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3395U - 一种多功能靠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靠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3395U
CN217243395U CN202220264199.9U CN202220264199U CN217243395U CN 217243395 U CN217243395 U CN 217243395U CN 202220264199 U CN202220264199 U CN 202220264199U CN 217243395 U CN217243395 U CN 217243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auxiliary
supporting
main body
back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41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ao Bedd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41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3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3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3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靠垫,该多功能靠垫包括靠垫主体,靠垫主体的一侧为放置部,靠垫主体的与放置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沿靠垫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靠垫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支撑部的最高点与放置部之间的距离沿宽度方向逐渐增加,多个支撑部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和/或背部和/或腰部。基于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调整靠垫主体不同的放置形态,以满足人体不同坐靠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靠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靠垫。
背景技术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工作之余的自我放松和娱乐活动。人们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居家刷手机、看书报杂志或看电视。床头靠垫不仅能够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用来调节人体与座位、床位的接触点,以此获得更舒适的角度减轻人体疲劳。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床头靠垫外形简单,基本上都是由面料层和柔软辅料填充制作而成的,这种靠垫一方面支撑力不足,人体长时间坐靠容易产生疲劳,且舒适性较差。另一方面,床头靠垫无法适应人体不同坐靠需求,并且还存在久坐后背闷热不透气和不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靠垫,以解决床头靠垫无法适应人体不同坐靠需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靠垫,该多功能靠垫包括:
靠垫主体,所述靠垫主体的一侧为放置部,所述靠垫主体的与所述放置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靠垫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靠垫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支撑部的最高点与所述放置部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宽度方向逐渐增加,多个所述支撑部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和/或背部和/或腰部。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支撑部呈波浪状。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部为平面结构。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设有四个。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功能靠垫还包括辅助靠垫,所述辅助靠垫能与任一个所述支撑部配合;或
所述辅助靠垫用于支撑腿部。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靠垫靠近所述靠垫主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和所述支撑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撑部能放置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靠垫远离所述靠垫主体的一侧为弧形面。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靠垫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倒圆角处理。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靠垫的长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靠垫主体的长度尺寸。
作为一种多功能靠垫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靠垫的厚度尺寸介于所述靠垫主体的最大厚度尺寸和最小厚度尺寸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靠垫,该多功能靠垫包括靠垫主体,靠垫主体的一侧设有放置部,放置部用于和床、沙发或飘窗接触,靠垫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支撑部,支撑部沿靠垫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靠垫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支撑部的最高点与放置部之间的距离沿宽度方向逐渐增加。多个支撑部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和/或背部和/或腰部。通过调整靠垫主体不同的放置形态,以满足人体不同坐靠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靠垫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垫主体和辅助靠垫的第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垫主体和辅助靠垫的第二种配合结构示意图,用途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垫主体和辅助靠垫的第二种配合结构示意图,用途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垫主体和辅助靠垫的第三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垫主体和辅助靠垫的第四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靠垫主体;11、支撑部;12、放置部;
2、辅助靠垫;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靠垫,该多功能靠垫包括靠垫主体1,靠垫主体1的一侧为放置部12,靠垫主体1的与放置部12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部11,多个支撑部11沿靠垫主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靠垫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支撑部11的最高点与放置部12之间的距离沿宽度方向逐渐增加,多个支撑部11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和/或背部和/或腰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靠垫主体1不同的放置形态,以满足人体不同坐靠需求。
为提高人体枕靠的舒适度,作为优选,多个支撑部11呈波浪状。其中,任两个支撑部11之间通过圆角过渡连接。波浪状的设置使得人体和靠垫主体1接触时更加柔和,提高舒适度。
