收配合的标记构件,使固定在颅骨内的颅骨螺钉本身就可以作为脑外科手术中的标记基准,保障导航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颅骨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颅骨螺钉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记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记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固定部;200、撑开部;300、标记部;400、标记构件;500、驱动部件;
310、限位结构;320、定位结构;330、连接结构;
410、连接部分;420、定位部分;430、标记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颅骨螺钉,所述颅骨螺钉包括固定部100、撑开部200、标记部300和标记构件400,所述固定部10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区域具有外螺纹,所述撑开部200连接所述固定部100,所述撑开部200为圆台结构,所述撑开部200被配置为用于在转动过程中撑开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所述标记部300连接所述撑开部200,所述标记构件400与所述标记部300可分离装配。
颅骨螺钉可以采用手动驱动或电控驱动的方式转动颅骨螺钉,例如采用如图5所示的驱动部件500等辅助工具进行驱动时,驱动部件500可以直接通过手动转动,驱动部件500也可以通过电机等电控部件转动,进而利用驱动部件500控制颅骨螺钉转动,使颅骨螺钉能够利用固定部100上的外螺纹经头皮直接钻入颅骨,达到目标区域,外螺纹在颅骨上的旋转可以在颅骨中攻入配合的内螺纹,使固定部100通过其上的外螺纹与颅骨中形成的内螺纹稳定连接,实现对颅骨螺钉的固定。由于该颅骨螺钉具备撑开部200,撑开部200为圆台结构,所以撑开部200具有周向光滑的外表面,在颅骨螺钉向颅骨转动钻入的过程中,圆台结构的撑开部200可以不断的撑开头皮,且圆台结构的周向光滑的外表面可以防止对头皮进行搅扯,避免头皮受到压迫产生损伤,减轻目标对象的精神压力。
同时,该颅骨螺钉上本身具备标记部300,标记部300可以用来接收配合的标记构件400,使固定在颅骨内的颅骨螺钉本身可作为脑外科手术中的标记基准,标记构件400例如可以采用发光的标记球等,在此不做限定,标记构件400采用可分离的装配形式与标记部300形成装配,即包括标记构件400与标记部300的相应位置抵接装配,形成接触式定位,或者标记构件400与标记部300的相应位置连接装配,利用光学追踪的方式或电磁追踪的方式来识别标记构件400,进而确定颅骨螺钉的位置,实现精准导航,形成非接触式定位等,相应的,标记构件400可以在光学追踪的方式中发出可见光信号或不可见光信号,在电磁追踪的方式中发出电磁信号,因此,标记构件400可以采用多种定位形式与标记部300配合,实现颅骨螺钉在颅骨内的定位。
固定部100上的外螺纹目的是用来在颅骨中攻入配合的内螺纹,并与颅骨形成螺纹连接固定,因此,固定部100上的外螺纹可以仅占用固定部100的部分表面区域,也可以占用固定部100的全部表面区域,例如图1所示,固定部100上的表面全部形成外螺纹,那么固定部100的整体区段均可以在颅骨内形成钻入,并同时形成匹配的内螺纹,或者固定部100上的外螺纹可以仅占用固定部100表面的一部分区段,例如可以占用50%、60%、70%、80%或90%的区域比例,当占用的区域比例越大则越能够提高与颅骨的稳固连接,固定部100上形成有外螺纹的区段可以在颅骨内形成钻入,并同时形成匹配的内螺纹,利用外螺纹与颅骨内形成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而固定部100的其他区段可以随着外螺纹的钻入随之进入到颅骨内。
固定部100的圆台结构所在的圆锥可以具有小于90°的锥角,例如该锥角可以为30°、35°、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等,小于90°的锥角可以使固定部100具备轴向较为细长的结构形式,利于在颅骨螺钉转动钻入颅骨的过程中顺利进入到颅骨内。其中,锥角的范围可以优选为45°至90°,45°至90°的锥角可以使固定部100尾部形成稳定的锥形结构,利于颅骨螺钉转动刺破头皮,并顺利钻入到颅骨内,如果锥角小于45°时则不容易形成锥形外螺纹,如果锥角大于90°则难以刺破头皮,钻入颅骨。
撑开部200和固定部100可以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且撑开部200和固定部100可以基于各自的结构形式在相对的任意位置进行连接配合,例如固定部100可以为柱体结构、圆台结构、圆锥结构等,撑开部200可以连接在固定部100的任意位置,固定部100也可以连接在撑开部200的任意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开部200的尾端与所述固定部100的首端连接,固定部100可以采用圆锥结构,圆锥结构具有自攻的效果,可以转动后钻入颅骨内形成内螺纹,只要能够满足颅骨螺钉转动钻入颅骨即可,并且,所述固定部100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变径段,所述固定部100的变径段自首端至尾端方向的直径可以逐渐减小,固定部100的渐变结构形式有利于固定部100逐渐钻入颅骨,所述撑开部200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变径段,所述撑开部200的变径段自首端至尾端方向的直径可以逐渐减小,撑开部200的渐变结构形式有利于撑开部200逐渐撑开头皮。其中,固定部100和撑开部200上的变径段的区段占比可以为30%、40%、50%、60%、70%、80%、90%或100%的区段比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根据需求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固定部100的首端与撑开部200的尾端进行连接时,可以在二者的连接部位形成平滑的连接、也可以形成阶梯式的连接,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00的首端端面可以为圆形,所述撑开部200的尾端端面直径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部100的首端端面直径,当所述撑开部200的尾端端面直径等于所述固定部100的首端端面直径时,固定部100的首端与撑开部200的尾端便可以形成平滑的连接,二者的连接部位可以随着颅骨螺钉的钻入而直接平滑的进入到颅骨内,有利于在颅骨螺钉钻入时逐步撑开头皮,当所述撑开部200的尾端端面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100的首端端面直径时,固定部100和首端与撑开部200的尾端便可以形成阶梯式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标记构件400与标记部300的相对装配,可以基于标记部300上特定位置的特定结构实现,标记部300包括定位结构320和连接结构330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例如,所述标记部300可以包括定位结构320,所述定位结构320可以被配置为用于与标记构件400定位装配,因此当标记构件400采用接触式定位时,标记构件400便可以通过定位结构320与标记部300形成定位配合,在标记部300随着固定部100固定在颅骨内后,标记构件400可以与定位结构320定位接触以实现颅骨螺钉的精准导航,实现接触式定位。
或者,所述标记部300可以包括连接结构330,所述连接结构330可以被配置为用于与标记构件400插接配合,进而形成连接,因此当标记构件400采用非接触式定位时,标记构件400便可以通过连接结构330与标记部300形成定位连接,使标记构件400与标记部300的相应位置连接装配,在标记部300随着固定部100固定在颅骨内后,标记构件400也同样可以随之进入到颅骨内,此时可以利用光学追踪或者电磁追踪等方式来识别标记构件400,在颅骨内确定颅骨螺钉的位置,实现颅骨螺钉的精准导航,形成非接触式定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记部300还可以同时包括定位结构320和连接结构330,此时,标记部300既可以实现接触式定位也可以实现非接触式定位,总而言之,颅骨螺钉的标记部300上可以仅形成有定位结构320,或者也可以仅形成有连接结构330,或者也可以同时形成有定位结构320和连接结构330,因此,颅骨螺钉的标记部300可以仅具备与标记构件400接触式定位或非接触式定位的能力,也可以同时具备与标记构件400接触式定位和非接触式定位的能力,在实现接触式定位和非接触式定位时,依旧采用上述方式。
而且,所述标记部300还可以包括限位结构310,所述限位结构310可以被配置为用于与驱动部件500限位配合,该限位结构310可以实现驱动部件500与标记部300的驱动连接,进而利用驱动部件500驱动整个颅骨螺钉,除此之外,驱动部件500也可以采用相应的结构与撑开部200的部分结构形成驱动配合,例如驱动部件500可以具有卡接、夹爪等结构,驱动部件500利用卡接、夹爪等结构直接与撑开部200形成驱动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限位结构31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与驱动部件500的结构形式相互配合,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310包括设置在所述标记部300上的限位凸起,此时驱动部件500上可以形成能够容纳并相互形成限位配合的限位凹槽,当驱动部件500的限位凹槽与标记部300上的限位凸起相互插接配合时,即可以实现二者的驱动连接。其中,标记部300上的限位凸起既可以在标记部300上独立构成,如在标记部300的表面构成圆形、方形、柱状等任意结构的限位凸起,或者标记部300上的限位凸起也可以基于标记部300的本体结构一体形成,例如可以将所述标记部300构造为棱柱体,由于棱柱体具有轴向的棱边,此时所述标记部300的棱边便可以构成所述限位凸起,驱动部件500的限位凹槽可以形成匹配的棱柱槽,棱柱体和棱柱槽相互插接后便可以实现驱动部件500与标记部300的驱动连接。
定位结构320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形式,定位结构320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标记构件400的定位,因此标记部300上的定位结构320只要能够保证标记构件400与定位结构320接触后获得唯一的精准位置即可,因此定位结构320不限于槽结构、凸起结构等规则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320可以包括开设在所述标记部300上的定位槽,因此标记构件400只要能够与该定位槽实现定位接触以获得在标记部300上唯一的精准位置即可,其中,定位槽可以为圆形槽、方形槽等任意形状的槽型,例如所述定位槽可以为圆台形槽,圆台形槽具有向外张开的扩张结构,有利于接收标记构件400,标记构件400上也可以形成相应的适配结构,或标记构件400本身可以构成与对应槽型适配的结构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连接结构330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形式,连接结构330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标记构件400的定位连接,因此标记部300上的连接结构330只要能够保证标记构件400与连接结构330形成稳定的连接即可,从而在进入到颅骨后获得精准位置,连接结构330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接等各种连接形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330可以包括开设在所述标记部300上的连接孔,因此标记构件400可以利用其部分结构插入连接孔内,实现与标记部300的连接,其中,连接孔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等任意形状的孔型,而且连接孔还可以为螺纹孔,此时标记构件400上可以形成相应的结构,与标记部300形成过盈配合的插接连接,或者稳固的螺纹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可以沿着所述标记部300的轴向开设,参阅图2所示,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标记部300的首端端面,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此时标记部300上便集成了由连接孔构成的连接结构330和由定位槽构成的定位结构320,而且,连接结构330和定位结构320可以对应不同结构形式的标记构件400,使标记部300在不同的定位操作下,可以实现与不同标记构件400的接触式定位和非接触式定位,满足各种定位导航需求。