由于休息的地方多为平整的表面,为提高适配能力,本实施例中,放置部12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设置使得靠垫主体1能和床头、床面、沙发或者飘窗的墙体进行较好的接触,在倚靠或枕靠过程,靠垫主体1不会出现倾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1设有四个,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颈部、肩部、背部和腰部。支撑颈部、肩部和背部的三个支撑部11的宽度相同。可选地,用于支撑腰部的支撑部11的宽度可以略大于或等于支撑颈部的支撑部11的宽度。
为提高多功能靠垫适应人体不同姿势的能力,本实施例中,多功能靠垫还包括辅助靠垫2,辅助靠垫2能与任一个支撑部11配合。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靠垫2可以单独使用,用于支撑腿部,以放松腿部肌肉。
关于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辅助靠垫2靠近靠垫主体1的一侧设有凹槽21;凹槽21的形状和支撑部11的形状相适配,支撑部11能放置于凹槽21内。上述设置使得靠垫主体1和辅助靠垫2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之间还可以插接。示例性地,支撑部11设有插槽,辅助靠垫2设有插销,插销能插装于插槽内。上述设置能使得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的连接更加牢固,且不易分离,避免辅助靠垫2丢失。进一步地,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之间设有连接绳。更进一步地,连接绳设有两个,一个连接绳缝制于辅助靠垫2,另一个连接绳缝制于靠垫主体1,两个连接绳可以相互捆绑或解开,以使得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相互连接或分离。
当靠垫主体1和辅助靠垫2配合使用时,人体会与辅助靠垫2接触,为此,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可选地,辅助靠垫2远离靠垫主体1的一侧为弧形面。辅助靠垫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倒圆角处理。
关于辅助靠垫2的宽度尺寸,本实施例中,辅助靠垫2与支撑部11连接的状态下,辅助靠垫2的两侧均不会越过相邻的支撑部11。该设置使得靠垫主体1竖立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1中,在下的支撑部11能对与在上的支撑部11配合的辅助靠垫2进行支撑。
可选地,辅助靠垫2的长度尺寸小于或等于靠垫主体1的长度尺寸。借助上述设置能避免枕靠辅助靠垫2时出现悬空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辅助靠垫2的厚度尺寸介于靠垫主体1的最大厚度尺寸和靠垫主体1的最小厚度尺寸之间。该设置使得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之间能相互配合形成多种组合,以适应位于不同姿态的人体。需要说明的是,以图2为例,上文的“宽度”指的是人体的头部到腰部的方向,“长度”指的是人体的左右方向,“厚度”指的是人体的前后方向。
靠垫主体1和辅助靠垫2配合使用时,可以有以下状态。
(1)结合图2所示,人体坐位状态,靠垫主体1直立,且较厚的一端朝下,较薄的一端朝上,辅助靠垫2和最上方的支撑部11配合,头部靠在辅助靠垫2上。
(2)结合图3所示,人体躺位状态,靠垫主体1平放,且较厚的一端位于头部,较薄的一端位于腰部,辅助靠垫2和头部处的支撑部11配合,头部靠在辅助靠垫2上。
(3)结合图4所示,人体趴位状态,靠垫主体1平放,且较厚的一端位于头部,较薄的一端位于腰部,辅助靠垫2和头部处的支撑部11配合,手臂和/或胸腔靠在辅助靠垫2上。
结合图4或图6所示,可以根据人体的大小或姿态的不同,调整辅助靠垫2和靠垫主体1的配合位置,可以与靠垫主体1上任一个支撑部11配合使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垫主体(1),所述靠垫主体(1)的一侧为放置部(12),所述靠垫主体(1)的与所述放置部(12)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撑部(11),多个所述支撑部(11)沿所述靠垫主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靠垫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支撑部(11)的最高点与所述放置部(12)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宽度方向逐渐增加,多个所述支撑部(11)分别用于支撑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和/或背部和/或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11)呈波浪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12)为平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设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靠垫还包括辅助靠垫(2),所述辅助靠垫(2)能与任一个所述支撑部(11)配合;或
所述辅助靠垫(2)用于支撑腿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靠垫(2)靠近所述靠垫主体(1)的一侧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形状和所述支撑部(1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撑部(11)能放置于所述凹槽(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靠垫(2)远离所述靠垫主体(1)的一侧为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靠垫(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倒圆角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靠垫(2)的长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靠垫主体(1)的长度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靠垫(2)的厚度尺寸介于所述靠垫主体(1)的最大厚度尺寸和最小厚度尺寸之间。
CN202220264199.9U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多功能靠垫 Active CN217243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4199.9U CN217243395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多功能靠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4199.9U CN217243395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多功能靠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3395U true CN21724339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90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4199.9U Active CN217243395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多功能靠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3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3691B1 (en) Head, neck and upper body support pillow
KR101268859B1 (ko) 경추보호 베개
CN217243395U (zh) 一种多功能靠垫
CN201356308Y (zh) 移动靠座
CN213587876U (zh) 靠垫组件
CN214510432U (zh) 一种无枕床垫及具有该床垫的床
CN213605419U (zh) 一种组合式靠枕
CN210471745U (zh) 一种组合枕
CN2436037Y (zh) 适用于坐姿睡眠的头枕
CN201029633Y (zh) 多功能座椅
CN220916970U (zh) 靠垫
CN218044435U (zh) 一种午睡枕
JP3047525U (ja) 寝具用補助装置
CN219109067U (zh) 一种组合式靠枕
CN216569216U (zh) 一种拼接式软垫
CN217161500U (zh) 一种多功能餐椅
CN215737905U (zh) 一种一体式躺椅
CN218571843U (zh) 一种组合沙发垫
CN212280587U (zh) 一种旅游景点智能休闲躺椅
CN214905292U (zh) 一种多用午睡枕
CN214595100U (zh) 一种躺睡摇椅
CN216854233U (zh) 一种新式多功能沙发
CN216135524U (zh) 一种坐垫及座椅组件
CN212280605U (zh) 主管椅
CN212698223U (zh) 一种多功能休闲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