为了配合标记部300上的连接结构330、定位结构320等,标记构件400也可以针对性的形成配合的结构,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记构件400包括连接部分410和标记部分430,或者标记构件400包括定位部分420。其中,连接部分410可以为独立的柱状结构,以能够满足与连接孔的连接,或在形成外螺纹后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使所述连接部分410可以与所述连接结构330可分离地连接,定位部分420可以通过标记构件400的表面构成,属于标记构件400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与连接部分410位于标记构件的不同位置,因为定位结构320只需要满足标记构件400与标记部300接触式定位,因此定位部分420只要在标记构件400的表面构成与定位结构320匹配的结构即可,例如定位部分420可以为标记构件400上的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可以与定位槽形成接触式定位配合,以实现所述定位部分420与所述定位结构320的定位装配,所述标记部分430用于形成标记信号,该标记信号可以为光信号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航系统,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机械臂、注册探针、控制系统和所述颅骨螺钉等部分构成,注册探针和机械臂连接,利用颅骨螺钉的接触式定位方式或非接触式定位方式实现导航工作,同时根据标记构件400的具体形式,可以采用光学追踪系统与反光小球配合,或者采用电磁追踪系统与电磁小球配合等,在此不做限定。由于所示颅骨螺钉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任何有关于所述颅骨螺钉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的记载。
基于上述导航系统可以采用相应的定位注册方法,定位注册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将非携带有标记构件的颅骨螺钉固定到目标对象的目标位置,通过标记构件与标记部发生的定位抵接实现颅骨螺钉的标记定位,此时,将标记构件400定位抵接在标记部上即接触式定位,或者,将携带有标记构件的颅骨螺钉固定到目标对象的目标位置,通过获取标记构件的标记信号实现颅骨螺钉的标记定位,此时,将标记构件400连接在标记部上即非接触式定位。
所以,该定位注册方法利用了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即上述提及的接触式定位和非接触式定位,接触式定位和非接触式定位均可以单独形成定位导航,其中,标记构件400可以通过定位结构320与标记部300形成定位配合,在标记部300随着固定部100固定在颅骨内后,拖动连接注册探针的机械臂至接近颅骨螺钉的位置,调整机械臂姿态,使注册探针前端带动标记构件400与颅骨螺钉的标记部300的定位结构320发生定位抵接,此时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机械臂的位置信息计算颅骨螺钉的位置坐标,因此利用标记构件400可以与定位结构320定位接触以实现颅骨螺钉的精准导航,实现接触式定位。
或者,标记构件400也可以通过连接结构330与标记部300形成定位连接,使标记构件400与标记部300的相应位置连接装配,在标记部300随着固定部100固定在颅骨内后,标记构件400也同样可以随之进入到颅骨内,标记构件400可以采用发光小球或电磁小球等,此时可以利用光学追踪的方式来识别标记构件400的可见光信号或非可见光信号,或利用电磁追踪的方式识别标记构件400的电磁信号,便可以确定颅骨螺钉的位置,实现颅骨螺钉的精准导航,形成非接触式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螺钉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区域具有外螺纹;
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撑开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撑开部被配置为用于在转动过程中撑开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
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连接所述撑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部的尾端与所述固定部的首端连接,所述固定部的首端端面为圆形,所述撑开部的尾端端面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部的首端端面直径;
其中,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变径段,所述固定部的变径段自首端至尾端方向的直径逐渐减小,和/或所述撑开部的至少一部分区段为变径段,所述撑开部的变径段自首端至尾端方向的直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结构所在的圆锥的锥角在15°至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螺钉还包括:
标记构件,所述标记构件与所述标记部可分离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包括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标记构件定位装配,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标记构件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标记部上的定位槽;和/或,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标记部上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标记部的轴向开设,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标记部的首端端面,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构件包括连接部分和标记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连接结构可分离地连接,所述标记部分用于形成标记信号;和/或,
所述标记构件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与所述定位结构定位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被配置为用于与驱动部件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颅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标记部上的限位凸起。
11.一种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颅骨螺钉。
CN202220526049.0U 2022-03-10 2022-03-10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Active CN217244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6049.0U CN217244735U (zh) 2022-03-10 2022-03-10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6049.0U CN217244735U (zh) 2022-03-10 2022-03-10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4735U true CN21724473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6049.0U Active CN217244735U (zh) 2022-03-10 2022-03-10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4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2568B2 (en) Fixing device
EP3391848B1 (en) Surgical robotic automation with tracking markers
US94086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ed device placement in the cerebral ventricles or other intracranial targets
JP7168613B2 (ja) 椎体間インプラントのためのロボット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US11819287B2 (en) Universal navigation instrument adapter
US6273896B1 (en) Removable frames for stereotactic localization
US9901400B2 (en) Stereotactic access devices and methods
US6117143A (en) Apparatus for frameless stereotactic surgery
US8414597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 adjustable surgical platform
US7787934B2 (en) Fiducial marker devices, tools, and methods
US20070191867A1 (en) Trajectory guide with angled or patterned guide lumens or height adjustment
CA2516388A1 (en) Fiducial marker devices, tools, and methods
US10456201B1 (en) Skull-mounted instrument trajectory guide
CN217244735U (zh) 颅骨螺钉以及导航系统
JP7323590B2 (ja) ロボット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US20220125522A1 (en) Robotic navigational system
CN217310577U (zh) 手术工具组件及骨科手术辅助系统
KR20200082384A (ko) 드릴 진입 깊이측정이 가능한 정형외과 임플란트용 자유 잠금형 고정 시스템의 드릴링 가이드 기구
CN108354661B (zh) 配准骨钉及配准系统
CN111904576A (zh) 髓内钉锁定机构及包含其的手术器械箱
CN219021457U (zh) 可变径式辅助导向器
CN219557399U (zh) 脑深部电极植入设备
US8231636B2 (en) Anchor driver with assured seating
CN116747022A (zh) 跟踪装置
WO202311458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ducial marker deployment in medical proced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